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10g酒精和 50g水混匀后形成 60g酒精溶液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后得到30g P2O5,则参加反应的 O2和磷的总质量一定为 30gC2L氢气和 1L氧气反应,生成 3L水,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2g氢气和 8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 10g水,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解析:BA、10g 酒精和 50g 水混匀后形成 60g 酒精溶液,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后得到 30g P2O5,则参加反应的 O2和磷的总质量一定为 30g,符合题意;C、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不是体积,不符合题意;D、氢气和氧气反应:2H2+O2点燃2H2O,参加反应的氢气、氧气和生成水的质量比为:4:32:36=1:8:9,故 2g 氢气和 8g 氧气反应,氢气剩余,不能生成10g 水,不符合题意故选 B2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中正确的是A单质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最外层电子数,因此镁元素和氦元素化学性质相同C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分解可能产生氧气,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D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原子C解析:C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但一种元素可以组成多种单质,如氧气和臭氧、金刚石和石墨,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故A 选项错误;B、氦元素的原子核外只有一层电子层,排有两个电子,已经排满,故其化学性质稳定,而镁元素有三层电子层,最外层最多能排8 个电子,但只排了2 个电子,故化学性质不稳定,故 B 选项错误;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故 C 选项正确;D、中子不带电,但不是分子或原子,故D 选项错误;故答案选 C。
3下图是某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Z是由 Y分解生成的B一个 Y和 W 分子中均有 10个电子C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原子的种类也发生了改变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一定不变B解析:B【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是氨气与一氧化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6NO催化剂5N2+6H2OA、由图可知,Z 是由 X 和 Y 反应生成的,不符合题意;B、1 个氨分子中含 7+3=10 个电子,1 个水分子含 8+2=10 个电子,符合题意;C、在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原子的种类不变,不符合题意;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不符合题意故选 B4一个密闭容器内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待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反应前质量/g反应后质量/g甲11乙2511丙X15丁38A表中的 X=6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应的物质C解析:C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1+11+15+8-1-25-3=6,选项 A 正确;B、反应中乙和丁的质量比为(25g-11g)(8g-3g)=145,选项 B正确;C、反应中,甲物质的质量没有变化,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乙物质的质量减少,属于反应物,丁物质的质量增加,属于生成物,丙物质的质量增加,属于生成物,该反应中反应物只有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属于分解反应,选项C 错误;D、甲物质的质量不变,甲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加反应的物质,选项D 正确。
故选 C5当空气中受到 SO2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石灰石粉末,使空气中 SO2含量降低,该过程发生反应为:2CaCO3+2SO2+X=2CaSO4+2CO2,则 X 的化学式为()ACaO解析: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由化学方程式BO3CO2DCOCB在反应中乙和丁的质量比为145D甲物质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加反2CaCO3+2SO2+X=2CaSO4+2CO2知,生成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Ca,2;S,2;C,2;O,12;已知反应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Ca,2;C,2;S,2;O,8;比较分析可知 X中只有 O元素,其原子个数分别为2,故 X的化学式为 O2;故选:C6如图是乙烯和水反应生成酒精的微观模拟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 个乙烯分子由 2 个碳原子和 4 个氢原子构成B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C参加反应的乙烯和水质量比28:2D该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解析:C【分析】由微观模拟图可知,每一个乙烯分子与一个水分子结合生成一个酒精分子A.由微观模拟图可知,一个乙烯分子由2 个碳原子和 4 个氢原子构成,选项A 不符合题意;B.由微观模拟图可知,每一个乙烯分子与一个水分子结合生成一个酒精分子,因此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选项 B 不符合题意;C.由微观示意图可知,每一个乙烯分子与一个水分子结合生成一个酒精分子,乙烯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8,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因此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4:9,选项 C 符合题意;D.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乙烯和水反应生成酒精,符合化合反应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7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属于单质B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NH3C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3D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C解析:CA、乙分子只含一种原子属于单质,A 正确B、氨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氧气的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氮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为28,水的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NH3,B 正确.C、化学方程式 4NH3+3O2点燃2N2+6H2O,物质的质量比为相对分子质量和化学计量数乘积的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228):(618)=14:27,C 错误D、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都是+1 价,没有变化,D 正确故选:C8逻辑推理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阳离子是带正电荷的粒子,所以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C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D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所以纯净物都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C解析:C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红磷和白磷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有磷元素,选项 A不正确;B、带正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阳离子,例如质子带正电荷,不是阳离子,选项B不正确;C、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选项 C正确;D、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例如铁是纯净物,是由铁原子构成的,选项C不正确。
