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1所示,甲、乙、丙三个质量和底面积相等的容器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内分别盛有等质量的液体,其中甲、乙容器中的液体密度相同,乙、丙容器中的液体深度相同若将小球 A放在甲容器的液体中,小球A静止时漂浮,此时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Fi,桌面对甲容器的支持力为 Ni若将 小球A用一段不计质量的细线与乙容器底部相连,并使其浸没在乙容器的液体中,小球 A静止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为Ti,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容器的液体中,用一根不计质量的细杆压住小球对小球的压力为T2,液体对丙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是A . Fi = F2 , Ni> N2B. F2V F3 , N2= N3+T2C. F2> F3 , Tiv T2D. Fiv F3 , Ni= N3-T2F2,桌面对乙容器的支持力为 N2若将小球A放在丙A,使其浸没且不与容器底接触,小球 A静止时细杆F3,桌面对丙容器的支持力为 N3下列判断中正确的2. 图2中,A、B、C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体积的水,现将三个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金属 球甲、乙、丙分别浸没在 A、B、C三个杯子的水中(水均未溢出),且各杯中的水面达到同一高度下 列关于甲、乙、丙对杯子底部压力的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11 U U UA 图2 C甲 乙图33. 如图3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置于水平桌面上,甲装密度为 p i的液体,乙装密度为P2的液体,两杯子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相等, 甲杯中液体质量为M,乙杯中液体质量为 M。
当把小球A放在甲杯中时,有I/4体积 露出液面,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Pi;当把小球B放在乙杯中时,小球全部浸在液体中,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F2 (两次液体均未溢出)已知p i: p 2=5:4 ,两球体积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Mi>M F i=Pa B.Mi巳 D. M iF24. 如图4所示,甲、乙两圆柱形容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容器质量不计)甲容器中装有质量为 m的水,乙容器中装有质量为 3m的酒精,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强分别为 p甲、p乙已知:两容器底面积之比 S甲:S乙=3 : 5, p酒精=0.8 p 水若把密度为pa、质量为mA的实心物体A放入其中一种液体中,A沉底且浸没 液体中(液体无溢出),此时A受到的浮力为F 浮,两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 且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则A . p 甲 > p 乙 mA= 2mC. p = 2 p水 F 浮=0.8 m gB. p 甲 v p 乙 mA= 3mD . pA = 2.5 p水 F 浮=0.8 m gAB甲 乙5. 如图5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深度相同的 A、B两种液体,且pa=2 pB,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 S甲和S乙,且S乙=2S甲。
现将两个相同的小球 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中(没有液体溢出) ,小球在B液体中处于悬浮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放入小球前,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B .放入小球后,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等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C .放入小球前,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D .放入小球后,甲容器的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图66. 如图6所示,质量为0.2 kg、底面积为2 X 10「2 m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 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中盛有0.2 m深的水若将一个密度大于水的密 度,体积为2X 10一3 m3的实心物块浸没在容器内水中后(水未溢出) ,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恰好为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两倍,3 则物块的密度为 kg/m g取10N/kg )水酒精/■' 1 ' F1 9 I » 4 I P -1A图7 B7•如图14所示,质量均为 2.4kg的薄壁圆柱形容器 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底面 积分别为2 X 10「2卅和1X 10「2卅容器A中盛有0.1m深的水,容器B中盛有质量 为1.6kg的酒精现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实心物块,若将甲浸没在水中、乙浸 没在酒精中后,两液体均未溢出,且两液体各自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相等,则甲、乙的密度 甲:乙 。
