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华为eSpace统一通信解决方案V20技术建议书模板

仙***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0.58MB
约104页
文档ID:155749189
华为eSpace统一通信解决方案V20技术建议书模板_第1页
1/104

华为eSpace统一通信解决方案V2.0技术建议书模板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13年2月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技术建议书目录1 项目概述 61.1 统一通信概述 61.2 XX通信系统现状 61.2.1 语音网络现状 71.2.2 数据网络现状 71.2.3 IT应用现状 81.3 XX统一通信系统建设需求 81.3.1 组网需求和用户规模 91.3.2 功能特性需求 91.3.3 现网系统对接兼容需求 91.4 XX统一通信建设目标 92 华为统一通信解决方案介绍 112.1 概述 112.2 系统架构 122.3 方案设计原则 132.3.1 先进的统一通信技术架构 132.3.2 丰富的ICT融合业务 132.3.3 开放的业务架构 132.4 解决方案亮点 142.4.1 分布式会议 142.4.2 移动性 142.4.3 开放性 142.4.4 安全性 142.4.5 可靠性 153 XX统一通信解决方案 163.1 统一通信解决方案说明 163.1.1 统一通信系统建议组网 163.1.2 容灾方案说明 203.1.3 分布式会议方案说明 223.1.4 公网接入方案说明 233.2 配置清单 233.3 网络和带宽要求 243.3.1 网络要求 243.3.2 带宽要求 243.4 存储规划 303.5 中继数量建议 313.6 号码规划建议 313.7 可扩展性说明 334 统一通信业务功能 354.1 IPT业务 354.1.1 基本语音业务 354.1.2 话务台 374.1.3 CDR话单 384.2 即时通信 394.2.1 即时消息 394.2.2 短信 394.2.3 文件传输 394.3 多媒体会议 404.3.1 语音会议 404.3.2 多媒体会议 414.4 统一消息(UMS) 444.5 通讯录和群组 454.6 状态呈现 464.7 PC与IP话机联动 465 XX统一通信系统开放与集成 485.1 UC能力开放网关 485.2 与AD集成 485.3 与Outlook集成 495.4 与华为智真会议融合 505.5 与Polycom视频会议对接 525.6 与微软Lync集成 525.7 录音方案 526 XX统一通信系统QoS语音质量保证 546.1 端到端QoS 方案 546.2 语音质量监控 566.3 语音质量自动调节 567 XX统一通信系统安全方案 587.1 端到端的信令、媒体加密 597.2 服务器及网关安全部署 597.3 终端内网接入安全 617.4 终端外网接入安全 627.5 管理接口安全 638 XX统一通信系统管理与维护 658.1 业务管理系统 658.1.1 BMP业务管理 658.1.2 个人WEB自助 668.1.3 会议PORTAL 678.2 eSpace EMS统一网管系统 678.2.2 网元接入 688.2.3 网元管理 698.2.4 拓扑管理 718.2.5 故障管理 718.2.6 性能监视 728.2.7 安全管理 728.2.8 日志管理 738.2.9 北向接口 738.2.10 多语言 738.3 华为UC远程维护方案 738.3.1 组网 738.3.2 原理和流程 749 统一通信系统设备介绍 769.1 eSpace U2900系列 769.1.1 eSpace U2990产品介绍 779.1.2 eSpace U2980产品介绍 789.2 eSpace U1900系列 809.3 eSpace IAD综合接入设备 829.4 eSpace EGW1500产品介绍 849.5 eSpace IP话机 859.5.1 eSpace 7800系列话机 869.5.2 eSpace 7900系列话机 899.5.3 eSpace 8850系列话机 919.6 eSpace Desktop 949.7 eSpace Mobile 979.8 eSpace Mobile HD 9910 缩略语 1021 项目概述1.1 统一通信概述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或政府部门需要通过部署信息化系统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但是,随着对通讯和IT应用的投入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这样的问题:缺乏信息化整体规划,烟囱式的系统分布,每上一个业务都需要一套独立的网络支撑;语音、视频及IT应用相互独立,缺乏跨网业务融合规划;多套应用系统,缺乏统一用户数据管理、通讯录等管理;多分支机构的员工之间沟通和协作困难等等统一通信同时融合了计算机技术与传统电信技术、固定网络与移动网络,开创了一种全新的通信模式,解决了企业的上述问题且作为一种全新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它让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任何设备、任何网络,获得声音、数据和图像,从而丰富人们的沟通方式,提升人们的沟通效率1.2 XX通信系统现状以国家气象局UC项目为例,具体项目中请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国家气象局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和其与地方政府共同领导各级气象部门中国气象局站作为中国气象局通讯保障和服务的负责机构,经过多年发展,已成功构建了一个覆盖北京地区全部气象部门的专用网络,现拥有6500线固定、3000线有线电视用户,是北京地区部委机关中最大的通讯专网1.2.1 语音网络现状国家气象局办公网现在使用的一台J10程控交换机作为核心语音交换机,气象局所有用户通过铜缆方式统一接入气象局的核心语音机房,国家气象局核心语音交换机通过E1中继分别与电信、联通网络互联。

