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作品论述莫言小说的艺术成就一、莫言小说的语言艺术(一)、以绚丽的色彩语言表达丰富的主观情愫“色彩作为文化的载体往往代表某种象征,承担特定的含义”莫言对色彩语言情有独钟从其小说题目就可见一斑:红高粱、红树林、红蝗、白棉花、透明的红萝卜、金发婴儿、白狗秋千架等五彩缤纷的色彩的广泛运用是其小说的亮点之一他常用于描绘风景,显示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也用来描写外貌、描述心理、刻画人物形象在五颜六色中,莫言对“红”与“绿”两色赋予独到的内涵红色”在传统文化中原本具有诸如热情、力量、神圣、尊贵、权威、喜庆等丰富语义而莫言在小说中却用红色营造一种悲感氛围绿色,有青春、生机、智慧、希望的象征莫言颠覆了传统的意义,以绿色表达落后愚昧、脏乱卑贱、愤激不安、灾祸死亡等意蕴例如欢乐文中以对“绿色”的痛恨表达对落后肮脏的生存环境的强烈不满莫言还善于以缤纷的色彩意象的叠加,来创设一种令人上气不接下气的窒息氛围,以叙写某种思想与感受例如秋水)作者用应接不暇的色彩的堆砌,展示人类生存环境的拥挤不堪和现代文明所带来的难以忍受的躁动和喧嚣,以表达无数鲜活的生命被现代文明所淹没的无奈和悲哀二)、打破语言约定俗成的惯例,自出机杼,新人耳目莫言小说的语言给人一种新鲜感,他善于打破语言的常规,创造性地对固有语言重新进行一番排列组合,使其在特殊的语境中生发出崭新的意蕴,令人回味无穷。
莫言对语言的运用可谓挥洒自如、妙语连珠,能够信拈成语,组出新意如:这个人的脸象一条漫长的道路,路上铺满了土黄色的灰尘,灰尘中弥散着狡诈的狐狸气味红高粱家族)以漫长的路比喻八路军的脸,又由路联想到灰尘及狐狸气味,从而描画出一个久历跋涉、满面灰尘、劳累而又不乏聪慧狡黠的人物形象,生动贴切地呈现出其人留给作者的初次印象,吟之回味无穷三)、语言的叙述风格雅俗共赏,斑斓多姿力求语言风格的丰富多样,是莫言小说的特色之一1诗意的书写自然景物在莫言笔下淡雅明丽,色彩柔和,情调浪漫如:如果时令是五月初,河堤上槐花凋谢,水面上仿佛落了一层霜,使你看不出河水在流动哩流水)2酣畅淋漓的叙述莫言有些小说的语言,如长江大河波涛汹涌、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又快又急,层出不穷,魅力独具3幽默诙谐莫言小说总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在正儿八经的严肃叙述中,让人忍俊不禁,哑然失笑,这是一种感知思考之后方可有所反应的有着深邃蕴含的幽默,不仅仅是博人一笑如:生死疲劳第三十一章,写常天红为了配合高密县养猪运动创作养猪记,小说写他“调动了他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让猪上场说话,让猪分成两派,一派是主张猛吃猛拉为革命长膘积肥的,一派是暗藏的阶级敌人猪,以沂蒙山来的公猪刁小三为首,以那些只吃不长肉的碰头疯们为帮凶。
猪场里,不但人跟人展开斗争,猪跟猪也展开斗争,而猪跟猪的斗争是这出戏的主要矛盾,人成了猪的配角在这里,诙谐的语言传递着犀利的讽刺,笑声背后可能有辛酸或别的牵人心肠的东西这,就是莫言语言的风采之一4乡土气息浓厚莫言作品中常常出现一些方言语汇莫言对农村、农民情有独钟,他的作品追求真实,喜欢呈现原生态的语言,对山东高密的方言运用尤为突出,使作品语言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如:父亲从褡裢里摸出十个咸蛋,放在桌子上冰雪美人)“褡裢”是北方乡间农民外出时随身携带的一种布袋,它搭在肩膀上,前后各一个口袋,用来放随身携带的物品,文中“褡裢”与“摸”搭配,与“父亲”的农民身份很吻合,突出了人物形象的穷困、沧桑之感二、莫言小说的叙事艺术莫言小说的叙事有先锋叙事的特点,如叙事方式的主观化,叙述情景的自由转换,强烈的作家介入倾向以及叙事结构方面对双声性内结构、复调性内叙述结构等的使用但对叙述本文意义的重视,对中国叙事文学结构传统性内核外结构的借鉴,使其创作充分糅合了传统与现代的特点早期作品比较多地使用的全知客观化叙述,如粮食、遥远的亲人、售棉大路、老枪等,而到了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尤其是以后的长篇丰乳肥臀、檀香刑等作品中,叙述就变得复杂起来。