酒精=0.8 X 10 kg/m )8.如图8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深度不同的液体, 已知距容 器底部均为h的A、B两点的压强相等现将实心金属球甲、乙分别浸没在左右两液体中,均无液体溢出,此时 A点的压强大于B点的压强,则一定成立的是A. 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B. 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C. 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 D.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9•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内盛有相同深度的液体,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 9所示•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 1,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P1 •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 2,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 三三三m强为 巴 且P2=2 P1将相同质量的 AB两个小球,分别放入 ~上'三歹”一 甲、乙乙容器的液体中,两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 A、B两 闻"球所受浮力分别为 F1和F2,且F1 2F2 .已知A球的密度为A , B球的密度为B •且A球的体积是B球体积的6倍,则下列判断结果中正确的是A. 1: 2 2:1 B. 1 : a 2:1 C. 2 : b 1:2 D. a : 2 1:410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质量相等,且盛有相同深度的液体,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5所示。
甲、乙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 Si和S2,且2S=3&甲容器中液体的 密度为P,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 P1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 p,液体对容 器底产生的压强为 P2,且3p1=2p2将A球放入甲容器的液体中, B球放入乙容器的液体中,放入后,甲、乙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A、B两球所受重力分别为 G和G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 G1 = G2B . G1 =1.5 G211.图11中,A、B、C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体积的水,现将三个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金属球甲、乙、丙分别浸没在 A、B、C三个杯子的水中(水均未溢出),且各杯中的水面达到同一高度 下列关于甲、乙、丙对杯子底部压力的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A .甲最大B .乙最大C.丙最大D .一样大A 图1112 .如图12所示,容器中装有密度为 p的液体,将一边长为 L,密度为p的正方体实心铝块,放入液体中沉底科学家已研制出一种更轻的泡沫铝,密度为 p,且pv p,欲使铝块离开液体底部,可以给铝块粘贴一块实心泡沫铝,则实心泡沫 铝的最小质量为C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P1; 仍有60cm3的体积露出水面,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A. p2比 p1 减小了 50PaB. 切去的体积为100cm3C. 木块的密度为 0.6g/cm3D. 木块原来的体积为 200cm3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剩余木块静止时,P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木块13.如图13所示,一长方体木块浸没在底面积为 200cm2装有水的柱形容器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为 1N ;14如图10甲所示,底面积为80cm2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底面积为 60 cm2的圆柱形物体 A悬挂在细绳的下端静止时, 细绳对物体A的拉力为F1将物体A浸没在圆柱形容器内的液体中,静止时,容器内的液面升高了 7.5cm,如图10乙所示,此时细绳对物体 A的拉力为F2,物体A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为 h1然后,将物体 A竖直向上移动h2,物体A静止时,细绳对物体 A的拉力为 F3已知F1与F2之差为7.2N , F2与F3之比为5: 8, h1为3cm, h2为5cm不计绳重,g取10N/kg 则物体 A的密度是 Kg/m3再15、.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将一只装有配重的薄壁长烧杯放入圆柱形容器的水中,烧杯静止时容 器中水的深度 H1为20cm,如图15甲所示将金属块 A吊在烧杯底部,烧杯静止时露出水面的高度 h1为5cm,容器中水的深度 H2为35cm,如图15乙所示将金属块 A放在烧杯中,烧杯静止时露出水面的 高度h2为1cm,如图15丙所示。
