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孵化雏鸟的三大要点人工孵化雏鸟,不但要清楚雏鸟在野外的环境细节,一些雏 鸟很容易受到大自然的气候影响,所以在人工孵化雏鸟的时候一 定要注意环境对雏鸟的影响一般环境中温度、湿度以及光照时 间是三个比较重要的环境因素,小编就为你详细讲述一下人工孵 化雏鸟的三个注意事项相思鸟(详情介绍)一、温度我们知道对于刚孵出的雏鸟来说,最理想温度是 37 摄氏度, 在保持着这个温度中暖箱中2-6小时后,雏鸟湿漉漉的绒毛变干, 雏鸟慢慢活跃起来这时候可以将暖箱的温度调到364 摄氏度, 保持这个温度 4-5天之后再下降到35 摄氏度,然后再保持7-10 天,接着可以调至 339 摄氏度当雏鸟开始长出针状的羽毛, 保暖能力增强之后,温度再次调低至 294 摄氏度当雏鸟全身 披上羽毛后,室温可以保持在 256-283 摄氏度当你调整温度时,要注意观察雏鸟的反应,雏鸟对当前的温 度感到不适时,它会马上表现出来当温度过高时,雏鸟目光呆 滞地凝视着前方,张开口喘气;温度过低时,雏鸟身体发抖,几 个小家伙挤成一团来取暖你要记住,单个喂养的雏鸟比几个可 以挤在一起取暖的雏鸟需要更多的温暖研究发现,相对于孵化室里孵出的雏鸟,由亲鸟自然孵化的 雏鸟再转为人工喂养时,它们需要更低的温度。
这种情况很好理 解,在自然条件下,亲鸟在孵化和喂养雏鸟时会受到很大的干扰, 鸟巢外面的温度每天都在不停的变化,夜晚的温度更低雏鸟必 须互相依暖野外的鸟巢中没有恒定的温度可言,也没有足够的 食物来供给雏鸟当雏鸟感到寒冷时,它就会减少进食量,因为 雏鸟很少运动,体温下降时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消化食物在野外 经受过严峻考验的雏鸟能够更好地适应气温的变化在鸟巢中被 移走手养的雏鸟(1 周龄或更大)能适应更低的温度,除非它们出 生在炎热的夏天,而育婴雏里的气温又过低,这时才需要多加注 意育雏室里的温度在雏鸟能够接受的前提下,最好能比较接近 室外的气温如果育雏室的温度比室外的更高,最好在4-5 天之 内将温度逐步下调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可以很容易测试出一只浑身绒毛的雏 鸟的体温是否过低方法是:抓住雏鸟翅膀的顶端,放在你两眼 之间的位置上或者嘴唇上感受它的体温如果感觉翅膀的顶端冰 凉,这意味着孵化器里的温度过低,你需要重新调整一下这个 方法仅仅对单独喂养的雏鸟才有效,几个关在一起的雏鸟会挤在 一起互相取暖,它们的体温并不会很快下降当雏鸟全身都长出 针状的羽毛后,你也不能再使用这个方法,因为这时已经无法接 触到雏鸟赤裸的皮肤。
当然,长出羽毛的雏鸟可以适应更低的温 度如果几个雏鸟在暖箱里缩成一团,挤在一起它们可能感到 冷了无论是浑身绒毛的雏鸟还是已经长出针羽的幼鸟都是同样 的情形,如果它们感到很舒服,那么就很少与同伴有身体上的接 触,如果感到寒冷,它们会挤在一起取暖,使身体的热量不致流失过快相思鸟(详情介绍)二、湿度根据经验,雏鸟的房间里的最佳湿度是 40%,有许多种类的 增湿器可供繁育者选择我们知道,在干燥的空气中我们的皮肤 会变得干巴巴的,感觉很不好对于天生干性皮肤的鸟类也一样, 并且过低的湿度会减缓羽毛的生长湿度过高会促进皮肤的生长, 但会影响身体的生长,而且高温和高湿度会促进真菌的滋生,这 很可能会威胁到鸟儿的健康三、光照太阳的光照无论对人类和动物都十分重要光熙会影响到鸟 类的繁殖,在气候温暖的地区,持续增长的日照时间也会影响到 繁殖周期,由于日照时间的差异,同一种类的鸟在纽约的繁殖时 间将会晚于在佛罗里达州的繁殖时间(光照时间越长,鸟类越早 开始繁殖)在四季气温变化不明显的热带地区,一年四季的日照时间基 本不变,热带的鸟类的繁殖周期会受到食物质量的影响,它们会 在丰富食物的时候开始繁殖例如,如果有充足的食物,澳洲雀 会在雨季后开始繁殖。
养在笼子和大型鸟舍中的宠物鸟同样会受到光照时间的影响 我们曾经在这个领域做过靠着取大量的实验——当光照时间延长 到每天 15 小时的时候,我们发现 14 小时以上的光照几乎对繁殖 再没有任何影响,而在这之前,光照时间越长,鸟开始繁殖的机 率就越大在每天 8 个小时的光照条件下,鸟就没有足够的时间 来进食我们正在尝试给所有的驯养鸟每天保持 10 小时的光照时 间——无论花园里的大型鸟笼还是室内鸟舍,或者育婴室当夜晚来临的时候,育雏室里的雏鸟在进食之后仍然需要保 持柔和的灯光,方便雏鸟在任何时候都能看见自己周围发生的事 情,避免雏鸟恐慌和产生压力荧光灯是最佳的选择,因为它能 发出柔和的光线如果你是新手,没有人工孵化的经验的话,那么一定要注意 为它们布置一个适合的孵化环境,光照对于人工孵化是非常重要 的,一定要保证雏鸟每天接受10 小时的光照,这才是比较理想的 生活环境当然,你也可以根据你的幼鸟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孵化出健康的幼鸟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