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施工小结)编制:复核: 审核: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云桂铁路(广西段)YGZQ-4项目部区间路基施工小结一、工程概况本段线路区间路基共两段,起止桩号分别为 DK215+455〜DK215+566.79 和DK215+676.4〜DK215+695,全长130.39米,路基施工内容主要为路基土石方 和路基附属及加固防护施工路基工程主要工程数量有:区间路基土方挖方 2208.5m3、石方挖方10744.4m3、填方12748.73 m3 ;路基附属:土方63m3,石方142 m3,砌体干 砌石85m3、浆砌石44 m3、圬工方混凝土加固混凝土 292圬工方、钢筋混凝土 86圬工方,喷播草籽1280 m2 、栽植乔、灌木1024株,土工格栅1008 m2 , 地基处理垫层457m3、CFG桩1510m,支档结构桩板挡土墙2792m3这两段水质主要为 HCO;-Ca2 + .Na +、HCO「Ca2+、HCO「Ca2 + .Mg2+ 型、 HCO ; .SO 2 - -Na + .Ca2+ .Mg2 +,对砼无侵蚀性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a、 开竣工日期开工日期:2014年04月01日竣工日期:2015年09月30日b、 施工依据及验收标准:1、 《云桂铁路(广西段)工程施工图-XXX施工图》XXX编号;2、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3、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c、 设计变更情况:1、根据《YGZQ-4 X (变)XXXX号变更设计通知单》,建设单位委托中铁 二院对 XXXX 进行了变更设计;二、施工工艺、施工方法1、施工准备:1) 做好路基施工前的现场调查。
切实做好预制件、原材料、加工料的生产 存放与运输、气候条件的现场调研,进行隧道内的无砟轨道施工时,便道不畅通, 应根据现场调研与相关接口工程沟通,制定路基施工组织和物流管理2) 做好施工人员配置和岗前培训,做好现场操作、技术、质检、测量和组 织管理等所有参建人员的岗前培训3)组织落实路基施工装备4) 尽早安排排水沟、电缆槽等施工,提前统筹安排站后工程元器件的预埋 和过轨管线施工,减少对无砟轨道施工的相互干扰2、路基施工1、路基施工方案综述 本标段施工方案按《高铁铁路路基设计规范》,依据新建铁路云桂线广西段 施工图《区间路基设计图-第六册DK215+455〜DK215+695》及国家、中国铁路 总公司现行的有关工程的设计、施工规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安全技术规 程进行编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3、桩板挡土墙桩板挡土墙施工工艺见图 15固处理,施工要求如下:(1)基底按平面图所示范围采用直径©50cmCFG桩加固,采用长螺旋钻孔 法施工桩按正方形布置,桩间距为1.8m〜2.0m,加固深度打穿软弱土层,当 持力层为土层或全风化层时,进入持力层不小于0.5m;当持力层为岩层时,置 于泥质砂岩夹泥岩、页岩层上。
2) 桩体材料:采用碎石、石屑或砂、粉煤灰、水泥加水配合而成桩身 水泥采用P.0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入量不大于200kg/m3,掺加优质粉煤 灰(等级不低于II级),粉煤灰掺量为70〜90 kg/m3,石屑率一般在0.3左右, 碎石粗骨料,满足级配要求,松散堆积密度大于1500kg/ m?混合料28d标准立 方体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 15MPa 3)施工前进行成桩工艺试验,数量不得少于两根,以检验设备、工艺、 施工顺序是否适宜,确定混合料配合比、坍落度、搅拌时间等各项工艺参数4) 施工顺序由一边向另一边施工采用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 注成桩,施工顺序为:钻机就位一钻进至设计深度一停钻一泵送混合料一提升钻 杆f泵送孔底混合料f边泵送边均匀拔管至桩顶f成桩,钻机移位5) CFG 拌桩质量检测合格后,在桩顶铺设 0.6m 厚的碎石垫层夹二层 80kN/m 土工格栅加固,碎石垫层每层厚 0.2m6) 在DK215+455、DK215+495设置沉降观测断面填料:本段基床表层采用 0.4m 厚级配碎石掺 5%水泥填筑,基床底层采用 级配碎石掺3%水泥、取土场及逻皓隧道弃碴场中的合格A、B组或C组中的碎 石、砾石类填料填筑。
