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福建师范大学22春《城镇体系规划》在线作业二及答案参考72

住在****她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5.96KB
约14页
文档ID:87497667
福建师范大学22春《城镇体系规划》在线作业二及答案参考72_第1页
1/14

福建师范大学22春《城镇体系规划》作业二及答案参考1. 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 )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A、创收行业B、主导产业C、创新行业参考答案:BC2. 梯度开发模式是根据技术的梯度转移理论提出的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 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一般分为( )A.区域规划,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三个阶段B.国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五个阶段C.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纲要,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六个阶段D.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两个阶段参考答案:D4. ( )是指能引导、带动国家和区域全部经济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体A.主导产业B.先导产业C.增长产业D.战略产业参考答案:A5. 城市性质是由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的特点所决定的,由该因素组成的基本部门的( )所体现A.构成特点B.主导因素C.主要职能D.基础职能参考答案:C6. ( )是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战略思想的集中反映,一般表示战略期限内的发展方向和希望达到的最佳程度A.战略重点B.战略方针C.战略措施D.战略目标参考答案:D7. 属于城市用地评定的二类用地的情况是( )A.地形坡度超过20%以上B.地表面有较严重的积水现象,需要采取专门的工程准备措施加以改善C.地下水位低于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埋置深度D.地形坡度较大,修建建筑物时,除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外,还需动用较大的土石方工程参考答案:BD8. 中国农村小城镇建设的首要目标,应是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任何小城镇试点都必须做到( ),缓和农村“( )”这一基本国情矛盾对农业发展的制约A、有效地吸纳农业剩余人口B、人地关系高度紧张C、改善提高土地利用率参考答案:AB9. ( )并不属于二元经济理论A.马尔萨斯的均衡理论B.刘易斯的二元理论C.拉尼斯-费景汉的双元理论D.乔根森的双元理论参考答案:A10. 交通发展目标:1、高标准、高起点建设( )及枢纽2、建立双快交通体系(“双快”交通体系是:建立基于高交通发展目标:1、高标准、高起点建设( )及枢纽2、建立双快交通体系(“双快”交通体系是:建立基于高快速道路交通系统及快速轨道线服务系统的“双快”交通运输体系,形成对城市空间拓展、区域及枢纽间联系、提高客货运输效率的重要支持并通过缩短时空距离,加强广州与用边地区的联系,强化中心城市的影响与地位)3、确立公交优先原则4、强调新技术的运用5、维护并充分利用现有道路设施与公共设施6、重视并改善行人步行系统与步行环境A、空港B、海港C、铁路D、公路参考答案:ABC11. 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是顺应计划经济体制而建立的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2. 经济增长包含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改进两个方面。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3. 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管理一直是我国区域体系规划工作的薄弱环节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4.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分工与合作的高级形式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5. 在城市规划中,需要研究的主要人口构成情况有( )A.年龄构成情况B.性别构成情况C.劳动构成情况D.职业构成情况参考答案:ABCD16. 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是土地部门审批土地的参考依据B.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土地部门在任何地点批准的土地使用文件均无效C.建设用地规划管理须合理制定土地使用费标准D.建设用地规划管理不包括制定土地使用费标准的内容参考答案:D17. 我国概念规划兴起的背景:是全球化浪潮下中国( )发展和城市规划编制改革的必然产物如果说工业革命对城市发展产生了变革性的影响,那么20世纪末掀起的信息革命和全球化浪潮,无疑将再次对城市发展产生深刻的变革A、大中城市B、大都市区C、城区规模参考答案:AB18. 区域空间管治与协调:按照空间开发的条件,制定有别于其它区域,但在该区域值得共同遵循的建设原则和相关政策措施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9. 环境管理: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大环保力度,促进( ),促进城镇集聚和城市化进程。

A、生产力布局调整B、经济结构调整C、环境治理调整参考答案:AB20. ( )即由室外明沟面或散水坡面量至建筑物主体最高点的垂直距离A.建筑控制高度B.建筑红线后退距离C.建筑密度D.用地面积参考答案:A21.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阶段理论:是由于区域之间在( )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相应地,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形式也就不完全一样A、发展阶段B、发展环境C、发展条件D、发展方向参考答案:ABC22. 服务业输出阶段在这个阶段,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于服务业的输出 )性服务的输出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继续增长的行业A、资本B、技术C、专业D、区域规模参考答案:ABC23. 城市化战略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在城镇建设领域的落实,概括城镇与区域、城镇与乡村的互动关系,反映城镇同( )的有机联系,它是城镇发展带有整体性、纲领性、长期性的行动方案A、经济社会B、生态环境C、未来发展参考答案:AB24. 概念规划:城市或区域长期发展的战略性指导,是将( )的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战略与空间发展模式紧密结合的战略框架,是对城市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做出的宏观解答A、城市B、环境C、区域参考答案:AC25. 控制与引导双轨型:在奉行“第三条道路”的西欧国家,其相对集权的价值观及并不宽裕的生存空间,使得区域规划不仅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亦能基本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同。

