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专题资料(2021-2022年)9试验管理制度取证师范文件

仙***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73KB
约22页
文档ID:152391167
专题资料(2021-2022年)9试验管理制度取证师范文件_第1页
1/22

集团**公司**制梁场试验管理制度 Q/TQ04JZBZL-G6-01-2006新建合肥至武汉铁路**标段**制梁场 试验管理制度编制: 审核: 审批: **集团**公司**制梁场项目经理部二〇〇六年三月目 录第一章 技术标准 240第二章 管理制度 242一、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242二、样品的保管及养护制度 243三、检测工作管理制度 243四、检测事故分析报告制度 244五、资料保密制度 244六、安全管理制度 244七、试验室管理制度 245八、试验室检测设备、仪器管理制度 245九、技术培训及考核管理制度 245十、《质量管理手册》执行情况的检查制度 245第三章 岗位职责 246一、试验室主任岗位职责 246二、试验员岗位职责 246三、技术负责人职责 246四、质量负责人职责 246第四章 主要检测试验方法 247一、水泥检验 247二、粉煤灰检验 247三、矿渣粉检验 248四、钢材检验 248五、细集料检验 249六、粗集料检验 250七、外加剂检验 251八、钢绞线检验 251九、锚具检验 252十、混凝土试验 252第五章 主要试验仪器操作规程 255一、水泥净浆搅拌机 255二、水泥胶砂振实台操作规程 255三、抗折试验机 256四、烘箱操作规程 256五、砼震动台操作规程 256六、水泥细度负压筛析仪操作规程 256七、100吨万能材料试验机操作规程 256八、强制式单卧轴混凝土搅拌机操作规程 257九、TYE-2000型压力试验机操作规程 257十、JJ-5型水泥胶砂搅拌机操作规程 257十一、标准恒温恒湿养护箱操作规程 257十二、养护室自动控制仪 258十三、雷氏水泥沸煮箱操作规程 258第一章 技术标准序号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函[2004]120号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2客运占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5]101号3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定技术条件科技基[2005]101号4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 号5混凝土外加剂运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6预应力筋用锚具、夹片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027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8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1994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10预应力混凝土用钢较线GB/T5224-20031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199812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199113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199714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15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199216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199217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198918高性能无收缩管道压浆剂19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1-200220普通混凝土长期性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82-198521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228-200222金属材料、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方法GB238-200223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标准GB/T232-199924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25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μm筛析法GB1345-200526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17671-199927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1346-200128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2419-200529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30铁路混凝土用砼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砂浆棒法)TB/T2992.5-200231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32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19913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34聚氨酯防水涂料GB/T19250-200335碳素结构钢GB/T700-198836预应力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037混凝土外加剂GB8076-199738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736-200239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JC/894-200140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200041预应力混凝土金属螺旋管JGJ/T10-199542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GB/T230-199143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GB/T231-198444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8077-200045混凝土的电通量快速测试方法ASTMC1202-200246混凝土抗裂性试验方法MSHTO PP34-9947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48客运专线桥梁盆式橡胶支座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5]101号49客运专线桥梁圆柱面钢支座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5]101号50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J10203-200251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52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范JG/T3064-199953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范JGJ28-198654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199055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56铁路桥涵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57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199458铁路混凝土桥梁桥面TQF-I型防水层技术条件(改进型)59自粘橡胶防水卷材JC840-199960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GB/T10002.1-199661埋地排污、废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GB/T10002.3-199662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管件GB/T5836.1-199263预应力砼铁路桥简支梁静载弯曲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TB/T2092-200364混凝土减水剂质量标准和试验方法JGJ56-8465铁路混凝土工程预防碱-骨料反应技术条件TB/T3054-200266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GB/T16777-199767建筑防水材料老化试验方法GB/T18244-200068胶粘剂T剥离强度试验方法GB/T2791-199569《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GJ/T23-2001第二章 管理制度一、技术档案管理制度1、试验室所需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等必须齐全,并及时收集新标准。

