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脂肪需要量必需脂肪酸亚油酸

ta****u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8.25KB
约9页
文档ID:177893306
脂肪需要量必需脂肪酸亚油酸_第1页
1/9

脂肪需要量必需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脂肪酸组成论文【提示】本文仅提供摘要、关键词、篇名、目录等题录内容为中国学术资源库知识 代理,不涉版权作者如有疑义,请联系版权单位或学校摘要】本研究选用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 ti cus)和吉 富罗非鱼(Gene tically Improved Farmed Tilapia, GIFT )幼鱼为研 究对象, 研究了饲料中不同脂肪水平和亚油酸水平对罗非鱼幼鱼生 长、体组成、脂肪酸组成、血清生化及脂肪代谢酶活性等指标的影响, 并以此为判断依据,确定出罗非鱼幼鱼饲料中脂肪和亚油酸的需要量 以及适宜的亚油酸与亚麻酸比值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尼罗罗非 鱼幼鱼饲料的脂肪需要量选用初重为(46.14±4.67)g的尼罗罗非鱼 (Oreochromis niloticus)36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4重复,每重复 15尾),分别饲喂添加鱼油水平为0%(对照组)、3%、6%、9%、12%和 15%的纯化饲料(实测脂肪水平为 0.20%、2.70%、6.11%、8.04%、11.13% 和14.85%)饲养8周后,以尼罗罗非鱼幼鱼的生长、体组成、血清 生化及脂肪代谢酶活性等指标为判断依据,确定其饲料脂肪的需要 量。

结果表明,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尼罗罗非鱼的增重率、特定生 长率以及蛋白质效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饲料系数呈现先下 降后上升的趋势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使尼罗罗非鱼肝体比及全鱼和 肌肉的脂肪含量显著增加(P〈0.05)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尼罗罗 非鱼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各试验组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呈先上升后稳定的 趋势;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均在脂肪水平为6.11%时最 小,在14.85%时达到最大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尼罗罗非鱼脂蛋 白酯酶、肝脂酶和肠道脂肪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脂肪酸 合成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对增重率、蛋白质效率、饲料系数和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尼罗罗非鱼幼鱼饲料最 适脂肪水平分别为8.86%,9.75%,9.40%和8.30%,因此确定尼罗罗非 鱼幼鱼饲料的脂肪需要量为8.30%-9.75% 2.吉富罗非鱼幼鱼饲料的 亚油酸需要量选用初重为(60.98±0.64)g吉富罗非鱼630尾,随机分 成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饲喂7种不同亚油酸水平的 半纯化饲料,其饲料亚油酸实测值水平分别为:0.07%(对照组)、 0.36%、 0.61%、 1.03%、 2.00%、 3.00%和4.15%。

共饲养10周,结果 表明, 鱼体增重率与饲料效率随亚油酸水平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 趋势,在2.00%水平下达到最大经过二次回归分析得出,饲料的亚油 酸水平为2.49%时吉富罗非鱼获得最大增重率经折线回归分析,得 出亚油酸水平为 1.94%时, 饲料效率最高肝体比随亚油酸水平升高 先升高,超过3.00%水平后开始下降,各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脏体比随亚油酸水平升高先升高,达到2.00%水平后开始下 降,各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亚油酸水平升高,血清甘油 三酯和胆固醇变化趋势一致, 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均在亚油酸 为水平为 1.03%时达到最小;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则呈现先 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亚油酸为1.03%时达到最大,各试验组显著高于 对照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当 亚油酸水平在1.03%-4.15%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吉富罗非 鱼肌肉和肝脏组织的脂肪酸组成与饲料中脂肪酸组成显著相关随着 饲料中饱和脂肪酸(SFA)含量的下降,各组吉富罗非鱼肌肉和肝脏的 SFA呈下降的趋势,肌肉和肝脏的n-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呈 上升趋势,肌肉和肝脏的n-3PUFA随饲料亚油酸水平增加整体呈下降 趋势。