已知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烧杯底面积的 2倍则金属块 A的密度为210cm 的16.底面积为400cm2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其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把边长为(2)正方体木块A放入水后,再在木块 A的上方放一物体B,物体B恰好没入水中,如图(a)所示•已 知物体B的密度为6X10 oC.木块A的密度为0.6 10 kg/m3D .在图丙中,木块 A露出水面的体积与木块 A的体积之比是1:519.底面积为100cm2的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当物体 A如图19甲所示,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 0.8N,水对杯底的压强为 p1;向上提物体 A,当A如图5乙所示,总体 积的1/4露出 水面静止时,容器中的水面降低了 8m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2,水对杯底的压强为正确的是 多选(A .压强p1与p2的差为800Pa3 3B .物体 A的密度p a为1.25 X 10 kg/mC.金属块A受到的重力为4N D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2为3.2N乙图1919题图21 •将塑料球和泡沫球用细线相连放入水中时,泡沫球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它自身体积的一半,如图示把细线剪断后,塑料球沉底,泡沫球露出水面的体积为自身体积的 3,已知塑料球与泡沫球的体积之比为4塑料球的密度为 kg/m3。
22、如图所示,底面积为 S1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未知密度的液体将一密度为 p的正方体金属块放入底面积为 S2的长方体塑料盒中(塑料盒的厚度可忽略不计),塑料盒漂浮在液面上(液体不会溢出容器) ,其浸入液体的深度为 h1若把金属块从塑料盒中取出,用细线系在塑料盒的下方,放入液体中,金属块不接触容器,塑料盒浸入 液体的深度为 h2剪断细线,金属块会沉到容器的底部,塑料盒漂浮在液面上,其 浸入液体的深度为 h3若塑料盒始终处于如图所示的直立状态而未发生倾斜,则细 线剪断前、后液体对圆柱形容器底部的压强减小了 23底面积为320cm2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某种液体 密度为0.6g/cm3的木块A漂浮在液面上,密度为4g/cm3、体积为100cm3的矿石B,沉在容器底部,所受浮力为 0.8N,如图23甲所示;将B从液体中取出后放在 A上,静止时A恰好全部浸入液体中,如图23乙所示则甲、乙两种状态下,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了 Pa g取10N/kg )kg/m3质量为0.6kg取g= 10N/kg) 求:(1)木块A的密度若将B放入水中,如图(b)所示,求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a)17.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密度为 p1、p的液体。
物体A、B是两个实心正方体,密度分别为 p、pB,所受的重力分别为Ga、Gb,体积分别为 Va、Vbo将物体A和B以不同的方式先 后放入甲、乙两容器的液体中,如图 6所示在甲容器中,B叠放在上, A有1的体积露出液面,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比未放入物体时增大3了 △F甲在乙容器中,A、B通过细绳相连,B受到容器底的支持力为F支(B与容器底不密合),受到细绳的拉力为 F拉,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比未放入物体时增大了 不计细绳的质量和体积,已知A .B .C.18. 如图18所示,甲图中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将密度均匀的木块 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图甲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 在木块A上表面轻放一个质量为 m1的物块,平衡时木块 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图甲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 在木块A上表面轻放一个质量为 m2的物块,使平衡时木块 若m1 : m2= 5 : 1,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A甲 图 乙△F乙P1: p=2: 1 , Va: Vb =27: 8 , F支:F 拉=1: 21,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p: p=8: 135 , △F 甲:AF 乙=1:1 pA: p=8: 135 , Z\F 甲:F 支=35: 1pA: p=1: 9 , F 拉:Ga=2: 7 D . p: p=15: 4 , F 拉:Gb=7: 10A放入水中静止时,有300A仍有部分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丙所示,400Pa。
