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溪流的歌导学案有答案

ch****o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3.51KB
约10页
文档ID:161066873
小溪流的歌导学案有答案_第1页
1/10

《小溪流的歌》导学案主备人:延津县丰庄镇绳屯初中 赵凯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讨论小溪流的成长过程,正确理解课文的主题二、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认识小溪流的成长过程,理解课文的主题三、教学难点:1. 绘声绘色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2. 多角度、有创意地探究课文的主题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五、学习过程:(一)预习导航1、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严文井(1915—2005),当代作家、儿童文学家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人一生创作颇丰,但统观其全部作品,却以“童话和寓言的影响为较大”1943年出版了创作集《南南和胡子伯伯》1949年发表的童话《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和1950年发表的童话《蚯蚓和蜜蜂的故事》,则标志着他创作的重要进展后者获1954年儿童文学艺术评奖大会创作二等奖1957年中篇童话《唐小西在下一次开船港》,反映了他创作的成熟严文井的童话、寓言创作,故事生动,构思巧妙,具有很浓的哲理和诗意,被誉为“一种献给儿童的特殊的诗体”2)走近童话童话是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用拟人、夸张等艺术手法,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或知识教育的一种儿童文学样式。

2、字词积累①给加点字注音牢骚( ) 沉淀( ) 阻碍( ) 恐吓( ) 兴致勃勃( )积蓄( ) 眺望( ) 低沉 怨悔 富足 五颜六色 无穷无尽②用上面3—5个词语写一段话3、朗读指导朗读课文时要抓住关键词语,体会溪流、小河、大江、海洋的形象,读出他们的形象特点朗读时语调上应有变化:小溪流的语调应清脆柔嫩,像个儿童;小河说话时应像个有朝气的少年很坚定;大江的声音要像个强壮的青年很深沉4)海洋要读得洪亮、饱满,而又稳重、安详,像个稳键成熟的中年人二)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先听课文录音朗读,初步了解这篇童话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然后给小溪流经过的四个阶段加上修饰语 向前奔流的小溪; 向前奔流的小河; 向前奔流的大江; 的海洋2、课文为什么以“小溪流的歌”为题,而不以“小河的歌”、“大江的歌”、“大海的歌”为题?(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分角色朗读这则童话以优美的语言,拟人化的写法,塑造了一系列生动形象,如小溪流、枯树桩、乌鸦、泥沙、沉船等。

现在我们一起来分角色朗读,来领会这些形象,它们分别代表怎样的性格特征学生分组朗读表演,每组至少7名学生扮演小溪流及成长后的小河、大江、海洋需有勃勃的朝气,要读出乐观向上的语气扮演枯树桩、枯草,要读出这两位劝阻者的衰老、哀叹扮演乌鸦,要读出他的好奇和恐吓扮演泥沙,要读出他的半途而废,缺乏恒心和毅力扮演沉船,要读出他的自甘平庸、缺乏激情的精神状态组内其他同学再就表演情况作简要评价2、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完成下表成长阶段歌声特点力量表现劝阻者感想小溪流哼哼唱唱,用清亮的嗓子歌唱      小 河     乌鸦    掀起汹涌的波涛,举起庞大的轮船  大 海      3、讨论下面问题,领悟文章主题①小溪流在成长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②题记中的“小溪流有一个歌,是永远唱不完的”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③“小溪流的歌”是一首 的歌;是一首 的歌;是一首 的歌④ “小溪流的歌”体现了什么精神?⑤你对本文是主题还有怎样的理解?(四)拓展延伸试着讲出与本篇童话主旨相近的一两句格言、警句或一两个童话、民间故事。

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认识小溪流的形象2、掌握童话常见的艺术手法3、品味作品形象、生动、充满童趣的语言二、教学重点:掌握童话常见的艺术手法三、教学难点:1. 绘声绘色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2. 作品形象、生动、充满童趣的语言四、学习过程:(一)预习导航根据朗读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二)探究课文1、请学生推荐一名朗读出色的学生朗读一至三自然段,要求声情并茂,饱含童趣读后请其他同学说说文中是怎样突出体现了“童趣”这一特点2、小溪流的形象是什么?3. 课文中“枯树桩”、“乌鸦”和“泥沙”有什么共同点?作者写这些形象有什么作用? 4. 课文用“哼哼”、“唱唱”、“拍拍”、“摸摸”、等词,体会运用叠词的好处? 5. 如何理解“他是这样复杂,又是这样单纯;是这样猛烈,又是这样柔和”这句话他的 是复杂的,他的 是单纯的,他的 是猛烈的,他的 是柔和的6. “月亮出来了,月亮向着他微笑太阳出来了,太阳向着他微笑此句在文章开关和结尾都出现了,意思一样吗?有何作用? 7、文中还有哪些你喜欢的精彩语句,写出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三)我的收获谈谈你从《小溪流的歌》一文中受到的启发四)拓展练习1、 拓展阅读一朵白云在蓝天上悠悠地飘荡着高山、湖泊和森林都在它的身下滑过它心中惬意极了,感到自己确实伟大像高山一样雄伟”,人们常这样说雄伟?哼!一个小丘罢了!云朵睥睨着身子下面的高山接着,它又飘到了海洋的上空看呐”,云欣喜若狂地喊道:“这难道是人们赞美的大海吗?听听吧,什么‘气势壮阔’啦,‘浩瀚无际’啦,在我看来,一面镜子罢了!”云看越兴奋,越想越高兴,它觉得自已远比高山、大海以及世上的所有之物都要伟大得多,它甚至已经替人们拟好了赞美自己的辞句正当这朵高高在上的云自我设计得头都有些晕眩时,一股劲风向它的身上强有力地吹来刹时,这朵自我陶醉的云被吹得四分五裂,荡然无存湛蓝的天空仍是那么清新,在它上面没有留下云朵的一丝儿痕迹自我陶醉者的天敌就是现实①这篇文章的体裁属于 本文的主人公是 ,它的性格特点是什么?②本文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③通过学习本文,你得到什么启示?④通过阅读,比较这篇短文与《小溪流的歌》在艺术手法上的异同2、我能行根据下面的提示,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写出小溪流成长为海洋的过程,最好不超过200字。