所有的语音线路、号码查询、业务维护都由核心机房进行人员维护,机房配置交换机维护人员2名、线路维护人员5名、话务员2名,机房全天都有人值守国家气象局现有网络结构如下:图1-1 XX语音网络现状图由上可以看出,目前国家气象局内部通信完全基于TDM通信系统,系统的业务扩展、系统日常维护受到极大限制1.2.2 数据网络现状国家气象局数据网络通过光纤专线接入气象系统主干网络,通过气象系统专网与全国各省气象系统互联气象局通过光纤专线接入互联网,出差用户或外网办公用户可以通过VPN方式接入气象局内网国家气象局数据网络结构如下所示:图1-2 XX数据网络现状图1.2.3 IT应用现状XX现已部署的IT应用系统有:l IBM Notes邮件系统;l Ploycom视频会议系统;l AD企业通讯录;l MAS短信系统;l XX办公OA系统1.3 XX统一通信系统建设需求以下内容请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修改、增删,注意要包含客户痛点分析基于服务对象的广泛性,气象系统内部的有效沟通显得非常重要中国气象局拥有、数据、有线电视三张网络,在气象系统从政策型向服务型理念的转变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为机构内部服务,中国气象局站负责人为此感到困惑。

摆在他们面前的是艰难的选择:应采用何种技术将相对孤立的三网“打通”,有机融合,以形成差异化的“特色”业务?能否积极引进NGN(下一代网络)、统一通信等新技术,构建统一的综合语音平台,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气象局站的固网优势?在服务转型的大背景下,统一通信的需求在气象局生根发芽统一通信可以帮助气象部门推动三网融合的进程,提供更丰富的沟通方式,使得用户能够随时随地、安全可靠地接入网络,提高内部沟通效率,降低总体通信成本,有效提高了气象系统服务社会的快速响应能力、服务质量和社会效益1.3.1 组网需求和用户规模XX的组网需求和用户规模如下:l XX统一通信系统基于XX内部专用网络;l XX一期建设目标是XX用户,支持XX用户的即时通信功能,支持XX用户会议和多媒体会议的并发;l XX一共XX个分支节点,最大的分支节点XX左右规模,约XX个,最小的分支XX人左右,约XX个;l XX后期需要具备平滑扩容到XX用户的能力,需要便捷的即时沟通和协作系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1.3.2 功能特性需求XX的功能特性需求如下:l 支持即时消息、用户状态呈现、企业通讯录、一号通等功能l 提供语音、视频、数据会议等高级功能,可以根据用户类型进行业务功能的开通管理l 提供PC客户端、IP话机、客户端在互联网的安全接入1.3.3 现网系统对接兼容需求XX现网系统对接兼容需求如下:l 建设基于微软AD的企业级通信目录,和UC系统集成;l 实现UC系统与Ploycom视频会议系统集成;l 与现有PBX系统Avaya或阿朗交换机进行对接。

1.4 XX统一通信建设目标以下内容请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修改、增删为了充分利用内部网络资源、节约通讯成本、提高沟通效率,XX拟在现有IP数据网络基础上搭建一套统一通信系统统一通信系统需为XX内部办公人员以及外出办公人员提供即时消息、语音通话、多媒体会议、UMS等统一通信业务,方便内部办公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现有语音系统的用户感知,同时还要为将来用户数量扩容及功能应用留下良好的扩展空间XX统一通信系统应达到以下目标:l 利用现有的网络系统,建立一个能满足语音、视频、数据等多媒体信息传输、处理的统一通信平台,降低企业管理成本;l 在XX系统内建立一套完善的IP系统,以满足XX各职能部门的通信要求;l 将XX、、会议、即时消息、短消息等各种通信方式整合在一起,提高员工的沟通效率;l 利用互联网平台为外出办公人员提供互联网接入能力;l 支持主流智能客户端和PAD客户端,移动办公人员公网接入,沟通不受地点和时间限制;l 整合目前的视频会议系统,建立桌面级会议、多媒体协同会议系统,使员工可以使用桌面电脑召集或加入现有的视频会议系统中;l 统一通信语音系统具有好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XX未来在该系统上能够进行特定业务的开发和定制。

2 华为统一通信解决方案介绍2.1 概述华为凭借在IP通信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对客户需求的良好把握,推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IP技术的融合通讯与应用平台的企业信息化一体化解决方案——华为eSpace统一通信解决方案华为eSpace统一通信提供了、、多媒体会议、即时通信、状态呈现、企业通讯录、统一消息等众多应用服务,为您的员工提供了一种更个性化、更及时的通信方法利用这种方法,您能够理顺最重要的业务流程,实现前所未有的便捷沟通、高效协作,提供客户响应速度、移动能力和安全性华为eSpace统一通信解决方案着眼于企业信息化业务需求,为企业客户提供端到端的整体解决方案,与企业内部已有应用系统有机融合,全方位的帮助企业实现各种通讯及协作办公需求,帮助客户降低信息化建设及维护成本,提高客户日常工作便利性,提升工作效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图2-1 华为eSpace统一通信与协作2.2 系统架构华为eSpace统一通信系统按逻辑可划分为三层:业务应用:UC相关一系列应用,包括即时消息、状态呈现、企业通讯录、多媒体会议等组件,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各种业务功能;会话控制:提供路由分发、会话管理服务;终端用户、接入网关:终端用户,包括IP话机,模拟话机、PC软终端、平板电脑软客户端和软客户端;接入网关包括了系列化落地网关,提供本地出局和本地再生功能,同时,华为eSpace统一通信系统还提供了完善的端到端安全保障机制及丰富的管理维护手段。

