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农业专业化理论与实践概述

ail****e4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5.92KB
约11页
文档ID:54817383
农业专业化理论与实践概述_第1页
1/11

农业专业化理论与实践概述一、专业化理论1、古典经济学认为分工与专业化是经济学的真正核心问题, 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商务印书馆出版,1972年版)一书中指出: 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 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各种行业之所以各各分立,似乎也是由于分工有这 种好处一个国家的产业与劳动生产力的增进程度如果是极高的, 则其各种行业的分工一般也都达到极高的程度 未开化社会中一人独任的工作,在进步的社会中,一般都成为几个人分任的工 作••…农业由于它的性质,不能有像制造业那样细密的分工, 各 种工作不能像制造业那样判然分立 ••…有了分工,同数劳动者就能完成比过去多得多的工作量,其原因有三:第一,劳动者的 技巧因业专而日进;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须 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 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的发明, 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工作••… 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度因此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 制换言之,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市场要是过小,那就不能鼓 励人们终生专务一业亚当?斯密的论述表明分工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分工有利于 人们专务一业,增进劳动生产力,同时分工的确立,能够使生产 者有更多的剩余劳动生产物,可以交换自己所需的别人劳动生产 物的剩余部分,为了便于交换,而产生了商业社会与现代货币。

2、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瑟 ?刘易斯在1979年出版的《经济增长理论》(三联书店,1994年版)一书中 的贸易与专业化一节中指出, 贸易还刺激了专业化,因为分工取决于市场的规模lOcALhoSt ••…斯密如此重视分工,以致于在他 看来,分工是技术增长和资本运用增加的原因 以后的学者对这种因果关系提出了挑战,甚至有些学者认为是另一种方式 一一专 业化不是原因而是结果 现在我们满足于认为专业化、 知识和资 本是同时增长的••…日益增长的专业化看来是与生物进化原理 相同的经济学原理,而且它与经济增长的联系是头等重要的问 题••…过分专业化的另一个代价是缺乏平衡在农业经营中可 以明显地看出这一点过分种植单一作物会引起生物上的失衡, 这表现为土壤耗尽,或者病虫害流行 ••…专业化也会使人的精神缺乏平衡那些专门从事矿业的人与专门从事农业的人不会以 相同的方法来观察世界同样,在一个集团内从事不同专业的人 也会以不同的方式观察事物, 而且在世界观和物质利益上会产生 势不两立的冲突刘易斯还指出: 市场越大,专业化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原始的家庭几乎完全是自给自足的 每一个村庄都有一些专业工匠,但他们只能满足村民的部分欲望。

••…一旦人们开始专业化,就必需有某种机制来协调他们的活动 在最小的范围内,可以由行政命令来进行这种协调••…专业化和经济单位规模之间的关 系并不是简单的某些人认为,专业化扩大了厂商的规模,因为 工作的精细分工增加了工作数量, 从而就扩大了协调一致的单位 的规模但是,这并不是必然的,因为各专业工作者的活动可以 通过市场来协调••…因此,大规模的组织是专业化的直接结果 之一因为人们如果专门从事一项工作, 则他们的活动必须进行协调,而且这种协调可以通过市场过程进行, 也可以在企业范围之内进行在刘易斯的著作中相当准确地描述了分工与专业化 的特征,并且对其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与影响做出判断, 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3、苏布拉塔?加塔克与肯?英格森特在合著的《农业与经 济发展》(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一书中指出:在发达国家中, 农业与其他经济部门间的经济与社会结合过程已经完成, 农业就是一种企业,农民相当于企业家农民既是商品生产者,又具有 广博的技术知识农民拥有一系列为他们服务的财政、销售、咨 询机构及研究机构,这些机构既有公共的,也有私人的 ”由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分工与专业化生产有利于促进经济发 展,不仅在较发达的工业生产过程中如此, 在其他产业也是一样, 专业化与技术知识、资本在经济活动中处于同等重要位置, 专业化水平不仅仅反映在技术水平、生产方式、组织结构、管理模式 等方面,同时也表现在市场环境中的交易、分配方法等方面。

