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切削机床术语(基本术语和定义)般术语金属切削机床:用切削、特种加工等方法主要用于加工金属工件,使之获得所要求的几何形状、尺寸 精度和表面质量的机器(便携式除外)通用机床:可加工多种工件,完成多种工序的使用范围较广的机床 专门化机床:用于加工形状相似而尺寸不同的工件的特定工序的机床 专用机床:用于加工特定工件的特定工序的机床组合机床:以通用部件为基础,配以少量专用部件,对一种或若干种工件按预先确定的工序进行加工的 机床车床:主要用车刀在工件上加工旋转表面的机床工件旋转为主运动,车刀的移动为进给运动 铣床:主要用铣刀在工件上加工各种表面的机床通常,铣刀旋转为主运动,工件或(和)铣刀的移动为 进给运动钻床:主要用钻头在工件上加工孔的机床钻头旋转为主运动钻头轴向移动为进给运动 镗床:主要用镗刀在工件上加工已有预制孔的机床通常,镗刀旋转为主运动,镗刀或(和)工件的移动 为进给运动磨床:用磨具或磨料加工工件各种表面的机床通常,磨具旋转为主运动,工件或磨具的移动为进给 运动齿轮加工机床:用齿轮切削工具加工齿轮齿面或齿条齿面的机床 螺纹加工机床:用螺纹切削工具在工件上加工内外螺纹的机床 刨床:用刨刀加工工件表面的机床刨刀或工件水平往复运动为主运动,件或创刀的间歇移动为进给运 动。
插床:用插刀加工工件表面的机床加工时,插力垂向往复运动为运动,工件的间歇移动或间歇转动为 进给运动拉床:用拉刀加工工件各种内、外成形表面的机床通常,拉刀的直线或螺旋运动为主运动,由拉刀的 阶梯刀齿实现进给运动特种加工机床:用特种加工方法加件的机床主要用于一般切削加方法难以加工(材料性能特殊、形状 复杂)的工件锯床:用圆锯片或锯条等将金属材料锯断或加工成所需形状的机床 刻线机:用刀刻或光刻方法在工件表面上加工精确等分的线纹的机床 管子加工机床:主要用于管子的螺纹加工和切断的机床普通机床:精度、性能等符合有关标准中规定的普通级要求的机床 精密机床:精度、性能等符合有关标准中规定的精密级要求的机床高精度机床:精度、性能等符合有关标准中规定的高精度级要求的机床 半自动机床:能完成半自动循环的机床自动机床:能完成自动循环的机床 仿形机床:对工件进行仿形加工的机床 数控机床:按加工要求预先编制的程序,由控制系统发出数字信息指令对工件行加的机床注 1:具有数控特性的各类机床均称为相应的数控机床如数控铣床数控钻床等注 2:本标准中规定些具体的数控机床水语和定义为现行标准中已明确的 经济型数控机床:采用简易数控系统的数控机床。
普及型数控机:采用普及型数系统的数控机床 高级型数控机床:采用高性能数系统的数控机床 适应控制机床:能适应加工过程中加工条件的变化自动调整加用量按规定条件实现加过程最佳化的机 床加工中心:它是一种数控机床,轴通常为卧式或立式结构并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加工方式(如铣削、镗 削、钻削),通过加工程序能从刀库或类似存储单元进行自动换在一定范围内,该机床也可进行人工控 制复合机床: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独立主轴,件在一次装夹中能完成多种加工工艺和多道加 工工序的数控机床铣车复合机床:以车床为基础,具有车主轴和铣主轴,带有自动换刀装置,能够进行车、铣复合加工的 复合机床车铣复合机床:以铣床为基础,具有铣主轴和车主轴,带有自动换刀装置,能够进行铣、车复合加工的 复合机床磨车复合机床:以车床为基础,具有车主轴和磨主轴,能够进行车、磨复合加工的复合机床 车磨复合机床:以磨床为基础,具有磨主轴和车主轴,能够进行磨、车复合加工的复合机床 自动生产线:按既定工艺顺序排列的若干台自动机床,用传送装置和控制系统联系起来,使工件自动地 依次经过各个加工工位进行加工的连续作业线组合机床自动线:由若干台组合机床及其他辅助设备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