试验标准:采用重型击实标准,操作规程执行TB10102《铁路工程土工试 验规程》,土样发生变化时须做击实试验,土样没有发生变化,填筑体积达到 10000m3时另做击实试验监理工程师在场监督击实试验的试验过程,击实曲线 并报监理工程师确认,经签字同意后方可实施,如土质变化,最大干密度(Y dmax)通过试验进行调整,通过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可使用,经试验确定的Y dmax 不得随意改变压实与检测:路基全面开工前,选取DK215+455〜DK215+497作为实验段 先行施工,压实机械采用 18 吨压路机,根据不同土的类别,以选定软土处理施 工、改良土配合比及路拌施工、级配料配合比施工等与路基填筑、压实、检测有 关的工艺参数,用以指导路基填筑;施工中分层检测,压实度采用核子密度湿度 仪和 K30 承载板进行检测过渡段施工:路堤与桥台、路堤与路堑、路堤与横向结构物的过渡区域,采 用级配碎石土进行填筑,用 K30 承载板、核子密度湿度仪进行检测基床表层:填料采用满足规范要求的级配碎石掺5%水泥, 人工配合机械现 场进行摊铺, K30 承载板进行检测工后沉降目标:设计时速 250KM/h 路段,无砟轨道路基工后沉降量不大于 15mm;沉降比较均匀并且调整轨面高程后的竖曲线半径符合Rsh=0.4鳥速率的 要求时,工后沉降量不大于30mm。
路基与桥梁、隧道、横向结构物交界处的工 后沉降差不大于5mm,不均匀沉降造成的折角不大于1/10002、土石方调配原则 根据图纸中设计断面开挖填筑量,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土石方调配本着“就 近移挖作填,减少运距,尽量使用满足填料要求的路堑弃土,少设取、弃土场, 少占耕地、注意环保”的原则,并按照“不同填料不得在同一层混填”的规定来 进行调配,做到平衡、经济、合理1) 区间土石方调配尽量移挖作填,或利用路堑石方、隧道弃碴取、弃 土场地充分利用山坡等荒地 、劣土,少占良田长、大填挖方且取、弃土困难 地段应设置取、弃土场2) 利用路堑挖方作填料时,先利用石方,不足时再利用土方,以便于利 用弃土复垦造田3)对于挖方地段挖出的不能作填料的土源,填方地段需换填 的种植土,均弃至隧道弃碴场,并予以复耕和防护3、填料来源级配碎石、隧道弃碴中的合格A、B组填料或C组中的碎石、砾石类填料、 挖方中的合格土石方6、锚杆框架梁护坡施工图 17 锚杆框架梁施工工艺流程三、重难点管控1)下部基础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2)混凝土施工前应进行混凝土的原材料及配比试验,合格后方可施工3)混凝土在搅拌、运输和浇筑过程中不应发生离着,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 高于30°C时,应采取夏季施工措施,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超过30°C,当工地昼 夜平均气温连续3天低于5°C或最低气温低于-3°C时,应采取冬季施工措施,混 凝土的入模温度不低于5°C。
4)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少道床板混凝土的水热化,控制早期强度5) 浇筑道床板混凝土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污染扣件6) 不能在混凝土内部温度很高时拆模,拆模后不能立即浇水,且注意保温7) 混凝土浇筑后,应避免与流水接触,并在12 小时内覆盖和洒水养护,洒 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当环境温度低于5°C时,禁止洒水养护, 可在混凝土表面喷涂养护液,并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天8) 隧道仰拱回填层顶面标高施工误差控制范围为-20mm〜Omm,以保证道床 板厚度不小于设计厚度9) 注意对到场的轨枕进行合格验收,确保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要求10) 无砟轨道的施工应认真做好过程控制,确保每一道工序达到要求后,才 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作业四、质量过程控制为确保实现质量目标,指挥部将针对标段工程特点,按照“标准话管理要求” 加强对关键工序的技术公关与技术指导,加强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严格执行以 下标准质量检验程序图1) 现场核查和施工技术交底制度施工前,由总工程师主持,全体相关技术人员参见,对施工图进行详细的复 核,并对施工图中的构筑物在现场进行放样核对,,对施工图的错误之处及与现 场实际情况有出入的按程序书面上报监理工程师、设计院及业主。
施工技术交底 资料经复核无误且签认手续齐全后方可进行技术交底五、施工心得几年耕耘,几年收获,中铁十九局云桂铁路四工区在局指指挥部的指导和帮 助下,进行全体参建人员6年的不懈奋战,取得了圆满的胜利经过6年多的工作经历,我们清醒的认识到提高工程管理无止境,提高工程质量无止境, 我们仍有许多不足和差距为此,我们一定按照上级要求,“修好一条铁路,培养一支队伍, 树立一种精神”认真总结,不断提高,为中国高铁铁路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