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无线信道中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

无***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85.50KB
约6页
文档ID:157923750
无线信道中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_第1页
1/6

无线信道中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噪声軎道下传输渐诗f17像的璇合绪源悟道编码方法.该方法根据信遗条件的好坏动态的矾整信源编码速率和信道编码速率,阁此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和编码教率.同时该方法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等优点.试验证明本方法与以前文献中提出的EEP打法以及UEP方法相比.在信噪比低时即信道条件恶劣的情况下,能够明显提高恢复图像的质量.【关键词】: 渐进,联合信源信道编码, SPlIHT,RCPC序 言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在无线信道中(包括个人通信系统及卫星通信系统)如何传输视频和图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大焦点.无线信道给人们带来的巨大挑战,就是其传输的不可靠性(极易出现误码).这是由其固有的特点一即频带资源有限,传输信道时变的错误特性所决定的以往的图像姬信中,人们往往将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分开进行,遵循于香农tSI-ail儿on)定理.然而,由于无线信道车身特点造成的问题照搬定律将不能获得良好效果.例如,香农定理没有对信道的错误特性做任何分析,并且没有考虑信源、信道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等等.近年来,将信源编码与信道编码相结合的思想受到了人们的日益重视.已有许多文献利用联合信源信道编码对无线唐道中的多媒体(图像、视频)传输做了研究。

本文提出了一种无线信道中传输图像的基于小波SPIHT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方法,主要思想是采用基f小波SPIHT的信源编码,并对编码后的比特流按其重要性进行不等错误保护由于小波SPIHT算法的内嵌编码特性(渐进传输和码率可调),我们根据无线信道的时变特性自适应地改变信源编码的速率,同时改变RCPG信道编码速率,以达到既保证图像的传输质量,又不增加额外的带宽的目的.即当信道环境恶劣时,我们通过少传甚至不传非重要部分(图像的高频分量)来降低信源编码的编码速率,同时增强对信源编码后重要部分的信道编码的保护强度;而当信道环境较好时.我们通过适当增加非重要部分(图像细节部分)的传输来提高信源编码的编码速率,同时减小信道编码的保护强度1基于小波SPIHT的图像编码算法SPIHT算法是由Said和Pearlnan提出的对Shapiro的内嵌零树小波EZW算法的改进.其显著特点是极低的计算复杂度和高质量的恢复图像,它打破了传统编码算法中编码效率与复杂度同步增长的界限,并且合理利用了小波分解后的多分辨率特性,获得了优良的编码性能.同现有的其它编码方法相比,它不仅在性能上具有很高的信噪比和较好的丰观视觉质量,而且编译码速度快,同时具有内嵌编码的特征,能够终止千所需的码率或图像质量处,适合于逐渐浮现式的图像传输。

SPIHT继承了如图1所示的小波系数的零树(空间定位树)结构,该算法将某一树结点及其所有后继结点划归为同一集合,集合的分割过程是不断地将一个集合分成4个子集再分别对每个子集进行重要性测试的过程.重要性测试函数定义为其中Cij表示坐标为(i,j)处的小波系数值,n表示第n层比特平面,r为某个子集.如果集合中所有元素的幅值小于某阀值(即该集合是不重要的),则使片j一个比特即可表示,这样就大大简化了集合的表示.由于变换系数在空间定位树结构中的相似性,使采用这种集合分割后的排序算法具有高效率的特点SPIHT算法分为4个步骤,即(1)初始化:(2)排序过程:(3)细化过程:(4)步长更新:n自减,跳回步骤(2)从上述算法中可以看出;初始化过程与EZW完全相同,细化过程类似干EZW编码的逐次逼近量化过程,而SPIHT改进了EZW的重要图的表示方法,也就是重要像素在表中的排序信息,使得集合的表示更为精简,从而提高了编码效率.2基于不等错误保护的RCPC信道编码RCPC码是在增信删余卷积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速率可变卷积码.它对一个速率为1/N的码字以周期P进行增信删余,从而得到一组速率为P/(P+l)的码字,其中f可以是从l到1到(N-1)P中的任意一个整数.RCPC码的速率可变特性是由它的增信删余码表决定的.在码表中,所有高速率的码字都包含在低速率的码字中.如果高速率的码字的纠错能力不够强,我们只需增加先前删余的码字来降低信道编码码率,提高其纠错能力。

