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依兰煤矿地质

d****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2.31KB
约5页
文档ID:136605776
依兰煤矿地质_第1页
1/5

矿区地质第一节地层一、区域地层依兰煤田地层由下而上为下元古界〜上古生界麻山群变质 岩系、第三系的达连河组、第四系的地层分述如下:1、 下元古界麻山群变质岩系(Pt1ms)2、 中生界侏罗系中统太安屯组(J2t)3、 中生界白垩系下统淘淇河组(Kit)4、 中生界白垩系上统松木河组(K2s)5、 新生界下第三系始〜渐新统达连河组(E2-3d)以河流、泥沼、湖泊相为主的陆相含煤、油页岩、碎屑岩沉 积建造,最小厚度几十米,最大厚度上千米,厚约150-1164 m 含五层煤,本组可划分为三段1) 下部含煤段(E2-3d1):下部由洪积、冲积的花岗质长石砂岩与泥岩、油页岩组成; 上部由泥炭沼泽相的煤层群和炭质泥岩与湖相油页岩及砂岩等 组成,含煤5层,分别为上1、上1〜上2、上2、中及下煤层 本段厚度10-50m,最大厚度约98m本矿开采的就是这段煤层2) 中部油页岩段(E2-3d2 ):主要由巨厚的油页岩和薄层粉砂岩组成,上部为灰色-灰褐 色粉砂岩、砂岩、薄层泥岩油页岩互层,下部灰褐色-黑褐色厚层油页岩,厚度40-166m3)上部砂泥岩段(E2-3d3):下部为河流相灰绿色粗砂岩、含砾砂岩和粉细砂岩互层,厚 约467m左右,根据现有钻孔实见资料,最厚达800 m以上,上 部为灰黑色-灰绿色页岩、粉细砂岩互层,夹薄煤,厚度100m左 右。

6、 新生界上第三系中〜上新统道台桥组(Ni-2d ):灰绿色粉砂岩、弱胶结砂砾岩、紫色玄武岩,厚度大于37m7、 新生界第四系(Q4):由冲积、洪积腐植土、粘土、流砂、砾石等组成,厚5〜30m二、矿区地层本区地层由下而上为第三系的达连河组、第四系的地层分 述如下:1、新生界下第三系始〜渐新统达连河组(E2-3d)以河流、泥沼、湖泊相为主的陆相含煤、油页岩、碎屑岩沉 积建造,最小厚度几十米,最大厚度上千米,厚约150-1164 m 含五层煤,本组可划分为三段1) 下部含煤段(E2%1):下部由洪积、冲积的花岗质长石砂 岩与泥岩、油页岩组成;上部由泥炭沼泽相的煤层群和炭质泥岩 与湖相油页岩及砂岩等组成,含煤5层本段厚度10-50m,最 大厚度约98m本矿开采的就是这段煤层2) 中部油页岩段(E2-3d2 ):主要由巨厚的油页岩和薄层粉砂岩组成,上部为灰色-灰褐 色粉砂岩、砂岩、薄层泥岩油页岩互层,下部灰褐色-黑褐色厚 层油页岩,厚度40-166m3)上部砂泥岩段(E2-3d3):下部为河流相灰绿色粗砂岩、含砾砂岩和粉细砂岩互层,厚 约467m左右,根据现有钻孔实见资料,最厚达800 m以上,上 部为灰黑色-灰绿色页岩、粉细砂岩互层,夹薄煤,厚度100m左 右。

2、第四系(Q「:由全新世的冲积、洪积腐植土、粘土、流砂、砾石等组成, 厚5〜30m第二节构造一、 区域构造依兰煤田位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张广才岭隆起的北缘,在 依兰〜牡丹江经向构造带以西,沙河子〜永丰东西构造带与佳依 地堑北端的复合构造的东北部位,呈近东西向和北东〜南西向的 S形构造体系其北边被地堑东界断裂相切,东南界被北西倾的 F1正断层相割成的三角形陆相含煤断陷盆地二、 矿区构造该矿总体为一单斜构造,倾向南,倾角11-16°,平均为14°在16线以东走向近NW向,倾向南,倾角平均在17°左右;16〜24线走向为NE70°,倾向南偏东,倾角15°〜25°, 煤层局部有轻微的波状起伏基底局部有轻微隆起1、断层:该矿主要断层有7条,其特点见表2-1矿区断层一览表 表2-1断层性质产 状(倾向/倾角)落差(m)位置(勘探线)查明程度及特点F48正断层NE70°Z65°0-2022-23线间,矿 区西北角查明,尖灭于露天坑的西北 部边缘,F9正断层NW340°Z65°0-818-24线,矿区 西北部查明,在矿区内尖灭,目前 采区已经揭露F19正断层SE160°Z65°823-24线间,矿 区西部查明,受限于F18F18逆断层NE8°Z65°622-24线间,矿 区西部查明,受限于F9、F20F16正断层SW230°Z65°3022-23线间,矿 区西南部查明,受限于F18F17正断层NE107°Z65°3020-23线间,矿 区西半部查明,受限于F16,目前采 区已经揭露F20正断层NE25°Z65°2023-24线间,矿 区的西南边缘查明,断层进入了矿区深部 边缘2、基底隆起在矿区东部的14-15勘探线间,存在一处煤系基底的隆起,导致下煤层沉积缺失的范围约400m x 450m左右。

第三节岩浆岩井田内没有发现成煤期后的岩浆岩活动,所以,本区煤系地 层没有遭受岩浆岩的破坏作用水文资料气候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近六十五年气象、水文资料:最 低气温(一月)-37.20C,最高气温(七月)38.20C,年平均气 温3.10C夏季较短,冬季较长,风大(多西、南西向)寒冷, 封冻期长(11月到翌年4月),一般冻结深度为1.50--1.80m 年平均降水量540mm,且多集中夏秋两季松花江流量最小为 172M3/s,最大为 11900M3/s,— 般为 561--6920M3/ s,近百年 来最高洪水位101.70m,即1998年达连河段最高洪水位区内 植被发育,东部丘陵区多为柞、桦、杨木的次生林,西部为沼泽 及草地。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