若将容器中的水换成另一种液体,A露出液面部分与丙图相同,如图丁所示2/5的Pa若此图18A .木块A的质量mA与mi之比为1 :B .在丁图中,液体的密度为 0.8 10 kg/m3F列计算结果甲20•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 现将一木块B放入水中,木块漂浮,木块静止时有 的5体积露出水面,如图 20(甲)所示将一金属块 A在木块B上,木块恰好浸没在水中,如图 20(乙)所示;若将金属块 A放入某种液体中中,容器底对金属块的支持力是 3牛,如图20(丙)所示已知:木块 B的乙丙图2021所图23质量是810克,金属块 A的体积为200厘米3,则某种液体的密度为 kg/m3 (g取l0N/kg)24、如图所示,装有部分水的试管竖直漂浮在容器内的水面上,试管内水面与容器底部的距离为 h,试管壁粗细均匀、厚度不计;现将一物块完全浸没在该试管水中,发现试管内水面与容器底部的距离恰好仍为h,如图8乙所示,若试管横截面积与容器横截面积之比为 1: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放入的物块密度为 5 X!03kg/m3 B .放入的物块密度为 1.25 X03kg/m3C.放入的物块密度为 2.25氷03kg/m3 D.小试管与容器内水面变化的高度相等甲 图7 乙25 •一冰块内冰封一合金物体,将其放入盛有适量水,底面积为100cm 2的烧杯内,正好悬浮在水中,此时烧杯内的水对烧杯底的压强增加了460Pa;当冰完全熔化后,水对烧杯底的压强又变化了44Pa。
忽略烧34.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 10甲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 5N,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杯内水的体积所受温度的影响, 当冰完全熔化后,烧杯底对合金物体的支持力是 = N冰的密度为30.9/cm ,取 g 10N / kg )26如图8所示,有两只完全相同的溢水杯分别盛有密度不同的 A、B两种液体,将两个体积均为 V,所受重力分别为 GC、GD的小球C、D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球静止时,两杯中液面相平,且 C球有一半体积浸入液体中,D球全部浸入液体中 此时两种液体对甲、 乙两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 pA、pB ;甲、 乙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 p1、p2要使C球刚好完全没入液体中,须对 C球施加竖直向下的压力 F, 若用与F同样大小的力竖直向上提 D球,可使它有 V1的体积露出液面已知 C、D两球的密度比为2:3 则下述判断正确的是A. p1>p2 ; 2GC =3GD B. 3p1=4p2 ; pA>pBC. 3GC =2GD ; 3V1 =2 V D. 3pA=4pB ; 3V1 = V27. 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水和酒精有两个重分别为 G、G的实心长方体A B,它们的底面积均为 S,高度比为2 : 3,密度比为2 : 1。
如图27所示,将A、B两物体分别 用细线悬挂并浸在甲、乙两容器的液体中两物体静止时,甲、乙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且物体A B的下底面距容器底的距离分别为 h1和h2,物体A、B底部受液体的压强分别为 pa和pB,两 物体所受液体的浮力分别为 Fa和Fb,细线对A、B的拉力分别为 Ta和Tb取出物体 A、B后,甲、乙两容器底所受液体的压力分别为 F甲和F乙已知酒精密度是水密度的 0.8倍,h1=2h2=0.1m, S=10cnf则下列正确的是(g取10N/kg )A. Pb— Pa= 600Pq TaV TbB. Fb— Fa= 0.6N, F 甲> F 乙C. F 甲一卩乙=1.2N , FaV FbD. G : GB= 4 : 3, F 甲 v F 乙28. 如图6所示,A、B两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 A容器装有水,B容器装有酒精,用细线悬挂质量相同的实心小球甲和乙, V乙=4V甲,将两球全部没入液体中,此时两容器液面高度相同,设绳的拉力分别 为「和T2,两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分别为 F1和F2,已知:A、B两容器的底面积之比为 4:5, p甲 =4 g/cm , p酒精=0.8g/cm .则( )A . Ti=15T 2 ; Fi=F2C . 4T仁 15T 2 ; 16F仁25F2B. Ti=15T 2 ; 25Fi=16F2D . 4T 仁15T 2 ; F1=F2m的小球A轻放入甲溢水杯,29. 甲、乙两个相同的溢水杯分别盛满密度为 1、 2的液体,若将质量为小球A浸没在液体中,从甲杯溢出 16 g液体。
若将小球 A轻放入乙溢水杯,小球A静止时有1/ 6的体积露出液面,从乙杯溢出20 g 液体若用细线拉住小球 A使其分别浸没在两杯液体中,如图 8所示,细线对小球 A的拉力分别为人、T2g取10 N/kg则下列 判断正确的是()A . T1 0.4 N B. T2 0.1 ND . 1 : 2 4 :530、在盛有某液体的圆柱形容器内放有一木块A,在木块的下方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体积与之相同的金属块 B,金属块B浸没在液体内,而木块漂浮在液面上,液面正好与容器口相齐.某瞬间细线突然断开,待稳 定后液面下降了 h 1;然后取出金属块 B,液面又下降了 h 2;最后取出木块 A,液面又下降了 h 3.由此可 判断A与B的密度比为( )A. h 3 :(h 1+h 2) B. h 1 :(h 2+h 3) C. (h 2-h 1):h 3 D . (h 2-h 3):h 131、,在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水池底部有一个金属球(球与池底没有密合),圆柱形的水槽漂浮在池内的水面 上,此时水槽受到的浮力为 F1若把金属球从水中捞出并放在水槽内漂浮在水池中, 此时水槽受到的浮力为F2,捞起金属球前、后水池底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为 P,水的密度为p水。