图2-2 华为eSpace统一通信解决方案网络架构2.3 方案设计原则2.3.1 先进的统一通信技术架构华为eSpace统一通信解决方案采用电信级融合通信的技术架构向企业延伸,借鉴华为先进的产品设计成果,将华为电信产品和先进设计理念移植到统一通信架构中,使华为eSpace统一通信解决方案具有高可靠性、高稳定性、高性价比和快捷部署的优势华为eSpace统一通信包括各种终端设备、接入设备、承载设备、软交换设备、网络管理设备和业务管理设备,它们相互配合、协调工作,为企业提供完善的端到端解决方案2.3.2 丰富的ICT融合业务业务创新是企业信息化的主推动力,在融合了基本语音、数据业务、视频的基础上,华为eSpace统一通信解决方案还提供CT业务嵌套、IT业务推送、与办公系统融合等服务,这种方案为企业解决了IT和CT系统的融合问题,让使用者拥有统一、便捷的业务体验,同时便于企业优化流程,提升内外部服务水平2.3.3 开放的业务架构华为eSpace统一通信解决方案业务开发采用标准的开放架构,标准的开放接口华为提供丰富二次开发包,给企业提供二次开发能力,也可以由第三方开发完善,有利于企业信息化产业链构建,推动企业信息化良性发展。

2.4 解决方案亮点华为eSpace统一通信解决方案具有如下特性优势:2.4.1 分布式会议• 分布式语音会议 • 分布式多媒体会议 2.4.2 移动性• 多终端一致体验• 移动会议• 通话中多终端切换 • WiFi下VoIP到PLMN切换2.4.3 开放性• 微软Outlook/AD/Lync集成 • PC客户端SDK及插件接口 • 服务器端二次开发接口 2.4.4 安全性• 端到端加密机制:语音服务器、语音网关、语音终端全面支持信令及媒体加密(TLS/SRTP) • 公网接入安全 2.4.5 可靠性• 采用业界先进的mTCA硬件平台和开放的SuSe Linux软件平台,电信级可靠性99.999%• 多层可靠性架构:1.Call AS异地容灾;2.Call AS双机;3.U2990异地容灾;4.U1900/EGW本地再生;5.终端多归属;6.IAD 断电逃生及本地自交换• 双中心异地容灾• 语音质量监控(VQM)• 语音编码自动调节3 XX统一通信解决方案3.1 统一通信解决方案说明3.1.1 统一通信系统建议组网统一通信的解决方案支持星形组网方案和异地容灾组网方案。

星形组网方案图3-1 XX统一通信星形组网拓扑图统一通信方案说明:建议全网采用集中式部署方案,总部中心节点部署语音服务器eSpace U2990/U2980和UC应用服务器,负责全网的语音控制和UC业务的提供;各分支根据用户容量和需求的差异部署不同的eSpace U19xx或EGW等接入设备作为本地网关1、 中心节点:中心节点部署eSpace U2990/U2980负责全网的语音控制和路由,并通过E1中继或模拟中继与运营商网络互连,实现PSTN出入局呼叫部署UC服务器,提供统一通信业务,包括:l Call AS:提供业务呼叫控制、业务处理能力,是eSpace UC核心能力部件;l AA:AA(Access Agent)负责eSpace Desktop的接入;l Meeting:会议服务器,为eSpace UC提供会议功能,包括语音会议和多媒体会议;l MAA:MAA(Mobile Access Agent)是eSpace UC面向第三方应用,特别是移动客户端的接入代理部件l Presence:完成状态发布和查看、好友管理等功能;l Group:提供个人基本信息、个人通讯录、企业通讯录、群组通信等功能;l Messaging:提供即时消息、文件传输等业务功能;l BMP:提供业务管理系统l EMS:提供统一网管系统l UMS:提供统一消息服务说明:单框eSpace U2990/U2980支持30,000/10,000用户容量,并且有很好的可扩展性,eSpace U2990支持7框级联至300,000用户,eSpace U2980支持3框级联至50,000用户,并支持主控板、电源等关键模块的冗余备份,具有高可靠性。

