文档详情

2022年高三9月月考 地理试题 缺答案

xia****ian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52.52KB
约8页
文档ID:159692990
2022年高三9月月考 地理试题 缺答案_第1页
1/8

2022年高三9月月考 地理试题 缺答案一、选择题(1——35题,每题2分,共70分)读“经纬网图”,回答第1、2题1.设A、B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为S1,B、C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为S2,A、D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为S3,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S1=2S3 B.S1=2S2 C.S3=S2 D.S1=S32.关于图中四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D向A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不会发生偏转 B.A在C的正东C.四点中D点的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均最大 D.B地的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比北极圈大3.科学家普遍认为,xx年是当前太阳活动的高峰期,年内将出现“太阳活动极大期”,按照传统观点,太阳活动像一个单摆那样来回变化,有稳定的周期根据以上述内容推测,下一个“太阳活动极小期”将大约要出现在 ( )A.xx年 B.2024年 C.xx年 D.2029年4.人们常用“蜀犬吠日”来形容四川盆地的气候特色,直辖市重庆也有中国的“雾都”的称号,而拉萨的一个别称是“日光城”,关于上述两个地区太阳辐射差异如此巨大的原因分析,正确的说法是( )A. 拉萨与四川盆地相比,地势更高,晴天更多,太阳辐射更强B. 四川盆地纬度低,太阳高度大C. 四川盆地水汽不容易散发且其水汽仅来自于西南季风,多阴天、雾天D.两个地区太阳辐射差异如此巨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和天气.右下图为某时期某地正午日影长短变化及朝向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5.该地可能位于( )A.北回归线上 B.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C.南回归线上 D.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6.图中A日时( )A.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B.南半球各地夜长达一年中最大值C.太阳辐射正值全年最强 D.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7.当太阳直射10°S时,海口地区(20°N)的太阳能热水器要达到最好的集热效果,太阳能集热面与墙面的夹角大致应为 ( )A.80° B.60° C.40° D.30°下图中O为南极点,MA为晨昏线,M为晨昏线与纬线(70°)相切的点,且与经线OB相交, 图中斜线部分表示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的范围,读图回答8、9题8.有关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MA是昏线 B.M点的经度是180°C.太阳直射30°E D.太阳直射23.5°S9.由图示信息可以判断 (  )A.A点的地转偏向力大于M点B.O点正值观察极光的好时机C.该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D.该日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为30°10. 国际标准时间9月30日12时,有一架飞机从伦敦起飞,六小时后降落到北京,飞机降落时,北京时间为( ) A. 9月30日16时 B. 9月30日20时 C.10月1日2时 D. 10月1日10时右下图为我国某处风蚀蘑菇等高线图(实线为图上可见部分,虚线表示被上部遮盖的部分)。

据此完成11——13题11.图中P等值线的数值为( )A.813米  B.814米 C.815米   D.816米12.若用木条支撑以防止该景观悬空部位坍塌,则P处木条的长度约为( )A.0.5米   B.1.5米 C.2.5米    D.3.5米13.石窝是出现在陡峭的迎风岩壁上,经风蚀形成的许多圆形或不规则椭圆形小洞穴和凹穴远望犹如窗格和蜂窝,其中石窝最密集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印度尼西亚特尔纳特岛上的瓜马拉马火山于2012年9月16日喷发,大量火山灰喷涌而出据此完成14、15题14.此次火山活动的岩浆最有可能的是来自( )A.地壳 B.上地幔上部 C.下地幔上部 D.外核15.火山灰云团可能使当地夜晚气温升高,其原理反映在下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 )A.① B.② C.③ D.④下图为我国天津市不同季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其中图甲为“xx年7月6日夜间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乙为xx年12月18日夜间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

