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胡适在北大时为何敢于开除老教授

d****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7.57KB
约1页
文档ID:176825672
胡适在北大时为何敢于开除老教授_第1页
1/1

胡适在北大时为何敢于开除老教授1932年初,胡适应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之邀,回到北大担任文学院院长他上任后,决定对文学院特别是中文系进行改革,解聘掉一些尸位素餐的老教授, 并想方设法请一些年轻的有新思想的人才来充实教师队伍首先,他解除了中文系主任马幼渔的职务,由自己兼任但胡适还是手下留 情,仍继续聘请他为中文系教授此外,胡适还毫不留情地解聘了两位老教授:一位是林公铎,另一位是徐之 衡林公铎被解聘的原因是:一、他经常在课上公开侮辱蒋梦麟、傅斯年和胡适;二、他上课常常发牢骚、讲怪话有一次,有人问他:“林先生今年开什么课? ” 他答:“唐诗"又问:哪讲些什么人呢?"他却回答:“陶渊明"林公铎讲杜甫 的《赠卫八处士》,结论是卫八处士不够朋友,用黄米饭炒韭菜招待杜甫杜甫 当然不满,表示你走你的路,我走我的路林公铎被解聘后不服,写了公开信责 问胡适,胡适不予理睬而后,胡适为了吸收人才,在教授之外又设了 “名誉教授”和“研究教授"前 者是对某些资深教授的礼遇;后者是胡适想借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资助一些年轻 的学者到北大作为主力军,待遇比一般教授高出1/4,授课时数也相对较少在 胡适的延揽下,青岛大学外文系主任梁实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所长傅斯年, 还有汤用彤等一些年富力强、教学经验丰富、学识渊博的教授来到北大。

胡适这样做的用意虽然很好,但是也引来了一些非议有一次,中文系的教 授们在一起判卷时,有一位教授就故意当众说:“我这个教授是既不名誉亦不研 究!"大有愤愤不平之意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曹金娜,原题:胡适改革北大中文系。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