2、试验资料应分类分项,按年(或季、月)装订成册,统一编号归档,保存期不得少于三年3、试验资料必须由专人保管,按顺序放于资料室内4、未经试验室负责人或总工批准,任何人不得翻阅、查找已装订归档的试验资料5、超过保存期试验资料的销毁,应由试验室负责人提出并经总工审定后执行同时填写“技术资料销毁登记表”6、资料保管范围包括(1)国家、部门、地区有关的文件、政策、法令法规、规定2)检测规程、规范、检测实施细则、检测方法、(国内外及自编的)3)仪器说明书、计算检定合格证,仪器、设备的验收,维修、大修,使用,报废记录4)检测仪器,设备细目表、台帐5)各类检验原始记录6)各类检验报告7)样品入库及发放登记本8)检验报告发放登记本二、样品的保管及养护制度1、送来的样品首先进行登记、编号、下达任务单给规定试验人员妥善保管,试件上应字迹标记清晰,不易脱落2.试验人员对做的各试件,要分类保管,试样不能混淆3.对水泥试件、砂浆试件、砼试件等,均需按照不同的标准要求及时进行养护,并做好养护记录4.试验后对破坏试件的处理,按项目部的要求,需要保存的应保持原编号或顺序保存好,以便查对方便 三、检测工作管理制度1、项目部试验室在业务和技术上由公司试验中心进行指导和管理,项目部试验室在项目总工的直接领导开展工作。

2、试验工作的重点是为施工一线服务,严格按照国家技术规范、试验规程,及时地项目部提供准确的试验数据,以保证施工质量3、试验室努力做好原材料进工地后的检验工作对不合格的原材料及时地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或意见4、根据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和施工现场条件相结合来综合考虑砼配合比设计,试样和检验工作,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原则下,尽量减少成本,降低造价5、接受试样后办理检验委托,试验室主任下达检验任务6、检验工作主要流程可参见工作质量保证图有关主要流程说明如下:(1)收样 ① 应按有关技术规范或设计要求取样② 对来样进行登记、编号,并填写试验委托单,建立试验工作台帐,明确送样单位、样品名称、规格、数量、取样日期、养护龄期、试验项目、执行标准规范等内容2)养护 ① 对试样件要求的龄期进行标准养护记录② 非标准养护须作养护记录3)准备① 确定质量标准,试验规程② 检查试样外观③ 调试仪器、设备的状态到合格④ 检查环境条件达到要求4)检查① 试验人员须经专业技术培训,持证上岗,操作时应至少两人② 试验人员应熟悉试验仪器的结构、性能、使用方法③ 检测须遵循规定的试验方法和技术规程,对于特殊的试验项目,则应先制定试验大纲或试验实施细则,报有关部门批准后执行。

④ 试验前要检查电源、水源、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和有关安全要求⑤ 试验仪器的安装,型号、量程、准确度、灵敏度等均应符合规定要求⑥ 试验时,试验人员应专注观测仪器的运转,试件的外形变化,作好操作记录,不得随意离开岗位⑦ 试验中途发生异常情况或出现意外事故,其处理方法须按有关制度经主任或质量保证负责人决定,处理情况必须记于试验记录和试验报告⑧ 试验结束,及时清除现场,保持整洁5)记录与报告① 统一格式,栏目填写齐全,字迹工整② 不能用铅笔和彩笔记录③ 严格校核程序④ 试验报告须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7、试验室负责人定期对检验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查总结,并由技术负责人分管检验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查,质量保证负责人分管检验质量的考核四、检测事故分析报告制度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均为检测事故(1)检测前试样(件)因造成损失或丢失2)检测时弄错试样(件)3)未按标准检测,而造成试验结果无法使用4)检测时未及读数、记录以致得不到检测结果或检测读数错误而无法复测5)计算错误或结论错误且报告已出2、发生检测事故后,有关人员应急时向试验室负责人报告,试验室无法处理的应急时向项目总工汇报3、事故发生后,有关人员应急时弄清事实,分析事故的原因、性质,分清责任,并迅速采取补救措施。

