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新版一、 选择题 (共18题;共36分)1. (2分) (2017七上桐城月考) 涿鹿之战是中国上古传说中一次著名的战役,下面是小红同学画的关于这次战役的四个示意图,其中哪一个是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 (2分) 汉武帝能够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的主要前提是( )A .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B . 大一统局面的形成C . 城市管理制度的健全D . 分封制的全面推行3. (2分) 中央政府管辖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天山南北的行政军事机构是( ) A . 黑水都督府B . 西域都护府C . 北庭都护府D . 安西都护府4. (2分) (2017徐州模拟) 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在汉字的演变过程中,下列几种“马”字的写法出现最早和最晚的分别是( )A . ①②B . ②③C . ①④D . ③④5. (2分) (2018七下江门开学考) 唐朝诗歌繁盛,诗人众多下列哪一位诗人赞美成都“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 A . 李白B . 杜甫C . 白居易D . 薛涛6. (2分) (2016七下成都期中) 下表为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
表中户数变化最能说明这一时期( ) A . 经济重心南移B . 政治统治开明C . 城市经济活跃D . 民族融合加强7. (2分) (2017莒县模拟) 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政权中没有实现对国家统一的是( )A . 秦朝和汉朝B . 隋朝和唐朝C . 北宋和元朝D . 北宋和南宋8. (2分) (2017沈阳)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民族英雄不断涌现,捍卫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下面表格内容反映了( )朝代人物事件结果明朝戚继光戚继光抗倭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清朝郑成功郑成功收复台湾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回祖国怀抱清朝康熙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签订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A . 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B . 明清时期镇压边疆地区叛乱的行为C . 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D . 中华民族积极主动对外交流的表现9. (2分) 人类早期文明中明显具有海洋文明特质的是( )A . 古巴比伦文明B . 古印度文明C . 古希腊文明D . 中华文明10. (2分) (2016大冶模拟) 查理.马特的改革以后,西欧逐渐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这一制度( )A . 以中央集权为特色B . 以土地分封为纽带C . 以政教合一为基础D . 以城市自治为可信11. (2分) 法国大革命为其他国家制定民法典提供的范本是( )A . 《权利法案》B . 《人权宣言》C . 《l787年宪法》D . 《拿破仑法典》12. (2分) (2014日照) 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对历史发展的相同影响是( )A . 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B . 维护了国家统一C . 摆脱了半殖民地命运D . 废除了奴隶制度13. (2分) (2017广东) 1944年6月,盟军官兵在英国南部海岸集结,等待执行一项两栖作战任务他们将要参加的是( )A . 诺曼底登陆战役B . 莫斯科战役C . 斯大林格勒战役D . 柏林战役14. (2分) (2017广东模拟) 对如表解读正确的是( )主要经济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变化(%)经济体比重年份美国欧共体日本其他国家195536.317.52.244197624.921.78.145.3A . 日本经济发展较为缓慢B . 欧盟成立促进经济发展C . 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D . 其他同家经济发展停滞15. (2分) 研究历史讲究“论从史出”。
下面是影响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一些重大事件,其中结论和史实不相符的是( )A .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B .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C . 联合国“分治决议” 实现了中东和平D . 欧共体的成立 重振了西欧雄风和提高了国际地位16. (2分) (2016龙湖模拟) 1999年,在俄罗斯等国的斡旋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停止轰炸科索沃这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是( )A . 恐怖主义日趋泛滥B . 全球一体化持续加强C . 单极世界逐渐形成D . 政治多极化不断发展17. (2分) 美国中央情报局在某年的报告中提出“对美国安全构成最大威胁的是西欧经济有可能崩溃,结果使政权落到共产主义分子手里”为此美国采取的行动是( )A . 召开华盛顿会议B . 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C . 出台杜鲁门主义D . 推行马歇尔计划18. (2分)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大车不需要马拉,新闻通过环绕地球的电线一瞬间传遍世界……”这样的生活最早应出现在( )A . 文艺复兴时期B . 工业革命时期C .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D . 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二、 非选择题 (共4题;共80分)19. (20分) (2019七上京山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请回答:(1) 这些材料是谁的名言?他创立了什么学派? (2) 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 他在教育上有何成就? (4) 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什么书? 20. (25分)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材料二法家,春秋战国时代一个以君权为核心,法制为手段的思想学派,它盛行于春秋战国时代,为秦朝最为采用材料三识图答题:(1) 材料一是谁的观点?他所代表的学派思想何时正式确立为我国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2) 根据材料二指出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被成功实践的事件?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秦朝实行的哪一项政治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3) 请说出图1中的历史人物及其贡献4) 请指出图2和图3分别是我国古代哪两项科技发明?(5) 如今“哈韩”、“哈日”等风频频来袭,作为当代中学生请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21. (20分) (2017九上永嘉月考) 【镜头一•欧洲】100年前,欧洲的第一次分裂令全欧洲的希望之光消失了,生灵涂炭,文明衰退。
但它却给中国创造了第一次成为战胜国的喜悦……1919年,到了巴黎和会,中国却被一瓢凉水浇下来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这样一份丧权辱国的和约谁能接受啊!……6月28日,中国代表没有出现在签字现场——改编自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镜头二•中国】面对这样屈辱的局面,中国人心中的怒火最终爆发,完成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同时也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镜头三•中国】:见下图(1)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镜头一中的“100年前欧洲的第一次分裂”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 “6月28日,中国代表没有出现在签字现场”,主要是迫于镜头二中哪一事件的影响?(3) 说说对该事件成为“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理解?(4) 右图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及该事件对中国社会有何意义?22. (15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战后初期,面对所谓“共产主义的威胁”和社会主义国家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美国采取了以遏制苏联为中心的“冷战”策略——《世界历史》川教版九年级下册材料二:1989年至1990年,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动荡,出现了雪崩式的政治变化,令全世界为之瞠目——《世界历史》川教版九年级下册材料三:……俄罗斯等11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以独立国家首脑身份在阿拉木图举行独立国家联合体首脑会议,签署了《阿拉木图宣言》,宣称“随着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将停止存在”。
——《世界历史》川教版九年级下册请回答:(1) 依据材料一回答,“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 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3) 世界两极格局崩溃后,初步形成了怎样的政治格局?其发展趋势如何? 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8题;共36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二、 非选择题 (共4题;共80分)19、答案:略20、答案:略21、答案:略22、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