故选 C9常用燃烧法测定某些物质的组成,现取2.3g某物质 R 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4.4gCO2和2.7gH2O对该物质 R 的组成和结构有下列推断:一定含 C、H 元素可能含氧元素一定含氧元素每个分子中 H、O 的原子个数比为 6:1每个分子中 C、H 的原子个数比为 4:1每个分子中 C、H 的原子个数比为 1:3该物质中 C、O、H 的元素质量比为 12:3:8)其中正确的是(A解析:BBCDB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水中氢元素来自于R,因此 R 一定含 C、H 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反应的氧气质量:4.4g 2.7g 2.3g 4.8g,R 中碳元素质量:4.4g氢元素质量:2.7g121.2g,442 0.3g,氧元素质量:2.3g1.2g 0.3g 0.8g,因此 R 一定含18有氧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R一定含氧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每个分子中 H、O 的原子个数比为:每个分子中 C、H 的原子个数比为:0.3g0.8g 6:1,该选项说法正确;:1161.2g0.3g1:3,该选项说法不正确;:112每个分子中 C、H 的原子个数比为 1:3,该选项说法正确;该物质中 C、O、H 的元素质量比为:1.2g:0.8g:0.3g 12:8:3,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10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C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解析:BA、由生成物的微观结构可知:生成物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同种分子,属于一种化合物,故 A 项错误;B、由微粒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故B 项正确;C、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C 项错误;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故D 项错误;故选:B11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BA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比为 15C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 25D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C解析:C【分析】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减少了48%-12%=36%,故甲是反应物;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为1-12%-70%-20%=8%,乙的质量分数减少了 32%-8%=24%;反应前丙的质量分数为1-48%-32%-10%=10%,反应后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70%-10%=60%,故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A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A 说法错误;B由上述的分析可知,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比为36%:60%3:5,故选项 B 说法错误;C由上述的分析可知,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24%:60%2:5,故选项 C 说法正确;D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甲和乙,生成物是丙,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 D 说法错误故选 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反应后质量分数增加的属于生成物、质量分数减少的属于反应物),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12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物质反应前物质质量/g反应后物质质量/g甲8乙32丙5丁4164x24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中甲、乙两种物质质量比为4:1D甲为生成物,乙为反应物C解析:C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x=8+32+5+4-16-4-24=5,反应后甲、丁质量增大,是生成物,乙质量减小,是反应物,该反应是分解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B、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该选项说法正确;C、反应中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6-8):(32-4)=2:7,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反应后甲质量增大,是生成物,乙质量减小,是反应物,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C点睛】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13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它们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名称反应前质量/g反应后质量/g甲乙丙丁501610m826016A甲是化合物Bm=38C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D此反应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B解析:B【分析】反应中反应物质量会减少,生成物质量会增加甲的质量由50g变为 16g,质量减少,为反应物;丙的质量由 8g变为 26g,质量增加,为生成物;丁的质量由0g变为 16g,质量增加,为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则得:50 g+10 g+8 g+0 g=16 g+m g+26 g+16 g,解得 m=10g乙的质量始终为 10g,质量不变,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A、甲为反应物,丙、丁为生成物,乙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因此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甲中至少含有 2种元素,故甲是化合物,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以上分析,m=10g,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由上分析可知,乙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甲为反应物,丙、丁为生成物,乙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因此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14下列图象与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A将一定质量的蒸馏水通电B加热氯酸钾和加热等质量氯酸钾与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产生氧气质量C在一密闭容器内燃烧足量的红磷,容器内气压的变化D一定质量的氢气和一定质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内恰好完全反应,容器内原子总数目变化C解析:CA通电分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而不是质量)之比为2:1,故选项 