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讲义学生: 科目: 科学 教师:陈广良课 题专题:实验、探究知识点重点、难点教学内容 化学实验 (一) 一、实验常用仪器1.常用化学仪器的分类 直接——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反应容器 加热 间接——烧杯、锥形瓶、烧瓶 不能加热——量筒、水槽 称质量——托盘天平计算仪器 量体积——量筒 测温度——温度计 漏斗 分离仪器 洗气瓶、干燥管仪 药匙、镊子器 取用试剂 胶头滴管的 取用存放仪器 固体——广口瓶分 存放仪器 液体——细口瓶类 气体——集气瓶加热仪器——酒精灯、铁架台(铁夹和铁圈)辅助仪器 仪器连接——玻璃导管、橡胶管 其他仪器——水槽、试管夹、试管架、试管刷、长颈漏斗、石棉网初中化学仪器中常用仪器虽然有20多种,但根据大纲要求,应该重点掌握的有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烧杯、量筒、漏斗、铁架台、药匙、胶头滴管、集气瓶、水槽、蒸发皿。
对以上仪器主要掌握它们的用途、用法和使用的注意事项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包括:1、药品的取用;2、物质的加热;3、溶解;4、过滤;5、蒸发;6、仪器的装配和气密性的检查;7、仪器的洗涤等1. 药品的取用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原则 不能把鼻子凑近容器口闻气味 不能尝药品的味道药 固体—— 一横、二放、三竖立品 方法的 液体—— 一倒、二向、三紧靠取 固体(托盘天平)—— 一调、二放、三回零用 一定量药品的取用 液体(量筒)—— 一平、二看、三读数酸碱液体流到桌上—— 一中和、二水洗、三擦干浓酸浓碱的使用 酸碱液粘在皮肤上—— 一擦、二洗、三涂液2. 物质的加热 构造:灯帽、灯芯、灯芯管、灯壶 火焰:外焰、内焰、焰心 酒精灯 一要:要用火柴来点燃 使用 二查:查灯芯和酒精量物 三禁: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质 禁止酒精灯对点;的 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加 固体:一斜: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二匀:对试管均匀加热;三固定:固定 热 注意事项: 在有药品的部位 液体:一量:液体量不超过试管溶剂的1/3;二斜:45°;三向:试管口不向人3. 溶解溶 仪器:烧杯(少量用试管)、玻璃棒解 振荡:腕动臂不动 方法 搅拌:不可碰壁 浓硫酸稀释:注酸入水,不断用玻璃棒搅拌4. 过滤仪器: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滤纸过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滤 滤纸边缘稍低于漏斗边缘操 二低作 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要 上烧杯紧靠玻璃棒点 三靠 玻璃棒下端轻靠三层滤纸处 漏斗下端紧靠下烧杯内壁5. 蒸发⑴ 仪器: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⑵ 操作方法:放好酒精灯,调节铁圈的高度;放好蒸发皿、倒入待蒸发液体;加热、搅拌,出现较多固体,停止加热。
6. 仪器的装配和气密性的检验⑴ 装配 顺序:从下往上、从左到右⑵ 气密性检查 操作:管端入水—使容器内气体受热—出现气泡—冷却—出现水柱7. 仪器的洗涤⑴ 方法:注水半,振荡用试管刷柔力刷洗⑵ 难溶物的洗涤:A 油脂:热的纯碱或洗涤剂 B 难溶氧化物、碱或碳酸盐:加稀盐酸⑶ 洗净的标志:水膜均匀,不成滴不成股8. 溶液的配制⑴ 计算:准确计算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体积⑵ 称量或量取: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用量筒量取液体⑶ 溶解:在烧杯内进行,用玻璃棒搅拌9. 常见酸碱指示剂的使用⑴ 石蕊指示剂的颜色:“酸里红、碱里蓝、中性紫”⑵ 酚酞指示剂的颜色:“本身无色、遇酸不变、遇碱变红”10、固体物质的溶解 固体物质溶解时,先把块状固体用研钵压碎并研细为加快溶质在溶剂里的溶解,常采用加热、搅拌、振荡等方法 试管里所盛的溶质和溶剂总量较少时,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就用振荡的方法用右手的拇、食、中三指握持试管上端,无名指和小指弯向掌心,用适当大小的腕力来回甩动试管,振荡时,不能上下振荡,更不能用拇指堵住试管口 烧杯里溶解物质时,用玻璃棒在烧杯中绕圈搅动,搅动时不要使玻璃棒和器壁撞击,以防止容器破裂。
烧杯底部的固体不能用玻璃棒捣碎,以防止杵破玻璃为防止搅拌时玻璃棒碰撞烧杯,可在玻璃棒一端套上一小段(1cm~2cm)橡皮管,使玻璃棒的顶端不露出烧瓶溶解物质时,当溶液不超过烧瓶容积1/2时,也可用振荡方法加速溶质的溶解11、浓硫酸的稀释 浓硫酸容易溶于水,同时放出大量热,它的密度又大于水若将水注入酸中,水会浮在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沸腾,使硫酸向四周飞溅,发生事故因此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12、气体的溶解 根据气体在水或吸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吸收气体使之溶解在水中极易溶解的气体如氨、氯化氢、溴化氢等应采用B法,装置特点是导气管连接了一个倒扣的漏斗,漏斗边缘浸入水中约1mm~2mm它的优点是可防止水倒流入气体发生装置,又可增大吸收面积,利于气体充分溶解它有自动调节气体发生装置内外压力趋于平衡的作用即有自控倒吸作用如气体的溶解度不太大,如氯气、硫化氢等应采取A法三、实验中安全的注意事项 ①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药品的味道②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③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④万一酒精灯内的酒精洒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布盖灭 ⑤浓酸洒在桌上时,应立即用适量的碳酸钠溶液中和;浓碱液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洗,用布擦干如果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应先用布擦去,再用水洗,然后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和⑥对于实验中的有毒气体,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通风排毒,保证人体的健康,防止环境的污染 ⑦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先试验它的纯度四、药品的存放 白磷:因易氧化且能自燃,但它不与水反应,所以应放在水中存放强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因它们易潮解、易与二氧化碳反应,又能与二氧化硅反应而腐蚀试剂瓶瓶口,所以应放在用胶塞密封的试剂瓶内浓硝酸:因具有挥发性,见光受热易分解,应在低温处的棕色瓶内存放氨水:因易挥发,所以应放在低温处,密封在试剂瓶内氨水对多种金属有腐蚀作用,在运输和贮存氨水时,一般要用橡皮袋、陶瓷坛或内涂沥青的铁桶等耐腐蚀的容器金属钾、钠、钙:因它们易氧化、易跟水反应,但它们不和煤油或石蜡油反应,所以应在煤油或石蜡油里存放硝酸银:因见光受热易分解,所以应在低温处棕色瓶内存放浓硫酸易吸收空气中的水份,浓盐酸易挥发,应放入试剂瓶里用磨口塞盖严化学实验 (二) ---- 综合实验的复习一、气体的制取、净化和除杂 初中化学中的实验组合题一般以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三大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或迁移应用其原理和性质的实验为主线,将许多仪器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实验装置图,再根据要求进行实验。
1. 气体制取的仪器组合顺序制备纯净干燥气体的步骤是:实验仪器组装公式:气体发生装置—除杂质装置—干燥装置—气体收集装置→尾气处理⑴ 制气装置的选择:A 所需药品的状态;B 反应条件⑵ 集气装置的选择:A 气体的溶解性;B 气体的密度⑶ 除杂质的试剂和干燥剂的选择:实验室制取的气体常常有酸雾或水份 酸雾可用水、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或饱和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水份可用干燥剂如:浓硫酸(酸性)、碱石灰(碱性)、固体氢氧化钠(碱性)、氧化钙(碱性)、五氧化二磷(酸性)、无水氯化钙(中性)、无水硫酸铜(中性)等除去 (1)酸性干燥剂(浓硫酸)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氨气;(2)碱性干燥剂(NaOH )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氯化氢等 (3)气体除杂的方法:A 水吸收法:易溶于水的气体杂质用水吸收如HCl) B 酸碱吸收法:酸性气体杂质用碱性试剂吸收如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2、HCl C 沉淀法:将杂质气体转变为沉淀除去如用澄清石灰水除CO2) D 固化法:将杂质气体与固体试剂反应生成固体而除去如除去O2用灼热的氧化铜) E 转纯法:将杂质转化为所需气体。
如除去CO中的CO2,可将气体通过炽热的炭粉)气体除杂的原则:不减少被净化气体的质量,不引进新的杂质气体除杂的注意事项:A 选择除杂试剂:一般只能跟杂质起反应,而不能与被净化的气体反应 B 除杂务尽:选择除杂试剂要注意反应进行的程度如除去CO2时用氢氧化钠溶液比用澄清石灰水要好因为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比氢氧化钙要大很多,因此其溶质质量分数较大 C 有许多杂质要除去时,要注意除杂的顺序一般来说,杂质中有许多酸性杂质时,先除酸性较强的杂质;而水蒸气要放在最后除去 除去杂质和干燥的装置一般用洗气瓶或干燥管在洗气瓶中导气管一般是长进短出,在干燥管中一般是大进小出除杂和干燥一般是先除杂后干燥⑷ 处理装置:一般有三种,一是用溶液吸收;二是点燃尾气;三是回收2. 制取气体的操作顺序要制取气体需要经过仪器连接、气密性检查、装入药品、仪器拆洗等步骤3、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和收集氧气氢气二氧化碳药品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锌粒和稀硫酸(或稀盐酸)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化学反应原理 反应物状态固体与固体混合固体与液体混合固体与液体混合固体与液体混合反应条件加热不需加热不需加热不需加热制得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氢气难溶于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制得气体的密度与空气的比较氧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氢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小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收集方法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向上排空气法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集气瓶内,若复燃,说明是氧气。