2、 大型分支用户数<=10000的大型分支节点,建议部署eSpace U1980,作为本地网关,通过E1中继与本地运营商网络互连,实现PSTN出入局l 正常情况下,本分支节点用户注册到总部网关eSpace U2980/U2990,共享总部业务;l 当分支节点与中心节点的通信出现故障,本地网关eSpace U1980提供本地再生,实现本地语音呼叫控制功能,分支站点用户注册到本地网关;说明:eSpace U1980支持10,000用户容量,并支持主控板、电源等的备份,可靠性较高3、 小型分支用户数1-100/100-300/300-1000的分支节点,建议部署eSpace U1910 /eSpace U1930/eSpace U1960,作为本地网关,通过E1中继与本地运营商网络互连,实现PSTN出入局呼叫l 正常情况下,本分支节点用户注册到总部网关eSpace U2990,共享总部业务;l 当分支节点与中心节点的通信出现故障,本地网关eSpace U1930 /eSpace U1910/eSpace U1960提供本地再生,实现本地语音呼叫控制功能,分支站点用户注册到本地网关;说明:eSpace U1930/U1910/U1960集成度高,支持大量模拟话机接口,eSpace U1960最大支持192FXS , eSpace U1930最大支持224FXS,eSpace U1910最大支持96FXS,可以节省IAD的部署。

4、 SOHO用户数20-30人左右分支节点部署EGW网关,EGW可与运营商网络互连,实现PSTN出入局呼叫l 本分支节点用户注册到总部网关eSpace U2990,共享总部业务;l 当分支节点与中心节点的通信出现故障,EGW提供本地再生功能,实现本地语音呼叫控制功能,分支站点用户注册到EGW上说明:通过EGW网关提供一站式语音接入、数据接入、以及网络安全等解决方案5、 在途当用户在公司外,如酒店、机场等公共场所时,可以采用IP话机、PC客户端、客户端、PAD客户端等通过公网接入,享受企业内的UC业务为保证企业安全,各类终端从公网接入需要部署SBC和SVN等设备SBC提供SIP代理,支持语音功能,SVN提供VPN接入功能l 外网IP话机接入:配置SBCl 外网客户端eSpace Mobile和PAD客户端eSpace Mobile HD接入,有两种方式:- 配置SBC- 配置SVN(SVN进行数据加密,以保证接入安全)l 外网PC客户端eSpace Desktop接入:eSpace Desktop客户端本身没有集成VPN客户端,需在PC接入VPN之后,才能接入异地容灾组网方案图3-2 XX统一通信异地容灾拓扑图统一通信方案说明: 在A中心、B中心分别部署完整的统一通信服务器,双中心工作为Load-Balance方式,该组网情况下,两个中心节点分别为一部分用户服务,组成Active-Active的互为容灾备份方式。

正常工作状态下,两个中心节点均正常工作,并分别负责一部分企业内用户的业务,同时通过如下方式保证数据的一致性:l 两个中心节点之间,每个节点的服务器都向两个节点同时写数据,因此每个节点的服务器虽然分别都只服务于一部分用户,但实际上每个节点具有所有用户的数据,从而为互为容灾提供了数据基础;l 另外,在中心节点之间有心跳保持,可以相互知道对方的工作状态;当某个中心节点的服务器异常时:l 客户端上可以从登录返回信息中得知主用节点(即某一中心节点)和备用节点(即另一中心节点)的信息,正常情况下会优先选择主用节点使用业务;l 当某个中心节点异常时,客户端会检测到自己的主用节点不可用,从而自动连接备用节点,从而由另外一个中心节点继续提供服务;l 当客户端的主用节点恢复正常后,客户端将在下次登录时切换回主用节点,从而降低另一节点的负荷说明:各分支的组网说明参考星形组网方案各分支组网说明3.1.2 容灾方案说明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保留或删减异地容灾l 服务器异地容灾应用服务器AS支持配置两个生产站点,都是Active状态正常情况下,两个AS站点负荷分担工作,分别为各自的eSpace U2900提供业务,每个U2900只与本站点的AS相连,两个站点都必须是双机部署。

当站点1的链接异常或部件异常,整个站点进行容灾切换,切换到站点2,此时该容灾站点为所有用户提供服务• 业务域的CallAS、PGM、多媒体会议支持A-A;• 管理域的BMP/EMS网元以及业务域的UMS网元仅支持A-S,并且容灾时需要手动干预切换;l eSpace U2900异地容灾U2900网关支持配置两个站点,部署在企业的数据中心,以Active-Active部署,终端用户分区域接入区域1的终端用户全部从站点1的U2900接入触发业务,区域2的终端用户全部从站点2的U2900接入触发业务站点1的U2900发生故障,由于站点2的U2900也保存了该U2900下所有的用户的开户信息,则区域1的终端用户全部切换到站点2的U2900接入触发业务,站点2的U2900可以接管地区1下面用户呼叫处理反之亦然l 业务中断时间说明对A-S方案,业务中断时间固定为故障检测的时间加上故障切换的时间,故障检测时间最长10min之内,故障切换时间最长5min之内,所以业务中断时间最大15min但对A-A方案,针对不同的故障场景,业务中断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最大时与A-S方案相同为15min具体可按如下区分:1)如果SDU故障,则AS之间必须进行切换,否则双写会失败,这时涉及到故障检测时间和切换时间,与A-S方式一样,15min之内。

