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雾迷中国阅读答案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内容提示:雾迷中国阅读答案 迷雾探踪 杨关庆 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 当低层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 水汽凝结物悬浮在空气中形成雾茫茫的天气, 并使能见度的水平距离小于1 千米, 气象上把这种天气称为雾 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的雾称为大雾, 水平能见度在500米以下的雾称为浓雾 大雾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让我们来看生活中的一个现象: 在做饭的时候, 大家肯定能看到锅上方总是有雾气产生, 大雾的形成和它形成的原理相同, 只是形成的范围大, 维持的时间长而已 空气中能容纳一定量的水汽, 气温愈高, 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二、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把说明文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或知识小品文)三、根据说明文的体系不同,还可以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如《》)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两种:1. 总分式事物说明文常用的结构形式:①总——分,如《苏州园林》(先总体的概括,再分说结尾没有总结性的语言)②总——分——总,如《故宫博物院》 ③分——总2. 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常用的结构形式: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
各层之间的关系为递进关系3. 分清说明文结构的方法理清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关系认清段与段、部分与部分是怎样组合的,是并列关系还是递进关系的不同:1. 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例如:《》、《》语文课本上的《》《》等等2. 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的本身的道理或内部的规律,如《》同程序说明文一样,写作事理说明文也需要遵遁三个原则:①了解事理可以通过亲自观察研究或是查阅资料来了解事物的道理只有自己先弄懂了道理,才可能向别人介绍;②安排写作顺序事理说明文所遵循的首先是顺序(事物的、等关系),也就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认识事物的规律逻辑顺序不但要运用在段落关系上,句子之间也要按照这种顺序来写;③选用合适的使用方法说明文阅读步骤及技巧:首先要明确说明对象、掌握为说明对象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和说明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还需要掌握文章中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语以及这些词语的表达效果另外说明文阅读中也会考察说明文的结构形式,如总分式(总—分、总—分—总、分—总)、并列式、连贯式、递进式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传授科学知识为根本任务,介绍事物,阐明事理,说明事物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的。
因此,阅读此类文章,自然也应该抓住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看看它是如何来“说”的三读”:(一)、读抓纲——整体把握说明点说明文写作的目的就是要告诉读者某个事物或某个事物的某方面的知识而作者传达的这个知识,就是说明,也就是说明文的中心思想方法主要有三点:1. 首先可抓住文章的标题明确说明点俗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说明文的标题往往揭示了说明的中心2.其次可抓住文章的结构归纳说明点一般说明文往往都会围绕一个主要问题或内容进行说明,而有的说明文则需要我们把小说明点归纳起来,构成全文的说明点另外可抓住说明的顺序弄清说明点事物事理的本身是有其顺序的,人们认识事物事理也有一定的顺序,因此理清了文章的顺序,也就有助于弄清说明的中心二)、读精细——细部研讨方法点要想把事物事理说清说透,就肯定离不开说明方法因此阅读说明文,就应当抓住主要的说明方法,并搞清楚各种说明方法的联系和作用,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地把握说明的内容和文章的结构三)、读品味——捕捉咀嚼情感点与其他文体一样,说明文中也同样“说”着作者的情感态度,而这也正是我们理解课文所不可或缺的说明文阅读结构思路:(一)、把握说明对象,辨识说明方法 1、常见题型:以选择、填空或简答的形式指明说明对象或说明对象的特征。