根据上述条件可以求出( )A .金属球受的重力为 F2— F1- pSB .金属球被捞起前受的浮力为 F2— F1C. 金属球被捞起前、后水池底受水的压力减小了 pSF2 F1D .金属球被捞起前、后水槽排开水的体积增大了 冰g32. 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质量为 m的均匀木球漂浮在水面上,静止时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当用竖直向下恒定的压力 F使木球恰好全部没入水中时,水没有溢出,木球没有接触容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在木球逐渐进入水的过程中, 所受合力保持不变 B.在木球逐渐进入水的过程中, 所受合力逐渐变小C. 木球全部进入水中后与漂浮在水面时相比,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增加 mg/2D. 撤销压力F后木球在上浮过程中,所受的合力逐渐变大33、盛有液体的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 33甲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500Pa;用细线拴一金属球,将金属球浸没在液体中,如图 8乙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600Pa;将细线剪断,金属球沉到容器底部,如图35丙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1500Pa已知:容器的底面积为 100cm2,金属球的密度为8g/cm3, g取10N/k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金属球所受浮力是 6N B .金属球的体积是 100cm3C.液体的密度是 0.8 g/cm3 D .金属球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 10NII图331, ■ ■ ■ ■ m=S- B r_ a1 ■ VB R -B- B @◎W .■ U _ — — —»• ■ ~■* v * fl*为P;用细线拴一金属球,将金属球浸没在水中,如图 10乙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F2;将细线剪断,金属球沉到容器底部,如图 10丙所示,金属球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7N。
P:P2=5: 6, g取10N/kg则金属球的密度为 g/cm3中 二 丙圉io35 •盛有液体的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 35甲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500Pa;用细线拴一金属球,将金属球浸没在液体中,如图 35乙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600Pa;将细线剪断,金属球沉到容器底部,如图35丙所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1500Pa已知:容器的底面积为 100cm2,金属球的密度为8g/cm3, g取10N/k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金属球所受浮力是 6N B.金属球的体积是 100cm3C.液体的密度是 0.8g/cm3 D .金属球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 10N36. 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 A、B两种液体,将甲、乙两个体积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球静止时,液面相平,且甲球有一半体积浸入 A液体中,乙球全部浸入B液体中,如图36所示此时A、B两种液体对容器底压强的大小分别为 Pa、pB ;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 p1、p2;若甲、乙两小球的密度比为 2 : 3,则下述判断正确的是:A . pA > pB ; p1=p2PA = pB ; p1< p2C . pA > pB ; p1> p2 D . pA< pB ; p1> p237. 在如图10所示底面积为S的锥形瓶内,装有密度为 p的液体。
将质量为 m、体积为V的小球放入瓶内,瓶内液体未溢出,瓶内液面上升 Ah则A .小球所受浮力大小为 p gV B .瓶底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增加量为 p ghSC .锥形瓶中的液体对瓶底的压力增加量为 mgD .锥形瓶中的液体对瓶底的压强增加量为 pgh38. 如图38所示容器,上部横截面积为 Sm2,底部面积为S^m2,容器中盛有某种液体,有一空心金属球用细绳系住,绳的另一端挂在容器底部,此时球全部浸没在液体中,绳对球的拉力为 TN,问将细绳剪断待空心金属球静止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增大还是减少?变化了多少? F1S2/S139 .图39所示,将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中盛有密度为 p重力为G1的液体,现将重力为 G2的物体B放入容器后,物体 B漂浮且有一半体积露出液面,此时液面上升了 h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F1,液体对物体B的压力为F2已知容器重力为 G3,底面积为S,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 F3,桌面对容器的支持力为F4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多选( )A . F2大小为pgS B . G1、G2、G3之和与F3大小相等C. G1、G2之和与F1大小相等 D . F3与F4是一对相互作用力40.如图40所示,向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甲、和底大口小的乙容器分别倒入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液面高度也不相同,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为F甲,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为 F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B. F甲< F乙 C. F甲> F乙 D.无法判断甲图4141 .有A、B两个密度分别为 p、p的实心正方体,它们所受的重力分别为 Ga和Gb,它们的边长之比为2 : 1。