这段时间之内,即便U2900向备AS请求服务,由于SDU双写是失败的,也不会得到正确的处理,所以,对请求的处理需要写SDU的业务会中断,不需要写SDU的业务不会中断2)其它的故障场景,比如说仅是U2900与主AS之间的网络故障,这时不涉及到AS之间的切换,则业务中断时间仅是U2900判断出与主AS断连的时间,默认为90Sl 切换方式管理域的网元(BMP、EMS)手动切换;业务网元除UMS外,皆自动切换,UMS手工切换切换策略为整站点切换,不允许单部件切换 本地再生l U1900/EGW部署在分支作为分支节点的本地再生网关;l BMP向U1900网关同步基本数据(只包括基本用户数据和基本业务数据); l 中心的U2900与分支的U1900/EGW间有SIP中继连接,同时使用心跳检测 终端多归属终端同时向多个网关注册,当主用网关故障时向备用网关发起呼叫l eSpace Desktop、IAD用户、IP话机可向中心站点的两个网关同时注册;IAD本地自交换、断电逃生l 本地自交换断网后,可启用自交换功能实现IAD下短号互拨,支持的型号为IAD208,IAD132,IAD1224l 断电逃生断电后,O口与S口对应的可以1:1逃生,支持的型号为IAD102,IAD132,IAD1224。

AS本地双机l 各应用服务器通过部署VCS双机软件,实现双机主备切换;l 切换前备机上只启动操作系统和监控进程;切换后备机自动拉起业务进程并进行管理;l 当检测到关键资源异常、主机宕机、物理设备故障,比如说网卡异常,container0异常,会导致双机切换业务进程异常会被container0进程拉起,2~5S内可恢复进程,但如果进程无法恢复,超过平台配置的拉起次数时container0会异常退出,触发双机切换双机切换时间一般在180秒内l 切换过程中已经建立的通话不受影响,可以正常通话,但不能做业务操作,如保持、转移等;切换过程中无法建立新的呼叫l 三次双机切换不成功后,不会再进行双机切换,进而会触发容灾切换3.1.3 分布式会议方案说明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保留或删减会议媒体服务器支持分布式部署,在分布式部署下,属于分支节点的用户将在分支节点创建会场,实现会议媒体资源下沉图3-3 分布式语音会议图3-4 分布式多媒体会议优势: 分布式会议方案实现媒体分布式处理,降低企业广域带宽;如: 六方会议,五方在同一区域,广域带宽只占集中式会议1/6 3.1.4 公网接入方案说明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保留或删减华为eSpace统一通信解决方案通过SBC+SVN+MAA实现外网用户接入,IP PBX和UC应用服务器部署在企业内网,SBC、SVN和MAA部署在企业内网边界。

SBC提供SIP代理服务;SVN提供SSL VPN接入;MAA提供移动客户端接入代理图3-5 移动客户端接入方案l 移动客户端可支持通过SBC接入,也可通过SVN接入,后者更安全; l PC客户端需要在SVN客户端或者第三方VPN客户端的配合下提供公网接入安全3.2 配置清单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增加配置清单表3-1 XX方案配置清单设备名称型号数量备注核心服务器eSpace U29901可选型号U2990,U2980,U2980 All in one(只支持单中心部署)中继网关&本地再生eSpace U19801可选型号有U1910、U1930、U1960、U1980、EGWeSpace U19302UC服务器UC Server1根据用户需求和并发数而定IADeSpace IAD12241可选型号有IAD102,IAD104,IAD208,IAD132,IAD1224eSpace IAD1322EGWeSpace EGW15201可选型号有EGW1500E,EGW1520,EGW1530A,EGW1530BIP话机eSpace 7910500可选型号有7900系列:7910、7950eSpace 88507800系列:7810、7820、7830、7850、7870备注:eSpace 7810不支持中文eSpace 79502003.3 网络和带宽要求3.3.1 网络要求为了保证通话质量良好,对网络要求如下:表3-2 XX方案的网络要求项目说明丢包率(局域)小于1%丢包率(广域)小于1%时延<150ms抖动<20ms由于IP系统是多业务系统,承载多种业务数据。