在这些作品中,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限制视角与全知视角、主观叙述语调与客观叙述语调等一些似乎相对的叙述因素能够自由地转换,作家的主观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发挥另外,莫言小说在看待世界时,用了很多的孩子、傻子、无知者的视点,如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家族、檀香刑里都有,还原世界更加神奇也更加“本质”的真相莫言的小说创作有其先验的一面,但对意义的重视使其又超越先锋这里所谓的意义不是叙述行为的意义,是指故事本文的意义从这个角度讲,莫言又是极传统的,他对叙述技巧的偏爱的最终指归在于意义他的大部分小说不仅有多变的叙述方式,繁复的叙述结构,敏锐地感觉体验,还有完整的故事,曲折而又富有传奇的情节三、莫言小说的批判精神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肯定莫言小说“将谵妄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莫言小说的谵妄现实主义的最大价值是批判精神莫言的这种文学追求表现为小说的谵妄现实主义冷眼旁观社会现实,绵绵不断的“叙事”,通过红高粱、天堂蒜薹之歌、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蛙等作品,展示既充满生命活力和欢乐又充满反讽和悖谬的民间世界,建构了一个真实而又惊心动魄的民间社会,以独立的立场介入中国的现实,传达中国内在的精神和声音,成为“积极干预社会、勇敢地介入政治的作品,以其强烈的批判精神和人性关怀”,“成为一个时代的鲜明的文学坐标”,传递对社会现实的尖锐批判。
病态的人物是莫言小说谵妄现实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莫言小说批判精神的重要载体莫言小说的批判精神主要通过病态的主人公形象,构建民间的、具有批判色彩隐喻的体系,“曲折而象征地表现了社会的众人相,揭示了现代化进程中,民间宝贵精神资源的丧失和人性的畸变例如“恋乳”的上官金童(丰乳肥臀)眼中只有乳房,赵小甲(檀香刑)傻乎乎的能看出人是什么“畜生投胎转世”的,罗小通(四十一炮)“吃肉”的本领无人能比这些人物的外在表象和常人无异,但事实上又和常人迥然相异莫言的小说蓄意对人物进行这种变形化、夸饰化的处理,创造或是小丑,或是傻瓜,或是骗子的人物形象四、丰富而又深刻的思想主题长恨歌的艺术成就一、语言特色其一,纯叙述性的语言格调叙述节奏相近,速度均匀,小说描写世俗的生活细节繁密堆积,密不透风的语言风格让人感到充裕与满足其二,陌生化语言的智慧通过词类活用、陌生搭配,或是通过大量新颖的通感、比喻,形成了整部小说与众不同的风格其三,高贵的自说自话在这部第三人称的作品中,虽然作者自始至终拒绝让“我”直接登场,但小说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高贵的自说自话倾向文字上的“无我”之境,恰恰成了作者忘情于人物的最好证明二、结构与叙述特色。
结构:三部;三个时代;一个人的一生关于第一部的第一章:弄堂、流言、闺阁、鸽子、王琦瑶引领作品的整体框架开头与结尾照应叙事:都市民间叙事作者选择王琦瑶这个上海女人的一生遭遇进行书写另有一番情味早年辉煌、中年落寞与晚年的二度青春与上海这座城市在二十世纪盛衰荣枯的历程恰好构成了奇妙的同步,成了上海命运的活生生的隐喻其间,包含着对于由历史和传统所形成的上海“弄堂文化”的思考与开掘,对于那些远离了时代主潮、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妇女与弱者的深深的同情三、深刻的主题意蕴长恨歌体现人间情怀,以委婉有致、从容细腻的笔调,深入上海市民文化的一方天地;从一段易于忽略、被人遗忘的历史出发,涉足东方都市缓缓流淌的生活长河王琦瑶,她是这个城市小市民的缩影,以她的命运遭遇来反映人性的渺小与脆弱和上海的时代变迁与沉浮,更具有一种强烈的人生悲剧感和历史沧桑感四、成功的形象塑造小说成功地塑造了王琦瑶这一人物形象她充满幻想,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同时聪明而富有心机,软弱与坚强并存王琦瑶懂得生活、衣食之美,有常人的真性情,在她身上飘洒着已逝去的上海市民生活的气息和色彩她有她的追求、愿望和自己要的生活这是在大商业兼大欢场的上海市民女性的典型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