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语文第一课 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 一、根据拼音写字词,注意书写规范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 qng tng()立上头2.麦花开着雪白的花朵,但是菜花已经 x sh()了3.他的房间非常 z lun(),想找个东西都不容易4.春天到了,燕子又飞了回来,在 w yn()下筑起了巢二、形近字组词梅_ 麦_ 唯_ 蛱_ 海_ 青_ 惟_ 峡_ 三、下列诗词句展现了古代儿童的生活情趣,请在括号中填写句中的儿童正在做的事情1)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3)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4)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宿新市徐公店是_代诗人_所作,这首诗诗题的意思是_本诗通过对_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诗人_的情感2.四时田园杂兴是_代诗人_所作,这首诗以白描的手法写江南农村_的景象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明亮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_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_和_的赞美3.清平乐 村居是_代词人_所作,词人描绘了_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_的羡慕与向往五、阅读天地一)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1.诗中表明季节特征的诗句是_2.试赏析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 3.动静结合是这首诗的一大特点,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 六、补全词,完成练习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_溪东,中儿_最喜小儿亡赖,溪头_1)本词的词牌名是“_”,题目是“_”我还知道“渔歌子”“西江月”“忆江南”“_”“_”等也是词牌名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中“相媚好”形容老夫妇互相逗趣取乐的样子 B词的上阕描写了江南山村的景色,下阕描写了两代人的生活画面 C这首词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 D全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之情(3)词的上阕中“_,_”描写了乡村清新优美的自然环境词的下阕中“亡赖”一词并无贬义,而是形容小儿_最后一句中“_”字用得甚妙,使小儿天真、活泼的样子跃然纸上4)征战沙场多年的作者,看到清平乐村居中描绘的情景时,他会想:_ 七、(原创题)四时田园杂兴 是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照样子,品味以下两首古诗,给每首诗描绘的画面起一个恰当的名字例: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秋日丰收图)1.屋上添高一把茅,密泥房壁似僧寮从教屋外阴风吼,卧听篱头响玉箫2.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参考答案:一、1.蜻蜓 2.稀疏 3.杂乱 4.屋檐 二、梅子;小麦;唯一;蛱蝶;大海;青草;唯有;山峡 三、(1)学垂纶(学钓鱼)(2)追黄蝶 (3)剥莲蓬 (4)学种瓜 四、1.宋 杨万里 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 春末夏初热爱春天、热爱农村生活 2.宋 范成大 初夏时节 乡村风光 劳动生活 劳动人民 3.宋 辛弃疾 一家五口 田园安宁、平静生活 五、(一)1.“树头花落未成阴”或“飞入菜花无处寻”2.句中运用“急走”“追”的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儿童的天真活泼、可爱好奇的特点也给后文“飞入菜花无处寻”埋下伏笔3.一、二句静态写景,三四两句动态写儿童与黄蝶,整首诗动静结合,描绘出一幅恬淡自然,宁静清新、万物勃发的暮春图景六、锄豆 正织鸡笼 卧剥莲蓬(1)答案 清平乐 村居 示例:采桑子 如梦令(2)答案 B(3)答案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顽皮、淘气 卧(4)答案 示例:要是人人都能过上这样安居乐业的生活,那该多好呀!七、示例:1.冬日休闲图 2.晚春田园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