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导学案备课人:饶善来教学目标1、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2、举例说出反射包括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3、描述反射弧的结构4、以膝跳反射实验为例说出什么是反射5、尝试测定反应速度教学重点: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反射教学难点:测定反应速度的探究活动教学过程一、温故互查1、神经系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概括的说,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2、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各自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参看课本插图)大脑: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神经中枢,调节人体多种生理活动小脑:协调、准确、身体平衡脑干: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括动的部位脊髓: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3、什么是神经元?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二、设问导读1、概念:反射是人和动物通过 神经 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 刺激 作发生的有规律的 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思考:向日葵向着太阳转动花盘、草履虫吞噬细菌不是反射。
原因:无神经系统的参与2、结构基础:反射弧 包括5个部分: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①脊髓可控制 排尿、排便、缩手、眨眼、膝跳 等反射②小脑可控制: 平衡 反射③脑干可控制: 呼吸、心跳、 血液循环 等反射;④大脑可控制: 运动、感觉、听觉、视觉、语言 等反射4、膝跳反射实验: ⑴成功要求:①被实验者的腿一定要 放松 (解除 脑 对 脊髓 的控制)⑵效果:小腿会无意识快速跳起②用手掌内侧边缘快速叩击被实验者的膝盖下面的韧带5、⑴手被针刺先缩手,后感到疼:缩手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功能;疼说明脊髓具有传导功能⑵如图:脊髓从胸断完全横断的病人,会出现 ①③④ 的现象① 大小便失禁(神经中枢在脊髓,但会受大脑控制)②上肢瘫痪 ③下肢瘫痪[来④下肢运动、感觉丧失源:学*科 ⑤下肢无膝跳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6、小学生会算2+3=5与小狗会算2+3=5原因一样吗?不一样原因:小学生是对数字含义发生的反应,小狗是对数字形状 发生的反应7、吃梅止渴是简单的反射,望梅止渴和谈梅止渴都是复杂的反射 但望梅止渴是人和动物都有的反射,而谈梅止渴是对语言文字产生的反射,人类特有。
三、自主检测1、什么是反射?人和动物通过 神经 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 刺激 作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2、反射弧有哪些基本结构和功能?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3、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是怎样的?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反射弧完成的4、反射的类型有哪些?简单反射(缩手\眨眼\排尿\膝跳等反射),复杂反射5、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有何区别和联系?6、草履虫能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这种反应活动是不是反射?不属于反射因为草履虫没有神经系统,它对外界刺激所作出的反应属于应激性7、当手碰到非常热的东西时,即使你迅速松手也会感觉到烫,这是为什么?四、展示点拨五、巩固练习1、手偶尔碰到了火,立刻缩回来,这种反应叫做( )A、运动 B、兴奋 C、反射 D、冲动2、下列不属于反射的是( )A、狗算算术 B、鸟听到枪声飞走 C、小明躲开飞来的石头 D、向日葵的花盘总朝向太阳转动解析:向日葵属于植物没有神经系统,向日葵的花盘总是向着太阳转动是对光这个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应属于应激性3、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感受器是膝下韧带,效应器是大腿上的一些肌肉。
)A、膝下韧带 B、大腿上的一些肌肉 C、脊髓 D、脑4、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A、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B、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C、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5、反复进行下列哪项,可训练鸡群听哨声集合( )A、喂食前先吹哨 B、喂食后再吹哨 C、只喂食不吹哨 D、只吹哨不喂食6、反射是指动物(包括人)神经系统_,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_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7、下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1)填出图中②~⑤的结构名称①感受器 ②传入神经 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2)受到刺激后,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是(用序号和箭头表示):①→②→③→④→⑤ 六、拓展延伸吃梅,看梅,听梅分泌唾液,分别属于哪种反射类型?吃梅:简单反射看梅\听梅:复杂反射七、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反射的概念、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的结构模式以及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等知识八、板书设计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一、反射1、概念:人和动物通过 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 反应2、神经调节方式:反射二、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 包括5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