柔性制造单元:由一台或少数几台配有一定容量的工件自动更换装置的加工中心组成的生产设备按 工件储存量的多少能独立持续地自动进行加工一组不同工序与加工节拍的工件可以作为组成柔性制 造系统的模块单元柔性制造系统:一组数控机床和其他自动化的工艺设备,由计算机信息控制系统和物料自动储运系统 有机结合的整体它可按任意顺序加工一组有不同工序与加工节拍的工件,能适时地自由调度管理,因 而这种系统可以在设备的技术规范的范围内自动地适应加工工件和生产批量的变化二、机床的运动工作运动:机床为实现加工所必需的加工工具与工件间的相对运动包括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主运动:形成机床切削速度或消耗主要动力的工作运动进给运动(简称进给):使工件的多余材料不断被去除的工作运动a) 自动进给b) 手动进给c) 机动进给d) 点动进给e) 横向进给f) 纵向进给g) 切向进给h) 径向进给i) 轴向进给j) 垂向进给k) 断续进给l) 连续进给m) 圆周进给n) 周期进给o) 微量进给P)伺服进给q) 脉冲进给r) 摆动进给s) 分度进给t) 单向进给u) 双向进给v) 复合进给w) 附加进给X)定压进给 辅助运动:机床在加工过程中,加工工具与工件除工作运动以外的其他运动。
趋近:进给运动开始前,加工工具与工件相互接近的过程 退刀:进给运动结束后,加工工具与工件相互离开的过程返回:退刀后,加工工具或工件回到加工前位置的过程 转位:每完成一加工工序后,工件转到下一工序的工作位置或另一加工工具进入工作位置的过程 上料:把工件送到工作位置,并实现定位和夹紧的过程 下料:把工件从工作位置取下的过程 超越:在加工断续表面时,加工完一个表面后,使加工工具趋近另一待加工表面的过程 让刀(抬刀):每一工作行程结束后,加工工具或工件返回前,使工具与工件相互离开一定距离的过程 分度运动:工件与加工工具按给定的角度或长度间隔所进行的相对运动a) 单分度b) 双分度c) 跳齿分度(跨齿分度)间歇分度:在工作运动间歇时进行的分度运动 连续分度:在连续工作运动中进行的分度运动 补偿:在加工过程中,为校正加工工具与件相对的正确位置而引入的微量位移 自动补偿:根据对工件或加工重具自动测量的结果,发出指令自动进行的补偿 手动补偿:人工控制机床进行的补偿修整补偿:根据加工工具修整后的尺寸变化量进行的补偿 计数补偿:加工完一定数量的件,对加工工具定量修整后进行的补偿 工作循环:由工作运动和辅助运动组成的加工一个或一组件的全过程。
半自动循环:能自动完成除上下料以外的工作循环自动循环:能自动重复完成的工作循环 行程:零、部件在运动过程中相对移动的距离 工作行程:零、部件在工作运动过程中的行程 返回行程:工作行程结束后,加工工具或工件返回原始位置的行程三、机床的运转及操作点动:按动按钮即运动,松开按钮则运动停止 摆动:绕一定轴线在一定角度范围的往复运动 滑动:结合面为滑动摩擦副的相对运动 滚动:结合面为滚动摩擦副的相对运动手动:人力操作实现的运动机动:动力驱动实现的运动 变速:部件从一级速度变换为另一级速度的过程 有级变速:在若干固定速度级内,不连续的变速 无级变速:在一定速度范围内,能连续任意的变速 自动变速:在工作运动中,无人为动作的变速调整:使机床各部分达到能进行正常作状态的操作 联锁:使两个或若干个机构互相制约而不能同时动作 起动:使某部分机构开始运动的动作停止:部分机构终止运动的动作 总停:使全部工作机构停止运动的动作四、机床参数 主参数:各参数中最主要的一个或两个参数,它反映机床的加工能力,是确定机床主要零、部件尺寸的 依据最大加工直径:机床上可加工工件外径的最大尺寸 最大加工孔径:机床上可加工工件内径的最大尺寸。