小溪流往前奔流(不知疲倦)↓形成了小河(精神饱满)↓长为大江(十分强壮)↓汇成海洋(猛烈翻腾,强烈欢唱)5. 《小溪流的歌》答案第一课时(二)整体感知1. 不分日夜地向前奔流的小溪;不分早晚向前奔流的小河;不分时刻地向前奔流的大江;永不停止运动的海洋2、小河、大江、大海分别是小溪流成长中的各个阶段,小溪流是起点,并且他一直没有忘记自己原来是小溪流,小溪流的的歌是整个水的生命之歌他们都乐观向上、勇往直前,都为人类造福,都唱着同一首歌以其他几个为题不足以涵盖水之歌的全部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2、成长阶段歌声特点力量表现劝阻者主题小溪流哼哼唱唱,用清亮的嗓子歌唱推着小树枝打转,冲过石块的阻拦 枯树桩 枯黄的草 坚持前进永不停步 在前进中不断成长小 河沙声地歌唱 推送着木排,托起沉重的木船 乌鸦大 江 低声吟唱,用洪亮而低沉的声音唱 掀起汹涌的波涛,举起庞大的轮船泥沙 大 海强烈地向着四方歌唱 他不断地涌起来,向上,向前,向着四面八方 沉船 3、讨论下面问题,领悟文章主题①小溪流力量变大了歌声的特点也发生了变化,声音越来越大②从表面上看,小溪流在成长过程中是一直“唱着歌”的往深处想,小溪流的歌意味着他的精神的不配朽。

③“小溪流的歌”是一首永远前进的歌;是一首不怕上切阻力的歌;是一首在前进中不断壮大的歌④ 小溪流在成长过程中体现出勇往直前的精神、坚持不懈的毅力和乐观向上的品质⑤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从多个角度探究主题例如:A、暗示“成长”或“发展”的主题——坚持到底或坚持前进,永不停步或反对掉队B、本文揭示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即个人只有汇入到集体,才能积聚起巨大的力量,发挥巨大的作用 (四)拓展延伸如:“积土成山,积水成渊”、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英国童话《小星星》、安徒生童话《丑小鸭》等第二课时(二)探究课文1、作者有意识地把小溪流当作一个欢快活泼的儿童来写,使文章充满了童趣如“玩耍”“拍拍”“摸摸”“挠挠……痒痒”“小蝌蚪……怕痒”这些词语形象传神,生动有趣,极大地增强了这篇童话的吸引力和可读性2、小溪流在自然中,本是没有性格,没有理想,没有语言的自然界的事物之一,但在本文中,作者却赋予它这一切,使它成了一个性格鲜明、思想坚定、富有顽强生命力的形象3. 共同点是不思进取,停滞不前,得过且过作用是通过对比,衬托了小溪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生命力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4. 不仅形象感强,描写情态逼真,使语言具有音乐美,还可以舒缓语气 5.他的经历是复杂的,他的思想是单纯的,他的外在形式是猛烈的,他的内心性格是柔和的6. 不一样,开头表现了月亮和太阳对小溪流的关怀和爱护;结尾则表现出月亮和太阳对小溪流精神的肯定、认同和赞许结构上使文章首尾呼应,更加紧凑;同时也从侧面烘托了成长中的愉快氛围 7、(提示:要把喜欢的原因说出来,最好能抓住关键词语作一些阐释三)我的收获(含有以下内容都算正确)1、坚持前进,才能逐渐强大起来2、坚持进步,不半途而废,就能健康成长3、认准前进的方向,不听信错误的意见,就能成长壮大4、在前进过程中,永远不满足取得的成绩,才能成长壮大《四》拓展练习1、寓言;白云;自我陶醉 2、总结全文,点明主旨3、无视客观实际而盲目自我欣赏,只会碰壁失败乃至灭亡4、相同点:都将自然界的事物社会化,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小溪流” “枯树桩”、“乌鸦”、“泥沙”和“白云”等比拟为社会上的某些群体不同点:《小溪流的歌》是一篇童话,而这篇短文是一则寓言,相对短小,结尾有议论。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