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带反思

hao****an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9.52KB
约15页
文档ID:159530997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带反思_第1页
1/15

教学章节:第一单元课 题: 《识字1》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3、了解春节等四个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教辅资源:教学挂图、生字卡片、投影片研究问题:了解民族风俗,积累词语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一、揭题导人 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1板书课题:识字1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指导看图,整体感知   2.借助拼音,认读本课生字和词语指名读、评议、齐读  三、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 1.出示第一幅图,观察说话 (1) [相机出示词卡:饺子] (2)过春节了,亲朋好友互相拜访表示节日的祝贺,这叫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拜年] 2.出示第二幅图,观察说话 (1) (清明节) (2)老师介绍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日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 (3)清明节这天,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碑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扫墓[相机出示词卡] (4)清明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踏青。

[相机出示词卡]四、指名读生字词,齐读生字词五、 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看看挂图,想想字义六、教师检查自学情况,并加以指导 1.教师正音 2.用“饺、扫、墓”扩词七、教师版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了有哪两个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春节,民间风俗是什么?(包饺子、拜年)清明节呢?(扫墓、踏青)八、指导书写 1.认识手字旁 2.教师范写生字 3.教师巡视,纠正姿势不正确的学生学生齐读课题 启发学生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的是哪些传统节日的活动,人们在这些节日里做些什么? 学生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小朋友,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全家人围在一起在干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学生观察图画回答学生自由练读词语、齐读词语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学生认读生字学生扩词练习学生根据教师小结说出文中词语学生看笔顺图,记忆“扫、拜、墓、踏”的笔顺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一、复习检查   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1.出示第三幅图,观察说话 (1) [相机出示词卡:龙舟、端午]教师介绍“端午节”。

 (2) [相机出示词卡:粽子] 2.出示第四幅图,观察说话 (1) [相机出示词卡:中秋]教师介绍“中秋节” (2) [相机出示词卡:月饼] (3)同学们看图上的人都相聚在一起了,这就叫“团圆”[相机出示词卡:团圆] (4)指名认读、正音如:“粽子、月饼”中的后一个字读轻声 3.小结:刚才我们学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有哪两个传统节日?(端午、中秋)端午节,民间风俗是什么?(包粽子、赛龙舟)中秋节呢?(全家人要团圆,吃月饼)三、指导读韵文四、指导书写,检测效果 1.教师范写生字 2.听写词语,检测效果,及时反馈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按“扫、拜、墓”的笔顺书空人们正在干什么?这是什么传统节日?端午节这天,人们除了喜欢赛龙舟,还喜欢吃什么?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你知道吗?中秋节这一天,全家人坐在院子里干什么?学生借助拼音读以上生字词 多种形式练读,读出节日的欢乐  范读、自由读、互读、齐读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生字的 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作业布置】:读书、听写生字【教学反思】教学一课的时候,我一边让学生读熟一边帮助他们理解词语的意思由于都是我国传统节日和风俗民情,所以有许多故事包含在其中。

学生学得比较投入我也喜欢识字教学课外故事延伸让学生学得了知识又开了眼界课 题: 《识字2》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教辅资源:挂图;生字卡片;研究问题:感受语言的优美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有没有去过桂林?  2、是呀,“桂林山水甲天下!”同学们想不想亲眼去看一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2(板书课题)二、指导看图 1、根据学生回答,依次出示相应的词语,认读三、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1、请同桌的同学互相听一听,相互检查一下,读音有没有错误 2、出示词语 (1)自由读 (2)这课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几个字的读音 (3)指名读,齐读 (4)看图理解图意四、教学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   2、教师范写 3、学生在《习字帖》上描红、临写,师巡视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眼中看到的桂林是什么样的? 学生齐读课题 学生观察图上有哪些景物? 请你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书,借助拼音,认读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小组组织“找朋友,你说我猜”的游戏,加强生字读音齐读生字词 学生依次认读按笔顺书写生字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一、复习二、看图说话 1、四人小组交流,选派一名说的最好的上台说 2、指名说,师生评议三、开展“我是小导游”活动 准备好导游解说词,评选出“最佳小导游”1、抽读生字卡片2、朗读课文 看图,运用书上的词语练习说话,想象大自然的美丽作业布置】:读书 、听写生字【教学反思】这一课主要体现大自然的美丽风景和民族风情,在导课环节,我让学生观看祖国美丽的风景风貌,感染了学生的情感他们对民族风情充满了好奇,学到了以前不知道的知识对“笔架”的理解各有不同,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是山的远景样子像笔架课 题: 《识字3》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   3、借助图画感知古今文字的发展演变,对形近字进行比较,培养学生识字兴趣,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辅资源:挂图;生字卡片;研究问题: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一、 揭示课题本课是通过形近偏旁的比较来识字。

