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四年级学生作文兴趣的体会朝阳小学 伍强虽然四年级学生经过一定的写话训练,但他们仍然有很多人对写作有恐惧感,就是那些平时能说会道的孩子一到了作文课上,很多人会眉头紧锁,面对作文题目时满脸焦虑和迷惘,抓耳挠腮,啃笔头,不知从何下笔如何让学生在习作训练中“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呢?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呢?我在语文教学实践的摸索中发现,运用生动活泼的小练笔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文兴趣什么是小练笔呢?小练笔是“读写结合”最有效的载体,阅读教学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课堂小练笔这一得天独厚的形式,就能够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作“奠基”一、练好小练笔有时,教材课文中的留白就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空白背后的故事,我们要善于捕捉文本中的这些空白点,化空白为小练笔,拓展文本内涵不仅能增强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的情感体验,还能有效地训练习作能力 如课文《一次感人的京剧表演》第二自然段中“只听得卡擦一声,他的右小腿骨折了!断骨从靴子里穿了出来,鲜血染红了戏服”课文在高潮中戛然而止,耐人寻味我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展开遐想——盖叫天会有怎样的表情?会想些什么?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心理活动的描写在课堂浓厚的语言情境中学生因“心动”而 “笔动”,因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而且这样的习作训练束缚少,学生自然也就容易动笔,乐于动笔了。
二、写好仿写儿童最善于模仿充分利用教材中优美的句、段、篇作为读写结合的范本和中介,让孩子通过小练笔的形式,及时运用阅读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写作,不但能满足了儿童好表现的天性,还能激发孩子习作的积极性就语文教学而言,从学习前人的经验到创造性的运用,模仿是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仿写是从阅读到独立作文起桥梁作用的训练方式如教学《威尔逊出游》一课,我就叫学生写了一篇随笔《威尔逊第二次出游》,在随笔习作中孩子们能够模仿课文进行创作,课文主要就是要让学生懂得做事情要有计划的道理在学生的习作中,威尔逊的第二次出游很愉快,因为他懂得了根据实际情况处理事情他不仅自己做的很好而且还帮助了别人学生在习作的同时对文本进行了更深的理解这样的练笔也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孩子们积累语言,形成语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三、创新出佳作改写是在原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改变课文的表现形式,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加工、改造,是想象作文的综合性小练笔我们小学课本编入了不同的体裁的内容,有古诗、散文、记叙文等当我们学完了课文,学生在充分理解了诗词思想和意境之后可以引导学生改写成写景状物的记叙文如《山行》一诗,除了书中提到的枫林、人家外,我要求学生自由想象添加花、草、人物等,构成一幅秋景图。
以《秋游》为题,把这一场景描绘下来这样,学生对原诗的理解更加深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训练从而享受创作的快乐当我们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与孩子们一道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在浓厚的语言情境中,激起表达的热情,通过适时引导学生进行仿写、补白、续写、改写等方式小练笔这无疑是为孩子铺设一条通向作文殿堂的台阶,让孩子们在不经意间快乐地叩开作文大门,踏上作文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