如: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本文的说明内容是什么?拟标语、提建议等2、把握说明的对象和特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①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一般事物说明文的对象可以从标题上找 ②抓首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说明文往往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文的事物和特征二)、理清说明顺序,分析文章结构1、常见题型有:以选择、填空或简答的形式,指明整体和局部的说明顺序;或理清说明文的层次,直接划分全文的结构或划分某段的层次.2、常见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3、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4、抓逻辑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的特征,理清说明顺序常见方法有以下两种:①看内容,辨顺序介绍事物的特征、种类、成因、功用等,一般用逻辑顺序;说明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一般用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一般用空间顺序②找重点词句辨顺序空间顺序一般用方位词;时间顺序一般用时间名词;逻辑顺序一般用“因为”、“所以”、“首先”、“其次”、“总之”、“综合所述”等词语▲理清了说明顺序,说明结构就可根据顺序来划分三)、体味说明语言,概括语言特点常见题型有如下两种:1、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①“ⅹⅹⅹⅹ”词好在哪里?②句中加点词“ⅹⅹⅹⅹ”能否去掉,为什么?③文段中指示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
2、分析、体味语言说明文中文句的理解与品位主要有两种题型:①请找出一句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科学性的句子来分析②“ⅹⅹⅹⅹ”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3.答题时语言要规范:①“ⅹⅹⅹⅹ”词好在哪里?答题格式:用了“ⅹⅹⅹⅹ”词,生动(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符合实际,具有科学性)②句中加点词“ⅹⅹⅹⅹ”能否去掉或更换,为什么?答题三步走:a.表态,明确表示“不能去掉”或“不能换”;b.结合语境结实该词;c.与改换的词或去掉加点词后的语义进行比较,扣住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答题格式:不能,用了“ⅹⅹⅹⅹ”词,生动地说明了……,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去掉(或更换)就没有这种效果了不能,删掉“ⅹⅹⅹⅹ”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ⅹⅹⅹⅹ”词,准确地说明了……说明文写作:说明的目的在于“以知益人”,它在很大程度上显示着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思维的精确性、明晰性、条理性要准确地运用说明方法,必须有清醒的头脑,细微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知识储备此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要抓住特征说明事物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这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最本质、最主要的方面。
因此,要介绍清楚这一事物,必须把握住它的特征,才有准确性可言;不单写作说明文如此,阅读说明文也同样要把握住事物的特征,才能清楚地认识作者介绍的事物2.要选好说明角度事物的特征,往往是多样性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同一事物,就会发现,它的特征不止一个事物特征的多样性,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正因为如此,要求我们在说明事物时要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读者对象,选好角度,确定重点,有详有略地进行说明3.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要能把某一事物(或事理)的特点准确、清楚地说明,还必须根据事物本身的条理和它的固有特征,选取合理的顺序来进行剖释所谓合理,是指在根据事物的特点和符合认识规律的前提下所采取的一种便于说清楚,也容易使人看明白的说明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1)以说明某一事物构造为主的说明文,常按事物构成部分的组合顺序或人们观察事物的先后顺序来进行说明;(2)以说明某一事物发展过程为主的说明文,常按事物形成的时间顺序来进行说明;(3)以说明某些事物相互关系及其特点为主的说明文,往往按照先总体后局部来进行说明;(4)以说明科学实验为主的说明文,往往按照实验本身的顺序进行说明最后指出,合理的顺序有一定的灵活性,需要多实践、勤总结积累。