A 图象错误;B加热氯酸钾和加热等质量氯酸钾与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纯氯酸钾中氯酸钾的质量比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大,最终纯氯酸钾生成氧气的质量多,但加入二氧化锰的反应速率快,至完全反应所需时间短,故选项B 图象错误C红磷燃烧放热,装置内气压增大,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被消耗,气压逐渐减小,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最终气压一定比反应前小,故选项C 图象正确D一定质量的氢气和一定质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内恰好完全反应,容器内原子总数目不变,故选项 D 图象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15如图是水电解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电解属于物理变化B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D该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数量不变D解析:DA、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A 错误;B、由水分子的构成可知,水分子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选项B 错误;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水分子变化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选项 C 错误;D、根据图示,该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数量不变,选项D 正确故选 D二、填空题二、填空题16化学基础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关键,请按下列要求填空1)请用化学符号填空:2个硅原子_;硫酸铝_;碳酸银_;铵根离子_2)图 1 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_(填“得”或“失”)电子,变成_(写微粒符号);(3)写出一条从图 2中获得的信息_4)如图 3所示是汽车尾气治理过程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按要求回答问题:图 3 中体现了在化学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填序号)A元素种类;B 原子种类;C 分子数目;D 原子数目;E 元素的化合价图 3 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2SiAl2(SO4)3Ag2CO3 失 Al3+汞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80(或汞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006)ABD 一氧化碳+一氧化氮氮气+二氧化碳解析:2SiAl2(SO4)3Ag2CO3NH4失Al3+汞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80(或汞原子的相催化剂对原子质量是 200.6)ABD一氧化碳+一氧化氮 氮气+二氧化碳(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硅原子表示为 2Si;硫酸铝由铝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离子个数比为2:3,其化学式为 Al2(SO4)3;碳酸银由银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离子个数比为2:1,其化学式表示为Ag2CO3;一个铵根离子由一个氮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带有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表示为NH4。
2)图 1 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该微粒最外层有3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变成带 3 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该粒子核内质子数为13,是铝离子,表示为Al3+;(3)从图 2中获得的信息:汞元素的核电荷数为80(或汞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00.6)4)A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B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C 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D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E 该反应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在化学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元素种类、原子种类、原子数目,故选 ABD催化剂图 3 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一氧化碳+一氧化氮 氮气+二氧化碳17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社会热点紧密联系某火箭在发射时,其燃料发生反应的微粒种类变化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反应前后都存在 N2分子B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1:2C 每个甲分子中含有6 个原子D 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28:18灼热的铁粉能跟汽车尾气中的氮的氧化物发生反应,可用以消除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其化学反应可表示为:4NxOy+3yFeyFe3O4+2xN2,若要使 15.2g NxOy通过盛有足量灼热铁粉的玻璃管,充分反应后得到5.6g N2,则化学式 NxOy中的 x:y_。
BC2:3解析:BC2:3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N2O4和 N2H4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N2和 H2O,化学方程式为N2O42N2H4点燃3N24H2OA由化学方程式和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反应前不存在N2分子,选项说法错误;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1:2,选项说法正确;C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每个甲分子中含有6 个原子,选项说法正确;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丙(N2)和丁(H2O)的质量比为 84:727:6,选项说法错误故选 BC由反应的方程式可知:4NxOy(4 14x 16y)15.2g3yFeyFe3O42xN22x1425.6g(4 14x 16y)15.2g2x1425.6gx2y3故化学式 NxOy中的 x:y=2:318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下列微粒模型中可用来表示处应填的微粒的是_(填标号)2)图 1 中表示的是_,写出一种符合要求的A 物质名称_3)图 2 是氯、钠两种元素的微粒结构示意图图 2 中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 的数值是_图 2 中钠原子的质子数为_反应中易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两个钠离子可表示为_。