将它们如图44所示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时, A对B的压强与B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 6 : 7水平 桌面上有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将物体 A和B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的液体中,物体 A漂浮,有A、B所受浮力分别为 Fa和Fb已知酒精密度是水密度的1/4的体积露出水面液体静止时,物体0.8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a : Fb= 15 : 2,p V pB .p : p = 3 : 4,Fa v FbC.Ga : Gb = 1 : 6,p V pD.Fa : Fb= 5 : 2,Ga > Gb42.图42 所示,质地均匀的圆柱体甲和装有液体乙的圆柱体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乙的质量相等现 沿水平方向截去部分甲,并从容器中抽取部分乙后,甲对地面的压强小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若甲、 乙剩余部分的体积分别是 V甲、V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V甲可能等于V乙B. V甲可能大于V乙C. V甲一定小于V乙D. V甲一定大于V乙12.如團电所示』将甲*乙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泾屏口 5“甲容器中盛有密度为剛的港体,乙容器中盛育密度为e的液体现将体积扌捋的 丑两个物体分另W放入甲,乙两容器后,物体』悬浮,物体B漂浮且有一半体积露出 滝卧it阴两客器中液面相平。
液体对甲容器底咅啲压强为m 压力为鸟,憑体对乙 容習底制的圧逼爲刃、压力为氐已知物体/ 与物体B的密度之比为2汉S藩于43哄则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pi-pi.鬥>0B ■刃吒円、L2F]=FjC.耶1嗨』6^i=FiD・ P}>P19 Fl 4巧1 .物体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时, 对桌面的压强为p1;现将物体A悬挂在轻质杠杆的C端,当在D端悬挂物体B时,杠杆水平平衡,如图 6所示,此时物体 A对桌面的压强 为P2已知:DO = 2CO, pi= 3 p2;物体A、B的密度分别为 pA和p,且均大于水的密度物体 A、B的体积分别为 Va和Vb,且Va= 2Vb物体B的质量为2kg°g取1ON/kg,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物体A所受重力为40NB .两个物体的密度 p : p= 2 : 3C .将两个物体均浸没在水中,杠杆的 D端下沉D .用10N的力竖直向下拉物体 B,物体A恰能离开桌面2. 如图2所示,地面上某圆柱形容器内装有水,水的质量为 m水,容器底面积为40cm2将物体B放入容器水中时,B受到的浮力为Fi,容器对地面的压力为 3N ;使用杠杆提起物体 B,当杠杆C端挂质量为mA 的物体时,杠杆在水平位置恰好平衡 ,物体B刚好有1/4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容器对地面的压力为 1.6N ,物体B受到的浮力为F2,容器内液面下降了 0.5cm。
设物体B的密度为p已知:OD:OC=1:2, (g取10N/kg) 下列结果正确的是A .F1 ==0.6Nm 水=100gB .F2 =:0.8Nm 水=100gC.mA==70 gp=5 >103kg/m3D .mA=70 gp=.5 103kg/m3. 在图3所示的装置中,质量不计的杠杆 CD可绕转轴O点自由转动,OC : OD=2: 1 , A、B两个滑轮的质量均为2kg, E是边长为20cm、密度为1的正方体合金块,合金块 E通过滑轮A用轻细线悬吊 着全部浸没在密度为 2的液体中当质量为 60kg的人用F1=75N的力竖直向下拉绳时,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人对地面的压强为 P1=1.05 >104Pa;若把密度为2的液体换成密度为 3的液体,合金块E全部浸没在密度为 3的液体中,人用F2的力竖直向下拉绳,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此时人对地面的压强为P2=1.034 104Pa若2: 3=5 : 4,取g=10N/kg,人与地面接触的面积保持不变,杠杆和滑轮 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则A.图中的滑轮B是定滑轮B .当人用F1拉绳时,杠杆 C端所受的拉力大小150N3C. 合金块E的密度1 = 3g /cmD. F2的大小是166N4. 小明利用如图12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沿杠杆 OP匀速下滑过程中,竖直细绳PN所能承受拉力的变化 规律。
轻质杠杆 OP长1m,能绕O点转动,细绳PN将杠杆与固定不动的力传感器相连,物体 A通过滑环挂在M点(滑环和绳子的质量不计),OM的长度为10cm,杠杆OP与水平方向成30°角时,物 体A随滑环刚好沿杠杆由 M点向P端匀速滑动,力传感器显示的绳 PN所受拉力随滑动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3所示,则物体 A匀速滑动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功率 W5.图9中5. AOB 为图13A B轻质杠杆,可绕悬点 O图9O转到当A端用细线挂一空心铝球,在 B端悬挂质量为1.35 kg物体时,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将铝球一半体积浸在水中, 在B端悬挂重3.5N的物体时,杠杆重新平衡,此时铝球受到的浮力为 F浮已知:OA: 0B=1:2 ,卩铝=2.7X 103kg/m3, g =10N/ kg设铝球实心部分的体积为 V实,铝球空心 部分的体积为V空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A •F 浮=30NV实==1 x 10-3m3B •F 浮=20NV实=:1 x 10-3 m3C •F 浮=20NV空:=2x 10-3m3D •F 浮=30NV空:=3x 10-3m36.如图10是小红利用杠杆提升浸没在水中的物体 B的示意图。
