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连电路时,开关要断开;滑片放在阻值最大的位置;电流表一般用小量程;电压表的量程要看电源电压和所测用电器的额定电压;滑动变阻器要一上一下串联接入,并且要看题目给定的条件选择连左下或右下;电压表一定要放最后并联在所测用电器的两端69. 电路中有电流一定有电压,但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电路还得闭合)70. 电阻是导体的属性,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是否有电流通过无关电阻一般是不变的(尤其是定值电阻),但它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电阻越大,灯丝电阻表现最为明显71.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若并联电路的某一条支路电阻变大,则总电阻会随之增大72. 并联电路中,不管有多少条支路连通,每一条支路的电压相等且保持不变73. 串联电路是等流分压,电压和电阻成正比,也就是电阻越大,分得电压越大并联电路是等压分流,电流和电阻成反比,也就是电阻越大,电流越小74. 测电阻和测功率的电路图一样,实验器材也一样,但实验原理不一样分别是R=U/I和P=UI)测电阻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但测功率时功率是变化的,所以求平均值没有意义75. 电能表读数是两次读数之差,最后一位是小数。
76. 计算电能可以用KW和h计算,最后再用1KWh=3.6×10 6J换算77. 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是固定不变的,但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是变化的但在变化时,电阻是不变的可根据R=U2/P计算电阻78. 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并联,开关必须和灯串联,开关必须连在火线上,灯口螺旋要接零线上,保险丝只在火线上接一根就可以了,插座是左零右火上接地不可用铜丝、铁丝代替保险丝79. 无论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总功率等于各用电器消耗的功率之和80. 磁体上S极指南(地理南级,地磁北极,平常说的是地理的两极)N极指北81.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制成了电动机,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制成了发电机沈括发现了磁偏角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卢萨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贝尔发明了82. 磁盘、硬盘应用了磁性材料,光盘没有应用磁性材料83. 电磁波的速度都等于光速,波长和频率成反比84. 是利用电流来传递信息的,而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85. 电动机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外电路有电源 发电机原理:电磁感应,把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外电路无电源专题八 与人体有关的物理量1、质量约:50kg 2、重力约:500N 3、密度约:1×103 kg/m34、体积约:0.05 m3 5、身高约:160-170cm 6、电阻约:几千欧7、手臂长约:50——60cm 8、手掌面积约:100-120cm2 9、脚掌面积约:200-250 cm210、对地压强:行走时约:2×104Pa 站立时约:1×104Pa11、步长约:50-70cm 12、步速约:1.5m/s13、骑自行车速度约:4m/s 14、骑自行车时受到的阻力约:20N15、骑自行车时的功率约为:100W 16、脉搏跳动频率约:70-75次/min(1.2Hz)17、正常血压约:收缩压<130 mmHg,舒张压<85 mmHg 18、人体正常体温约:37℃19、100米短跑时间约:13-14s 速度约:7.5m/s 20、人说话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专题九 初中物理常见的科学研究方法 一、控制变量法 说明:某一物理量往往受到几个不同物理量的影响.为了确定各个不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就需要用人为的方法控制某些量,使其保持不变,然后改变某—一个量,看所研究的物理量与该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这种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方法的应用: 1.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之间的关系. 2.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3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 4.研究物体的动能与速度和质量的关系 5.研究物体的势能与质量和高度的关系. 6.研究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松紧、长短和粗细的关系. 7研究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导体电阻的关系. 8,研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 9,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导体中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 10研究电磁铁的磁性与线圈匝数和电流大小的关系. 11.研究的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二、转化法有的物理量不便直接测量,有的现象不便直接观察,通过转换为容易测量到与之相等或与之相关联的物理现象,从而获得结论的方法.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常常采用此方法测量或显示,此时也称放大法.方法应用:1.判断有无电流我们可通过电路中灯泡是否发光来确定.即根据电流产生的效应来判断. 2.分子运动看不见,摸不着,不好研究,但可以通过研究扩散现象认识它. 3.磁场运动看不见,摸不着,判断磁场是否存在时,用小磁针放在其中,看它是否转动来确定、 4.判断电磁铁磁性强弱时,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确定. 5.在研究电热的功率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电流通过阻值不等的两根电阻丝产生的热量无法直接观测和比较,而我们通过转换为让煤油吸热,观察煤油温度变化情况,将电热的多少转换成液柱上升的高度,从而推导出哪个电阻放热多. 6.在测量滑动摩擦力时转换成测拉力的大小。
