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配置公共资源 促进经济均衡可持续发展论文摘要: 中国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经济成就举世瞩目当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一些制约经济发展 的瓶颈问题凸现其中,公共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日趋严重,这不仅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均衡可持续发展,更 易造成基层民众的不满情绪,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对 经济均衡可持续发展具有根本的促进作用,而且能够为提升人民福祉,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精神和 物质保障关键词: 公共资源配置 经济均衡可持续发展 不公平 教育资源 医疗资源前言进入 21 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一个新的概念逐渐走向人们,即可持续发展,也就是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涉及到人口、 资源、 环境、 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国政府促进经济发展,保护全球环境的共识 而经济的 可持续发展更是渐渐深入人心,得到人们的认可所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指的是在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条件下,经济的持续、 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 质,不断改善发展的质量,体现了我们所要建立的经济体系是与自然、社会相和谐,具有长久、活跃的发 展能力。
促进公平应该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因为更加公平的社会更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也能 够提供更加优厚的福利公共资源的配置不均就是最大的不公平,必须大力加以解决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问题,导致了公共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公共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反过来更加助长了经 济发展的不均衡人类持续和加速发展的动力与机会大多掌握在政府手中政府应下大力度,着重解决突 出的不公平现象公共资源配置现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 2013 年人类发展报告》称 “以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国家的迅猛发展为标志的 南方崛起在速度和规模上均史无前例 该报告同时指出,虽然中国在经济增长和减贫方面成绩斐然, 但也存在收入差距扩大和人类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不平等现象也在扩大在一些地区,贫困人口无力支付 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公共资源配置的不均衡直接导致了社会不平等现象人人都知道目前有三难:上学难、看病难和找工作难在这三难的背后其实反映了社会公共资源配置的不均衡问题这里的社会公共资源范围指的是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公共资源其实包含的领域比较多:如金融资源、公共基础设施资源、人力资源还有财政资源等这些资源大多是需要政府配置的,如果在这方面配置不均衡,就会出现资源的过分集中,造成其他社会资源的极度浪费。
下面,我们仅就基础设施投 资、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三个方面看看我们公共资源的配置是个什么现状:1. 基础设施投资:简单拿几个省份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和“三农”经费作对比,就可以看出基础设施投资在城乡间的不均衡:河南省 2012 年城镇基础设施投资 1500 亿河北省 2013 年全省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为 1100 亿元内蒙古自治区 2012 年 1-11 月内完成基于城镇的基础设施投资 3537.3 亿元这三个省还基本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而且这部分投资中投到省会城市的估计能占到 80%让我们看看农业方面的投入吧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累计近 3 万亿元 5 年 3 万亿,每年 6000 亿,再分到 34 个省级单位, 每年各省投资到 “三农” 的钱也就每年不到 200 个亿,具体分配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资, 估计就更加微乎其微了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基础设施投入上,农村远远落后于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消耗了基础设施投 资的大部分这就形成了看大城市,我们国家是发达国家,看农村,我们还是一副穷酸相的怪圈难怪,大学毕业生不返乡,年轻农民打破头往城市挤2. 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先说城市里的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在此以北京的现状为例:北京市的主要中学绝大多数集中在四个城区 , 尤其是西城区和东城区 , 分布着全市 50% 左右的著名 中学 , 如北京四中、北京八中、北师大二附中、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北京二中、北京五中、景山学校、 北京五十五中、东直门中学等。
近郊区中海淀区教学质量最高 , 海淀区主要有人大附中、北大附中、清华 大学附中、 北京 101 中学等著名中学 , 朝阳区主要有 94 中、80 中、日坛中学等 , 丰台区则主要有 18 中、 12 中等 , 石景山区几乎没有著名中学在教育设施的调整方面 , 为了适应人口向近郊区扩散的新态势 , 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 , 在人口导入区新建或改扩建了一些幼儿园、小学、中学 , 教学设施数量与质量有 较大提高但由于主客观原因 , 调整教育设施配置的工作仍不尽如人意 , 近郊区学校规模普遍比城区小 , 招生人数有限 , 教育设施满足不了需求 , 以致出现学生远程上学的现象如建国门以东地区各街道、西三 环附近以及北三环附近各街道近年来人口迁入较多 , 人口密集 , 但中学数量少 , 需要增添相应的教学设 施北京的问题基本上代表了大城市新、老城区之间教育基础设施配置的不均衡以石家庄为例,房地产 大发展以来新开发的小区(旧城改造的除外)大部分片内没有中、小学,孩子基本上享受不到真正的义务 教育由此有了学区房的称谓至于偏远地区和大城市比较,那不均衡的程度就更为严重了因为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和师资缺乏,常 常是村里的孩子去镇上上学,镇上的孩子去县里上学,县里的孩子去市里上学,趋势是教育资源越来越集 中,而不是实现区域的合理配置。