因此在进行IP语音系统部署时,需着重考虑带宽占用对原有业务系统的影响,进行合理带宽规划3.3.2 带宽要求语音带宽(a) 语音编解码带宽模型Packet = RTP 头+ UDP 头+ IP 头+ Ethernet 头+ 有效载荷假设VoIP采用G.711的编码方式, 64kbps的速率以及20ms 的打包周期,以太网帧头不带VLAN tag:有效载荷= 打包周期(秒)*每秒的比特数= 0.02 * 64000 =1280 bit;Packet = 96+64+160+304+1280=1904 bits假设打包周期=20ms,则每秒50 个包(packet),因此:每一线用户所需要带宽= 50 packets/seconds * 1904 bits/packet = 95200 bit/s各种语音编码的计算结果如下:表3-3 不同编解码的带宽模型语音编解码速率打包时长实际带宽G.711不带VLAN tag64kbit/s20ms95200 bit/s带VLAN tag64kbit/s20ms96800 bit/sG.729不带VLAN tag8kbit/s20ms39200 bit/s带VLAN tag8kbit/s20ms40800 bit/sG.723.1不带VLAN tag6.3kbit/s30ms27100 bit/s5.3 kbit/s30ms26100 bit/s带VLAN tag6.3kbit/s30ms28167 bit/s5.3 kbit/s30ms27167 bit/siLBC不带VLAN tag4kbit/s20ms15360 bit/s带VLAN tag4kbit/s 20ms20480 bit/s(b) 话务模型表3-4 语音话务模型参数值描述用户数10000UC用户数10000,话机用户数10000话机用户率100%IPT默认话机100%UC用户率60%Erl0.1平均呼叫时长180秒语音编解码100Kbps采用G.711算法每呼叫平均信令数12每SIP信令大小(KByte)0.8冗余(Total/70%)70%(c) 带宽计算公式概念说明:Erl: 忙时用户通话时间比BHCA: 忙时试呼次数(Busy Hour Call Attempt)CAPS:每秒建立呼叫数(Call Attempt per Second)计算公式:用户规模 = 话机用户数 + UC用户数*UC率总话务量 = 用户规模*erl*3600BHCA = 总话务量/呼叫时长Caps = BHCA/3600 = 用户规模*Erl*3600 /平均呼叫时长/3600呼叫信令的带宽(M)=语音通话CAPS *每呼叫SIP信令数*每SIP信令大小(KByte) *8/1000点对点呼叫的带宽(M)=CAPS*通话时长(S) *语音编码占用带宽(Kbps)/1000点对点视频的带宽=CAPS*通话时长(S) *视频编码占用带宽(Kbps)/1000(d) 语音带宽计算按上述话务模型计算每秒试呼数 Caps =(10000+10000*60%)*0.1*3600/180/3600=8.89表3-5 语音带宽业务带宽计算带宽(Mbps)呼叫信令的带宽8.89×12×0.8×8/10000.68点对点呼叫的带宽8.89×180×100Kbps/1000160会议带宽(a) 话务模型语音全部汇聚到中心节点,每个呼叫占用一路带宽,语音采用G.711算法,1路带宽占用100Kbps每路视频默认码流按照120kbps,视频编解码:H.264, 分辨率:CIF(352×288),帧率:15fps,每个用户按照打开4路视频计算,视频带宽为4*150 = 600Kbps,不同分辨率的带宽模型如下:表3-6 不同分辨率的带宽模型视频分辨率视频帧率高码流带宽(Kbps)低码流分辨率720P15帧/秒1mbps320*180720P20帧/秒1.5mbps320*180720P25帧/秒2mbps320*180704×57615帧/秒400kbps352*288704×57620帧/秒450kbps352*288704×57625帧/秒500kbps352*288640×48015帧/秒350kpbs320*240640×48020帧/秒400kbps320*240640×48025帧/秒430kbps320*240352×28815帧/秒150kbps176*144352×28820帧/秒180kbps176*144352×28825帧/秒200kbps176*144320×24015帧/秒110kbps160*120320×24020帧/秒130kbps160*120320×24025帧/秒150kbps160*120176×14415帧/秒60kbps176×144176×14420帧/秒75kbps176×144176×14425帧/秒90kbps176×144160×12015帧/秒50kbps160×120160×12020帧/秒60kbps160×120160×12025帧/秒70kbps160×120表3-7 会议话务模型参数值描述用户数10000用户比60%Erl0.1会议通话占总通话比例0.2平均会议时长1800(S)会议方数4同一个会场中用户数语音会议并发数1000视频会议并发数500数据会议并发数500数据会议消息包(Kbps)220视频会议消息包(Kbps)600(b) 带宽计算公式语音会议Caps = (用户规模*用户比*忙时用户通话时间比(Erl)*会议占比*3600/平均通话时长/3600)/与会方数多媒体视频会议带宽 = 视频会议并发方数*视频会议媒体每路带宽(Kbps)/1000多媒体数据会议带宽 =数据会议并发方数*数据会议媒体每路带宽(Kbps)/1000多媒体语音会议带宽 =语音会议并发方数*语音会议媒体每路带宽(Kbps)/1000总体带宽(Mbps) = 用户语音呼叫带宽 + 数据会议带宽 + 视频会议带宽(c) 会议带宽计算语音会议Caps = ((10000+10000*60%)*0.1*20%*3600/1800/3600)/4 = 0.044表3-8 会议媒体计算业务带宽计算带宽(Mbps)会议信令带宽0.044×4×12×0.8×8/10000.014语音带宽1000×100/1000100数据会议带宽500×220/1000110视频会议带宽500×600/1000300会议总带宽100+110+300510点对点大消息和文件传输带宽(a) 话务模型表3-9 IM话务模型项目值用户规模10000活跃用户比80%用户比60%大消息占消息总数的比例0.1每用户忙时实际平均发送消息数量28忙时即时消息使用频率(条/小时)20平均每条大消息消息体大小(Kbyte)20(b) 带宽计算公式点对点大消息和文件传输的带宽(M) = 大消息CAPS *平均大消息文件大小(KByte) *8/1000大消息CAPS = 大消息、文件传输提交Caps数(含点对点消息和群组消息)+ 大消息、文件传输接收Caps数(含点对点消息和群组消息)= UC用户数*大消息比例*忙时即时消息使用频率(条/小时)/3600 + UC用户数*大消息比例*用户忙时实际平均发送消息数量/3600(c) 点对点大消息和文件传输带宽计算表3-10 IM带宽计算业务带宽(Mbps)点对点大消息和文件传输的带宽(6000*0.1*20/3600 + 6000*0.1*28/3600)*20*8/1000=1.28组网带宽估算结果假设带宽利用率100%,对网络的总带宽要求如下:总带宽要求=(语音通话带宽+会议带宽+大消息和文件传输带宽+信令带宽)/ 带宽利用率表3-11 集中式组网带宽站点语音通话带宽会议带宽消息和文件传输带宽总带宽要求节点1160M510M1.28M598M如上计算方法仅供参考,以采用《带宽计算表》计算出的具体值为准3.4 存储规划存储需求估算模型根据经验数据,结合企业办公现状,假设各类数据大小如下:表3-12 数据类型体积表数据类型平均容量大小平均带宽占用文本小消息0.2K/条文本大消息20K/条结合企业用户使用习惯,假设XX UC用户模型如下:表3-13 用户模型数据表项目数据按每月20个工作日计算,数据存储总天数240天每个用户每天发送消息量50条每个用户每天发送小消息与总消息量占比90%每个用户每天发送大消息与总消息量占比10%通过以上数据及模型,可以估算出一年内各类数据存储需求公式:IM消息数据存储容量评估:其数据容量需求(容量单位:G)为:UC客户端数量×50×(0.2×90%+20×10%)×240/(1024×1024)= UC客户端数量×0.025表3-14 文本消息存储需求结果表存储需求项目容量需求(单位:T)100000人IM文本消息存储评估2.5T3.5 中继数量建议E1卡的配置和业务模型有关。

