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物理《第10章 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单元测试题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在厨房做饭的时候有很多现象可用物理知识解释,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用高压锅炖肉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增大使水的沸点升高B.炒菜时香气四溢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当汤沸腾以后,把火调小是为了降低汤的温度D.茶壶的壶嘴和壶身构成连通器,当壶中水静上时水面相平2 . 关于内能、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B.物体内能增大,一定吸收热量C.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一定升高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3 . 下列有关物理量与质量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同种液体,物质的质量大小与体积无关B.同种物质,物质的密度大小与质量无关C.同一高度,物体的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无关D.同一地点,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无关4 . 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根据该实验现象,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棉花燃烧,是活塞与内壁摩擦生热使棉花内能增大造成的B.棉花燃烧是内能转化为化学能C.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弱D.通过此实验可以验证热转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5 . 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欣欣同学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A.腌制鸭蛋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蛋中B.人造木板粘接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D.“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6 . 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重为G=50N的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
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A.t1时刻小球的动能最大B.t2时刻小球的动能最大C.t3时刻小球的重力势能最大D.t2到t3时间内,小球的动能先增加后减小7 .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A.在校园里我们闻到花香B.把糖放到杯中,整杯水变甜了C.酒香不怕巷子深D.风吹泥土,尘土飞扬8 . 清明前后,常熟著名糕点青团上市了.糕点师傅将混合着浆麦草汁的糯米粉团反复地搓揉,包裹进豆沙馅后搓圆,再放入蒸笼蒸熟,光亮碧绿的青团就伴随着袅袅升腾的热气,夹杂着淡淡的清香出笼了,咬一口糯韧绵软,甘甜细腻.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糕点师傅搓揉青团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B.水蒸气液化形成“升腾的热气”时要吸热C.闻到“淡淡的清香”是扩散现象D.青团“糯韧绵软”是由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9 . 日常生活离不开物理,下面列举几种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错误的是( )A.油锅着火,不能用水浇,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B.超声波清洗,是利用了超声波具有能量的特性C.远视镜的工作原理是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D.运送易燃易爆品的汽车,后面连一根铁链,是为了防止静电引起爆炸10 . 如图所示是小梦在家烧开水时出现的场景,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不再吸收热量,温度也不再变化B.水沸腾后在壶嘴冒出的“白气”属于扩散现象C.在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D.壶盖跳动与热机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二、多选题11 . 小明善于观察和思考,在给父母冲茶时发现一些现象,并做出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闻到茶香四溢,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B.漂在水面的茶叶受到浮力,沉在杯底的茶叶不受浮力C.冲茶时,茶叶和水受力转动,停止倒水后,它们仍然转动,是由于它们具有惯性D.茶水放置一段时间渐渐变凉,它的内能会减小12 . 城市公共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不少有关力学的知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自行车紧急刹车,骑车的人会向前倾,说明人受到惯性B.骑车在水平地面匀速行驶,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和自行车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自行车轮胎做成花纹状,目的是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D.骑车时用力越大,自行车就会运动越快;如果自行车不受力,会很快停下来13 . 有一款新型充电宝,既可以利用太阳能给自身充电,又能给等电子设备充电关于此充电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宝利用太阳能充电,先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充电宝在给充电时,电池相当于用电器C.当给充电时,电池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当充电宝在给充电时,充电宝相当于用电器14 .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一定越大B.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间也会发生热传递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但一定吸收热量D.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通过摩擦也可以增大物体的内能15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雪花飞舞,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C.两个光滑的铅块被压紧后“粘”在一起很难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D.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比在冷水中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三、填空题16 . 如图所示,小朋友戴着太阳能凉帽上安装着电风扇,这的电源是一块太阳能电池板,电池板工作时把太阳能转化为_____能,再通过电动机转化为扇叶的_____能,太阳能是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17 . 在“复兴号”动车上全列车禁烟,是因为吸烟后会发生_________现象,触发烟雾报警器报警,影响行车安全酒精和水混合,总体积变小了,是由于分子间有_________18 . 在空中飞行的子弹具有_______能和_______能,还具有_______能子弹落地静止时,以上三种能中不为零的是________能19 . 荷叶上两滴水珠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20 . 上海地区家庭电路中,电灯正常工作电压为________伏四冲程汽油机工作中,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_______能条形磁铁的两端磁性最_______(选填“强”或“弱”)21 .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10Ω.当 S1闭合,S2断开,①、②都是电流表时,表①、表②的示数比为 2︰7,则R2的阻值为______Ω;当 S1、S2都闭合,①、②都是电压表时,表①、表②的示数比是______.四、实验题22 . 如图所示.在一端开口的玻璃管内装有一半的酒精,再沿管壁慢慢地注入带颜包的水.这时可以清楚地看见水和酒精的分界面,然后堵住管口,上下颠倒几次.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1)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个实验的现象_______(能/不能)作为分子运动的证据.23 . 如图所示是演示内能做功的实验装置.在试管内装些水,用软木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会把木塞冲开,在此实验中:(1)酒精燃烧,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2)水的温度升高,这是利用________的方法增加了水的内能,使水汽化产生高温高压的水蒸气;水蒸气冲开瓶塞,水蒸气对瓶塞________.水蒸气的温度________,内能________.(后一空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该实验装置能表明________的基本原理,即它是把________能转化成________能的.24 . 两位同学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某次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实验中需要使用的测量工具是、;(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选填“大”或“小”);(3)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1=m/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m/s.(每格为1s)五、计算题25 . 如图所示是某具有保温功能的电热水壶电路原理图,额定电压为220V,当S1和S2同时闭合时,电热水壶处于加热状态;当S1闭合,S2断开时,R1,R2 同时工作,电热水壶处于保温状态;电热丝R1=40Ω,R2=1170Ω,工作过程中不计温度对电热丝电阻的影响,电热水壶加热效率为80%.若某次该电热水壶将0.5kg的水从20℃加热至沸腾所用时间为210s,求:(1)S2断开时,该电热水壶的额定保温功率是多少?(2)若在将0.5kg的水加热至沸腾过程中,水吸收了多少热量?[水的比热容c=4.2103J/(kg•℃)](3)这过程中电热水壶消耗的电能是多少?实际工作电压是多少?26 . 妈妈买回一台豆浆机,其制作豆浆的过程是:按合适的比例把豆料、清水放入豆浆机中、经过预热、打浆、加热等程序.即可制成熟豆浆.该豆桨机的参数如下表:妈妈说一次打浆要向豆浆机中加入黄豆和清水共1.5kg,需13min完成加工过程,其工作信息如图甲、乙所示,请解答下列问题:(1)根据工作信息图可知、从第6min至第9min为第一段加热过程,求这段过程中豆浆吸收的热量是多少?(c豆浆=4.010J/(kg•℃))(2)豆浆机正常工作完成一次豆浆制作,共消耗多少J的电能?六、综合题27 . 阅读下述材料,并回答问题.布朗运动证明液体、气体分子做杂乱无章运动的最著名的实验,是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的布朗运动.1827年,布朗把花粉放入水中,然后取出一滴这种悬浮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了魔似的不停运动,而且每个小颗粒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改变得很快,不会停下来.这些小颗粒实际上是由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由于受液体分子撞击不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的状况.(1)布朗运动实际上反映了_____的运动.(2)如何使布朗运动加快?答:_______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