二、国外农业专业化的特点1、美国的可耕地面积为1.5亿公顷,牧场5.6亿公顷,平均 每个农场的规模达到176公顷,一些大农场已经达到1215~1620 公顷由于行业分工细化与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棉花农场的专业化比例已达79.6%蔬菜农场的专业化比例为 87.3%大田作物 农场的专业化比例为 81.1%园艺作物农场的专业化比例为 98.5%果树农场的专业化比例为 96.3%肉牛农场的专业化比例为 87.9% 奶牛农场的专业化比例为 84.2%家禽农场的专业化比例为 96.3% 同时美国还形成了烟叶、棉花、玉米、畜牧业等四大专业生产区20XX年,美国农场总收入为2486亿美元;其中,家禽收入 为1061亿美元,谷物收入为958亿美元各地区发挥区域的比 较优势,加利福尼亚、得克萨斯、艾奥瓦是美国重要的三大农业 州,分别以牛奶、肉牛、猪为首要产品2、荷兰农业以畜牧业、园艺业为主,畜牧业与园艺业的产 值占农业总产值的 90%Z上1993年,荷兰的农场总数为 12.0 万个,其中专业化农场为 9.8万个,尤其是以蔬菜、花卉的专业 化生产程度较高例如,维斯特兰德朗市的西红柿种植公司,从 事西红柿的专业生产,与其他5家专营企业垄断了荷兰约 90%勺 西红柿市场。

每年荷兰花卉产业创造 30亿欧元产值,占荷兰园艺总产值的一半,其专业化的生产已经细化到专门种植某一种作 物或一种作物的某一品种3、法国1993年的耕地面积1825.5万公顷,农业总产值为 2795.8亿法郎,农产品出口 328.1亿美元法国农业生产以中小 农场和家庭劳动为主,农业劳动力为 102万人(1999年数字),占总劳动力的4.3%农场总数为101.7万个,农场主及其家属占 农业劳动力总数的92%£右法国农业专业化生产程度较高, 可分为区域专业化、农场专业化和作业专业化以区域专业化为例,巴黎盆地小麦产区的小 麦产量占法国小麦总产量的 1/3 ,诺尔一一庇卡底一一香槟甜菜 区的甜菜种植面积占法国甜菜种植面积的 73.2%布列塔尼畜牧生产基地提供全国猪肉产量的 40%禽肉的30%牛肉的32% 蛋的20%北部庇卡底马铃薯产区的马铃薯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 50%而专业化农场则主要经营畜牧、谷物、葡萄、水果、蔬菜 等专一产品;农场中的耕种、田间管理、收获、运输、储藏、营 销等工作,由农场以外的作业专业化农场承担1999年,法国的 葡萄酒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甜菜产量居世界第二位,肉类产量居 世界第四位,牛奶、小麦、玉米产量居世界第五位。

综上所述,发达国家的农业已经跨越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 农业内部的分工细化与专业化生产使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 产量增长,农产品的品种日益丰富,质量不断优化,农业劳动人口 减少,资源达到了有效的配置与利用, 这是我国农业发展中可参考与借鉴的经验三、我国农业的专业化趋势1、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农村改革开放的30年间,我 国农业生产有较大发展,粮食总产量由 1949年的*****万吨增长至1978年的*****万吨,同期棉花由 44.4万吨增至216.7万吨, 油料由256.4万吨增至521.8万吨,水果由120.0万吨增至657.0 万吨同期主要农产品的单产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粮食单 产增长2.5倍,棉花单产增长2.8倍由于我国国土辽阔,自然资源条件差异较大, 历史上已经形 成了粮食、油料、棉花、糖料、橡胶等主要农作物的生产区域然而,在计划经济时期,大多数农民按照国家下达的指令性任务 进行指定产品、品种的生产,而且几乎所有的农民都参与、完成 某个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同时还要从事种植、饲养、加工及副 业的生产活动,由于农产品的市场不开放,产品的商品率低,以 生产队为基础的生产组织基本保持自给自足的状态, 因此农业生产的分工与专业化水平很低。

2、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将全党工作重点转移 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定, 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 (草案)》,在农村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改革了农产品统购 派购制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逐步缩小农产品统购派购的范 围,扩大市场调节比重,先后对水产品、生猪、禽蛋、蔬菜、木 材、中药材、水果等农产品实行市场调节,粮食与棉花实行合同 定购,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收入 明显增长农村的改革开放,使农民有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利;农产 品市场的开放,使生产者可以根据所占有的资源与自己的特长寻 求更高的收益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开始出现了种植、养殖 专业 户”,逐步发展为专业队、专业村、专业性生产组织,农业开始了 初步的专业化生产3、我国目前的农业专业化生产方式基本有三种类型,一是 农民自发组织的专业化组织 一一农民专业协会,二是农村社区经 济组织内部的分工与专业化生产组织, 三是企业与农民结合所形成的农业专业化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协会是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自愿结合的经济组 织,通过某一项产品共同开发、生产、经营,或就某一产品的生 产技术进行交流、推广和学习,而形成的专业性组织。