假设码的自由距离为df,码字中重量为d的码序列数为ad,错误路径距离为d的概率为Pd,则错误译码事件的概率的上界为:假设在一个增信删余周期内所有重量为d的非零信息位总数为cd,则误比特率的上界为:3联合信源信道编码原始图像经过信源SPIHT图像编码器)编码,产生的码流被打包分成长度固定的数据块.对每个数据块加以16bit的循环冗余校验(CRC)后,码流将通过RCPC信道编码器经过信道传输后,接收端将首先经过RCPC解码器,再经过CRC解码和解分组.当CRC解码发现了RCPC未能纠正的错误时,为了防止错误传播,解分组将结束,该错误所在数据块之后的所有码流将被丢弃.SPIHT信源编码器只利用接收到的正确数据恢复原始图像.RCPC编码器对不同的比特段给予不等错误保护,其初始的保护等级足预先确定好的.并且对解码端是已知的.开始传输后,系统将根据解码端的反馈参数来实时的调节-信源编码的传输速率以及各比特段的错误保护等级,并将新的RCPC编码参数放在码流头部,传输给解码端当信道条件恶劣时系统将减少传输信源编码产生的码流的分组数,并且增加对码流的保护,而当信道条件好时系统将增加信源的传输分组数同时降低对码流的保护.实际上,总的传输速率是不变的.信道条件差时增加对信源保护的冗余比特是以减少的传输分组数为代价的.即原本为了提高恢复图像而传输的图像细节部分变成来保护前面图像主体部分的冗余比特.系统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在于,如何动态地调整信源的传输分组数以及各分组的错误保护等级.下面我们将对此问题做洋细讨论.假设将SPIHT编码器以编码速率Rsbpp产生的比特分成N组,每组k个比特.则一幅图像所包含的总比特数为总比特数: (1)其中Ns表示该图像的总样点数: (2)如果有i个分组被正确接收.则图像就以速率(ik/Ns)bpp重建,因此我们定义rs=k/Nsbpp为每个分组的编码速率.这样,Rs即为所有的分组都被正确接收时的信源编码速率; (3)假设信道编码分配策略∏将速率分配给第i个信源分组,则分配策略∏集合即表示为一系列信道编码速率的集合那么对应于策略∏的系统传输速率Rt(信道符号数/像素数)为 (4)式中Rc为总信道编码速率,表示第i个信源分组的信道编码速率.由于信源采用SPIHT算法,编码出来的比特的重要性}几码流呈递减的趋势,即越靠前的比特越重要,因此我们对各分组的保护等级应满足以下关系: (5)为了便于分析,假设将信源分组进行三等分,并对这三部份分别进行不等错误保护.则分配策略∏即为,这里L1+L2+L3=N(∏),且L1=L2=L3如图3所示为了在信道恶劣的条件下仍保持较好恢复质量的图像,系统将根据接收端反馈的参数来动态调节信源的传输分组数和RCPC对备分组段的错误保护等级.我们选择变量分组丢弃率(plf)为接收端反馈的参数,并将其定义为接收端在CRC发现错误后丢弃的信源分组数与SPIHT编码器产生的总的信源分组数的比值.系统编码端将根据此参数来确定信源的传输分组数以及RCPC对各分组的错误保护等级.根据plf的不同取值.系统将采用不同的选择策略.(1)如果2/3

对于三重不等错误保护,最多只需传送3[lg9] ==12bit.(例如分辨率为512×512,信源编码速率为0.5bpp的图像,系统仅增加了0.009%bpp的附加速率附加信息对丁系统的传输速率膨响很小6结论本文提出了一种噪声信道下传输渐进图像的联合信源信遭编码方法.该方法根据信道条件的好坏动态地调整信源编码速率和信道编码速率,因此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和编码效率.与以前提Hl的各方法相比,本文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许多文献提出的方法在设计信道编码时,为保证一定的传输质量,总是为最差的j占遵情况设计保护策略,这样当信道条件好时,编码的效率将降低.因为过量的比特用丁做保护,而过少的比特用于信源编码.而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根据信道条件的不同而自适应地调整信道和信源速率,既提高了编码效率,又提高了图像质量.(2)本文提出的算法由于采用了SPIHT信源编码算法和RCPC+CRC信道编码算法,硬件结构简单并且易于实现,性能良好.(3)本文提出的方法,附加信息少,对编码效率的负影响很小.试验证明本文的方法与文献中提出的EEP方法以及UEP方法相比,在信噪比低时即信道条件恶劣的情况下.能够明显提高恢复图像的质量.在信噪比高时,也能提供满足一定质量要求的恢复图像.因而该方法能够应用于较大范围内的信噪比波动信道.参考文献:。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