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甲状腺解剖生理概要及临床意义

san****019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7.91MB
约65页
文档ID:177535487
甲状腺解剖生理概要及临床意义_第1页
1/65

甲状软骨下方,气管两旁 上极平甲状软骨中点 下极平第六气管软骨 正常甲状腺重量约15-30g 甲状腺肿大指其体积超过正常1倍呈H形 左右两叶+峡部+锥状叶(70%)肌三角肌三角甲状腺甲状腺甲状旁腺甲状旁腺气管气管(颈部)(颈部)食管食管(颈部)(颈部)甲状腺的血管:甲状腺的血管:甲状腺上动脉甲状腺上动脉 甲状腺下动脉甲状腺下动脉(甲状腺最下动脉)C6C4C2甲状软骨甲状软骨中部中部喉和气管喉和气管 前外侧前外侧和和 的关系的关系和和 的关系的关系1 皮肤皮肤2 浅筋膜浅筋膜3 封套层封套层(颈深筋膜浅层)(颈深筋膜浅层)4 舌骨下肌群舌骨下肌群5 气管前筋膜气管前筋膜前 即前面的 :后内 喉喉与气管、气管、咽咽与食管,食管,喉返神经喉返神经后外颈血管鞘、颈血管鞘、颈交感干颈交感干外层被膜:甲状腺外科被膜,属气管前筋膜 内层被膜:甲状腺固有被膜,紧贴腺体两层被膜之间具有疏松的结缔组织,其内有血管、神经、淋巴、甲状旁腺手术应在此间隙内进行意义 借外层被膜固定于气管和环状软骨上 借左、右两叶上极内侧的甲状腺悬韧带悬吊于环状软骨上 病人吞咽时甲状腺随咽部运动而上、下移动 临床藉此鉴别颈部肿块是否与甲状腺有关 注意:甲状腺癌晚期次活动亦丧失意义甲状腺的血供:甲状腺上动脉发自颈外动脉 甲状腺下动脉发自锁骨下动脉 甲状腺动脉与气管、食管动脉有广泛吻合甲状腺的静脉:甲状腺上、中静脉汇入颈内静脉 甲状腺下静脉汇入无名静脉甲状腺的血供甲状腺的血供甲状腺正面观及甲状腺正面观及血供血供 全部结扎,也不会发生甲状腺残留部分及甲状旁腺缺血。

全部结扎,也不会发生甲状腺残留部分及甲状旁腺缺血甲状腺的血流速度5ml/g/min 甲亢时甲状腺血流明显增加,上下极处可摸及震颤,闻及血管杂音甲亢的重要体征甲状腺血流丰富,手术时应确切止血甲状腺中静脉管壁薄、管径粗,手术时易损伤2、支配甲状腺的神经、支配甲状腺的神经喉返喉返N喉上喉上N与与伴行,靠近甲状腺伴行,靠近甲状腺上极时,二者分开上极时,二者分开在甲状腺在甲状腺 侧叶后面与侧叶后面与交叉侧叶后方侧叶后方,中上、中下中上、中下1/3处,处,内喉返神经走行喉返神经走行行走于下动脉干之后行走于下动脉干之后在主干之前在主干之前在分支间穿行在分支间穿行 神经损伤后的临床表现神经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如要结扎甲状腺下动脉,要尽量离开腺体背面,靠近颈总动脉结扎其主干预先解剖出喉返神经紧贴甲状腺上极结扎、切断甲状腺上动、静脉紧密附着在左右两叶甲状腺背面的内侧上下两对,共四个外观呈黄、红或棕红色,腺体扁平、卵圆形、质软分泌甲状旁腺素(PTH),调节体内钙的代谢并维持钙和磷的平衡甲状旁腺损伤可引起低钙性抽搐 切除甲状腺时,注意保留腺体背面部分的完整切下甲状腺标本时要立即检查其背面甲状旁腺有无误切,发现时设法移植到胸锁乳突肌中。

合成、贮存、分泌甲状腺素合成、贮存、分泌甲状腺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凸眼幼年幼年-呆小症呆小症(智力低下智力低下)甲减1.甲状腺腺瘤摘除术:它适用于孤立的甲状腺腺瘤,是摘除腺瘤而不包括甲状腺组织2.甲状腺腺叶部分切除术:用于甲状腺的侧叶有良性肿瘤例如:甲状腺腺瘤,可连同肿瘤及同侧叶的部分腺体组织一并切除3.甲状腺一侧叶全切除术:常用于多发性甲状腺腺瘤局限于一侧侧叶时4.甲状腺部分切除、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多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包括结节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多发性甲状腺腺瘤,以及单纯性甲状腺肿,解除呼吸、吞咽困难等压迫症状有严重突眼的患者,甲状腺次全切除后,可能加重突眼程度,宜慎行妊娠六个月以上的甲亢甲亢病人应待分娩分娩后再行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5.甲状腺全切除术:经冰冻切片病理检查证实为多发性甲状腺腺瘤,已广泛涉及两侧叶及峡部者,宜选用甲状腺全切除术,若峡部正常应保留6.甲状腺根治性切除术:在切除甲状腺一侧叶(包括峡部)的同时施行同侧颈淋巴结根治性切除术或甲状腺全切除的同时,一次或分期施行两侧颈淋巴结根治性切除术,但应保留一侧的颈内静脉及喉返神经,适用于甲状腺癌恶性程度较高者。

若发现颈部的淋巴结癌肿起源于甲状腺,虽然甲状腺症状、病灶不明显,也应进行甲状腺根治性切除术甲状腺部分切除:切除范围95%1902年,Zuckerkandl首次将zT(Zuckerkandltubercle,ZT)定义为甲状腺侧叶最后面部分邻近Berry韧带区域延伸而形成的结节,从而正式将此结节命名为ZT1938年,Gilmour报道了zI与喉返神经及上甲状旁腺之间的关系,并认为ZT是甲状腺术中重要的解剖学标志但在20世纪80年代前ZT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作用始终未引起解剖学家和外科医师的重视,1997年,Thompson将作为识别喉返神经的标志写入外科教材中,并强调在病变的甲状腺中神经可能位于ZT的前方或后方1998年,Penizzo等H1将zT分为4度并报道了各度的发病率,Pellizzo宣称ZT可能是甲状腺术中暴露喉返神经的一个重要的解剖学标志0度:肉眼不易识别;1度:仅是甲状腺侧叶增厚形成10 mm;甲状腺手术操作技巧性极强,尤其是甲状腺全切术术中对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保护尤为重要,必须熟悉甲状腺的解剖结构及与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的关系,因此借助甲状腺解剖重要标志有利于术中正确判断,降低误伤喉返神经。

研究证实,ZT出现在右侧为882,左侧为824,其中双侧同时出现为765345ZT 1cm,且全部位于喉返神经之前ZT作为RLN和甲状旁腺的解剖标志已逐渐被重视。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