7.利用乒乓球的弹跳将音叉的振动放大. 8.利用细管的水柱高度变化放大显示玻璃瓶的形变.三、等效替代法以一种清楚直观的模型或简单明了的方法代替——种复杂的现象或过程,以—种易于接受的方式给出复杂习题的答案.这样的方法称为等效(替代)法.运用这样的方法可以使所要研究的问题简单化,直观化. 方法应用:1.在力的合成与分解中,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2.在电路中,若干个电阻,可以等效为一个合适的电阻,反之亦可.如等效电路、串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都利用了等效的思维方法3.曹冲称象中用石块等效替换大象,效果相同.4.在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其中—根等效另一根的像.5用加热时间来替代物体吸收的热量.6.用自行车轮测量跑道的长度;跑道较长,无法直接测量,就用滚轮法处理:轮子的周长乘以圈数即为跑道的长度四、建立理想模型法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把研究对象的一些次要因素舍去,抓住主要因素,对实际问题进行理想化处理,去再现原型的本质的东西构建理想模型.这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思想,这是通过想像建立模型和进行实验的一种科学方法.可分为理想化模型和理想化实验应用方法:1.匀速直线运动,就是一种理想模型.在生活实际中严格的匀速直线运动是无法找到的,但有很多的运动都可以近似于匀速直线运动. 2.杠杆也是一种理想模型,杠杆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受到力的作用,都会引起或大或小的变形,但可忽略不计. 3,汛期,江河中的水有时会透过大坝底层从坝外的地面冒出来,形成“管涌”,“管涌”的物理模型是连通器. 4。
光线和磁感线都是虚拟假定来酌,但它们却直观、形象地表述物理情景与事实,方便地解决问题.通过磁感线研究磁场的分布,通过光线研究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五、类比法 1,研究电流时用水流类比电流 2用‘‘水压’’类比‘‘电速’’. 3用抽水机类比电源. 4研究做功快慢时与运动快慢进行类比等 5.用弹簧连接的小球类比存在着相互作用力的分子六、实验推理法 一些物理现象,由于受实验条件所限,无法直接验证,需要先进行实验,再进行合理推理得出正确结论实验推理法以大量事实为基础,以实验为原形方法应用1.研究牛顿第一定律. 2.研究真空中能否传声. 3.“在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这一重要结论,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得出来的.七、对比法通过事物问相同特征或相异特征的比较,找出事物间的不同点和相同点的研究方法方法应用 1.比热容概念的引.人:等质的煤油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从而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即比热容 2.密度概念的得出:不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不同. 3.比较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点. 4比较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5物体浮沉条件的得出:同一支铅质牙膏皮,做成盒状和团状分别漂浮和沉入水中.八、归纳法根据多个事例或实验结果的共性,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概括,对该类现象归纳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方法应用:1.苹果落地、水向低流、抛出的石块最后落向地面….…归纳出地球周围的物体都受重力的作用.2.音叉振动发声、鼓膜振动发声、人说话是声带振动发声……所以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3.通过多次的实验得出: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是导体的长度、材料、横截面积,以及导体的温度.4.平面镜成像规律:做了三次实验得出:虚像、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5、…….., 在所有的科学实验和原理的得出中,我们几乎都用到了归纳法. 分 类 法 根据所研究问题的异同点,把研究对象分为不同种类的方法. 1.根据内燃机燃料的不同,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 2.将物体分为导体和绝缘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3.把电路分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积 累 法 在被测量的物理量很小,测量工具无法直接测量时,通常采用将微小的量积累成比较大的量,再计算出平均值的方法.也称叠加法 1.想知道一张纸的厚度,就先测量100张纸的总厚度,然后用结果处以100,就可得一张纸的厚度. 2.想知道一枚邮票或一枚大头针的质量,用天平测量出200枚的总质量,求平均值可得一枚的质量. 3想知道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在铅笔上将金属丝密绕几十匝,测量出总宽度,用平均值可得其直径. 图 像 法 把一个物理量随另一个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在坐标系中的横、纵坐标轴上表示出来,使复杂的问题得以直观的体现,并找出变化规律. 1.熔化、凝固和沸腾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2.导体电阻上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3.同种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4.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图 表 法 通过大量的实验,取得数据,加工整理为图表,从而总结出规律. 1.研究凸透镜成像的物距、像距和焦距的关系. 2.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3小灯泡的电功率与其两端电压及电流的关系. 4.水沸腾过程温度的变化规律. 5.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专题十 电阻测量方法综述电阻的测量是初中物理最重要的一个实验。