点燃该气体,检验其生成的产物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其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验满或验纯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已收集满用拇指堵住倒置已收集满氢气的试管,靠近火焰移开手指,若为“噗”的一声,说明已纯将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已收集满实验装置4、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① 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② 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溶液、KOH溶液、碱石灰等③ 除HCl气体可用:AgNO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石灰水、NaOH溶液、KOH溶液 除气体杂质的原则:用某物质吸收杂质或跟杂质反应,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应,或者生成新的杂质5、实验注意的地方: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或用CO、H2还原CuO、Fe2O3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SO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CO点燃烧掉;SO2、NO2用碱液吸收。
④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6、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中常见的要除的杂质:(1)制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2)用盐酸和锌粒制H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盐酸酸雾)(用稀硫酸没此杂质)(3)制C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 除水蒸气的试剂: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主要成份是NaOH和CaO)、生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等 除HCl气体的试剂:AgNO3溶液(并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或固体)、KOH溶液(或固体) [生石灰、碱石灰也可以跟HCl气体反应]7、常用实验方法来验证混合气体里含有某种气体(1)有CO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CO2,有则先除掉)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澄清石灰水要变浑浊2)有H2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水份,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无水CuSO4中。
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无水CuSO4变蓝色3)有CO2的验证方法: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8、设计实验 (1) 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蜡烛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①将蜡烛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洁净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小水珠生成证明蜡烛有氢元素②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蜡烛有碳元素(2)试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图把两支蜡烛放到具有阶梯的架上,把此架放在烧杯里(如图),点燃蜡烛,再沿烧杯壁倾倒CO2阶梯下层的蜡烛先灭,上层的后灭证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二、物质的鉴别和推断检验、鉴别、推断的含义检验及鉴别是根据物质的某一特性,用化学方法来确定是不是这种物质或含不含某种成分,是对物质的确认、鉴别及区别推断是根据已知现象,应用物质特性进行分析,推理,判断被检测物是什么或其中含有什么,不含什么,可能含有什么一)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1、 气体的检验[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6]一氧化碳: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烧杯内壁无水珠生成,然后将烧杯迅速倒转,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是一氧化碳.[7] 氮气:将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然后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不变浑浊。