板书课题:识字3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教师指导看图,认识事物 2.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三、出示表(一),复习“木字旁”、“禾字旁” 1.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 (1)“木”的古文字像一棵树,有树冠、树干和树根 (2)复习“木字旁”教师范读带木字旁的生字 (3)“禾”的古文字像一株禾苗,有穗、叶、茎与根 (4)复习“禾字旁”教师范读带禾字旁的生字四、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 出示挂图,学习生字词 1. [相机出示词卡:松柏、杨柳] 2.你们知道松树、柏树和别的树有什么不一样吗?(松树、柏树的叶子常年都是绿色的) 3.出示词卡:桌椅 4. [相机出示词卡:秧苗] 5.秋天到了,秧苗长大成熟结出果实,远远望去,金灿灿的一片,好喜人的景象啊! [相机出示词卡:稻谷] 6. [相机出示词卡:庄稼]五、教师小结 你们觉得汉字有趣吗?中国的汉字有悠久的历史,你们要认真学习!六、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七、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齐读 2.用“柳”、“椅”、“秧”扩词八、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本课生字让学生注意在田字格书写时都应该左窄右宽 2.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仿影、临写生字。

学生齐读课题学生观察书上的图,看一看图上画了哪些事物 自由读韵文“木”的古文字像什么?指名读、齐读禾”的古文字像什么?指名读、齐读这些是什么树?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春天到了农民伯伯把什么插在田里?那金灿灿的一大片是什么呢?“秧苗”、“稻谷”这些地里长的农作物叫什么呢?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学生看笔顺图,书空 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一、复习检查   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了哪些事物  2.要求:读准字音三、出示表(二),复习“竹字头”、“草字头” 1.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 (1) (像竹叶)复习“竹字头”师范读带竹字头的生字 (2) (像两棵小草)复习“草字头”师范读带草字头的生字四、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出示挂图,学习生字词 1. [相机出示词卡:竹篮、箩筐、筷子] 2.中国的老年人最喜欢喝什么?仆目机出示词卡:茶叶] 3. [相机出示词卡:菠萝] 4. [相机出示词卡:兰花]五、教师小结  六、指导书写 1.指名说“篮、筐”的笔顺 2. 教师范写生字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听写生字。

 3.检查听写情况学生看图思考学生自由读韵文“竹字头”的古文字像什么?指名读、齐读草字头”的古文字像什么? 指名读、齐读这些都是竹制品,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有一种水果外面有许多硬刺,但口味非常好,酸甜好吃,你知道这种水果的名称是什么吗?有一种春天开的花,叶子是淡绿色的,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香味,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仿影、临写教学过程【作业布置】:读书 、听写生字 【教学反思】这一课我运用看图法进行教学我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画,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二年级孩子对图画的兴趣更浓,看得准,学得快,看图真是个好办法课 题: 《识字4》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3、比较“日目”、“冫氵”所表示的不同意思,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教辅资源:挂图;生字卡片;研究问题: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形近偏旁的比较识字,板书课题。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2.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三、出示表(一),复习“日字旁”、“目字旁”四、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 1. [相机出示词卡:晴空] 2.春天到了,太阳照在身上暖和和的,这叫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温暖] 3.[相机出示词卡:晾晒¨] 4.[相机出示词卡:眼睛、瞄准] 5.小哥哥站在山坡上看远处美丽的风景,这叫什么?[出示词卡:眺望]五、教师小结六、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1.正音:”晒、准”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 2.用“暖、眼、准”扩词七、指导书写 1.学生看和记忆“暖、准”的笔顺 2.教师范写生字,让学生注意在田字格中书写时都应左窄右学生我齐读课题 学生自由读韵文 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 太阳出来了,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天空? 小姐姐在干什么呢?解放军叔叔趴在草地上是怎样打靶的?“眺望”也是看,但和“看”有什么不同?指名读、齐读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仿影、临写生字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一、复习检查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有什么。

 2.要求:渎准字音三、出示表(二),复习“两点水”、“三点水 1.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 (1)复习“两点水”教师范读带两点水的生字 (2)复习“三点水”师范读带二点水的生字四、出示挂图,继续学习生字词 1.企鹅生活在南极,你们知道那儿的天气怎样? 2.[相机出示词卡:长江]教师简单介绍长江:长江流经我国10个省区,全长6300公里,是我国第一大河 3. [出示词卡:黄河]教师简介“黄河” 4.长江的水最后流人哪个海?教师简介“东海”五、教师小结六、学生自学本节课的生字词 指名读、齐读 七、指导书写 1.指名学生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2.教师范写生字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听写生字学生自由读韵文 “冫”的古文字像什么? 指名读、齐读 “氵”的古文字像什么? 指名读、齐读 从图上什么地方看出南极非常寒冷? 南京有一座大桥在全国都非常有名,这就是南京长江大桥,你们知道长江大桥横跨在什么上面吗? 长江是我国第—大河,那我国第二大河是什么河呢?用“冷、冻、冰”扩词你学生看笔顺图,记忆·冻”的笔顺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临写生字第三课时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一、复习检查二、指导读韵文 1.按要求归类读, (1)哪些词语与太阳有关? (2)哪些词语与眼睛有关?  (3)哪些词语与冰有关?(4)哪些词语与水有关?  2.多种形式练读。