4.要恰当地使用各种说明方法恰当地、灵活地使用多种说明方法,有利于把事物(或事理)介绍清楚、剖释生动常用的说明方法有:概括说明;定义说明;诠释说明;分类说明;举例说明;引用说明;比较说明;数字说明;图表说明;形象说明等等选用哪种方法要从需要出发,还要看作者本人的写作习惯,但大都是综合运用各种说明方法,使文章生动形象,便于读者对介绍事物(或事理)的认识和理解5.要运用准确、简明的语言说明 以上内容为魔方格学习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与“阅读下面一篇说明文,完成12-15题10分)聚焦“pm25”(1)在中国..”考查相似的试题有:篇四:雾迷中国阅读答案篇五:雾迷中国阅读答案阅读下面一篇说明文.完成12-15题.聚焦“pm2.5 (1)在中国古代的诗词.绘画中.雾是重要的审美意向.神秘.迷离.缥缈的雾.其美妙难以描摹却令人神往.然而.不知从何时起.那些被文人墨客反复吟诵赞美的雾.在现代都市里已渐行渐远.如今笼罩在城市里的所谓的“雾 更多的是“雾霾 .于是一个原本陌生的词--“pm2.5 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2)什么是pm2.5?在空气动力学和环境气象学中.颗粒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一篇说明文,完成12-15题。
10分)聚焦“pm25”(1)在中国古代的诗词、绘画中,雾是重要的审美意向神秘、迷离、缥缈的雾,其美妙难以描摹却令人神往然而,不知从何时起,那些被文人墨客反复吟诵赞美的雾,在现代都市里已渐行渐远,如今笼罩在城市里的所谓的“雾”更多的是“雾霾”于是一个原本陌生的词——“pm2.5”走进了人们的视野2)什么是pm2.5?在空气动力学和环境气象学中,颗粒物是按直径大小分类的,粒径小于100微米的称为“tsp”,即总悬浮物颗粒;粒径小于10微米的称为“pm10”,即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小于2.5微米的称为“pm2.5”,即可入肺颗粒物,它是构成雾霾的主要物质4)pm2.5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医学专家认为,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它的直径仅相当于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从而引发咳嗽、哮喘、呼吸困难、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的疾病。
pm2.5还会与身体中的血红蛋白相结合,从而影响血液的输送,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冠状动脉等严重的心脏疾病此外pm2.5中的某些成分还会使人体产生病变,从而诱发癌症5)面对越来越超标的pm2.5,在雾霾天气下我们该怎么做呢?在中等和重度雾霾天气下,近地面空气中积聚着大量有害的气溶胶粒子,因此,抵抗力弱的老人、儿童以及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易感人群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如外出,需带口罩早晨空气质量较差,此时最好不要锻炼,锻炼时间应选择空气质量好、能见度高的时段进行,同时也应适度减少运动量与降低运动强度 (选自《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12年第12期,有删改)1. 文章开头从被文人墨客吟诵赞美的雾写起有什么作用?(2分)2. 文章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请你完成下面的填空2分)什么是pm2.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对雾霾天气的方法3. 第4节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4. 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请提出两种治理pm2.5的具体方法2分)1. 文章开头从雾写起,吸引读者(或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pm2.5。
(2分的来源 pm2.5的危害3.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方法各1分,共2分),具体形象地突出了pm2.5的粒径小(只答“说明了pm2.5的粒径小”也可,1分),不易被人体器官阻挡,容易造成对人体的危害(只答“容易造成对人体的危害”也可,1分)4.①植树种草;②控制工业废气排放;③少开汽车,选择绿色出行三点,各1分)【解析】1.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文章开头的作用,做此题时只要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很容易可以得出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2.2】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对全文思路与结构的考查,在做此题时要结合全文,分析出清楚的结构,再概括每部分的要点由所给前后两个示例可以将开头结尾找出,然后将中间部分分为两部分即可,仔细阅读中间部分,很容易可以看出主要讲了说明对象的来源与危害考点:分析说明顺序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了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做此题时首先要判断说明方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由划线句中“2.5微米”和“1/20”这两组数字,很容易可以判断出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句中将“粒径”与“人的头发丝”进行比较,明显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然后结合二者的具体作用进行分析即可。