请将如图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补齐_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C 离子铁 811失去 2Na+解析:C离子铁 8 11失去 2Na+2Na+Cl2点燃2NaCl(1)水由水分子构成,每个水分子由2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故选 C2)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离子可与原子相互转化,故图1 中表示的是离子;铁由铁原子构成,故 A 物质可以是铁;(3)氯离子是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形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故图 2 中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中 x的数值是 8;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故图2 中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小于 4,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 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钠离子表示为2N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右上角表示元素符号,左上角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故将图补齐为:;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19水是生命之源1)检验硬水和软水时可选用的物质是_。
2)生活中经常使用NH2C1对饮用水进行消毒消毒时发生反应点燃2NaClNH2C1+X=NH3+HC1O中 x的化学式为_,在 HC1O中,元素 C1的化合价为_肥皂水 H2O+1 价解析:肥皂水 H2O +1 价(1)硬水加肥皂水起泡少,软水加肥皂水起泡多,检验硬水和软水时可选用的物质是肥皂水,故填:肥皂水2)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N、2H、Cl、X,反应后 N、4H、Cl、O,根据质量守恒 X 中含有 2H、O 为 H2O,氢元素+1 价,氧元素-2 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元素 C1 的化合价为+1 价,故填:H2O;+1 价20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1)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实现了在光照下分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硫酸铜溶液中_2H2O2H2O2CuSO4+2NaOH=Cu(OH)2+Na2SO4解析:2H2O催化剂、光2H2O2CuSO4+2NaOH=Cu(OH)2+Na2SO4(1)水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实现了在光照下分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催化剂、光2H2O2。
2)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硫酸铜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21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1)用氯酸钾制取氧气_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3)木炭在空气中燃烧_4)硫磺在空气中燃烧_5)镁在空气中燃烧_解析:2KClO3MnO22KCl+3O23Fe+2O2点燃Fe3O4C+O2点燃CO2S+O2点燃SO22Mg+O2点燃2MgO(1)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3MnO22KCl+3O2(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3Fe+2O2点燃Fe3O4(3)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2点燃CO2(4)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S+O2点燃SO22MgO(5)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化学方程式为:2Mg+O2点燃22多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了解物质世界如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1)从分类角度看,物质B 属于_(填“单质”或“化合物”);(2)从微观的角度看,物质A 是由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物质 A 和物质 B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该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是_;(3)从定量角度看,参加反应的A 和 B 的微粒个数比为_,质量比为_。
4)从符号表征角度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基本反应类型为_;(5)从能量的角度看,该变化是把_能转化为_能单质分子分子构成不同(或分子种类不同)氢原子和氧原子(或 H 和 O)2118 化合反应化学热(或内)解析:单质分子分子构成不同(或分子种类不同)氢原子和氧原子(或 H 和 O)21 182H2+O2点燃2H2O化合反应化学热(或内)根据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化学方程式为2H2+O2点燃2H2O;(1)从分类角度看,物质B 的分子是由同种的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2)从微观的角度看,物质A 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构成的,物质A 和物质 B 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或分子种类不同),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该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或 H 和 O);(3)从定量角度看,根据2H2+O2质量比为 4:32=1:84)从符号表征角度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反应;(5)从能量的角度看,该变化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热(或内)能23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84”消毒液等被广泛使用1)蔬菜、水果等食物不能用“84”消毒液消毒,原因可能是_2)次氯酸钠(NaClO)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钠中Cl 化合价为_价。
3)工业制取次氯酸钠的原理是:2NaOH+Cl2NaCl+NaClO+X,则 X 的化学式为_4)洁厕灵与“84”消毒液混合使用时会发生化学反应(NaClO+2HCl=NaCl+Cl2+H2O),生成有毒物质,因此禁止将两者混合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A Cl2是有毒气体B 消毒液浓度越高越好C 使用“84”消毒液最好佩戴橡胶手套D NaClO、H2O 均为氧化物有腐蚀性或有氧化性等+1H2OAC解析:有腐蚀性或有氧化性等 +1 H2O AC(1)蔬菜、水果等食物不能用“84”消毒液消毒,原因可能是:“84”消毒液有腐蚀性、氧化性等;故填:“84”消毒液有腐蚀性、氧化性等2)次氯酸钠中,钠元素化合价为+1 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 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点燃2H2O,参加反应的 A 和 B 的微粒个数比为 21,点燃2H2O,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1)+x+(-2)=0,得 x=+1 价;故填:+1;(3)反应前钠原子、氧原子、氢原子、氯原子个数分别为2、2、2、2,反应后钠原子、氧原子、氢原子、氯原子个数分别为2、1、0、2,所以 1 个 X 分子中,含 2 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则 X 的化学式为 H2O;故填:H2O;(4)ACl2是有毒气体,该选项说法正确;B消毒液浓度不是越高越好,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使用“84”消毒液最好佩戴橡胶手套,该选项说法正确;DNaClO 中含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填:AC24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活塞左端管内密封有空气,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气连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刻度5cm 