三、辨析两组形近偏旁 1.做找朋友游戏 2.教歇诀:“目字旁表示眼睛,目字旁与太阳有关瞄准射击要用眼睛,晾晒衣服要在晴天三点水是水的变形,两点水与冰冻有关:江河湖海离不开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听写生词学生读第一组词语 学生读第二组词语 学生读第三组词语 学生读第四组词语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学生跟老师读歌诀作业布置】: 1.抄写课后词语2.指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看图说话教学反思】这节课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察字的偏旁,认识到日与目,冫和氵所表示的不同意思,又列举多个同类的字加以巩固,效果良好课 题: 《练习1》教学目的:1、 认清笔顺2、 字词句的综合训练3、 写好横画多的字4、 读读背背5、 口语交际——说话要注意姿势教学重、难点:字词句的综合训练1、学会部首查字法,掌握提取部首的方法2、难点:会从一个字的多个义项中选择正确的义项教辅资源:挂图;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研究问题:从一个字的多个义项中选择正确的义项教学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一、教学第一题:认清笔顺1、审题认识这些汉字的笔顺,能按笔顺写这些汉字。

2、指导1)出示生字2)自由讨论3)教师根据本班学生容易写错笔顺的字,进行指导并书空二、教学第二题:读一读对话,学习部首检字法1.审题:2、掌握提取部首的方法  ⑴学习对话  ⑵领悟方法  ⑶反馈练习 出示“腔、粮、酣、敲”,让学生找出它们的部首并说明理由 3.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找汉字 ⑴教师示范重点指出用部首查字法查字时,在检字表中找到要找的部首项,然后在相应的笔画数中就可找到我们要查的字的页码了 ⑶集体交流 3.学习选择正确义项 (1)教师讲解示范:(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明白一个字往往有几个义项,必须根据这个字所在的词语或句子的意思从字典上找出正确的义项 (2)全班交流三、巩固拓展 1.全班交流 2.评出优胜小组四、课外延伸  读题,明确本题要求学生读一读说说这些字各是什么结构的字?学生书空这些字的笔顺读题,明确本题要求小朋友,很高兴认识你们昨天,我借了一本童话书,里面遇到好几个字不认识,(出示“腔、粮、酣、敲”这些字的上面又没注音,真是急死我了你们能帮帮我的忙吗? ①学生自读对话内容 ②师生分角色朗读 学生交流师生对话的主要内容——提取部首的两个知识点 学生练习,完成书上的表格小组合作填写作业纸。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铅笔字1.审题:2、指导 (1)说说写字要求和描红要求 (2)教师范写 3、按以上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其余的字二、教学第四题1.审题2、指导 (1)教师范读正音 (2)老师帮助学生大体了解四个成语的意思 3、练习 4、反馈集体背诵,指名背诵读题,明确本题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分别说说是什么结构的字,摆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学生书空后描红读题,明确本题要求学生自读四个成语指名读、自由练读同桌练习互相背诵第三课时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设计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课前准备:一、揭题1.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在与别人交往中说话时要注意些什么呢?2.将学生的回答引导到说话“要注意姿势”时出示话题:说话要注意姿势二、指导看图,引导讨论1.你觉得女同学说话时的姿势正确吗?(不正确)2.她说话时的姿势怎么不正确?为什么?3.指导学生看二、三幅图,要求同座边看边讨论讨论主要围绕三个问题:4.按二、三幅图的顺序,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5.教师根据讨论情况作一个简要的小结三、利用课本插图,帮助学生弄清说话时的正确姿势根据图的内容,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将正确的说话姿势表演出来。

教师在学生表演时,要根据表演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四、扩展训练,让学生进一步进行口语交际的实践1.启发思考: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还见到过哪些不正确的说话姿势?2.交流发言:引导学生说出平时口语交际中的一些不正确的说话姿势3.选择一些实例,指导学生进行尝试性表演五、教师小结要点:我们在与别人交往中说话,除了要把话说好之外,还要注意有大方、得体的说话姿势这样不仅会增加说话的表达效果,还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希望同学们平时说话时要多注意自己的说话姿势1.教师仔细观察,收集学生一些说话姿势不正确的实例2.教学挂图或投影片老师曾提过一些要求,谁还记得?谁能来说一说?学生自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第一幅图上画的是谁和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一位女老师和一位女同学在办公室里说话)(1)图上画的是谁和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2)你觉得他们的姿势正确吗?(3)为什么说他们的姿势不正确?引导学生再次看图,想一想:图上的小朋友应该怎样做才对?问题提出后让学生分组充分讨论每一例表演后,让学生说说:表演得怎么样?有什么问题?你觉得应该怎样演?【作业布置】:读读背背四字成语教学反思】教学中,我除了让学生学习部首查字法和写好字,以及有滋有味的背诵成语之外,把重点放到了口语交际《说话要注意姿势》上。

对于日常生活中的这些场景,演一演是最好的办法虽然学生的演技一般,甚至可以说是“拙劣”,但是却再现了图中的情景,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