最大回转直径:机床上允许装夹的工件最大回转尺寸 最大棒料直径:机床上可装夹或可通过主轴孔的棒料最大尺寸最大加工长度:机床上可加工工件长度的最大尺寸 最大加工宽度:机床上可加工工件宽度的最大尺寸 最大加工深度:机床上可加工工件孔深度的最大尺寸 最大加工高度(厚度):机床上可加工工件高度(厚度)的最大尺寸 最大工件直径:机床上允许装夹工件外径的最大尺寸 最大工件长度:机床上允许装夹工件长度的最大尺寸 最大工件宽度:机床上允许装夹工件宽度的最大尺寸 最大工件高度(厚度):机床上允许装夹工件高度(厚度)的最大尺寸 工作台面宽度:工作台工作面的宽度工作台面长度:工作台工作面的长度 工作台面直径:圆工作台工作面的直径 最大模数:机床上可加工齿轮、齿轮刀具、蜗轮和蜗杆等模数的最大值 轴数:机床进给运动轴线的数量联动轴数:在加工过程中可同时参与插补运动的轴数 基本参数:机床参数中反映机床基本性能的一些重要参数 主轴行程:主轴沿其轴向可移动的最大距离主轴套筒行程:主轴套筒沿其轴向可移动的最大距离 主轴孔径:主轴通孔最小直径主轴锥孔号:主轴端部锥孔的型式和号数 主轴外锥号:主轴端部外锥体的型式和号数主轴转速:主轴每分钟的转数。
主轴最高转速:主轴每分钟的最大转数 主轴最低转速:主轴每分钟的最小转数 主轴转速级数:主轴转速可变换的级数 主轴转速范围:主轴最低转速至最高转速之间变换的范围 进给速度:进给运动单位时间的位移量 进给量:工件或加工工具每转、每齿或每行程进给运动的位移量 进给级数:进给速度或进给量可变换的级数 进给范围:最小进给量(速车最大进给量速度之变换的范围 工作台转速:作台每分钟的转数工作台(或刀架、滑枕等)移动速度:工作台(或刀架、滑枕等)单位时间移动的距离 工作台(或刀架、滑枕等)行程:工作台(或刀架、滑枕等)可移动的最大距离 工作台纵向行程:工作台可纵向移动的最大距离 工作台横向行程:工作台可横向移动的最大距离 工作台垂向行程:工作台可垂向移动的最大距离工作台(或刀架、磨头等)快速移动速度:工作台(或刀架、磨头等)在无切削空程载荷时,快速移动的 速度工作台回转角:工作台可回转的最大角度 两立柱间距离:两立柱内侧面间的距离摇臂行程:摇臂可垂向或水平移动的最大距离 摇臂回转角:摇臂可回转的最大角度 主轴端面至工作台面距离:主轴端面至工作台面的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 顶尖距:前(上)顶尖与后(下)顶尖间的最大距离。
中心高:主轴轴线至工作台面或床身导轨平面的垂直距离 工件最大质量:在顶尖间或工作台上允许加工工件的最大质量 工作台承载量:工作台允许承载的最大质量 工作台单位面积承载量:工作台单位面积生许承载的最大质量 主电动机功率:驱动主运动的电动机额定功率 电动机总功率:机床上全部电动机额定功率之和 机床质量:不包括独立的电气柜、液压油箱及特殊附件等的机床净重机床外形尺寸(长X宽X高):有关运动部件处于中间位置,且不包括独立的电气柜、液压油箱及特殊 附件等的机床最大轮廓尺寸机床外形最大极限尺寸(长X宽X高):各运动部件处于最大极限位置时的机床最大轮廓尺寸五、机床零、部件床身:用于支承和连接若干部件,并带有导轨的基础零件 底座:用于支承和连结若干部件的基础零件 导轨:引导部件沿一定方向运动的一组平面或曲面a) 矩形导轨b) V形导轨c) 燕尾形导轨d) 圆柱形导轨e) 平导轨移置导轨:仅用于调整部件相对位置时,引导部件移动的导轨 卸荷导轨:利用气压、液压或机械减小接触面压强的导轨 滑动导轨:接触面为滑动摩擦副的导轨 滚动导轨:接触面为滚动摩擦副的导轨液体静压导轨: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油液输入到导轨副间,形成承载油膜的导轨。
