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检(历史)缺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6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将正确的选项涂在机读卡上)1、以十月革命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 A.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时代胜利的标志 C.帝国主义从此开始走向衰亡 D.人类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共存的时期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确立的标志是A.新经济政策实施B.联共(布)“十四”大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C.联共(布)“十五”大通过开展农业集体化方针D.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3、一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 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他所说的“新秩序”指A.维也纳体系 B.华盛顿体系 C凡尔赛体系 D.雅尔塔体系4、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存在 B.贫富差距扩大激化了供求矛盾 C.美国是头号资本主义大国 D.经济规律在起作用5、邓小平说:“计划”与“市场”都是方法嘛……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其中“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最典型的表现是A.苏俄推行新经济政策 B.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C.日本广田弘毅组阁 D.英国放松对自治领的控制6、美国罗斯福新政中,最能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的措施是 A.整顿银行,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B.通过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奖励农民调整生产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 D.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7、1944年6月,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成功,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实践了哪次会议的决议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8、下列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B.使苏联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C.使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遭到严重削弱 D.促使世界格局发生新的变化9、与凡尔赛体系相比,推动雅尔塔体系演变的最主要因素是 A.英国与法国的矛盾 B.美、英与日本的矛盾 C.苏联与美国的矛盾 D.英、法与德国的矛盾10、“波兹南事件”反映出的根本问题是 A.工人和政府矛盾尖锐B.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应大力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C.波兰经济落后 D.苏共二十大影响极坏11、阅读战后世界关税与贸易发展情况变化趋势图,对其中信息的解读,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世界关税平均水平在不断下降 ( ) ②世界贸易总额持续增长 ③各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 ④经济全球化在逐步形成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2、二战后,亚洲国家新加坡、韩国、印度等经济显著发展的事实 说明 ( ) A.加强与邻国经济合作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B.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必须共同发展 C.必须根据本国国情制定经济发展战略 D.改变单一经济结构,积极发展石油化工1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遭到失败 B.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C.东欧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少经验,不够成熟 D.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立际的道路14、1990年德国重新统一的根本原因是 A.东欧发生剧变 B.西方国家对东德“和平演变”的政策 C.苏联放弃对东德的控制 D.西德国力强大,统一符合人民愿望15、二战后初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最突出的表现是 A.苏联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 B.东欧许多国家建立了人民民主国家 C.亚洲许多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D.形成了地跨亚欧的社会主义阵营16、以下关于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是帝国主义战争的产物 B.总部都设在美国 C.都曾经受到大国操纵 D.都一贯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17、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原因是 A.科学技术提高了生产力 B.进行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改革 C.国家干预经济生活 D.政局稳定,经济实力雄厚 18、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把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B.没有改变中央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 C.把重点放在重工业方面 D.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19、两极格局形成的显著标志是 A.柏林墙的修筑 B.“马歇尔计划”的出台 C.北约与华约组织的建立 D.德国的正式分裂 20、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苏德战场上与平型关大捷具有相似意义的战役是 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库尔斯克战役 D、柏林战役 21、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的显著特点是 A.高速发展 B.稳定发展 C.生产严重危机 D.进入“滞胀”状态 22、下列对经济全球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 B.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C.经济区域化严重阻碍经济全球化 D.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23、20世纪后期,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概念转化为行动的国际文件是 A.《联合国宪章》 B.《阿拉木图宣言》 C.《里约热内卢宣言》 D.《马斯特里赫特条约》24、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主要表现在 A.第三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 B.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心转向亚太地区 C.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D.扩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25、“一个根源,多种力量;互相制约,和平有望。
这是一位历史学教授对未来世界格局及 社会发展趋势的高度概括其中,“一个根源”是指世界格局的变动根源,它是指A.美国的霸权主义 B.世界的多极化C.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 D.世界和平的力量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26、(15分)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往往显示出它重大的历史意义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1917年11月7日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彼得格勒的工人赤卫队员、革命士兵攻占了火车站、国家银行和局等重要据点,深夜又攻占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首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接着,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资料来源于《世界近代现代史》课本材料三 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大西洋一艘军舰上会晤,并发表联合宣言,史称《大西洋宪章》英美声明援助苏联;苏联同意《大西洋宪章》基本原则,苏美英三国协定;1942年初,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法西斯,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的代表齐集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至此,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资料来源于《世界近代现代史》课本材料四 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亚洲的人民民主国家同东欧国家一样,当时也都受到苏联模式的极大影响东欧和亚洲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先后与苏联结盟,同时也互相结盟,通过一系列的双边和多边盟约,社会主义阵营正式形成 ——资料来源于网页请回答:(1)与图一和材料二相对应的历史事件的意义:(8分)(2)与图二和材料三相对应的历史事件的意义:(3分)(3)与图三和材料四相对应的历史事件的意义:(4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1937年41.412.59634.81948年56.411.74.34.12.11.5材料二美国财政部长福勒得意地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现象,并分析原因4分)(2)材料二中福勒为什么会这样说?(2分)(3)分析两段材料之间的联系2分)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7分)探究问题一:名言与战争阿拉曼战役前,我们占我不败;阿拉曼战役之后,我们战无不胜——丘吉尔《二战回忆录》某学生为了证明丘吉尔这句名言的正确性,收集了如下资料?(1)请你结合史实简要说明?二战初期,英法联军在西欧战场为什么会败退?(2分)盟军在易北河胜利会师的原因有哪些?(4分)探究问题二:能源问题。
能源问题一直是制约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石油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能源之一,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要战略物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历史上,石油与国际争端密切相关20世纪三、四十年代,控制石油成为遏制法西斯扩张的重要手段之一概括指出西方大国在这一问题上对意大利和日本法西斯不同的态度和产生的不同影响4分)(3)前两次工业革命分别利用了哪些能源,而第三次科技革命在能源利用方面有何重大突破?(3分)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4)20世纪70年代,石油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探究问题三:国际格局的演变 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末,世界格局大致经历了四次重大的演变第一次:拿破仑战争后,形成了维也纳体系俄、普、奥三国组成“神圣同盟”分割欧洲5)请模仿上面事例,扼要回答后三次世界格局的形成和特点9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6)纵观这近200年的历史,有许多因素推动或制约着世界格局的演变,你认为主要因素有哪些?(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