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甲状腺乳头状癌细针穿刺涂片细胞学诊断探析

lis****210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1.78KB
约2页
文档ID:162388453
甲状腺乳头状癌细针穿刺涂片细胞学诊断探析_第1页
1/2

甲状腺乳头状癌细针穿刺涂片细胞学诊断探析摘要】目的 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细针穿刺涂片细胞学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选 取 2013 年 1 月至 2013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 24 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患者实施 细针穿刺涂片细胞学诊断,分析其诊断特点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丰富, 排列呈团装,乳头分为膨大部和缩细部,大部分具有纤维轴心,少数无纤维轴心 细胞内具有核淡染、核内假包涵体和核沟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细针穿刺涂片 细胞学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为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 细针穿刺涂片 细胞学【中图分类号】R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1752(2014)06-0020-01甲状腺乳头状癌是临床常见肿瘤,恶性度较轻,肿瘤生长缓慢,可在甲状腺 内局限多年而甲状腺乳头状癌与其它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表象均缺乏特异性,为 了能够早期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并能够及时术前确诊,必须要选择合理的诊断 方法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方面具有 较高的诊断率[1],现本文对24 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行细针穿刺诊断,现总结 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24例甲状腺乳头癌患者, 经术后组织学证实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女21例,男3例;年龄22-48岁,平 均年龄(32.5±3.4)岁;左侧14例,右侧10例;单发结节18例,多发结节5例 囊性变1例。

1.2 方法24 例甲状腺乳头癌患者均采取细针穿刺涂片诊断选用一次性 5mL 注射器 使用 7 号针头进行穿刺由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本身具备特殊性,在上提并进行穿 刺针时,会感觉穿刺针在移动时,肿块也出现移动情况,可在很大程度上区分甲 状腺其他疾病24例患者,23例患者在穿刺时感觉肿块随之移动,1例患者未感 觉,属于囊性病变因此,患者在穿刺时,若出现肿块移动感觉,可以进行多次 提插,利于发现乳头癌典型结构,便于诊断在穿刺时出现肿块移动感觉,是由 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过于密实且坚硬在进行涂片时,需要将注射器内混有组 织的血液吹出,并予以数张涂片上进行湿式固定,选用竹棉签予以干折,使其形 成带毛刷状的尖端,伸入针头及乳头内将残余组织细胞刮出,使用HE染色光镜 对组织细胞进行观察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甲状腺乳头癌结构、细胞平铺排列、核淡染、沙砾体、核内假包涵 体、核沟,观察细胞数量、核的大小、形状等2. 结果24 例患者甲状腺乳头状癌经细针穿刺图片细胞学诊断的特点:(1)患者癌细胞丰富,数量多;其中 21 例患者乳头状结构典型,形态各异 表现为:细长、粗短、如多个小山状、蘑菇状、分枝乳头分为膨大部和缩细部, 多数乳头可看见纤维血管轴心,在乳头缩细处有 3 个左右纤维细胞,连接在下边 纤维细胞较为稀疏,较为清晰,出现淡红染;膨大部细胞排列紧密,互相重叠, 有较深染色,细胞结构无法辨认,无法辨认轮廓;乳头轴心细胞较稀疏,染色淡。

部分乳头无纤维轴心,无纤维细胞,乳头短,呈圆形,可能属于乳头顶端3例 患者乳头癌不具有典型性2)乳头癌细胞团平铺状排列,部分细胞呈镶嵌状排列,细胞为卵圆形, 细胞具有较为清晰的结构乳头癌均可以看出核淡染,核染色质均匀,边缘较为 明显,同质状,中央较淡,部分细胞核中可以查看到 2 个左右的小核仁3)20 例乳头癌有核内包涵物,多是在上皮细胞核中呈团状分布,或分散 在细胞核中,可以察看到 1-2 个包含物,大小不一,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缘清晰 具有嗜酸性,圆形小体有双屈光性,膜有折光人为因素导致的包涵体无折光膜, 颜色不一致4)24 例患者中,12 例患者具有核沟,纵形分布,与细胞核长轴相似3 例患者见着砂粒体,无不透明性,呈蓝黑色,具有年轮样圈,常单独存在3. 讨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最常见,恶性度也最轻,占到甲状腺癌的 50%主要分布在 儿童或小于40 岁的女性患者,乳头状癌可局限多年,性质极易会被忽略[2]乳 头状癌生长缓慢,多为孤立性结节,也有同侧或双侧淋巴结肿大甲状腺癌乳头 状癌有良好预后,肿瘤大小与远处转移和预后相关通过细针穿刺涂片诊断,再 加上影像学检查,在穿刺时可以轻易触摸到肿块,出现特殊针感,更加容易确定 细胞学特征。

若患者属于可疑甲状腺乳头状癌,可以再次进行穿刺,穿出较多组 织细胞可以确定患者乳头状癌店的典型结构特性而采用冰冻诊断时,冰冻乳头, 导致乳头出现肿胀或变形,并且核的特征不具有明显性,诊断难度得到增加若 术前穿刺,可以对病变进行明确,避免出现第二次手术在此次研究中,24 例患 者均采取细针穿刺涂片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丰富,排列呈团装,乳头分为 膨大部和缩细部,大部分具有纤维轴心,少数无纤维轴心爱细胞内具有核淡染、 核内假包涵体和核沟可见,甲状腺乳头癌经针刺涂片检查,具有明确性经组 织学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标准为真性乳头或核的特征性改变通常诊断甲 状腺乳头状癌重要指标是根据乳头状的结构及核内假包涵体[3]部分患者乳头状 癌的乳头状腺癌不具有典型性,可以根据核淡染及核内包涵体判断乳头状癌而 在诊断乳头状腺癌时,也可以根据砂粒体和细胞核内的假包涵体组中 1 例囊性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在针刺时,未感觉到肿块移动,囊壁通常有实质性突起,可 以看到微钙化在治疗前为了保证治疗措施的顺利实施,提高治疗有效率,通过对甲状腺乳 头状癌患者进行有效诊断,以此提高治疗效果由此可见,甲状腺乳头状癌细针 穿刺涂片细胞学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针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特点,为为诊断和治 疗甲状腺乳头状癌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1] 解丽梅.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诊断价值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 2013,10(25):80-81.[2] 林君平,范贤斌,徐志,等.235例淋巴结细针穿刺涂片细胞学检查分析J]. 浙江临床医学,2013,15(06):905-906.[3] 陈敬信,王周权,文建锋.甲状腺乳头状癌细针穿刺涂片细胞学诊断(附16 例报告)J].现代肿瘤医学,2007,15(04):512-513.。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