2、离子的检验. (1)酸液(H+):⑴用紫色石蕊试液或PH试纸 ⑵活泼金属(如:镁条、锌粒等) ⑶不溶性碱(如:氢氧化铜等) ⑷某些金属氧化物(如:铁锈) {5}碳酸盐(如:碳酸钠等)(2)碱液(OH-):⑴紫色石蕊试液或无色酚酞或PH试纸⑵某些可溶性盐(如:硫酸铜、氯化铁)(3)盐酸和Cl-:用AgNO3溶液和稀HNO3,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4) 硫酸和SO42-:硝酸钡溶液Ba(NO3)2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BaCl2 区别Cl-和SO42-:先用 Ba(NO3)2溶液 再用AgNO3溶液 (5) CO32-:用盐酸和石灰水 (6)铵盐(NH4+):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7)Cu2+:用可溶性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8)Fe2+:用可溶性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9)Ca2+:用可溶性碳酸盐(如:碳酸钠)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钙离子*相关例题 [1]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 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2]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 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3]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 沉淀, 则含有NaCl。
[4]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 [4]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5]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就含葡萄糖*常见的鉴别方法[一]如何用化学方法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根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两种气体性质的不同进行鉴别,有以下两种方法方法1:取两支洁净的试管,里边分别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然后将两个贮气瓶中的气体分别通入两个试管里,其中一个试管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另一个试管内的石灰水不变,则该气体是一氧化碳CO2+Ca(OH)2=CaCO3↓+H2O CO与Ca(OH)2不反应方法2:将两个贮气瓶导气管的阀门(活塞)打开,用燃着的木条接近导气管口其中一个气体能燃烧且发出蓝色火焰的,则证明该气体为一氧化碳;另一个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 2CO+O22CO2[二]如何鉴别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三种无色气体? 分别点燃三种气体,在三个火焰的上方各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过一会儿,会看到有两个烧杯的内壁变得模糊并有水蒸气凝结,则说明这两种气体中有一个是氢气,另一个是甲烷。
在烧杯内壁没有水蒸气凝结的那种气体一定是一氧化碳再向另外两个烧杯内分别注入少量的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见有石灰水变浑的,则说明那种气体为甲烷石灰水不变浑的,说明那种气体为氢气[三]有氧气、氢气、氮气、空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6种气体,怎样鉴别它们?取6支试管,并分别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然后将6个贮存气体的橡胶袋上的导气管分别插入6个试管的石灰水中,打开自由夹,观察6个试管中石灰水的变化其中有一支试管中的石灰水变浑浊,此种气体必为二氧化碳其它五支试管中无变化关闭自由夹取一个水槽并放好水再取5个集气瓶在其内部也全装满水并倒立在水槽中将剩余的5种气体均采用排水取气法各收集一集气瓶气体,并将此5瓶气体用玻璃片盖好,从水槽中取出,放置在桌面上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5个集气的瓶口,观察现象其中一瓶气体能使木条越着越旺的,则一定是氧气其中一瓶对于木条燃烧没什么影响,而瓶中气体也没有燃烧现象的,则一定是空气其中一瓶能使燃着木条熄灭的一定为氮气有两瓶气体在遇燃着的木条时,瓶中的气体被点燃了,且燃烧时的火焰均为淡蓝色,此时迅速地往两个集气瓶中都倒入少量的澄清的石灰水,盖上玻璃片,摇动集气瓶,观察石灰水的变化其中有一瓶中的石灰水变浑浊了,则原来的气体一定为一氧化碳,因为一氧化碳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
而另一集气瓶中的石灰水没变化,则原来的气体一定为氢气,因为氢气燃烧只能生成水[四]今有水、盐酸、氢氧化钠三瓶无色液体,怎样鉴别它们? 取三支试管,并分别倒入未知液1mL至2mL,然后各滴入石蕊试液2滴至3滴,振荡,石蕊试液不变色仍为紫色者,原液体为水[五]用一种试剂,如何将碳酸钾、硝酸银、硫酸锌三种溶液区别开?取三支试管,并分别倒入未知液1mL至2mL,然后各倒入1mL至2mL盐酸,观察现象若一个试管中有无色气泡放出者,原溶液为碳酸钾溶液K2CO3+2HCl=2KCl+H2O+CO2↑若一个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者,原溶液为硝酸银溶液AgNO3+HCl=AgCl↓+HNO3如一个试管中既无气泡放出也无白色沉淀生成,又无其它现象发生的,原溶液为硫酸锌溶液[六]今有氯化钾、硝酸钾、碳酸钾、硫酸钾四种白色固体粉末,怎样鉴别它们?取氯化钾、硝酸钾、碳酸钾、硫酸钾四种白色固体粉末各一药匙,分别放入四个烧杯中再在各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得四种无色溶液取四支试管分别倒入未知液1mL至2mL,并往四支试管中加入1mL至2mL盐酸其中一支试管中有无色气泡产生,则原物质为碳酸钾K2CO3+2HCl=2KCl+H2O+CO2↑其它三支试管中没有气泡生成,也无其它现象发生。
