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计数公式的思考关键词【教材缺陷 误差分析 细菌计数 m 倍稀释法】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生物》(选修一)中,讲解了计数土壤中菌落数的相关实验 右图为实验中样品的稀释和稀释液的取样培养流程示意图I itiL I itiL I mL I mL样品的稀释和稀释液的取样培养就程示扈阎在教材中,实验采用的结论为每克土壤中的菌株数=£xM,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v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 v ”代表稀释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mL), M代表稀 释倍数教材中将10g 土样分散于90mL无菌水中,近似认为形成lOOmL菌液,细菌均匀地分 布在这lOOmL溶液中,假论细菌总数为N,则在锥形瓶中1mL菌液含有的细菌数为盖, 从锥形瓶中取出1mL菌液加入到9mL无菌水中,则在“12 ”试管中,在理想条件下,1mL 菌液含细菌数为1NN0 x 1 ;…以此类推,在“1On ”试管中,1mL菌液中细菌数为:N 1 1 1 N 1 N100 10 10 10 100 10n-1 10n+1c即为上述公式中的“-”(母mL稀vn -1 个 10释液中的细菌数)按照公式计算每克土壤中的细菌数(在稀释浓度足够高的情况下,平板 上的一个菌落由一个活细菌生长繁殖成)为:c N NM = .10"=,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完全吻合,在忽略诸如移液管上残留细菌,v 10n+1 10细菌死亡等因素时,没有丝毫误差。
然而,在这种理想条件下,10g 土壤的体积为10cm3, 分散于90mL无菌水相当于10mL液体,即把土壤的密度当成1g • cm-3;假设现在我们把土 壤实际的密度代入计算,那又会怎么样呢?同上,设10g 土壤中细菌总数为N, 土壤中菌落分布均为的条件下,每克土壤中细菌数N为石;;土壤的密度为P (最后计算时取2.75g • cm-3,摘至百度)10 土10在锥形瓶中,菌液总体积为(90+ ) mL (未考虑溶解对土壤体积的影响,在教材中P 土也忽略了这一因素,现推算的方法与教材中的方法唯一自变量是土壤的密度是可以忽略,符 合生物学实验中的单一变量原则)ImL菌液中含细菌N P N P N= 土 = 土 90 + 巴 90 P土 +10 10(9 P土 +1)P 土PN在“ 102 ”式中,ImL菌液含细菌 土—10(9 P +1) 10 100(9 P +1)土土11XXXPN在“ 10n ” 式中,ImL菌液含细菌10(9 p +1) 10 10土按照教材中的计算公式可得实验结果:每克土壤中细菌数为1 P NX = 土 10 10" (9 P +1)土PN土 10 n (9 P + 1)・土PN10"二 土・N ,而实际每克土壤中含细菌数乔,那么误差 9P +1・ 10土会怎样?以每克样品中细菌数结论误差为P1(土 - ) N9 P +1 10 (P - 1)N 10 P -1土 = 土 =——土 … 10(9 P +1)・ N 9 P +1土土N107(P =2.75g • cm-3 )时。
则 ° =——土 1 103P以细菌总数作为计数结论:按照教材方法10g 土样的细菌总数为 土 1・N ;实际为q P丄 +1土(N,那么误差O =-2命 一1)N = Z ’ 7%N 1037o = 1 103=希是必然还是偶然?假设有xg 土壤按照教材所讲的“10倍稀释法”,设细菌数为N,同理可推知,在10 n试P N 1管中,ImL菌液含菌・OX(9 P + 1) * 10n-1土10P每克土壤中细菌数为 牛*N ,x(9 P +1) * 0土—-」9 p +1 103由 o ,3 , CD121土①'可得出结论,误差只与实验材料的密度有关同时D ,D , Dor2 1 2 1 2 符合均匀整体中部分与整体在某些量上全等性质,故实验结论无论是采用每克样品中细菌数 作结还是以细菌总数作结都是等效的教材在没有任何说明的情况下,在P丄=2.75g • cm-3时计算存在约为7%的误差,若土壤土P —1密度取其他值,也必然存在误差现假设D = 0,或D = 0可得 土 二0,当且1 2 10(9 P +1)土仅当P二lg /cm3时上式成立,即将泥土当作水处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教材中应给予误差提示:如“实际误差与土样的密度有关”并且还会引起同学探究的兴趣。
若实验材料不是土壤,那会“10 倍稀释法”的误差又将走向何方?设实验材料的密度为p,运用函数的思想,用p代土 x替 P ,可得土10倍稀释法的误差P — 1D ” 二 —9 P +1x求其异函数10可知广(D ”)(9 P + 1)2x大于 0,原函数为单调递增函数, 误差将随着实验材料密度的增加而增大/g ・ cm-3其函数图象如右:综上所述“10 倍稀释法”实验计数作结时,建议采用以下公式P — 1 c M 8 P + 2 每克样品中含有的细菌数=(c十v)xM x(1— x ) = - . x9 P +1 v - 9 P +1xxP 为实验材料密度) x对于其他的倍数稀释法称之为“m倍稀释法”可进行下列推演:样品密度为p ,样品质量为x g,样品中总细菌数为N,可推知,在“mn”试管中ImLx菌液含细菌数:X(m - 1)x + —Pxmn-1mN同样可算得每克样品中含有的细菌数= -(m - 1)x + —px x x[ p (m -1) +1]x计算误差知计算推理正确,W '''=W ”9 p + 1 ,可x则对于“m倍稀释法”可采用以下公式做最后的数据处理:p (m — 1) + 1 '代入 m=10,xN(每克样品)c M (m — 2) p + 2 _ _.. X -(M为每克样中为稀释倍数,m为每一次稀释倍数)v p (m — 1) +1x由本实验推知,在生物类似的稀释计数方法,甚至在其他领域,将样品的密度当作溶剂 处理,也必将出现类似以上的误差。
在这次推导中,我们认识到了部分与整体某些性质的相等性,也意识到了怀疑、思考 严肃的推算的重要性,这真是一次不错的旅程,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