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思考并回答16、17题16.对比上面图甲和图乙,判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天津市的“热岛效应”在夏季强度更大B.天津市的“热岛效应”在冬季强度更大C.天津市近地面等温线夏季更为密集 D.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变化趋势在不同季节完全相反17.若只考虑温度因素,下图中与M、O、N一线近地面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 A.① B.② C.③ D.④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及地层示意图读图完成18、19题18.图示区域各地层的岩石( )A.由先成岩石高温高压变质而成B.坚硬而致密,是理想的建筑材料C.记录着地球的历史D.质地疏松多孔,属于岩浆岩19.形成该区域地形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侵蚀作用——地壳水平运动——沉积作用——地壳上升B.地壳水平运动——地壳上升——沉积作用——侵蚀作用C.沉积作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地壳水平运动D.沉积作用——地壳水平运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下图左为某沿海地区,下图中是沿下图左中的M地所作的河谷剖面图(沉积物的形成与地转偏向力有关),下图右表示湖泊水位最高与最低时的湖面大小。

读图完成20、21题20.图中河流的流向和M处的地质构造分别为( )A.由北向南、背斜 B.由南向北、背斜C.由北向南、向斜 D.由南向北、向斜21.当湖泊水面面积接近右图中b时,一油轮在由波斯湾驶向马六甲海峡的途中( )A.逆风逆水 B.逆水顺风 C.顺风顺水 D.顺水逆风下图为“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地层地貌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22、23问题22.地理学家杨逸畴先生这样描述南迦巴瓦峰:“南迦巴瓦峰历来以陡峭险峻著称……雅鲁藏布江下游绕南峰急拐弯南流,构成举世闻名的大拐弯峡谷高峰耸峙、峡谷幽深,高山构成地形上的巨大屏障,峡谷则构成气流上的通道其中的“气流”是指( )A.西南季风 B.东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23.南迦巴瓦峰地区位于板块碰撞的前缘,地壳变形极强烈关于该地区的正确表述是( )A.南迦巴瓦峰是受挤压形成的背斜山 B.最适宜人类穿越喜马拉雅山的是多雄拉C.5892高地是地垒形成的断块山 D.那木拉错是地堑形成的湖泊读下图某河流示意图,完成24、25题。

24.甲处地貌的形成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中游落差小 B.地转偏向力作用C.河流含沙量大 D.入海口的海水的顶托作用25.造成乙现象最终消失的原因是( )A.地壳运动 B.风化作用 C.侵蚀作用 D.堆积作用下图为“某大洲沿大陆中部某经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及高空大气环流形势图”,完成26——28题26.d地的植被类型为(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热带荒漠 D.温带落叶阔叶林27.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b地降水主要类型的是( ) 28.此时正值( )A.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 B.好望角附近正值风浪最高季节C.澳大利亚东南部小麦播种正忙碌 D.阿斯旺水电站的发电量进入低谷期下图为非洲大陆某月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图回答29、30题29.该月可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30.对甲地降水影响较大的是( )A.东南信风 B.赤道低压 C.副热带高压 D.西风下图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某地某时刻近地面气压系统,下右图为P地树影图。

Q1、Q2是性质相反的两个气压中心,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据此完成31、32题31.读右图根据行道树及树影推断,关于图示地区此季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 B.图中耕作区油菜花黄蜜蜂忙,需从①处引水并能实现自流灌溉 C.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 D.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32.30-48小时之间,P地可能经历( )  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 B.连绵阴雨天气C.强对流降雨天气 D.沙尘暴天气图为“三江平原水循环简图”读图回答33、34题33.图中缺少的水循环环节是( )A.降水 B.地下径流 C.蒸发 D.水汽输送34.图示区域由“北大荒”变为“北大仓”,受人类活动显著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有(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下图为南美大陆沿36°S纬线1月均温、7月均温、11~4月降水量、5月~10月降水量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35题35.该大陆在图示纬度带东、西两岸气温和降水特征及其主要成因是( )A.西部自沿岸向内陆气温递减较快是由于大陆性明显增强B.西岸各月平均气温低于东岸主要是由于洋流的影响C.5月——10月东岸降水少于西岸,是由于东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D.11月——4月西岸降水少于东岸,是由于西岸位于信风背风坡二.综合题(36、37两题,共30分). 36.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1)简要分析①地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2分)(2)比较图中C、D两地气候形成的差异4分)(3)比较图中A、B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37.读下图,回答问题18分)(1) 试简述4℃等温线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6分)(2)说明此段长江的水源补给的主要来源2分)(3)试从地质作用的角度分析此段长江多峡谷的原因4分)(4)某电力公司计划在此段长江的合适地段建设大型水电站此举你认为是否可行,并请说明理由。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