为了孩子上学,人口就往市区集中,结果就是落后的地区更加落后,繁 华的地区愈加拥挤,择校问题就越来越严重,义务教育成了名义上的义务教育,为了进好学校,家长们不 惜花费重金往名校挤,你说钱都花在教育上了,人们拿什么钱去消费,去刺激经济啊家庭教育支出的沉 重负担直接制约了经济的发展3. 医疗基础设施配置现状看病难背后的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公仍未获明显改善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 50.32%的人口居住在农村,但八成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城市 80%的资源集中在大医院民众生病后多数选择去医院尤其大医院就诊住院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门可罗雀仍为常态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2011 年入院人数中, 七成以上进入大医院就诊,到基层医疗卫生机 构就诊人数仅占总就诊人数 24.7%绝大多数民众就医选择公立医院, 2011 年各类医院诊疗人次及入院人数中, 公立医院接纳人数均占总 数 9 成以上,民营医院所占比例均不到一成城乡和区域医疗资源分布显著不均衡我国卫生事业费主要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支持因此,各地 卫生事业费用多少很大程度取决于地方经济与财政实力因不同地区卫生投入不同导致医疗资源配置不均 衡的程度近年虽有缩小,仍差距明显。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2012》显示,2011年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城市为 6.24张,农村为2.8张,相差 2.23 倍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最高省份为上海 7.55 张,最低为贵州 2.77 张,两者相差 2.73 倍同时, 卫生技术人员分布不均衡有加剧趋势 2006 年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最高省份为北京 10. 58 人,最低为贵州 2. 10 人,相差 5. 04 倍到 2011 年,最高北京 14.2 人,最低贵州 2. 68 人,差距却拉 大到 5. 30 倍有数据显示,欧美发达国家政府对医疗卫生投入占 GDP比重为10%左右,美国最高16%发展中国家一般 6%-8%,中国大概 5%左右,缺口较大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严重制约经济的均衡可持续发展为什么这么说呢? 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就会导致其他社会资源的极度浪费就拿教育和医疗而言,一方面大城市的学校 和医院人满为患,而另一方面,偏远地区的学校没有生源,没有师资,医院医疗条件很有限人们不得已 花昂贵的择校费和寄宿费送孩子到大城市上学看病动辄跑省城,甚至跑北京,出现了医院的一号难求现 象这对普通家庭而言是一笔不轻经济负担再看看我们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2013 年普通高校毕业生 699 万,就业形势严峻。
他们毕业后 的流向我们可以从重庆三峡学院的就业信息网可以一见端倪:据该校调查显示: 2012年,在毕业后一年内选择留在一线城市的大学生占 63%,和上年的 38%相比有较大幅度的上升此外,东部、南部发达地区也是大学生选择的热门地区,比重为 20%,而选择中部二线城市的大学生仅占总数的 6%,只有不到 4%的大学生愿意到其他城镇,非城镇和其他地区工作大学毕业生大多数都选择留在大城市,造成了大城市的就业难,找不着工作在家呆着,或者研究生毕 业卖猪肉,其实是人力资源和教育资源的极度浪费我们国家花费巨额的高等教育经费,培养出来的学生 就不了业,那我们的投资不白浪费了为什么大学生大多选择留在城市啊?因为城市比农村好的太多了中国的经济已经逐步摆脱资源依赖型的增长路径,面临全面转型的关键时刻,可是经济的发展依靠什 么,我觉得关键还是人才, 没有人才,发展经济就是一句空话, 以后国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那个国家能吸引、留住人才,那个国家的发展就会有后劲经济均衡可持续发展,同样需要有人才的合理 配置,可是人总是对环境有要求的,他要考虑他工作的地方有没有学校,有没有医院,交通方便不方便, 购物方便不方便,有没有公园、图书馆什么的,这就必然涉及到其他公共资源的配置问题。
可是,眼下, 我们的公共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于是出现了人都往大都市挤,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偏远的农村成了空 巢这种现象任由发展下去,就会让整个社会的机体变得臃肿,没有活力,会给环境、就业、交通等造成 永久的压力,目前房价居高不下,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吧:城市人口越来越多,房价怎么可能降下来呢?综上所述,老百姓即使手头有闲钱,也得留着给孩子上学、买房用,怎么能用在其它的消费上呢?消 费不振,经济何谈发展公共资源的配置不均衡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均衡可持续发展所以,尽可能地合理配置公共资源,首先解决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然后经济的均衡可持续发 展才会有保障,也就是说,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对经济均衡可持续发展有根本的促进作用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促进经济均衡可持续发展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失衡现象比较严重,沿海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经济发展不平 衡现在由于污染问题迫使城市中污染企业外迁,这好像在解决城乡的发展不均衡问题,其实是为环境污 染所迫,谁都知道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措施同在一个地球,从城市迁到城市外延,对地球的污染就不存在 了吗?所以,政府可以利用自己掌握的配置公共资源的权利, 合理地配置公共资源, 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投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人才向这些地区合理流动,有了人才,经济的 可持续发展就有了根本的保障。
另外,我们还可以为人才向欠发达地区流动打开通道,有人才会有发展, 不然都成了空巢村了,农村还有什么发展可言我们应该为人才和人口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创造条件, 不然,一味地向城市发展,只能造成更大的不均衡结语经济发展中的大城市病在我国已经相当严重,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人口越来越多,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就业难、高房价、交通拥堵、人力资源浪费、空气污染、养老机构短缺等等,定会给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重重阻碍只有通过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来引导人口向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合 理流动,才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均衡可持续发展,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构建和谐社会才有保障就发稿时 ,我们的大规模造城运动还在继续 ,我们的建设只关注大的 , 不关心小的 ,大笔资金源源不断 地投向不知轻重的领域 , 我们的期盼只不过是个不切人类惯性思维实际的幻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