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4.4】试题分析:此题为开放性题目,只要结合文章内容谈出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即可此题问的是治理的具体方法,所以答案必须是具体可操作的方法,不能过于空洞,浮于理论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14分)【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乙】齐桓公问管仲①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②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选自刘向《说苑》)【注释】①管仲:齐桓公的贤相,辅佐桓公成霸业②与:亲附,拥护爱戴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1)又何间焉 ( ) (2)小惠未徧 ( )(3)忠之属也 ( ) (4)君人者( )2. 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君人者,以百姓为天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b.桓公仰而视天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c.乃入见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d.战则请从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答:(2)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答:4. 【甲】【乙】两文段表达了相近的思想观点请结合两段选文内容简要分析2分)答:5. 从曹刿的论述来看,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有哪些?(2分)答: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a.几个学校的老师找刘成辉同学就克服学习困难交换了意见b.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废弃数量将比2007年增长大约7倍左右c.《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校车交通安全事故不再发生d.通过学习十八大报告,我们明确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方向阅读《面粉增白剂的废存之争》一文,回答12-14题10分)①过氧化苯甲酰俗称“面粉增白剂”,在面粉加工过程中,小麦的糊粉层所含的类胡萝卜素要远比麦心胚乳内的含量高得多,导致色泽不佳添加了增白剂后,可以氧化面粉中的类胡萝卜素,提高面粉的白度,使得面粉加工设备水平不再成为影响面粉色泽的唯一因素,因此可以使小麦在加工同一等级面粉方面相对提高了出粉率,这既能提高面粉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也相对增加了粮食产量。
与此同时,刚刚生产加工出来的面粉,需要经过“熟化”过程才能具备最佳口感过氧化苯甲酰还是面粉加工的熟化剂,如果不添加过氧化苯甲酰,面粉的自然“熟化”过程可能需要增加十几天的时间,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②面粉增白剂的存废之争已持续了20多年,一方是以卫生部为代表的“主存派”,一方是以国家粮食局为代表的“主废派”主存派”认为,迄今为止,医学研究没有证实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可以给人体造成明确的损害主废派”认为,过氧化苯甲酰毕竟属于化学品,若过量使用会影响人体健康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禁止在糕点、饼干等食品中添加苯甲酸过氧化苯甲酰在人体内的主要的代谢产物是苯甲酸,而糕点、饼干的主要原料正是面粉③研究表明,过氧化苯甲酰的面粉增白效果在80mg/kg~100mg/kg以上时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而国家标准限定在60mg/kg目前国内有面粉加工企业近4万家,在消费者以面粉的“白”作为其质量评判尺度时,致使不少小型面粉加工企业悄悄提高了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含量更有不良商人往增白剂里添加致命性更强的石灰粉来提高面粉的白度虽然有人认为,增白剂是一只替罪羊但即使是替罪羊,如果能去除,也是对食品安全加了一道保险。
④任何化学品的安全性都以剂量为前提,过氧化苯甲酰在一定剂量条件下,对人的皮肤、上呼吸道有确切的刺激性和致敏性国内学者的研究表明,以过氧化苯甲酰40毫克涂抹于小鼠皮肤后,存在促进恶性肿瘤发生的倾向但是应当看到,迄今为止过氧化苯甲酰的任何危害效应,其接触剂量都远远超过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明确规定的剂量消费者选购面粉时,不应以颜色白作为评判优劣标准,选择颜色较黑的全麦面粉更有益于身体健康1. 阅读第①段,概括在面粉加工中加入增白剂的作用?(分点答,3分)2.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⑴请说出第②段中“主存派”和“主废派”争论的焦点在哪里?(2分)⑵第③段为什么有人将面粉增白剂称为“替罪羊”3分)3. 阅读本文,给你带来哪些思考?(至少说出两点,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次考试,大家成绩都很好,不及格的只是凤毛麟角b.由于气候变化,今年冬天气温特别低,各大商场的取暖器销售络绎不绝c.在刚刚结束的世乒赛中,中国队不负众望,包揽了所有项目的金牌d.“戒烟一小时,健康亿人行”的倡议发出后,一些烟民对此默默无闻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四通八达的交通,鳞次栉比的高楼,见证了东台经济的飞速发展。