一般根据:NumE1 = 局内用户数 × 用户话务量 × 局间话务量比重 / (中继线话务量 × 30) (如果最后结果有余数向上取整)以上公式中的参数需要根据局点实际的话务数据计算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给出中继数量建议假设总部局内用户数5000,分支1局内用户数500,分支1局内用户数300,用户每线忙时话务量为0.10 Erl,中继话务量为0.7 Erl,局间话务量比重为20%所以,建议中继数量如下:表3-15 XX方案的中继数量建议项目项目说明中继数量建议总部中继数量E1的数量等于:5000 * 0.1 * 20% / (0.7 * 30) 取整后为 5分支1中继数量E1的数量等于:500 * 0.1 * 20% / (0.7 * 30) 取整后为 1分支2中继数量E1的数量等于:300 * 0.1 * 20% / (0.7 * 30) 取整后为 1因此,如上建议配置的与运营商对接的E1数量基本可以满足当前规模用户通话需求,考虑到后续用户扩容,建议多向运营商申请一些E1线路模拟中继计算方法:模拟中继数量 = 局内用户数 × 用户话务量 × 局间话务量比重 / 中继线话务量 (如果最后结果有余数向上取整)。

3.6 号码规划建议为了使XX统一通信系统的使用更加方便,号码的编号规则应采用结构清晰、扩展性好的原则为贴近用户的日常使用习惯,号码编制建议如下:l 以现网号码为基础进行配置,在可行的范围内保留原有号码,或者在原有号码基础上添加;l 建议向运营商申请同一号段的连续号码,运营商分配的号码可以作为用户的主号码,用户短号建议按照号段分配规划;l 因涉及到整网号码分布,考虑现网号码情况及后续号码扩展,建议设置1~4位号码(根据用户情况设置)作为分支区号用于区分各分支机构的号码;l 为保证号码分布的统一性,原有PBX的号码建议也同样进行整理,以符合整网号码规划VOIP呼叫拨号方案:l 同一分支内部呼叫采用短号互拨的方式l 地市之间内部呼叫采用“分支区号 + 本地内部号码”的方式PSTN呼叫拨号方案:l 呼叫本地PSTN用户,采用“出局字冠(如9)+ PSTN号码”的方式l 呼叫异地PSTN用户,采用“出局字冠(如9)+分支区号+ PSTN用户号码”的方式图3-11 XX 号码分布图表3-16 拨号方案举例呼叫类型主叫被叫拨号方案局内呼叫(同一分支)总部(80000)总部(80001)5位短号:80001局内呼叫(不同分支)总部(80000)分支A(上海)(60000)分支区号+5位短号:02160000PSTN出局总部(80000)北京PSTN用户(01088901234)出局字冠+PSTN号码:9 88901234PSTN入局(总机+分机)北京PSTN用户(01088901234)总部(80000)总机号+分机号:01088988888+80000PSTN入局(DID直拨)北京PSTN用户(01088901234)总部(80001)直拨DID号:(010)88980001异地PSTN出局总部(80000)上海PSTN用户(02166801234)出局字冠(如9)+分支区号+ PSTN用户号码:9 021 668012343.7 可扩展性说明华为统一通信解决方案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可方便的通过增加相关服务器的方式实现系统的扩容。