因氯化钾、硝酸钾、硫酸钾三种溶液跟盐酸都不反应再取三支试管分别倒入余下的三种未知液1mL至2mL并往三支试管中加入1mL至2mL氯化钡溶液,其中一个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入1mL至2mL稀硝酸如果白色沉淀不消失,则此原物质为硫酸钾K2SO4+BaCl2=BaSO4↓+2KCl其它两支试管中没有白色沉淀生成,也无别的现象发生因为氯化钾、硝酸钾两种溶液跟氯化钡溶液都不反应再取两只试管分别倒入余下的两种未知液1mL至2mL,并往两支试管中加入1mL至2mL硝酸银溶液,其中一个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入1mL至2mL稀硝酸,如果白色沉淀不消失,则此原物质为氯化钾KCl+AgNO3=AgCl↓+KNO3在另一试管中没有白色沉淀生成,也无其它现象发生因为硝酸钾溶液跟硝酸银溶液不反应所以,余下的一种原物质为硝酸钾[七]如何鉴定一瓶无色液体为盐酸? 盐酸溶液中的阳离子为氢离子(H+),阴离子为氯离子(Cl-)如果通过一定的实验步骤和具体的实验现象能确定溶液中既含有氢离子又含有氯离子,就能确定该无色溶液一定为盐酸检验氢离子(H+)把两块锌粒放入一支试管中,将少量待鉴定的无色溶液倒入试管中3mL—5mL,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待试管中气体对拇指的压力较大时,移开拇指,立即用燃着的火柴点燃试管中的气体,如果气体安静燃烧或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证明有氢气生成,也就证明原无色溶液中含有氢离子(H+)。
或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无色溶液滴在蓝色的石蕊试纸上,若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则证明溶液中氢离子(H+)的存在检验氯离子(Cl-)取一支试管,倒入待测溶液1mL至2mL然后加入1mL至2mL硝酸银溶液,振荡,观察现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1mL至2mL稀硝酸,若沉淀不消失,则证明氯离子(Cl-)的存在该无色溶液中既含有氢离子又含有氯离子,则此溶液为盐酸[八]如何检验H+、Ag+、OH-、Cl-、SO42-、CO32-六种离子?(1)H+检验方法1 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红,则证明H+存在方法2 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如果蓝色试纸变红,则证明H+的存在方法3 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小于7,则证明H+的存在2)Ag+检验将少量盐酸或少量可溶性的盐酸盐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Ag+的存在3)OH-的检验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如果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方法3将无色的酚酞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酚酞试液变红,则证明OH-的存在方法4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大于7,则证明OH-的存在4)Cl-的检验将少量的硝酸银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Cl-的存在5)SO42-的检验将少量氯化钡溶液或硝酸钡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SO42-的存在6)CO32-的检验将少量的盐酸或硝酸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如果有无色气体放出,将此气体通入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如果石灰水变浑,则证明原待测液中CO32-的存在二) 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归纳: 1、固体物质的颜色 A 白色固体:氧化镁 MgO 、五氧化二磷 P5O2 、氧化钙 CaO 、氢氧化钙Ca(OH)2 、碳酸钠Na2CO3、碳酸钙CaCO3、氯酸钾KClO3、氯化钾KCl、氢氧化钠NaOH、无水硫酸铜CuSO4等。
B 黄色固体:硫粉S C 红色固体:红磷P、氧化铁Fe2O3、铜Cu D 蓝色固体:胆矾CuSO4.5H2O E 黑色固体:木炭C、氧化铜CuO、二氧化锰MnO2、四氧化三铁Fe3O4、 生铁Fe F 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G 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KMnO4 H 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I 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2、生成沉淀的颜色 A 白色沉淀: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氯化银AgCl、硫酸钡BaSO4不溶于水但溶于稀硝酸或稀盐酸:氢氧化镁Mg(OH)2、碳酸钙CaCO3、碳酸钡BaCO3 B 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Fe(OH)3 C 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Cu(OH)23、 溶液的颜色 A 蓝色溶液Cu2+:硫酸铜CuSO4、硝酸铜Cu(NO3)2 、氯化铜CuCl2等 B 黄色溶液Fe3+:氯化铁FeCl3、硫酸铁Fe2(SO4)3、硝酸铁Fe(NO3)3等 C 浅绿色溶液Fe2+:氯化亚铁FeCl2、硫酸亚铁FeSO4、硝酸亚铁Fe(NO3)2等D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E 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F 紫色溶液:石蕊溶液4、气体的颜色A 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B 黄绿色气体:氯气 C 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 等大多数气体。