b.为了使人民生活安居乐业,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满足困难家庭的基本需求c.韩国歌曲《江南style》横扫全球各大排行榜,歌曲mv中搞笑的“骑马舞”也迅速风靡全球d.莫言的作品以其特有的幽默调侃的笔调脍炙人口,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文学作品阅读(15分)30多岁才懂父亲小时候,看到别的父子像朋友一样相处,我既羡慕又忧伤我在一个家教很严的家庭里长大,父亲陆天明在外人眼里很温和,但对我从小就很严格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总是一副忙忙碌碌的样子,回到家就扎进书房看书、写作,很少与我交流从我的童年到青年时代,父亲与我沟通的次数屈指可数,淡淡的隔阂像薄纱一样,将我和父亲的心灵分隔在两个世界我从小酷爱文艺,梦想长大后能成为张艺谋那样的国际名导高中毕业后,我准备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但父亲坚决反对我的选择,认为我没有生活积淀和感受,拍不出什么好电影,还会沾染自高自大的毛病他自作主张,为我填报了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的志愿父亲掐断了我的梦想,为此我对他有了怨言几年后,我成为北京电影制片厂的专业导演,因为是新人,我整整3年时间没有导过一部电影那时候,我整天无所事事,常常坐在街头,看着夕阳发呆。
此时,父亲已经写出了《苍天在上》《大雪无痕》等颇有影响的剧本,我很希望父亲也能为我写一个剧本,再利用他的影响力为我寻找投资方我委婉地暗示过父亲,但每次父亲都这样告诉我:“你是个男人,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想到别人的父亲想方设法为子女牵线搭桥,而自己的父亲却对我的事业不闻不问,心里有种难以言说的滋味2001年,我的事业终于迎来了转机,我导演的电影《寻枪》荣获国际国内10多项大奖我满以为父亲会表扬我几句,谁知,父亲从电视里看颁奖典礼时,只是淡淡地说:“还行,但需要提高的地方还很多我回敬了父亲一句:“在你眼里,我永远成不了气候因为话不投机,我与父亲吵了起来,很长时间谁也不搭理谁料理完姑姑的后事,我陪着父亲回到北京,此时再看父亲,那个威严、冷酷的男人竟那么瘦弱无助,我内心五味杂陈……见父亲头发乱了,我打来热水为他洗头发这一平常举动,竟让父亲老泪纵横:“孩子,从小到大爸爸对你很严厉,你也许觉得爸爸很冷酷,但爸爸从来都把你的每一步成长放在心里溺爱和纵容孩子,是一个父亲最大的失职……”父亲的话让我的眼睛湿润了母亲告诉我:“你在青藏高原拍摄《可可西里》时,你爸爸听说你患上了严重的高原病,累得吐血,因担心你,整夜睡不着,一说起你就泪流满面。
原来父爱一直伴随着我,只是父亲的爱含蓄而深沉,用心良苦当读懂父爱时,我已经30多岁了这些年来,我一直有个心愿,想与父亲合作一部戏前不久,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亲,父亲高兴地说:“孩子,咱们来个约定:爸爸给你写剧本,你要答应爸爸一个条件,把个人问题尽快解决好我们父子俩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我的心头奔涌着激动和幸福……(陆川/文,选自《小品文选刊》2011年第1期,有改动)1. 阅读课文,简要概括从小到大“我”对父亲的态度变化3分)对父亲有怨言——( )——( )——( )2. 赏析第二段画线句子“淡淡的隔阂像薄纱一样,将我和父亲的心灵分隔在两个世界”4分)3. 文中第十段划线句“当读懂父爱时,我已经30多岁了”有什么作用4分)4. 文中的“父爱”有什么特点,请举一个例子谈谈自己的体会4分)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2分)a.《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范进中举》《香菱学诗》分别选自《水浒》《三国演义》《儒林外史》《红楼梦》,作者分别是施耐庵、罗贯中、吴承恩和曹雪芹b.“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这句话,是因果复句c.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和个人生活,长篇、中篇、短篇是小说的三个要素。
d.《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和表达需要,在横线处补全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抓住战机得第一 _______________索契冬奥会上,中国姑娘李坚柔凭借自己的实力和出色的表现晋级500米速滑决赛在决赛中,当前面3个选手意外摔出跑道的时候,她沉着冷静,不受影响,把握战机,为祖国赢得了一枚宝贵的金牌有人说她幸运,有人说是奇迹她自己认为: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没有努力,就没有奇迹为中国卫冕,我很骄傲,中国的国旗能够因为我的胜利而在奥运会上升起,这是我最大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