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3.2中国的土地资教案(新版)湘教版 - 3.2中国的土地资〔2〕 课题 3.2中国的土地资〔2〕 90%学生能观察地图总结我国土地资的区域差异 100%学生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总第 课时 教学目的教点学重各种土地资分布特点 难教学手段:多媒体、课堂鼓励表、信息沟通牌 教 学 过 程 一、互阅作业 探究训练 二、感情调节 图片导入:利用多媒体投影展示内蒙古草原、大兴安岭森林、南方稻田的景观图片,提问:这些图片分布反响的是哪种土地利用类型?〔草地、林地、耕地〕,它们在空间分布上有什么特点呢? 问候+要求 三、自学互帮〔内容与方法〕 向学生提出要求: 主题一【区域差异明显】 1.自分标准性 自学提示 2.课堂要求 1、我国土地类型的分布特点 3.作业的标准 2、同一土地类型在不同地域的消费力差异 自学过程 互帮互助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68-P70正文局部,完成以下习任务 组间竞赛 1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分布在哪些地形区 2、我国林地分布在哪些地形区 3、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分布在哪些地形区。
尤其关注各组1、2 4、得出结论,我国土地类型空间分布不平衡,那么各地区土地资号同学 的质量〔或土地消费力〕有没有差异? 主题二【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自学提示 我国人多地少、区域分布不平衡等土地资的特点,使得我们应该怎么正确对待我国的土地资? 自学过程 阅读课本P70-P71,考虑我国该怎么样正确对待我国的耕地、林地、草地 二次备课 小组互助 小组内学生互相讨论,得出结果 组间互相交流答案,由题目难易程度分不同组员发言其它小组进展纠错,补充 四、讲解释疑 一、 区域差异明显 耕地:东部季风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丘陵地区 土地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类型 讲解同时引导学生掌握描绘自然资耕地 季风区 潮湿、半潮湿区 平原、盆地、丘陵 分布特点的方法,尝试自己在图上找林地 季风区 潮湿地区 山地、丘陵 出各种土地资的草地 非季风区 干旱、半干旱区 高原、山地 林地:东北、西南和东南〔东北和西南是天然林地,东南山区的多分布特点 练习题量要适中、为人工林和次生林〕 梯度要科学 草地:北部、西部内陆地区 注重浸透的是学习二、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方法,注重开展学我国的根本国策:非常珍惜、合理可以每一寸土地。
生的地理技能 自主建网可以在展示板引导学生讨论五、练习反响 填写 填图册及探训对应习题:先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互评 六、帮困、加速 对于本节课上集中问题,老师或知者负责,或同伴互帮,以解决疑难问题 七、自主建网 本节课主要学习我国土地资的分布特点以及应正确对待各类土地资的态度〔任选一组的一号同学答复〕 八、最小作业量 探训上对应习题,当堂完成;知者加速〔完成填图册〕 *教学反思* 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