4、根据事故造成的后果,给予事故责任者以批语或其它必要的处分五、资料保密制度1、检测人员必须对项目部的检测数据及提供的技术资料、图纸、新产品、样品负责保密,若有泄密现象追究责任,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必要的处分2、检测过程中不得向检测无关的人员透露检测情况3、各文件,资料要定期清查,按时收退归档凡经销毁的必须进行登记六、安全管理制度1、试验室全体人员自觉遵守安全制度和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操作规程2、试验室应设一名不脱产的质量安全员负责安全工作,经常宣传,贯彻项目部有关安全制度3、安全负责人员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应及时指出,并有权责令停止试验工作4、各种易燃、易爆物品必须隔离存放,并就近设置消防器材5、试验室的水源、电源、电器线路等不得随意更动,严禁私用电炉、烘箱6、试验室的非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随便进入闲谈7、下班应切断电源、关闭自来水及门窗,节假日需经安全员检查合格后,方可关门8、试验室必须设置灭火设施七、试验室管理制度1、试验室是进行产品质量检测的重要场所,必须保持清洁、整齐2、各检测室应由专人负责管理,对其环境卫生、仪器、设备等财物的安全负责3、外来人员进入检测场地必须经领导批准,本室人员确因工作需要在下班后工作的要经领导批准。

4、禁止将与检测工作无关的物品带入试验室内5、保持安静的工作环境,工作室不得大声喧哗6、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整理、检查电器设备、水、电安全情况,并关闭水、开关,切实做好安全工作7、离开试验室时应关好门窗8、试验室要保持室内整洁卫生,做好每日小扫,每周大扫9、管理人员及使用人员必须熟悉仪器设备性能和安全操作知识,严格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操作10、仪器设备作用后,使用人必须填写仪器设备作用记录详细记,仪器设备状况、检测环境条件、检测过程有无异常,以备质量申诉处理八、试验室检测设备、仪器管理制度1、本室仪器、设备情况详见检测能力与检测仪器,设备一览表2、全部仪器、设备的计量检定工作由仪器、设备管理人员按检定周期送检或自校3、所有仪器和设备均根据检定结果和状态分为合格、准用、停用三种类别,由仪器管理员统一检查核对,使用人员不得任意改动4、全部计量检定书由档案室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员将检定合格证书复印后备用,正本交档案室归档5、贵重、精密、大型仪器、设备的位置不得随意变动,如确实需要变动,事先应征得技术负责人员的同意,重新安装后,应对安装位置、安装环境、方式进行检查,并重新进行检定或校验6、仪器、设备保管人应负责所保管设备的清洁卫生、清洗、换油。

不用时,应罩上防尘罩、电子仪器当长期不用时,应定期通电7、检测仪器,设备不得挪作他用,不得从事与检测无关的工作8、全部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环境均应满足说明书要求9、仪器设备的降级和报废制度1)当仪器、设备的技术性能降低或功能损坏、丧失时,应办理降级使用或报废手续2)凡降级使用的仪器、设备均应由管理人员提出申请,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降级使用情况应载入设备档案3)凡需报废的仪器、设备应由管理人员填写“仪器、设备报废申请单”,由技术负责人审核、主任批准报废并填入设备档案已经报废的仪器设备不应存放在试验室内,其档案由档案室统一保管九、技术培训及考核管理制度1、技术培训采取自学、内培和外培的方式进行,自学为主2、拟于年内选派部分人员,参加铁道部关于客运专线预应力箱梁施工的培训和考核3、组织试验人员学习计量法以及参加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的培训十、《质量管理手册》执行情况的检查制度1、质量保证负责人会同办公室负责检查《质量管理手册》的执行情况2、项目部检测室负责人在实际工作中随时检查,发现问题随时纠正,重大问题应及时报质量保证负责人第三章 岗位职责一、试验室主任岗位职责1、全面主持试验室的各项工作。