气体静压导轨: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气体输入到导轨副间,形成承载气膜的导轨 液体动压导轨:利用导轨副的相对运动,使导轨副间的润滑液体形成压力油膜的导轨 主轴:带动工件或加工工具旋转的轴主轴箱:装有主轴的箱形部件 变速箱:装有变速机构的箱形部件 进给箱:装有进给变换机构的箱形部件 工作台:具有工作平面,用于直接或间接装夹工件或工具的零、部件a) 矩形工作台b) 圆形工作台c) 固定工作台d) 回转工作台e) 往复工作台f) 垂直工作台g) 水平工作台h) 落地工作台i) 十字工作台尾座:主要用于配合主轴箱支承工件或加工工具的部件 套筒:用于安装主轴、顶尖等并可轴向移动的圆柱套a)主轴套筒b)尾座套筒丝杠副:可将旋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由丝杠与螺母组合 滚珠丝杠副:丝杠与螺母间以滚珠为滚动体的丝杠副 刀架:主要用于安装刀具,并具有自动或手动进行刀具转化功能的装置a) 纵刀架b) 横刀架c) 端面刀架d) 侧面刀架e) 垂直刀架f) 水平刀架g) 径向刀架 中心架:径向支承旋转工件的辅助装置加工时,工件无相对轴向移动a) 开式中心架b) 闭式中心架 跟刀架:径向支承旋转工件的辅助装置加工,与刀具一起沿工件轴移动 立柱:用于支承和连接若干部件带有导的立柱状零件。
横梁:装在立柱或其他类似的支撑部件上,带有水平导轨的部件 悬臂:在一立柱上,带有水平导轨的部件摇臂:一端装在单立柱上,可绕立柱轴线回转,具有水平导轨的零件 连接梁:连接两立柱上端侧面的零件顶梁:连接两立柱顶部的零件 滑枕:装有刀架或主轴等部件,具有导轨可在床身上或其他部件上移动的枕状部件 滑座:有关零、部件可在其一面导轨上移动(或回转),另一面也具有导轨,可在相配零、部件上移动的 零件床鞍(或滑鞍):有关零、部件可在顶部移动(或回转),底面具有导轨,可在相配导轨上移动的部件 滑板:顶部与有关零、部件连接,底面具有导轨,可在相配零部件上移动的部件的部件 交换齿轮装置:用交换齿轮改变传动比或旋转方向的装置预选机构:加工过程中,预先选择转换运动速度的装置 进给机构:手动或自动控制进给运动的机构a) 横向进给机构b) 纵向进给机构c) 垂向进给机构d) 圆周进给机构仿形装置:用于仿形加工的装置a) 单坐标仿形装置b) 双坐标仿形装置c) 三坐标形装置定程装置:控制工作行程终业位置的装置 定位装置:用于确定工传具所要求位置的置上下料装置:自动完成上料、下料的装置 自动测量装置:自动测量工件尺寸或其他参数的装置。
自动补偿装置:用于自动补偿的装置 排屑装置:将切屑从加工区域收集起来并排除出去的装置a) 螺旋式排屑装置b) 刮板式排屑装置c) 水力排屑装置刀库:用于存储和能被选取刀具的仓库 刀具自动交换装置:能够实现机床与刀库之间刀具自动交换的装置 机床功能部件:实现机床某一功能的部件六、加工方法 切削:用切削工具将坯料或工件上多余材料切除,以获得所要求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加 工方法特种加工:直接利用电能、化学能、声能、光能、热能等或其与机械能的组合等形式将坯料或工件上 多余的材料去除,以获得所要求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成形加工:用与工件的最终表面轮廓相匹配的成形加工工具使工件成形的加工方法 仿形加工:仿照模型轮廓,通过随动系统控制加工工具或工件的运动轨迹,对工件加工出同样轮廓形状 的加工法连续切削:在切削过程中,切削刃始终与工件接触的切削 断续切削:在切削过程中,切削刃间断地与工件接触的切削 旋风切削:装在高速旋转刀盘上的刀头围绕旋转的工件进行的切削 粗加工:以切除大部分加工余量为主要目的的加工半精加工:粗加工与精加工之间的加工 精加工:使工件达到预定的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