综上所述,规格为(60.98±0.64)g的吉富罗非鱼亚油酸需要量 在 1.03%-2.49%之间 3. 饲料不同亚油酸和亚麻酸水平对吉富罗非鱼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以及组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用初重为 (60.74±0.89)g的吉富罗非鱼630尾,随机分为7组(6个试验组和1 个对照组, 其中对照组饲喂不含亚油酸和亚麻酸的试验饲料), 每组设 3 重复, 每重复 30 尾分别饲喂含不同水平的亚油酸与亚麻酸饲料, 设计的亚油酸水平分别为:1%、2%和 3%, 亚麻酸水平分别为:0%和 0.5%其中,1、2、3 组亚麻酸水平为 0%, 亚油酸水平分别为 1%、2% 和 3%;4、5、6 组亚麻酸水平为 0.5%, 亚油酸水平分别为 1%、2%和 3%饲养10 周, 结果表明, 吉富罗非鱼终末体重和增重率随饲料亚油 酸水平的升高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 在2%亚油酸水平上达到最大, 而添加 0.5%的亚麻酸对鱼体终末体重、增重率和饲料效率无显著影 响(P〉0.05)添加0.5%的亚麻酸显著的降低了血清甘油三酯和低密 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P<0.05)不同亚油酸水平和亚麻酸水 平对血清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含量无显著影响 (P>0.05)。

添加0.5%的亚麻酸显著的提升了肌肉和肝脏中的 C18:3n-3(LNA)、C20:5n-3(EPA)、C22:5n-3 和 C22:6n-3(DHA)等 n-3 脂肪酸的含量(P〈0.05),同时显著的降低了 n-6/n-3的比值(P〈0.05), 对饱和脂肪酸(SFA)和n-6脂肪酸的总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经 综合分析,本试验得出在初始体质量为(60.74土0.89)g的吉富罗非鱼 饲料中添加 0.5%的亚麻酸效果更好4. 饲料不同亚油酸与亚麻酸比 对吉富罗非鱼生长、体组成、脂肪酸组成以及血清生化指标影响选用 初重为(60.67 土 1.06)g吉富罗非鱼36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 重复, 每个重复 30 尾), 分别饲喂不同亚油酸/亚麻酸比值的半纯化饲 料, 比值分别为 1.24、1.94、3.44 和 4.93饲养 10 周, 结果表明, 鱼 体增重率随饲料亚油酸/亚麻酸比值升高, 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经过二次回归分析得出, 当饲料亚油酸/亚麻酸比值分别为 3.73 和 3.41 时, 吉富罗非鱼获得最佳的增重率和饲料效率肝体比在各组之 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脏体比随亚油酸/亚麻酸比值升高而升高, 在比值为3.44-4.93范围内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

