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危险源及各种职业危害风险预防控制一、生产活动控制:1、安全生产“五同时”管理:按照《安全生产五同时管理制度》,对安全生产进行“五同时”管理,使安全生产符合“五同时”要求2、安全技术措施管理:按照《安全、环保措施项目实施办法》加强安“安措、环措”项目的管理,确保“安措、环措”项目实施安全技术措施管理活动及相应记录,按照《安全、环保措施项目实施办法》规定执行3、严格按照相应工艺规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修订版2006)、各类相应安全管理制度、《设备使用管理标准》的要求对生产过程中的机械伤害、触电伤害、起重伤害、火灾爆炸、高温伤害、噪音排放、废气粉尘烟雾排放等重要危险源进行控制4、危险作业管理:按照《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对危险作业进行安全管理,使危险作业符合《危险作业审批制度》(DM5.3.29)程序和有关要求5、新、扩、改建建设项目管理:按照《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对新、改、扩建建设项目进行“三同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使新、改、扩建建设项目符合“三同时”程序和有关要求6、企业内交通安全管理:各单位应按照《企业内交通安全管理规定》对企业和工厂内交通安全进行控制和管理7、消防安全管理:各单位应按照《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执行对工厂消防安全进行控制和管理。
8、职业卫生和劳动保护管理:按照《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预防管理制度》、《女工和未成年人保护制度》对企业员工的劳保用品发放、员工健康检查、女工健康检查、女工劳动保护、有害作业人员健康检查等进行控制和管理,建立劳保用品台账、职工健康档案二、设备设施管理活动控制:1、按照《能源管理制度》、《工业气瓶安全管理制度》、《内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相应《安全管理制度》、相应《《管理规定》以及各类相应《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对可能造成重大风险的锅炉房、空压站、制氧站、制冷站、配气站、配电房、各类电气设备设施和燃气管道等生产和燃爆设备设施,采取相应措施,对设备设施管理和检修过程中的触电伤害、机械伤害、火灾爆炸、噪音排放重要危险源进行控制;2、按照《特种设备及人员安全管理制度》、《设备使用管理标准》、《设备维护管理标准》的要求对设备进行控制,建立特种设备档案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对与设备相关触电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火灾爆炸重要危险源进行控制;按照《安全、职业危害防护设备管理制度》采取相应措施,确保防护设备有效运转3、按照《放射安全管理制度》对放射源、防护装置和射线检测活动进行控制,对射线伤害的重要危险源进行控制。
无损检测活动及相应记录,按照《放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工厂相关制度的要求执行三、技术活动控制:1、技术部门在设计过程中应在考虑新产品设计、生产工艺设计的同时,安排相应的职业健康安全技术措施和防护设施设备;2、在新产品设计、生产工艺设计评审和验证阶段,对职业健康安全技术措施和防护设施设备进行评审和验证;3、在工厂各类职业健康安全技术措施和防护设施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时,对工厂各类职业健康安全技术措施和防护设施设备的改造实施技术控制四、采购活动控制:1、物资采购处作好原材料、危险化学品、劳保用品、安全用品、外购气体的工业气瓶、吊索具、电动(风动)工具、低值易耗品的贮存、发放的管理,防止倾倒、泄漏和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2、采购活动及相应记录,具体按照《采购管理程序》、《工业气瓶安全管理制度》、《吊索具安全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生产库房管理制度》、《手持电动(风动)工具安全管理制度》、《内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五、劳动关系控制:1、按照《合同管理办法》《工伤保险条例》的实施意见”以及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对工厂劳动关系进行控制,保障职工权益2、各职能部门应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各类文件规定,进行日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
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若发现安全隐患、安全事故及其他安全问题按《职业健康安全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事故(事件)报告、调查和处理程序》处理六、 事故、事件和不符合控制:1、对事故、事件和不符合实施运行控制和管理,并作好相应记录当出现事故、事件和不符合情况时,按照《事故(事件)报告、调查和处理程序》、《职业健康安全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处理2、紧急情况的处理控制:各部门和生产分厂紧急情况的处理按照《应急准备及响应管理程序》规定,对各部门和工段紧急情况的处理活动进行控制,并作好相应记录七、运行记录管理考核:1、各部门和生产分厂各类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活动进行后,按照相关的程序、安全操作规程、管理制度和管理规定等文件的记录规定,应做好相应的活动记录记录的填写,按照相应的程序、安全操作规程、管理制度和管理规定文件规定执行2、将各单位运行控制实施情况纳入单位安全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不按本程序执行而造成伤害事故,追究相关部门和责任人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