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教师与理想的学生——读《爱弥儿》08 教育学 王谋东终于将《爱弥儿》囫囵吞枣的看完了,现在要我写读书报告还是很有难度的,因为这 是一部教育巨著,必须花时间好好玩味,认真揣摩,像我这样走马观花的看,其效果是不 大的但是鉴于阅读进度,我只有采取这种粗放式的阅读法我认为要真正理解教育名家 的著作,必须亲自看看原著,尽管现在有很多的名著快餐可以带你了解名著,但跟原著相 比无法望其项背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的两次集体讨论使我受益匪浅,尽管讨论的话题与观点都是众 所周知的(这也是不可避免的,这是由我们的阅读深度和阅读广度决定的)通过讨论使 我对《爱弥儿》的行文线索和卢梭的伟大教育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为我继续深入的读 这本书提供了帮助下面就我看这本书提出一些浅显的理解和看法一、全书结构《爱弥儿》是一部半议论半小说式的文体,全书共分五卷,前四卷提出儿童成长的自 然的重要时期,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原则、内容和方法第一卷着重论述了对两岁以前 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自然发展第二卷着重论述了对 2 岁至 12 岁的儿童进 行感官教育,第三卷,论述了对 12 岁至 15 岁的少年进行智育教育,第四卷着重论述了 对 15 岁至 20 岁的青年进行德育教育,第五卷着重论述了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 教育。
在这部著作中,卢梭把自己描写成一个理想的教师,又把爱弥儿描写为理想的学生 在书中,卢梭贯彻着他主张的“自然教育”思想二、教育的目的卢梭通过对爱弥儿的教育和他的成长过程,主张培养出自由、平等、独立、能适应资 本主义竞争的“自然人”在当时的社会,民主被践踏,人权被掠夺,国家是极度的不公 平,没有民主,只有君主专制他在书中提到,“由于不得不同自然和社会制度进行斗争, 所以必须在教育成一个人还是教育成一个公民之间加以选择卢梭主张的是培养一个人, 而不是一个公民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成才他在第一卷中写道:“他既不是文官, 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人:一个人应该怎样做人,他就知道怎样做人,他在 紧急关头,而且不论对谁,都能做到尽人的本分;命运无法使他改变地位,他始终将处在 他的位置上生活,这就是我教他的技能”三、自然教育是什么卢梭反对宗教教育对儿童的束缚,提倡孩子的发展应遵循自然,自然的成长而不是要 靠成人指定的方向行进即“按照孩子的成长和人心的自然发展而进行教育”使儿童的本 能、天性得到发展,教育的任务是促进儿童“内在的自然发展”只有根据儿童自然的发 展规律,按照儿童的能力,给予儿童正确合适的指导,才能让孩子健康的发展。
他在第二 卷中写道:“ 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这就是我的 第一个基本原理只要把这个原理应用于儿童,就可源源得出各种教育的法则四、自然教育的作用爱弥儿是卢梭理想的学生,完全按照他所主张的自然教育法成长起来的孩子,卢梭反 对束缚孩子个性的封建教育,发对死记硬背的教育方法,主张让儿童完全自由地进行活动, 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去看、去想、去感觉一切事物充分的解放孩子的天性,他说:“大自 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 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 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卢梭主张性善论,他在开篇第一句话就说:“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 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这也是找到理想的学生的前提,只有生下来就善的儿童, 给予合适、恰当的教育,才能按照自然教育的法则培养成理想的公民他指出:教育在塑 造人的品性方面,在改变人的恶劣环境对人的影响方面起着决定的作用他在第一卷中写 道:“我们生来是软弱的,所以我们需要力量;我们生来是一无所有的,所以需要帮助; 我们生来是愚昧的,所以需要判断的能力。
我们在出生的时候所没有的东西,我们在长大 的时候所需要的东西,全都要由教育赐与我们因此,我们必须通过自然教育发展和保 持人的自然本性,如善良、博爱、怜悯、仁慈等本性;防止产生一切有害的欲念,如妒忌 贪婪、仇恨等这样就可以达到增进人类幸福的目的卢梭的自然教育法中提到挫折教育法,孩子为了想得到什么东西而哭的时候,不能立 即去哄他,马上满足他的要求和欲望,否则只能让孩子更软弱他在第二卷开头说:“如 果孩子长得聪慧,如果他天生就爱无缘无故的啼哭,我就让他白白的哭一阵,得不到一点 效果,这样,就可以很快的是他擦干他的眼泪只要他在哭,我就不到他身边去;他不哭 了,我就马上跑到他身边这跟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中的负强化的作用如出一辙他举了 一个很贴切的例子,当孩子把玻璃打破的时候,不要急着责怪他,也不要马上就把玻璃补 起来,到了冬天,当孩子觉得冷的时候,就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这种方法比把孩 子说教一顿效果好得多卢梭强调教育的实用性,他觉得“不应由你告诉他应当学习什么东西,要由他自己希 望学什么东西和研究什么东西特别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当孩子意识到学习的东西能运 用的时候,能长脸出风头的时候,孩子就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放眼望之,今天的社会, 有多少家长逼迫孩子学孩子不想学的东西啊今天的孩子多累啊!这本书可谓博大精深,读了使人深受震撼,一点笔墨根本无法描绘出心中强烈感受, 有的深意,甚至还无法体会等有空再细细品读,定有更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