杠杆 CD可绕支点0在竖直平面内转动,0C : 0D=1 : 2,物体A为配重烧杯的底面积为 80cm2,物体B的质量是320g,体积是60cm3当物体B浸没在水中时,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为 P1当用力拉A,将物体B从容器底提出水面一部分以后, 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竖直向下拉 A的力为3N,烧杯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P2若p1与P2之差为50Pa则物体A的质量是 go (g取10N/kg,杠杆的质量、悬挂物体 A和物体B的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LaqA图714 ■i图107•将高为20cm的圆柱体甲放在水平地面上,细绳的一端系于圆柱体甲上表面的中央,另一端竖直拉着杠 杆的A端当把质量为800g的圆柱体乙悬挂在杠杆的 B端并处于圆柱形容器 M中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 7所示,此时圆柱体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3200Pa把质量为900g的水注入容器 M中,水未溢出,水静 止后,水对容器 M底面的压强为2500Pa,圆柱体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5000Pa已知:AO:OB=2:3,容器 M的底面积为 60cm2,不计杠杆的质量,g取10N/kg,则圆柱体甲的密度为kg/m3o 图 78•如图7所示,利用滑轮组匀速提升水中物体 A的示意图,滑轮组固定在钢架上,滑轮组中的两个滑轮质量相等。
物体A底面积为20 cm2,密度为6X103kg/m3底面积为40cm2的圆柱形玻璃筒中装有一定量的水,当物体 A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液面上升了 15cm ;在1绳端拉力F为20N的作用下,物体 A从水中匀速上升,物体 A有-的体积露出水面,3筒中水的深度变化了 5 cm ;此时,物体A所受的浮力为F浮,水在物体A底面处产生的压强为p,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ng取10N/kg,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p的大小为200 Pa B.F浮的大小为2NC.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n为80% D.物体A的重力为40N9.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将木块 A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9甲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300 Pa;若将重物Gi轻放在木块A上,如图9乙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木块 A漂浮时增加了80 Pa;若将木块A挂在动滑轮下,且A的部分体积浸入水中,绳自由端悬挂重物 Gi时滑轮组处于静止状态,如图9丙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木块 A漂浮时减少了 i00Pa;若将容器中的水换成另一种液体,使木块A露出液面部分与丙图相同, 绳自由端悬挂重物G2时滑轮组处于静止状态, 如图盯所示若Gi : G2=8 : 7,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 kg/m3。
不计绳重及摩擦)图910•如图6所示,是利用滑轮组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圆柱体 A的示意图圆柱体A的上表面距水面的高度 h=1.5m,圆筒形容器的底面积为 0.04m2滑轮组固定在钢架上,滑轮组中的动滑轮质量为 5kg,绕在滑轮组上的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950N,连接圆柱体A与动滑轮挂钩的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2500N圆柱体A高为3m,底面积为0.02m2,密度为4.5 >103kg/m3在绳端 拉力F作用下,圆柱体 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圆柱体 A的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p不计绳重、轮与轴的摩擦及水的阻力, g取10N/kg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压强p的最小值为 20000PaB .绳端拉力F的最大值为550N图6C .绳端最多能竖直向上匀速移动 7.5 m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最大值为 80%11.在生产玻璃过程中,常用位于天车上的卷扬机(其内部有电动机提供动力)通过滑轮组和真空吸盘提升玻璃,如图 22甲所示当卷扬机通过滑轮组提升质量为 60kg的玻璃并使玻璃以速度 vi匀速上升时,卷扬机对滑轮组绳端的拉力为 Fi,天车对卷扬机的支持力为 Ni,拉力为Fi的功率为P,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n当卷扬机通过滑轮组提升质量为 80kg的玻璃并使玻璃以速度 V2匀速上升时,卷扬机对滑轮组绳端的拉力为 F2,天车对卷扬机的支持力为 N2。