处1)向烧杯内加入适量水,与生石灰反应的目的是_2)反应开始时活塞向_(填“左”或“右”)移动3)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加热白磷右解析:加热白磷右4P5O2点燃2P2O5(1)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温度升高,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白磷燃烧,故向烧杯内加入适量水,与生石灰反应的目的是加热白磷2)白磷燃烧放热,故反应开始时活塞向右移动3)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其化学方程式为4P5O2点燃2P2O525下图是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1)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生成物中氧化物与单质的质量比为_3)请用微粒观解释此化学变化的实质_9:8 过氧化氢分子破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水分子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解析:2H2O2催化剂2H2O+O2 9:8过氧化氢分子破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水分子,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1)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过氧化氢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了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催化剂2H2O+O2。
2)由方程式是:生成物中氧化物水与单质氧气的质量比为(182):32=9:83)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化学变化的实质是:过氧化氢分子破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水分子,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26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某反应的微观示图如下图所示,根据微观示图答题1)该反应中涉及_种氧化物分子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反应物的物质之间质量比为_(填最简整数比)15:14解析:2NO2CO催化剂2CO2 N215:14(1)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因此该反应中涉及到一氧化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三种氧化物;(2)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化学方程式为2NO2CO催化剂2CO2 N23)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之间的质量比为NO:CO=(302):(282)=15:14;三、解答题三、解答题27如图是甲烷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通过比较、归纳,回答下列问题:(1)_构成一个甲烷分子(2)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中都含有_(3)如有相同质量的氧原子和碳原子,则其中含有原子个数较多的是_解析: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氧原子碳原子【解析】解:(1)由物质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一个碳原子和4 个氢原子构成一个甲烷分子;(2)由微粒的构成可知,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3)由于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大于碳的相对原子质量 12,所以,如有相同质量的氧原子和碳原子,则其中含有原子个数较多的是碳原子。
案为:(1)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2)氧原子;(3)碳原子28如图 A、B、C 是三个研究物质组成的实验,从研究方法得知:(1)A 实验室利用可燃物红磷消耗瓶内的氧气使瓶内压强减小来推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B 实验得到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结论,理论依据是_3)C 实验可通过检验燃烧产物推断可燃物组成,如将 1.5g 某有机化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测定生成了 4.4g 二氧化碳和 2.7g 水,如果此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 30,则可推断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解析:4P+5O2【解析】(1)A实验中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2P2O5质量守恒定律C2H6(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B 实验得到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结论,理论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3)由题意,反应后 CO2和 H2O生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有机物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CO2中 C 元素的质量=4.4g=2.7g12100%1.2g;H2O中 H元素的质量442100%0.3g;1.2g+0.3g1.5g,说明无氧元素。
C、H 的原子个数比为181.2g 0.3g:=1:3如果此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30,则可推断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12129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1)写出图中单质的化学式_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解析:O2 4NH3+5O24NO+6H2O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解答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图中所示单质为氧气,化学式为 O2;(2)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氨气与氧气在有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点睛:明确每个模型表示的含义,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30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部分反应的基本类型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_2)镁条燃烧:_、基本反应类型为_3)过氧化氢在 MnO2催化下制 O2:_、基本反应类型为_解析:C+O2反应【解析】(1)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2(2)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化学方程式为:2Mg+O2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3)氧化氢在 MnO2催化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点睛:化学反应的类型有四个: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特征是:多变一;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特征是:一变多;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2H2OO2,反应CO2;2MgO,反应符CO2 2Mg+O22MgO化合反应 2H2O22H2OO2分解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