到 20XX 年为止,全国的农民专业协会约有 140多万个,其中比较规范的 专业协会有14万个,加入专业协会的农户约有 620万户农民 专业协会拥有140多种不同专业,按行业划分可分为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养殖、瓜菜、林业、农产品加工和其他,共7大行业拥有专门知识的农民在生产性投入、 生产技能、专业知识等 方面都更有优势,其产品的质量、品种、产量都更具有市场竞争力据调查,山东省莱芫市方镇蔬菜协会会员与非会员年均纯收入之比由1984年的1.30:1变为1991年的1.42:1专业化生产提 高了劳动者的技巧与生产效率,同时由于市场交易数量的增长,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形成农产品专业化生产区域, 如山东省寿光市、河北省邯郸市生产的蔬菜不仅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 还打入了国际市场农村社区经济组织内部的分工与专业化生产组织, 是在发达地区一些原村一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基础上, 社区内的农民进行分工,成立专业化的生产组织在山东、广东、江苏、福建等省区, 原有的集体经济与组织基础较好的村社, 实行村内的分工,形成了村级经济合作社,在村内逐步组成了种植、养殖、机械、加工、 建筑、运输等各类村办企业,使村内每一成员参与一项专业性生 产活动,这种村内的分工与专业化生产, 提高了每个农民的专业 化生产技能,提高了村集体的经济实力,增加了成员的收入,也 有利于改善生产条件,有的村镇还成为某一产业的专业村。

例如,北京郊区的韩村河以建筑为主业,全村 1998年的经济总收入约为8.3亿元,人均收入为7600元,20XX年的人均收入加福利达 3万元,被称为京郊首富;北京大兴区的西瓜、平谷的桃类、怀 柔县杨宋镇奶业生产中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区专业生产组织到20XX年为止,北京市已拥有相对规范的专业合作组织 1613 个,入社农户34.2万户,占京郊农户总数的28%资产总额达40 亿元,其成员依靠此专业性生产,户均增加收入 3672.5元近年来,一些企业介入农业生产, 出现了一批农业专业化生产企业这类企业利用其资金、技术、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一开始就把农业专业化生产提高到较高的水平 农民或者成为企业员工,或者按要求向企业提供初级产品,并且通过培训,掌握 了专业技术,提高了综合素质农民技术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 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由于农业专业化生产的发展,农民实现了专业性生产技术的 逐步提高,特别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 不同区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形成农产品的专门生产区域, 并不断提高专业化水 平20XX年与1978年相比较,我国的部分农产品的产量、质量都有较大幅度增长,棉花的单产增长 2.5倍,花生增长2.1倍,甜菜增长3.3倍,尤其是蔬菜、果类、畜禽、 水产品等产品的品种日益多样化,满足了人们不同层次的需求, 可以说专业化生产与专业化区域布局是农业增长的有效手段与 途径。

四、总结1、农业与工业等其他行业的分工与专业化生产存在着差别, 工业等部门的专业化生产的关键问题体现于组织管理结构、 生产工艺、生产技术、生产者素质等方面,而农业的专业化还存在自 然条件、资源差异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发展农业专业化应注意到 专业化生产区域分布带来的不良后果, 应当关注资源的过分使用而导致的生物上与资源上的失衡,农业的专业化生产要防止对自 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2、市场范围的扩大有利于专业化水平提高,就工业制成品来说,其产品的分工细化及专业化生产已经日益国际化, 某一产品可能是多个国家的许许多多专业公司生产的零部件产品组合而成的就农业来说,虽然其专业化水平不及工业等部门,然而 发达国家农业的发展特点已经表明, 各个国家某些产品的专业化 生产已经具有国际影响,并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农产品将 在国际市场上表现出一个国家农业生产的综合实力, 这是一个国家技术、自然资源条件的综合体现, 农业专业化生产水平是一项 重要标志我国农业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农村专业化组织逐渐发挥 作用,主要农产品的优势生产区域正在建立, 农业的专业化生产 有助于改良产品的品种,监督产品的品质,有利于推广标准化生 产模式,确保产品的安全性与质量, 这都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农产 品的国际竞争力。

3、在计划经济时期,生产者往往不能满足自己的择业偏好, 同时专业性技术的选择面较窄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 人们根据自己的条件来选择专业取向, 也将有助于专业水平的提高,同时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人们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知识, 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与需求,还可以选择自己的第二专业或扩展自己 的专业知识由于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 农民通过自学或经过培 训,可以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工作,在农业以外的行业就业,可 以说市场规模越大,分工越细化,人们掌握了某种专门技术,就有更多选择就业的机会,并可以获得更高的报酬因此,要注意提高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与专业技能, 除了以政府相关部门为主导的各类农民函授、 广播学校举办的各种农业科技普及、推广培训班,农业大专院校、科研部门的现场指导、授课等形式外,还要支持农村中灵活多样、收效快、农民欢迎的专项技术交流、学习的专业性组织的发展借鉴发达国家农业专业化生产经验, 根据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历史发展的特点,深入农村调查研究,进一步探索适合我国 国情、促进农业发展的道路,我们还要踏踏实实地做许多工作。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