已知拉力Fi所做功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 22乙所示,卷扬机的质量为i20 kg,滑轮A、B的质量均为4kg , 3vi=5v2, n=75%,吸盘和绳的质量及滑轮与轴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g取i0N/kg求:(i) P的大小;(2 ) V2的大小;(3) Ni与N2的比值图2212.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将木块 A放入水中静止时,有5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13 甲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 300 P&若将木块A挂在轻质杠杆左端B点,且A 的部分体积浸入水中,在杠杆 C点悬挂重物G使杠杆水平平衡,如图13乙所示,此时水对 容器底部的压强比木块 A漂浮时减少了 100P&若将容器中的水换成另一种液体,使木块 A 露出液面部分与乙图相同,移动重物G到D点时,杠杆水平平衡,如图13丙所示若OC : OD =10: 13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 kg/m313、如图10甲所示,圆柱形平底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底面积为 500cm2在容器内放入一个底面积为200cm2、高为20cm的圆柱形物块,物块底部的中心通过一段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向容器内缓慢注入某 种液体直至将其注满,如图 10乙所示已知在注入液体的过程中细线对物块的拉力 F随液体深度h的变化关系图像如图10丙所示。
若将细线剪断,当物块静止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Pa°(g=10N/kg )14•将物体A挂在滑轮组下并浸没在水中,如图 7-3-1所示在绳子的自由端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 F,在F的作用下,物体 A在2S内匀速上升了 1m (未出水面),测得拉力的功率为 40W然后再将物体 A放在一个木块上面,将它们共同放入盛有足够多水的容器中,如图 7-3-2所示静止时,木块刚好没入水中,容器中的(忽水面上升了 5cm已知容器的底面积为 5dn?,p木=0.6 x 103千克/m3,g= 10N/kg求物体A的密度略滑轮重及摩擦)15. 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某种液体,初始时密度为p的实心金属球沉在容器底部,此时容器内 液体的深度为h用细线将一木块与金属球系在一起,该木块恰好没入水中已知金属块的密度是木块密 度的12倍,此时容器内液体的深度与初始时相比变化了 h/10若将细线断开,当木块与金属块静止后,容器内液体深度与初始时相比变化了 h/15求:(1)液体的密度(2)金属球的体积(3)初始时容器底对金属球的支持力2 3 3(设 S= 100cm,h = 30cm,p 金=8.0 x 10 kg/m )h/10 h/15(L) (2) (3)图7-5<—a >D 1h牛\ *⑴ ⑵D16. 薄壳容器B的底部是个边长为 a的正方形,该容器的高为 b,且a:b=1:8,容器的容积为1000cm,容器 的质量为100g。
现装入体积为 V/2的某种液体A,将容器封闭后放入水中,该容器恰好悬浮于水中(不计 空气质量),则液体A的密度是多少?如果将容器 B中装入V/3的A液体,容器B仍然竖直于水中,则容 器B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少帕?17. 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木块,漂浮中酒精面上时,有二分之一的体积露出水面,将木块的底部截去一 部分,粘上同样体积的一块玻璃后,放入另外一种液体中,它仍然处于漂浮状态,此时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压强为 1000Pa已知 p 酒=0.8 x 103kg/m3, p 玻=2.4 x 103kg/m3, (g=10N/kg )求:(1)木块的密度;(2) 玻璃的质量18. 一冰块内有一小石块,将它放中盛有水的柱形容器里,该冰块恰好悬浮于水中,此时容器内的水面升2高了 4.6cm,当冰块全部融化后,水面又下降了 0.44cm已知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 50cm,则小石块的密度3是多少? (p 冰=0.9 x 10 kg/m3)19 一盛有水的柱形容器底面积为 100cn?,将包有一小石块的冰块放入水中恰好悬浮于水中, 此时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增大了 600Pa,当冰全部融化后,底部压强又将少了 56 Pa ,求石块的密度是多少?20. 将一木块轻轻地放入水中,木块有 2/5的体积露出水面,则木块的密度是 kg/m3 ;若将露出水面部分切去一半,则剩余部分会有 的体积 (填“下沉” 或“上浮”)。
将此木块放入某种液体中,有1/5的体积露出水面,则该液体的密度是 kg/m3 21. 一个木块浮中水面上,露出水面的体积是 24cni,若把露出水面的部分截去后,原水下部分又有 18 cm3的体积露出水面;如果再把露出水面的部分截去,然后把剩余的部分放在酒精中,则它排开酒精的体积是3多少? (p 酒=0.8 x 10 kg/m3)22. 如图13所示,有两个底面积均为 S的实心圆柱体C和D,分别用两根细绳的一端系于它们的上表面的中 央,细绳的另一端分别系在轻质杠杆的两端,杠杆恰好水平平衡把质量为 800g的酒精缓慢注入底面积为S1的圆柱形容器甲中,同时向上下横截面积分别为 9、S3的圆柱形容器乙中注入某种液体,当两容器中液体均静止,且杠杆再次水平平衡时,圆柱体 C下底浸入酒精中的深度为 2.5cm,酒精对容器甲底面的压强为1100Pa,圆柱体D下底浸入液体的深度为 4cm若把圆柱体D从B端取下后将其从原位置再竖直向下移动 2.5cm,圆柱体D刚好被液体浸没,此时细线的拉力为 10.5N在圆柱体D向下移动过程中,液体在容器乙截面积不同的上、下两部分上升的体积相等, 在以上整个操作过程中, 两容器中液体均未溢出, 且圆柱体C和D均未与容器壁接触。
已知酒精的密度为 0.8 103 kg/m3, S为80 cm2,AO:OB=3:1,S2: S = 5 : 4,S3 : S = 9:4,g取10N/kg,则圆柱体 D的密度为 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