由于它本身方法多样,使得考试时命题者能够不断推陈出新,想出各种新的花样对学生进行考察,所以它可以非常有效地对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进行考查因此电阻测量问题近年来一直是各地中考物理的一个热点问题,下面我们就对这类问题进行一个专门的总结,希望对同学们能有所帮助大家都知道,伏安法测电阻是电阻测量的基本方法它的具体方法是:用电流表测量出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I,用电压表测出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U,则可以根据求出待测电阻的阻值为了使测量误差较小,实验时一般用滑动变阻器来进行多次测量求出平均值以减小实验误差这种方法有两种基本的电路:其一是电流表外接法(如图1),这种接法电压表测量准确,但电流表测量的是待测电阻和电压表的总电流,所以测量得到的电流值偏大,这就导致整个测量结果偏小当电压表的阻值远大于待测电阻的阻值时,这种接法的误差较小,经常被采用其二是电流表内接法(如图2),这种接法电流表测量准确,但电压表测量的是待测电阻和电流表的总电压,所以所测得的电压值偏大,这就导致电阻的测量值偏大当电流表的阻值远小于待测电阻的阻值时,此法误差较小,常被选用除过伏安法测电阻这种方法外,我们通常还有以下几种测量电阻的方法:一.用电压表和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o来测量待测电阻的阻值:用电压表和定值电阻来测量待测电阻的阻值这种方法的原理是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
其典型的电路图如图3,分别用电压表测量出定值电阻Ro和待测电阻Rx的电压Uo和Ux,因为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故而有:,所以可得但是这种方法需要连接两次电路,而考试时一般都要求我们采用一次接线,这时我们可以采用如图4的电路图当开关断开时,我们可以用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o,当开关闭合时,我们可以用电压表测量出电源的电压U,按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当然,一次接线还有其它的接法,你能自己完成吗?另外,近来有的省市将单刀双掷开关引入了试题,这时我们可以采用如图5的电路图当开关掷向1时,电压表测量的是Ro两端的电压Uo;当开关掷向2时,电压表测量的是Rx两端的电压Ux二.用电流表和已知阻值的电阻Ro测量待测电阻的阻值用电流表和定值电阻Ro来测量待测电阻Rx的阻值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并联电路的分流原理其典型的电路图如图6,用电流表分别测量出通过Ro和Rx的电流Io和Ix,因为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有,故而有: 显然,如果只有一个开关和电流表,这种方法需要采用两次接线,请同学们仿照上面电压表的例子自己完成一次接线或用单刀双掷开关与电流表测量电阻的电路图另外,用电流表和定值电阻测量待测电阻的阻值还有一种方法:先将定值电阻单独接入电路,读出这时电流表的读数I1,然后再将定值电阻与待测电阻串联接入电路,读出这时电流表的读数I2。
因为电源电压不变,所以有:,因此有三.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测量待测电阻的阻值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测量待测电阻的阻值,我们可以将滑动变阻器的下面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将它看成一个定值电阻采用上述二、三的方法;当然,我们也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如图7,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至b端时,用电压表测量出Rx两端的电压Ux,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至a端时,用电压表测量出电源的电压U,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我们可以得到:2、如图8,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至b端时,用电流表测量出Rx和R’串联时的电流I1,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至a端时,用电流表测量出Rx单独接入电路时的电流I2,因为电源电压不变,可以得到:,故有:当然,我们也可以采用图9的电路,具体情况请自己思考四.用等效法测量电阻如图10所示电路就是用等效法测量电阻的一种实验电路其中是Rx待测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Ro是电阻箱(电阻箱的最大电阻值大于Rx)其实验步骤如下:(1)、按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在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置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端,并且将电阻箱Ro的阻值调至最大图10 (2)、闭合开关S3)、闭合开关S2,调节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使电流表指针指在适当的位置,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I。
4)、先断开开关S2,再闭合开关S1,保持滑动变阻器R的电阻不变,调节电阻箱Ro的阻值,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I,读出此时电阻箱的阻值,则它就是我们测得的待测电阻的阻值当然,用等效法测量电阻也可以不用电流表而用电压表,具体做法请大家独立思考五.用万用表中的电阻档或欧姆表直接测量电阻此法较为简单,不再讨论考场应试技巧一、 要充满自信相信自己已复习得很出色,考试题都练过同种题型,我一定能做对二、 时间观念强按照顺序答题,有难度的题要敢于放弃,把会做的题做完做对,就成功了三、 看清物理过程明确所要考察的是哪个过程四、 看准关键词,挖掘隐含条件这样可直接得到正确答案,并能绕开试题设置的陷井五、 答题要规范作图题要用铅笔和三角板,实验题要看清实验目的,写出条件,计算题要写出解、答写公式,有代入过程,有必要文字说明,加下标六、 计算要准确写算式,不要简单口算,多动手在稿纸上计算,注意小数点七、 做好选择题最好的方法是排除法,根据自己的知识先排除最直接的不能根据思维定势来判断八、 检查要仔细有问题的不要急于改,要多种方法判断,不能确定的要相信第一次的答案精品文档】第 1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