三)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性质差异,采用适当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它们从混合物中—一分开,得到几种纯净物的过程 提纯(除杂):利用物质和杂质的性质不同,选择适当实验方法除去该物质中的少量杂质而得到纯净物的过程提纯时只保留混合物的提纯成分,除去的杂质不保留 提纯的原则:①“不增”:除杂时不能引人新杂质,加人的过量除杂剂也应最后除去②“不变”:选择的除杂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不能使被提纯物质的性质改变③“易分”:要选择简单易分离、现象明显、所得物质纯度高的除杂方法 1.常用的物理方法 ⑴ 过滤:用于固体不溶物与液体的分离 ⑵ 蒸发:用加热使溶剂不断挥发,从而使溶液浓缩或使溶质析出 2.常用的化学方法 ⑴ 溶解过滤法:Cu(Fe)、Cu(CuO)---加稀盐酸溶解后过滤 ⑵ 生成气体法:NaCl溶液(Na2CO3)---加适量稀盐酸 ⑶ 生成沉淀法:NaCl溶液(CaCl2)---加适量碳酸钠溶液后过滤 ⑷ 酸碱中和法:NaCl溶液(NaOH) ---加适量稀盐酸*相关物质的除杂1、H2[HCl] 通入氢氧化钠溶液:HCl+NaOH=NaCl+ H2O2、CO2[HCl]通入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HCl+NaHCO3= NaCl+H2O+ CO2↑3、CO[CO2] 通入足量的石灰水 或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O2+2NaOH==Na2CO3+H2O4、CO2[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O+CuO △ Cu+CO2 5、气体的干燥H2、 CO2、 CO[H2O] 可用浓硫酸、无水氯化钙、氢氧化钠固体、碱石灰(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无水硫酸铜等除去. 如: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6、CuO(C):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C + O2 点燃 CO27、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Fe + H2SO4 = FeSO4 + H2↑ 8、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CuO + H2SO4 ==== CuSO4 + H2O9、FeSO4(CuSO4): 加 入足量的铁粉 Fe + CuSO4 === FeSO4 + Cu10、NaCl(Na2CO3):加 入足量的盐酸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11、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12、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HCl + NaOH ==== NaCl +H2O13、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14、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Ba(OH)2 + CuSO4 ==== Cu(OH)2↓ + BaSO4↓15、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NaCl + AgNO3 ==== AgCl↓ + NaNO316、NaCl(KNO3):蒸发溶剂 17、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8、CaO[CaCO3]只能煅烧(不可加盐酸) CaCO3高温CaO+CO2↑注意:检验CaO是否含CaCO3加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CO32-的检验:先加盐酸,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化学实验 (三) —— 物质的性质实验一、初中物质性质实验比较简单,多在集气瓶或试管中进行,现分别叙述如下:(1)反应器为集气瓶 进行固体与气体的反应例如木炭、硫、磷、铁、蜡烛在氧气中的燃烧图1) 现象:铁丝 —— 火星四射 木炭 —— 发白光 硫 —— 明亮蓝紫色火焰注:对剧烈的放热反应(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应在集气瓶底部,留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2)反应器为试管,反应物之一是液体3)反应器为试管,反应物之一是固体 进行H2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图2) 要注意:试管口稍向下倾斜;铁夹夹持试管中上部;导气管插入靠近试管底部操作时应先通入纯净H2,将试管中空气排净再加热反应完毕先熄灭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再停止通入H2。
4)反应器为硬质玻璃管气体和固体的反应,如CuO+COCu+CO2(图3) 注意:先将管内空气排净再加热;反应后应使生成物在CO气流中冷却5)洗气装置(图4) 将不纯气体通过选定的洗涤剂,其中杂质气体被吸收(溶解或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达到净化气体的目的 注意:气流方向,“长进短出”6)二氧化碳灭火现象:烧杯中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结论:CO2气体比空气重,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