在当前容量下,可以仅部署少量服务器满足业务需求,后续扩充用户规模时,在原服务器基础上增加同类型的服务器即可满足扩容要求,即可保护当前的投资,又可满足未来扩容的要求U2900网关的扩容(1) 初期建设规模较小时,可以仅部署一框U2900网关设备;(2) 用户规模扩大后,可以通过增加同一型号U2900网关设备的方式满足扩容要求;(3) 用户规模继续扩大后,一个机柜无法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机柜并安装机框的方式来进一步扩容;l U2990最大可以提供7框级联、满足30万用户业务需求的部署规模图3-12 U2990扩容示意图l U2980最大可以提供支持3框级联,满足5万用户业务需求的部署规模业务应用服务器的扩容华为统一通信解决方案的业务应用服务器基于高能效的E6000刀片服务器部署,当业务量增加时,通过增加服务器数量,并部署相应软件实现扩容4 统一通信业务功能4.1 IPT业务4.1.1 基本语音业务表4-1 XX统一通信系统基本语音业务功能特性子功能特性二级子功能基本语音业务VoIP编解码格式局内用户互通PSTN出/入局呼叫与TDM PBX互联IP出/入局呼叫呼叫权限控制局内呼叫、本地呼叫、国内长途呼叫、国际长途呼叫视频点对点互通号码分析与处理长短号业务集团短号业务系统创建虚拟组,组内用户可以分配2~3位的PNP短号进行独立编号T.30支持ITU-T T.30 (07/2003)T.38支持ITU-T T.38透传支持宽带 G.711透传补充语音业务本机号码查询业务主叫号码识别类业务来电显示业务、主叫识别限制业务、主叫识别限制逾越业务等区别振铃业务一号通业务一号通,指用户的多个终端共用同一个主号码,且具有相同的补充业务。

从终端或主终端做主叫,对外都统一呈现为一号通主号码的业务配置和来显信息一号通主号码做被叫时,按照一号通的业务设置进行同振、顺振或追振,可分别路由到主终端、从终端上三方通话业务语音密码修改业务定制密码限呼业务呼叫前转类业务无条件呼叫前转、遇忙呼叫前转、无应答呼叫前转、离线前转、条件前转、前传拒绝、Follow Me、盲转、询问转呼叫转移业务盲转、询问转、呼叫偏转一键转接、会议中一键转接一键转接呼叫保持业务呼叫预留业务呼叫等待业务呼叫限制类业务匿名呼叫拒绝、黑白名单、呼叫限制、入中继限呼、Voip可达通知同组代答指定代答Hunting Group业务经理秘书业务自动回叫业务免打扰业务点击拨号业务私人列表热线业务延迟热线业务、立即热线业务缩位拨号业务特权类业务强插、强拆、监听、强替安全敏感业务,通用版本不支持,需要的话补丁实现特服号码自动总机业务并发控制业务远程登记撤销所有业务录音业务语音邮箱即时转语音邮箱、离线转邮箱、无条件转邮箱、遇忙转邮箱、无应答转邮箱、语音留言留言灯、提取留言、未接来电转短信闹钟业务话机联动语音会议预约会议即时会议4.1.2 话务台话务台是为用户提供的基于IP交互技术,应用于电脑终端的软平台。

它除了具有物理话机的所有功能外,还具有话务员座席功能表4-2 话务台功能功能描述音频呼叫支持音频编解码配置、支持麦克风音量调节、支持扬声器音量调节、支持回声抑制、支持噪声控制、支持音频输入设备选择、支持音频输出设备选择;座席功能话务员签入、话务员签出、话务员示忙、话务员示闲;自动呼叫分配(ACD)支持顺序选线ACD,对当前空闲座席队列按登录顺序选线;来电排队功能支持座席全忙的情况下转排队、支持排队等待时间配置,按总机号码设置,1~240秒,默认240秒、支持来电排队显示;来电显示支持来电振铃、最小化时来电提示框自动弹屏、来电呼叫信息显示、来电时PC内部扬声器发声;夜服功能支持夜服号码配置、支持直接转夜服,企业可以设置一个夜服号码或夜服组,夜间时将话务台所有来话转接到夜服号码或夜服组系统支持不同时间段配置不同的夜服号码或夜服组、支持登记/取消强制转夜服;企业通讯录话务台具有企业通讯簿,企业通讯簿中模糊查询、多关键字查询用户信息、地址簿中可查询用户状态、支持在地址簿中点击拨号、支持按查询结果进行转接等其它呼叫控制操作;通话记录支持通话记录显示、支持通话记录中点击拨号,通话记录可以导出为文本格式;启动/登录记住密码、自动登录、网络设置、清除账号、设置状态、登录升级提示、自动升级、退出。

4.1.3 CDR话单Call AS对企业内所有用户的来话和去话出CDRCDR可以提供给企业查看企业内用户呼叫信息,提供企业和运营商核对出中继呼叫费用话单内容包括:主被叫号码、呼叫时长、呼叫开始结束时间、呼叫类型、出入中继中继信息、VQM信息等系统可以输出以下呼叫类型的话单:l 主叫话单l 被叫话单l 呼叫前转话单l 呼叫转移话单l 代答话单l 强插、强插、强替、监听话单l 主叫一号通话单l 被叫一号通话单l Starkey业务话单l 企业总机话单l 企业总机前转话单l 呼叫取回话单l 呼叫预留话单l 主叫CTD话单l 被叫CTD话单l 两方通话转三方话单l 寻呼组呼叫话单本地再生情况下,呼叫话单由分支节点的U1900系列网。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