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健康促进工作的评价社区健康促进工作的评价朱敏贞朱敏贞深圳市健康教育研究所深圳市健康教育研究所主要内容主要内容评价概述评价概述评价目的评价目的评价的种类评价的种类评价方法评价方法评价的路径评价的路径中国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评价中国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评价深圳市健康社区评价标准深圳市健康社区评价标准评价概述评价概述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计划的评价是全面监测计划执行情况,控制计划实施质量,确保计划实施成功的关键性措施评价不是在计划实施结束后才进行,而是贯穿于计划设计、实施的始终评价目的评价目的1、根据健康促进计划方案和目标,了解完成的程度和范围2、使社区领导了解创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进度、存在的困难,计划设计中列出的任务与人、财、物等资源是否配套3、判定是否按照原定计划和目标,执行了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确定是否需要修改和完善计划4、判断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干预是否达到近期、中期和远期效果,总结并推广工作的经验和体会评价的种类评价的种类 形成评价形成评价过程评价过程评价效果评价效果评价过程评价过程评价过程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过程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材料是否进行预实验,是否按计划方案要求发放至目标人群,教育覆盖率是否达到要求。
教育干预是否按照计划设计方案要求的方式方法、时间和频率进行,干预的质量如何目标人群是否按计划要求参与健康教育计划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计划执行是否按照时间表的要求和进度顺利进行,计划实施期间有无重大环境变化和干扰因素,对计划执行的影响如何是否建立完整的信息反馈体系,各项检测记录是否全面、完整、系统,符合质量要求计划执行人员是否经过培训,他们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工作态度、工作质量是否符合计划实施的要求教育对象对活动的满意度教育对象对医患关系的满意度过程评价的指标过程评价的指标 可大致分为对项目的干预活动的评价和对目标人群参与情况的评价两大类项目的干预活动:干预活动的类型、干预次数、每次持续的时间等,如健康教育材料的种类、发放频次、数量健康教育材料拥有率=100%干预活动覆盖率 100目标人群总人数的人数拥有某种健康教育材料目标人群总人数数接受某项干预活动的人如:健康教育培训率=100%兼职人员总数社区健康教育专培训的人数接受社区健康教育骨干/目标人群参与情况 干预活动参与率=100%人数应参加该项干预活动的的人数实际参加某项干预活动效果评价效果评价近期效果评价近期效果评价 一项健康教育计划活动的近期效果重点表现在目标人群知识、态度、信念的变化上,因此,近期效果评价,主要针对知识、态度、信念的变化进行评价。
主要指标有: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信念/态度形成率等健康知识知晓率=100%健康信念/态度形成率=100%被调查的总人数的人数正确回答某项健康知识知晓/被调查的总人数态度的人数形成某种信念/中期效果评价中期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的中期效果主要指目标人群行为的改变,评价的指标有:健康行为形成率(如单纯母乳喂养率)、行为改变率(如戒烟率)等健康行为形成率=100%行为改变率=100%被调查的总人数的人数形成某种特定健康行为行为的人数观察期开始时存在有该发生定向改变的人数在一定时期内某项行为远期效果评价远期效果评价 远期效果评价是对健康教育项目计划实施后产生的远期效应进行的评价远期效果包括目标人群的健康状况乃至生活质量的变化反映健康状况的指标:生理指标:如身高、体重、血压、血清胆固醇等心理指标:如人格测量指标(EMPL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疾病与死亡指标:如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婴儿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等反映生活质量的指标:如生活质量指数(PQL1)、功能状态量表(ADL)、生活质量量表(LSI)等评价方法评价方法 1、观察法:直接观察各项健康教育对象或活动情况,并进行评价。
是用于观察行为的最常用方法,尤其适用于那些其他方法难以获得真实信息的场合或情形2、文献法:直接查阅文献的方法文献是指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包括用图形、符号、数字、文字、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在一定介质上的东西,都可以称之为文献评价人员直接深入社区健康教育现场,查阅现成资料,是最简便的收集资料方法,如可以从社区卫生部门的记录中发现与健康、服务利用有关的信息3、访谈法:分为小组访谈和个人访谈,是定性研究常用的方法,在社区需求分析和过程评价中应用较多通过访谈能够在较短时间里,探索深层次的影响因素个人访谈又称为非正式访谈,可以不带提纲,同时与12个社区成员进行自由交谈,适合于对某些问题的讨论与追问,评价人员尽可能多与一些社区成员交谈小组访谈(专题小组访谈),评价人员事先设计好讨论提纲,确定讨论主题,召集610名社区骨干人员和社区代表,就社区健康教育干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了解健康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看法,各种看法的人群分布情况,行为发生的具体原因,教育对象对解决问题的一些设想,评价人员要尽可能使每个与会者都有相同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4、问卷调查法:根据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所确定的目标,依据评价的目的,就某一健康问题,事先设计好调查问卷,选取有关社区,在一定目标人群中进行问卷调查。
