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1.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作用于基础上的各类荷载取值,下列( )结果是不正确的A) 计算边坡稳定时,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取值(B) 计算挡土墙土压力时,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取值(C) 计算基础最终沉降量时,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取值(D) 计算基础截面和配筋时,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取值答案:D2.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一2002),在计算挡土墙土压力或斜坡稳定性时采用下列选项中的( )荷载效应组合A)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B)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基本组合(C)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D)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 答案:B3.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一2002),地基基础设计时,所采用的荷载效应最不利组合与相应的抗力限值应按下列( ) 规定 (A)基础设计安全等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采用,但结构重要性系数不应小于1.0 (B)基础设计安全等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采用,但结构重要性系数不应小于0.9 (C)基础设计安全等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采用,但结构重要性系数不应小于1.1 (D)基础设计安全等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采用,但结构重要性系数不应小于1.2 答案:A4.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一2002), 当需要验算基础裂缝宽度时,应按( )取值。
(A)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效应标准组合(B)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效应基本组合(C)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效应标准组合(D)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答案:C例1 季节性冻土地区 计划在城市郊区建立一个开发区地基土主要为粘性土冻胀性分类为强冻胀采用方形基础,基底压力为130kPa不采暖,若标准冻深为2.0m基础埋置深度最接近下列哪个数值: A 0.4m ; B 0.6m ; C 0.97m ; D 1.22m2003- 41.用我国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规定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出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从其基本概念来说,是与下列哪几项承载力相符合的?• (A)是矩形基础的地基承载力• (B)是塑性区开展深度为零的临界承载力• (C)是条形基础的地基承载力• (D)非极限承载力• (E)只限于承受小偏心荷载基础的地基承载力• • 答案:C、D、E2003-7.某建筑物基础尺寸为16m×32m,基础底面埋深为4.4m,基底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13.3kN/m3基底以下持力层为粉质粘土,浮重度为9.0kN/m3,内摩擦角标准值φk=18°,粘聚力标准值ck=30kPa。
根据上述条件,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计算公式确定该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最接近于下列哪一个数值? ( )(A)392.6kPa (B)380.2kPa (C)360.3kPa (D)341.7kPa• 2004-5.某建筑物基础宽b=3.0m,基础埋深d=1.5m,建于φ=0的软土层上,土层无侧限抗压强度标准值qu=6.6kPa,基础底面上下的软土重度均为18KN/m3,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计算承载力特征值的公式计算,承载力特征值为多少? • (A)10.4kPa (B)20.7kPa (C)37.4kPa (D)47.7kPa• 2004-9.偏心距e<0.1m的条形基础底面宽b=3m,基础埋深d=1.5m,土层为粉质粘土,基础底面以上土层平均重度rm=18.5KN/m3,基础底面以下土层重度r=19KN/m3,饱和重度rsat=20KN/m3,内摩擦角标准值φK=20°,内聚力标准值CK=10kPa,当地下水从基底下很深处上升至基底面时(同时不考虑地下水位对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有什么变化?(Mb=0.51,Md=3.06,Mc=5.66)• (A)下降8% (B)下降4% (C) 无变化 (D) 上升3%例题: 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由《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5.2.5)公式 是基于( )给出的。
A、极限荷载 Pu B、临塑荷载 PcrC、临界荷载 P1/4 D、临界荷载 P1/3• 2004—13:某厂房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基础尺寸4m×6m基础埋深为2.0m,地下水位埋深1.0m,持力层为粉质粘土(天然孔隙比为0.8,液性指数为0.75,天然重度为18KN/m3)在该土层上进行三个静载荷试验,实测承载力特征值分别为130kPa,110kPa和135kPa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作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下列哪一个值?• (A) 110kPa (B) 125kPa (C)140kPa (D) 160kPa例题:柱基础荷载设计值Fk=1200kN,Mk=140kNm;若基础底面尺寸b×l=2.8m×3.6m第一层为杂填土:γ=16.5kN/m3;第二层土为粉质粘土: γsat=19kN/m3, e=0.8,IL=0.82,fak=136kPa,Es1=7.5MPa;第三层土为淤泥质粉土: fak=85kPa,Es2=2.5MPa试验算基底面积是否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
FkMk杂填土粉质粘土淤泥质粉土1.2m 2.0m 5.0m3.6m• 2005--20.若软弱下卧层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下列哪一项措施是无效的? ( )• (A)增大基础面积• (B)减小基础埋深• (C)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D)采用补偿式基础• 答案:C• 2004-43.基础宽度为3m,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底面压力分布为三角形,最大边缘压力为80kPa,最小边缘压力为零,基础埋置深度为2m,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的平均重度为20.0KN/m3,下列论述中哪些观点是正确的?• (A)计算基础结构内力时,基础底面压力的分布符合小偏心的规定• (B)按地基承载力验算基础底面尺寸时,基础底面压力分布的偏心已经超过了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规定• (C)作用于基础底面上的合力总和为240kN• (D)作用于基础中轴线的力矩为60KN·m• (E)按地基承载力验算基础底面尺寸,考虑偏心荷载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大于120kPa才能满足设计要求• 答案:A、C、D• 2004-42.从下列关于软弱下卧层验算的论述中,指出哪些观点与表述是不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 (A)附加压力扩散是按弹性理论应力分布原理计算的• (B)软弱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需要经过深度修正和宽度修正• (C)基础底面下持力层的厚度与基础宽度之比小于0.25时,可按照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验算基础底面的尺寸• (D)基础底面下持力层的厚度与基础宽度之比大于0.50时,不需要考虑软弱下卧层影响,可只按照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验算基础底面的尺寸• (E)软弱下卧层顶面处土的自重压力计算时必须采用软弱下卧层土的有效重度• 答案:B、D、E• 2005--1.软弱下卧层验算时,在基础底面附加压力一定的条件下,软弱下卧层顶面附加压力Pz与E1/E2及z/b有关(E1为持力层的压缩模量,E2为软弱下卧层的压缩模量,z为持力层厚度,b为基础宽度),下列有关软弱下卧层顶面附加压力 Pz 论述中哪一项是正确观点的组合?• (A) Pz随 E1/E2的增大而增大,随z/b的增大而减小• (B) Pz随 z/b的增大而增大,随E1/E2的增大而减小• (C) Pz随 E1/E2的增大而增大,随z/b的增大而增大• (D) Pz随 z/b的增大而减小,随E1/E2的增大而减小•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