随亚油酸/ 亚麻酸比值升高, 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变化趋势一致, 呈现先下降 后上升的趋势, 均在比值为 3.44 时达到最小吉富罗非鱼组织的脂肪 酸组成与饲料中脂肪酸组成显著相关吉富罗非鱼肌肉中 SFA 含量随 饲料中SFA含量下降而显著下降(P〈0.05),肌肉和肝脏的n-6PUFA含 量随饲料中n-6PUFA含量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肌肉和肝脏的 n-6/n-3比值随饲料n-6/n-3比值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而肌肉 和肝脏的 n-3PUFA 含量则随饲料 n-3PUFA 含量增加呈下降的趋势经 综合分析,规格为(60.67土 1.06)g的吉富罗非鱼最佳亚油酸/亚麻酸 适宜比值为 3.41-4.93关键词】罗非鱼;脂肪需要量;必需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 脂肪酸组成;【篇名】罗非鱼幼鱼饲料的脂肪及必需脂肪酸需要量研究【目录】罗非鱼幼鱼饲料的脂肪及必需脂肪酸需要量研究 摘 要 8-11 ABSTRACT 11-14 缩略语表 15-16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6-24 1.1 鱼类的脂质营养和代 谢调控的研究进展 16-18 1.1.1 脂类的营养功能16-17 1.1.2 脂类在鱼体内的代谢途径与调控17-18 1.2 鱼类饲料中脂肪需要量的研究 18-20 1.3 鱼类饲料中脂肪酸的营养研究 20-22 1.3.1 鱼类的必需脂肪 酸种类 20-21 1.3.2 鱼类必需脂肪酸的营养功能及缺乏症21 1.3.3 饲料中不同脂肪酸组成对鱼体的影响21-22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22-24 第二章 尼 罗罗非鱼幼鱼饲料的脂肪需要量 24-36 2.1 材料与方法24-27 2.1.1 试验饲料配制 24 2.1.2 试验鱼和饲养管理 24-25 2.1.3 样品采集 25-26 2.1.4 指标测定26-27 2.1.5 数据分析 27 2.2 结果27-32 2.2.1 饲料脂肪水平对尼罗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的影响 27-29 2.2.2 饲料脂肪水平对尼罗罗非鱼幼鱼 全鱼和肌肉成分的影响 29-31 2.2.3 饲料脂肪水平对尼罗罗 非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1-32 2.2.4 饲料脂肪水平对尼罗 罗非鱼幼鱼脂肪代谢酶的影响 32 2.3 讨论32-35 2.3.1 饲料脂肪水平对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与脂肪沉 积的影响 32-33 2.3.2 饲料脂肪水平对尼罗罗非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3-34 2.3.3 饲料脂肪水平对尼罗罗非鱼脂肪代 谢酶活性的影响 34-35 2.4 结论 35-36 第三章 吉富罗 非鱼幼鱼饲料的亚油酸需要量 36-50 3.1 材料与方法36-40 3.1.1 试验饲料配制 36-38 3.1.2 试验鱼和饲 养管理 38 3.1.3 样品采集 38-39 3.1.4 指标测定39-40 3.1.5 数据分析 40 3.2 结果40-47 3.2.1 饲料亚油酸水平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40-41 3.2.2 饲料亚油酸水平对吉富罗非鱼幼鱼体成分 的影响 41-43 3.2.3 饲料亚油酸水平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血清 生化指标的影响 43 3.2.4 饲料亚油酸水平对吉富罗非鱼幼鱼 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43-45 3.2.5 饲料亚油酸水平对吉富 罗非鱼幼鱼肝脏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45-47 3.3 讨论47-49 3.3.1 饲料亚油酸水平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的影响47-48 3.3.2 饲料亚油酸水平对吉富罗非鱼体组成的影响48 3.3.3 饲料亚油酸水平对吉富罗非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48 3.3.4 饲料亚油酸水平对吉富罗非鱼肌肉和肝脏的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48-49 3.4 结论 49-50 第四章 饲料不同亚 油酸和亚麻酸水平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以及组 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50-64 4.1 材料与方法50-52 4.1.1 试验饲料配制 50 4.1.2 试验鱼和饲养管 理 50-52 4.1.3 样品采集 52 4.1.4 指标测定524.1.5 数据分析 52 4.2 结果 52-614.2.1饲料不同亚油酸和亚麻酸水平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的影响52-55 4.2.2 饲料不同亚油酸和亚麻酸水平对吉富罗非鱼血 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55 4.2.3 饲料不同亚油酸和亚麻酸水平对 吉富罗非鱼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55-59 4.2.4 饲料不同亚 油酸和亚麻酸水平对吉富罗非鱼肝脏脂肪酸组成的影响59-61 4.3 讨论 61-63 4.3.1 饲料不同亚油酸和亚麻 酸水平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61-62 4.3.2 饲料不同 亚油酸和亚麻酸水平对吉富罗非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62 4.3.3 饲料不同亚油酸和亚麻酸水平对吉富罗非鱼肌肉和 肝脏的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62-63 4.4 结论 63-64 第五 章 饲料不同亚油酸/ 亚麻酸比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血液生化指标 以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64-75 5.1 材料与方法64-67 5.1.1 试验饲料配制 64-66 5.1.2 试验鱼和饲养管理 66 5.1.3 样品采集 66 5.1.4 指标测定66 5.1.5 数据分析 66-67 5.2 结果67-72 5.2.1 饲料中不同亚油酸/亚麻酸比对吉富罗非鱼幼鱼 生长性能的影响 67-68 5.2.2 饲料中不同亚油酸/亚麻酸比对吉富罗非鱼幼鱼体成分的影响 68-69 5.2.3 饲料中不同亚油 酸/亚麻酸比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69-70 5.2.4 饲料中不同亚油酸/亚麻酸比对吉富罗非鱼幼鱼 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70 5.2.5 饲料中不同亚油酸/亚麻酸比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肝脏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70-72 5.3 讨论72-745.3.1 饲料中不同亚油酸/亚麻酸比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72-73 5.3.2 饲料中不同亚油酸/亚麻酸比对 吉富罗非鱼幼鱼体组成的影响 73 5.3.3 饲料中不同亚油酸/亚麻酸比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73 5.3.4 饲 料中不同亚油酸/亚麻酸比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肌肉和肝脏的脂肪酸组 成的影响 73-74 5.4. 结论 74-75 参考文献75-84 附录 84-85 致谢 85。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