项目的评价必须建立在基线调查的基础上,没有基线调查(项目实施前的基本情况)是无法评价的基线调查与其后的评估调查的内容、方法必须一致评价的路径评价的路径 1、走横向比较路径:根据健康教育科学研究分析原则,事先设立干预社区与对照社区,注意两个社区在地理位置、社会、经济、文化、人口结构、传播资源、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可比性,通过教育干预后,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在干预指标方面的差别2、走纵向比较路径:在同一社区人群中,比较健康教育干预前后人群卫生知识、态度、行为、传播接受渠道、疾病发病率等的变化情况中国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中国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评价工作评价 1、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评价体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评价体系:包括管理体制、组织网络、教育和促进模式、运作机制、人才培养、经费筹集、管理方式、效果等方面2、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评价指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评价指标:(1)生理健康包括身高、体重、行为发展和营养摄入等2)心理健康包括人格、智力情绪和情感、总体心理健康评价3)健康结果包括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期望寿命、生存质量(ADL 等)、生命质量(DALY、QALY)等。
4)健康行为包括吸烟率、烟草消耗量、饮酒率、酒精消耗量、吸毒率、未婚少女怀孕率5)社会健康包括行为模式、生活态度、人际关系6)卫生政策包括重视程度、资源分配、社区参与、管理体制等7)社会经济包括GNP、人均收入、人均住房面积、就业率等8)卫生服务卫生服务需要量、需求量、利用量和率、卫生资源、卫生服务费用等3、过程评价、过程评价: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和干预的对象接受性、是否按计划执行、干预质量、存在问题、信息系统、反馈和调整、干扰因素等指标有类型、时间、次数、材料、传递、参与、覆盖面等4、效果评价、效果评价:(1)近期效果评价包括卫生知识知晓率、卫生知识合格率、卫生知识平均分数、健康信念形成率,在前后和与对照组相比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比例的分析同时进行政策、经济、服务、社会健康等方面的评价2)中期效果评价包括健康行为形成率、行为改变率,在前后和与对照组相比情况下,可以进行比例分析同时进行政策、经济、服务、社会健康等方面的评价3)远期效果评价包括生理指标(身高、体重、血压等),心理指标(人格、智力、症状自评等),疾病和死亡指标(发病、患病、死亡等),成本效益分析同时进行政策、经济、服务、社会健康等方面的评价。
深圳市健康社区标准深圳市健康社区标准制订依据主要是:制订依据主要是:1、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城市标准(1996)2、全国城市卫生检查评比标准3、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平安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广东省“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基本标准和深圳市“六好”平安和谐社区量化标准 4、深圳市社区工作站管理试行办法(深办200645号)5、深圳市社区建设工作试行办法(深办发20053号)6、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社区健康服务的实施意见(深府2006130号)7、深圳市卫生系统健康教育管理工作暂行规定8、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年度评估操作表9、深圳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包本标准共包含10条主要指标,每条指标包含详细评估内容,对应编入了评估方法及评估记录标记为基本指标;标记*为一般指标,逐年提高按创建单位特点确定,实施动态考核;标记为效果评价指标评估总分为100分,其中标准1、2、4、6、9、10分值为10分,标准3、7为分值为6分,标准5、8分值为14分总分达到85分为合格本标准评估的对象是指一个社区工作站管辖的社区社区内重点单位主要指:社区内的学校、医院、机关事业单位、工厂企业等社区内发生非法行医现象、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均为一票否决。
深圳市健康社区标准(试行)深圳市健康社区标准(试行)(2008年年7月)月)1、社区工作站公开承诺创建健康社区;2、社区成立创建健康社区工作小组,有相关管理制度并落实;3、健康社区创建工作纳入社区发展工作规划,每年有创建工作计划和总结;4、有社区诊断并明确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和危险因素;5、对社区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和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干预和效果评价;6、社区环境得到不断改善;7、社区弱势人群基本生活保障不断完善;8、社区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9、社区居民对健康社区的满意度逐步提高;10、社区居民的健康素质得到不断提高谢谢 谢!谢!愿您健康、快乐每一天!愿您健康、快乐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