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令、法规和有关质量标准、技术规范、试验规程3、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4、坚持检测工作的独立性,不受行政和经济的干扰影响5、组织各类试验人员的技术和管理的培训,编制培训计划6、制定工作计划,发展规划,审核试验大纲7、协调各室的工作,处理工作质量事故和用户反馈信息8、定期进行工作总结,重大技术质量问题以及经费开支、人员调动等及时向总工或经理汇报二、试验员岗位职责1、在技术干部的领导下,保质按期承担分工与试验工作2、努力学习有关的试验技术和基础理论知识,认真参加技术培训和考试取证,做到持证上岗3、熟悉分工的试验有关技术规范,质量标准、试验方法,熟悉仪器的性能、构造,正确调试使用和保养4、认真填写各种试验用表,数据准确,栏目齐全书面整洁5、负责试件的取样、登记、养护、分发、试验等各项工作6、严格履行砼施工现场试验值班职责7、认真执行试验室岗位责任,试验过程资料数据、安全卫生等各项管理制度三、技术负责人职责1、负责中心试验室的技术工作2、组织室内人员的技术培训、取证3、编制试验技术发展规划,提出仪器设备的采购计划4、熟悉检测项目的国家或部颁的质量标准,试验方法、技术规范、技术规程、检评标准,了解并搜集国际有关信息。

5、了解各种仪器,设备的性能、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保证计量器具的强检,周检和校验正常开展6、对于结构试验,主持制定、审批试验大纲,并负责实施7、下达试验任务,协调人员分工8、审核、签发各项试验报告四、质量负责人职责1、质量负责人在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对全部检测工作的质量负责2、熟悉检测项目的技术性能,质量要求,具有丰富的质量管理方面的知识3、根据有关规范标准,编写结构试验大纲,并监督其落实4、保证仪器设备的完好状态,负责仪器的保养、维修5、负责试验数据的复核和试验报告的审核、签发定期做好试验资料的统计分析6、负责对试验异常情况、事故情况和检测工作质量进行分析处理,对试验结果异议的申诉,负责进行处理并报告7、负责试验资料的保密,保证试验结果不受任何干扰8、收集国内外质量管理先进测试情报、信息,必要时推广应用第四章 主要检测试验方法一、水泥检验检验频次:任何新选货源或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水泥达3个月做一次全面检验;每批散装水泥不大于500t或袋装水泥不大于200t的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水泥做一次现场抽验检测项目:全面检验为烧失量、MgO、SO3、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碱含量、比表面积、CaO含量、助磨剂名称及掺量、石膏名称及掺量、混合材名称及掺量、氯离子含量、熟料C3A含量共15项指标;现场抽验时为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4项指标。

主要试验仪器:抗压、抗折试验机、电动抗折试验机、水泥净浆搅拌机、水泥胶砂搅拌机、沸煮箱、水泥稠度及凝结时间测定仪、水泥细度负压筛析仪、电子天平等检测评定依据: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 筛析法》GB/T1345-2005;《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200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全面检验为委托检验,现场抽验各指标要求、试验方法及评定方法如下表:技术指标指标要求试验方法评定方法细度≯10.0%(80μm)GB/T1345不合格时,为不合格品凝结时间初凝≯45min,终凝≮10hGB/T1346初凝时间不合格时,为废品;终凝时间不合格时,为不合格安定性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GB/T750不合格时,为废品强度GB/T17671低于强度等级时为不合格品二、粉煤灰检验检验频次:任何新选货源或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产品达6个月做一次全面检验;每批不大于120t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粉煤灰做一次现场抽验检测项目:全面检验为细度、烧失量、含水率、需水量比、三氧化硫含量、碱含量、氯离子含量、活性指数共8项指标;现场抽验时为细度、烧失量、需水量比、活性指数4项指标。

