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学朋辈心理辅导制度

功***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34KB
约6页
文档ID:175649627
大学朋辈心理辅导制度_第1页
1/6

大学朋辈心理制度朋辈心理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形式,是指由受过专业培训、具有一定心理学知识和助人技能的学生,在专业心理老师指导下开展的心理关怀和助人过程,它是专业心理的有效补充为推进并规范我校朋辈心理工作,特制定我校朋辈心理制度一、朋辈心理的宗旨“朋辈”,意指“朋友和同辈”,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心理问题探讨、心理矛盾化解、心理危机干预,推动同学间的互助、关怀、支持,以达至助人自助、协同成长之愿景二、朋辈心理的意义1 .能更广泛地服务同学专业的心理是一种“坐诊式”的心理帮助,一般专业心理老师帮助的仅是少数主动求助的学生,工作有其局限性而朋辈心理员就生活在同学中,能够及时、主动的帮助周围有心理困扰的学生,广泛地为学生服务2 .能更及时地发现问题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每一个将要出现问题的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都会有一些具体的异常表现而心理老师不可能关注到每个学生的每个问题,故很难发现,但朋辈心理员却恰恰能够弥补这一不足3 .能更灵活地开展工作专业心理在时间、地点、语言等方面有其专业的独特性,如预约制度、环境要求等,而在校学生通常以宿舍、班级和社团等集体方式联系在一起,这就为开展朋辈心理提供了条件,可以灵活、简便地开展朋辈心理工作。

4 .能更快捷地实施助人有效的专业心理关键在于建立起帮助关系,而大学中的同学间在年龄、生活背景、学习内容等方面的相近性,对相关问题的感同身受,更好地为快速建立心理帮助关系、实施助人自助提供了有利条件三、朋辈心理的定位1.准专业性朋辈心理是同龄人之间互相开展的心理互助活动提供心理帮助者并没接受相对系统的专业学习和长期的实践训练,而只是通过专业心理老师的短期培训,凭借自己的天赋、兴趣及强烈的助人意愿为他人提供心理帮助活动5 .重要力量朋辈心理员生活在同学之中,他(她)们对周围同学的身心健康状况能够及时关注和了解,是学院及心理中心与全体同学之间沟通的“信息通道”,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之一四、朋辈心理的内容1.在班级日常学习生活中,多关注周围同学情绪,适时做好个别朋辈,并根据班级某一特定不良情绪,进行相关的调研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班级团体心理训练6 .关注周围同学心理健康,对同学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主要困扰或问题,及时上报学院二级心理站或员和学生部心理中心,同时配合、协助做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7 .主动向同学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推荐心理图书,帮助同学们建立合理的心理健康意识;组织开展有意义的心理主题班会,积极推动班级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围和健康的人际关系。

8 .定期参加学院组织的月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接受心理中心开展的各项专业培训与督导,必要时可随时寻求专业心理老师的帮助与支持9 .作为心理中心的专业助手,关注并参加由心理中心、学院二级心理站组织的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校院“心协开展的各种朋辈心理活动10 在心理老师的指导与帮助下,积极关注个人心灵成长:探索自身成长的盲点,思考自我完善的方向,整合内在资源的构成,追寻生命存在的意义五、朋辈心理的途径朋辈心理在时间和地点的选择上不必太受限制,可以在宿舍、食堂、教室、操场等各种场合,时间可在课余时在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途径:1.个别心理互助,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看似不经意的谈心和聊天,通过有效的朋辈心理技能协助同学学会缓解情绪、调整认知;11 团体心理训练,针对相同或相近的心理困扰,策划、组织专题性的团体心理训练通过心理体验与分享的互助过程,营造良好心理气氛;12 朋辈热线,通过、网络、微博等各种媒介,以同龄人的身份及时、有效地提供心理服务六、朋辈心理的队伍1.素质要求大学生需要经过严格的挑选和系统的专业培训,具备相应的素质才可以成为朋辈心理员1)乐于助人,自信乐观,有较强亲和力;(2)思想健康,道德品质优良,有高度的责任感;(3)思维清晰,善于倾听和表达。

2 .人员来源(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协会成员;(2)各学院班级心理健康信息员、学院“心协”成员;(3)班干部和团干部、班导生;(4)热心助人者前两类是受过较系统朋辈心理知识与技能培训的学生,后两类是主动和自发的学生3 .选拔程序(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协会成员的选拔请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协会章程》2)各学院班级心理健康信息员的选拔请见《班级心理健康信息员制度》4 .培训制度朋辈心理员的培训由学生部心理中心负责实施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协会的培训:时间为每学年的第一学期,为期二个月,共计32学时;内容包括心理学与个人成长、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同理心训练、压力管理、团队协作、帮助技巧等2)班级心理健康信息员的培训:选修心理中心****老师开设的《朋辈心理训练课程》(课程编号:****),采用课堂讲授、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小组研习等团体心理训练形式;时间在每年度的第二学期,20学时;内容主要包括个人成长课程;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情绪ABC理论与应用;人际交往中认知理论与PAC理论;大学生常见的神经症;朋辈心理理论与应用;建立帮助关系、同理心倾听等关怀技巧训练、个别与团体的指导与实施等。

3)继续培训与日常督导:目的是要帮助朋辈心理员及时处理所遇到的个人成长问题和工作困惑,帮助其维护自身心理健康,提高工作能力和成长能力5 .人员管理(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协会的管理:由学生处直接领导、心理中心专业指导2)学院班级心理健康信息员的管理:由学院直接负责,学生部心理中心负责专业培训与督导6 .工作评估对朋辈心理工作进行总结评估,是提高朋辈员的工作热情、提高管理成效的重要方式,也是敦促他们认真学习、钻研业务的重要手段朋辈心理工作评估流程大致如下:(1)每年的9月份,对上一学年的朋辈员工作进行全面考核,考核成绩应是同级学生意见、年级员意见和心理中心意见的综合2)根据考核结果评选出优秀朋辈员,给予校级或院级表彰和奖励3)在同级学生中做一次全面调研,内容涉及到朋辈员工作的现实意义、工作效果、存在的不足以及相关建议等方面4)由学院负责整理调研结果,对朋辈心理工作进行总结,形成文字材料,上交心理中心并存档,为以后扎实、深入地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