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评报告表基本信息学 科数学年 级六年级教学形式课堂教 师傅宝林单 位越城区马山镇马山小学课题名称圆的周长“乐学”——情感价值导向评析要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是否设法使抱有“抵触、被动”的学生向积极方向转变1. 是否设法使只喜欢课,不喜欢老师的学生,喜欢老师1. 是否设法使学生投入、入迷、(主动、自主、有创造性)地学习(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改革开发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生活环境不断的得到改善,这是厦门市一个美丽的社区文化广场,(课件出示图)大家请认真观察,你能找出我们学过的几何图形吗?生:能,有长方形的草地师:如果沿着长方形的草地外围走一圈的路程是什么?生:长方形的周长师:还能找到什么图形?生:还有圆形的中央喷水池师:如果沿着这个圆形的中央喷水池外围走一圈的路程又是什么呢? 生:这个圆形的中央喷水池的周长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一新的知识板书:圆的周长)“会学”——过程导向评析要点:——指导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指导1. 是否指导学科思想方法的学习(所教学科特有的思想方法的指导)2. 是否指导跨学科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自定计划、课前预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质疑问难、系统小结、课外复习等)3. 是否进行了思维方式方法的指导(归纳、演绎、推理、形象化等)(二)探究新知1.认识圆的周长。
1)学生拿出学具中最大的圆用手摸一摸圆的周长指一名到前面摸一摸注意起点、终点2)同桌互相说一说:什么是圆的周长?生: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2.化曲为直,创设情景,引发求知欲1)我们想知道你课桌的周长怎么办?生:用直尺量出课桌的长和宽2)圆的周长用直尺测量方便吗?为什么?生:不方便,因为直尺是直的,而圆的周长是曲线围成的3)用什么办法化曲为直测量出圆的周长呢?学生讨论谁来说一说?①用围的方法指名演示板书:围)问:要注意什么?生:先拉直后,只能量围的一周的长度②用滚的方法指名演示板书:滚)问:要注意什么?生:在圆上先作了记号,沿直尺滚动一周师:你们棒极了用围和滚的办法可以把圆的周长转化为直线来测量是所有圆的周长都可以用这两种方法解决吗?(4)谁能用围的方法量一量黑板上圆的周长?两名学生量说一说自己的感觉5)老师拿一条绳子,在绳的一端拴上一个小球,甩动绳子使小球转动起来问:小球转动时走过的路线成什么图形?这个圆的周长能用围、滚的办法测量吗?这说明围、滚的办法不是什么样的圆都试用因此我们需要探讨出一种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3.找关系,推导公式,探求新知(重点和难点)1)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有关。
周长是边长的4倍圆的周长与谁有关呢?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问:①哪个圆的直径长,哪个圆的直径短?拉开周长,你发现了什么?②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与直径有关) 板书:圆的周长 直径(2)是不是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也像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之间那样存在着固定不变的倍数关系呢?同学们今天也当一次数学家,看看我们能不能发现规律,能发现什么规律①拿出你们的学具圆,汇报一下,直径分别是几厘米?(1厘米、3厘米、5厘米、10厘米)②同学们动手利用手中学具用围或滚的方法量一量圆的周长,并算一算,找出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同桌合作测量,看哪一组量得准,算得快结果填在表格中生:直径不同,周长也不同,但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③课件或实物验证问:是所有的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吗?课件出示2个大小不等的圆,让学生边看边数一数师:刚才是老师给你的圆,现在谁愿意自己在电脑上任选一个圆,大小由你决定指名填到黑板上互相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自己选出一个圆,看一看这个圆的周长是否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师:圆不论大小,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是个固定不变的倍数关系为什么我们算的不一样呢?因为我们的测量有误差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这个固定不变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补充板书:周长:直径=圆周率(π)——固定师: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研究圆周率这个问题了你知道最早发现圆周率的是谁吗?生:大约2000年前,我国的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就有“周三径一”的说法意思是说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大约1500年前,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就精确地计算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值的计算精确到6位小数的人他的这项伟大成果比国外数学家至少要早一千多年生为中国人,应为之自豪板书:3.1415926~3.1415927之间后来人们发现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板书:无限不循环在计算时,只取它的近似值,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即π≈3.14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π倍,已知圆的直径怎样求圆的周长呢?同桌互相说一说用字母怎样表示?板书:C=πd已知半径怎么求圆的周长呢?板书:C=2πr问:知道什么条件就可以计算圆的周长?“学会”——认知导向评析要点:——了解、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知识:是否帮助学生了解(知道)、识记(再认、再现)、理解(含义、实质、本质特征)事物、概念、原理等技能:2. 是否帮助学生掌握了相关技能,使学生会操作、会制作、会应用等改进措施4.解决实际问题。
例1 一张圆桌面的直径是0.95米这张圆桌面的周长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1)读题已知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2)指名列式3.14×0.95 板书:=2.983 (先写准确值) ≈2.98(米)答:这张圆桌面的周长是2.98米练一练 第91页的“做一做”学生做在本子上,集体订正三)巩固练习1.老师用绳甩小球算一算小球转动的圆的周长知道什么条件就可以了?(绳长5分米)学生算一算2、(再次出现引课中的课件,中央喷水池)如果工人要在喷水池的周围走道内外装地灯,(如下图:)需要知道内外俩个圆的周长,你会吗?(r=5米 R=7米)(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问题?(五)布置作业课本第92页第 1、2、3、4、5、6导师评议:单位: 姓名: 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