政府通过( )手段等,将控制与引导较好地结合起来,基本保证了区域规划由编制到实施的一致性A、权威的规划B、完备的法规C、开放的规划体系D、市场化的经济E、区域规模参考答案:ABCD26. 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主体内容是:1、建立和完善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2、建立和完善城市地产的流转机制;3、建立和完善城市地产收益及投入机制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7. 我国除大城市设有快速道外,大多数城市划分城市道路采用的规划指标是( )A.交通性道路B.生活性道路C.主干道D.次干道E.支路参考答案:CDE28. 强制性:主要体现在对( )提出明确的管治与协调要求A、影响区域的环境因素B、基础设施条件C、违规行为参考答案:AB29. 概念规划作为一种战略性的长期规划,它的兴起与区域规划在全球范围的复兴有着密切的关系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0. 相对独立性:在国民经济系统中,城镇是相对独立的( ),每个城镇都有其自身的经济利益由此决定了城镇之间在经济发展上存在竞争但是,区域经济又包含在国民经济系统之中,其发展必然受制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受到国民经济全局利益的约束,并在一定程度上要服从于国民经济全局利益。

A、经济利益主体B、区域经济主体C、国家利益的一部分参考答案:A31. 城市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是:( ),通过交通引导和支持城市空间形态的拓展,并具有前瞻性和适当超前性A、城乡路网贯通B、系统性与综合性相结合C、交通运输与土地利用D、生态环境协调参考答案:BCD32. 工业化阶段:以( )为先导,区域工业兴起,并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A、矿业B、制造业C、工商业参考答案:AB33. 城市分区规划应确定( )A.市、区级公共中心的位置与规模B.分区内公共中心的位置与规模C.分区内公共设施的分布及其用地规模D.市、区级公共设施的分布及其用地规模参考答案:D34. 关于劳动地域分工,有五种经典的理论模式,其中亚当·斯密的是( )A.地理分工论B.相互需求论C.绝对优势说D.比较成本说参考答案:C35. 城乡一体化水平城乡生产力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6. 现阶段我国城市社会演化趋势是( )A.设施智能化B.人口老龄化C.家庭核心化D.生活闲暇化参考答案:BCD37. 下面哪一个不属于工业装备制造( )A.仪表制造B.重型机械制造C.机车制造D.电力设备与电器制造参考答案:C38. 城市规模研究包括的内容有( )。

A.城市的用地规模B.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C.城市的人口规模D.城市交通容量参考答案:AC39. 根据我国目前的条件,大中城市住宅一般以( )层为主A.1—3B.3—6C.5—6D.5—9参考答案:C40. 公共建筑定额指标包括( )两项A.建筑面积B.用地面积C.居住面积D.公用面积参考答案:AB41. 有关区域水资源综合利用与平衡,区域引水工程及城镇供水方针、区域性污水治理方案及城镇污水治理方案应与城镇体系规划相协调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2. 城市与区域:是与生俱来的一对共同体,它们( )每个区域均有其自己的主体、每个主体也都拥有自己的区域A、相互依存B、互为作用C、共同发展参考答案:AB43. 注重城市环境保护:城市环境污染是城市( )发展带来的副产品我国许多城市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不需要任何监测数据,单凭直觉就完全可以感受到近年来,环境污染的广度、深度和技术处理的难度都在增加A、经济B、社会C、建筑参考答案:AB44. 城市有哪些主要特征( )A.以商业活动为主的居民点B.非农业人口聚集的居民点C.非农业生产聚集的居民点D.公共活动聚集的居民点参考答案:BC45. 城市化与人均GNP的关系是( )A.城市化水平低,人均GNP也低B.城市化水平低,人均GNP就高C.城市化水平高,人均GNP低D.城市化水平人均GNP成正比关系参考答案:AD46. 区域开发模式有:( )、优势区位开发模式、梯度开发模式、跳跃开发模式。

A、联合开发模式B、据点开发模式C、点轴开发模式D、网络开发模式参考答案:BCD47. 目前世界上的区域规划基本存在着三种类型( )A、自上而下强制型B、自下而上放任型C、控制与引导双轨型D、城镇结合型参考答案:ABC48. 下列选项不是居住区绿地功能的是( )A.改善小气候B.净化空气C.美化居住环境D.陶冶情操参考答案:D49. 区域经济政策指政府( )的旨在协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法令、条例和措施A、管理B、制定C、实施参考答案:BC50. 都市圈并不仅仅是一种概念上的( ),而且是一种具有具体职能的社会实体A、地域构造B、区域实力C、环境条件参考答案:A51. 促进城建投资主体多元化应从改革入手,遵循市场经济的( ),逐步改变投资主体单一的状况A、价值规律B、货币政策C、市场经济规律参考答案:A52. 关于区域发展水平的量度,最常用的指标是( )A.农业总产值B.国民生产总值(GNP)C.工业生产总产值D.农村社会总产值参考答案:B53. 在国外基础设施建设实践中,英国属于( )发展的国家A.超前型B.平行型C.随后型D.同步型参考答案:A54. 大都市圈:以多个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多核心都市圈”,常简称为“大都市圈”。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55. 城镇体系规划实施管理办法适用于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跨( )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管理A、市B、县C、城镇参考答案:AB56. 协调机制包括:建立协调机构和制定协调制度,分区管治与协调规划中规划管理的行政措施须与之对应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57. 分区管治与协调规划的对象是各种类型的分区,规划的核心是空间资源的( )使用,其载体是区域土地A、合理B、有效C、集约D、规模参考答案:ABC58. 就住宅建筑本身而言,( )层住宅无论从建筑造价和节约用地来看都是最经济的A.4B.5C.6D.7参考答案:C59. 建立协调机制:由于存在经济联系区域同行政区划背离或不协调的状况,( )等发展协调机制是实施城镇体系规划的重要保障A、建立都市圈B、边界地区C、重点开发建设管治区D、区域间参考答案:ABC60. 在居住区里所谓的合理服务半径,是指居民到达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一般为( )A.600~1000mB.800~1000mC.400~600mD.1000~1500m参考答案:B。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