主要试验仪器:抗压、抗折试验机、水泥净浆搅拌机、水泥胶砂搅拌机、水泥流动度测定仪、高温炉、电子天平等检测评定依据:《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2005;《水泥胶砂胶砂流动度试验方法》GB/T2419-2005;《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T 17671-1999;《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 176-1996;《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全面检验为委托检验,其技术要求应满足下表的规定:序 号项 目技术要求(C50及以上混凝土)1细度(%)≤122氯离子含量(%)不宜大于0.023需水量比(%)≤1004烧失量(%)≤3.05含水率(%)≤1.0(干排灰)6SO3含量(%)≤3.07CaO含量(%)≤10(对于硫酸盐侵蚀环境)三、矿渣粉检验检验频次:任何新选货源或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产品达6个月做一次全面检验;每批不大于120t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矿渣粉做一次现场抽验检测项目:全面检验为密度、比表面积、烧失量、氧化镁含量、三氧化硫含量、氯离子含量、含水率、流动度比、碱含量、活性指数共10项指标;现场抽验时为比表面积、烧失量、流动度比、活性指数4项指标。

主要试验仪器:比表面积测定仪、抗压、抗折试验机、水泥净浆搅拌机、水泥胶砂搅拌机、水泥流动度测定仪、高温炉、电子天平等检测评定依据:《用于水泥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200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736-2002;《水泥胶砂胶砂流动度试验方法》GB/T2419-2005;《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T 17671-1999;《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 176-1996;《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全面检验为委托检验,其技术要求应满足下表的规定:序 号项 目技 术 要 求1MgO含量(%)≤142SO3含量(%)≤4.03烧失量(%)≤3.04氯离子含量(%)≤0.025比表面积(m2/kg)350~5006需水量比(%)≤1007含水率(%)≤1.08活性指数(%),28d≥95四、钢材检验检验频次:每批不大于60t同厂家、同品种、同规格、同批号钢筋(盘条)检测项目: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冷弯主要试验仪器:100t万能材料试验机、连续式标点机检测评定依据:《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1998;《钢筋混凝土用热轧I光圆钢筋》GB13013-1998;《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2002;《金属材料 弯曲试验方法》GB/T232-1999;《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1997。

1)热轧螺纹钢筋取样数量、取样方法、试验方法及评定方法按下表要求进行:序号检验项目取样数量取样方法试验方法评定方法1拉伸2任选2根切取GB/T228GB1499-19982冷弯2任选2根切取GB/T232(2)热轧光圆钢筋取样数量、取样方法、试验方法及评定方法按下表要求进行:序号检验项目取样数量取样方法试验方法评定方法1拉伸2任选2根切取GB/T228GB13013-19912冷弯2任选2根切取GB/T232(3)低碳钢热轧圆盘条取样数量、取样方法、试验方法及评定方法按下表要求进行:序号检验项目试样数量取样方法试验方法评定方法1拉伸试验1GB2975GB/T228GB/T701-19972冷弯试验2不同根GB/T232五、细集料检验检验频次:对任何新选货源或使用同厂家、同品种、同规格达一年者进行全面检验;每批不大于600t或400m3同厂家、同品种细集料进行一次抽验检测项目:全面检验为筛分、吸水率、细度模数、含泥量、泥块含量、坚固性、云母含量、轻物质含量、有机物含量、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氯离子含量、碱活性共计12项指标;抽验为筛分、细度模数、含泥量、泥块含量、云母含量、轻物质含量、有机物含量共7计项指标。

主要试验仪器:砂筛、震筛机、天平、放大镜等检测评定依据:《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1992;《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 (岩相法)》 TB/T2922.1-1998;《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快速砂浆棒法》 TB/T2922.5-2002检验方法:细度模数、吸水率、含泥量、泥块含量、坚固性、云母含量、轻物质含量、有机物含量、硫化物含量及硫酸盐含量、氯离子含量按JGJ52-1992进行碱活性首先采用TB/T2922.1-1998对骨料的矿物组成和碱活性矿物类型进行检验,然后采用TB/T2922.5-2002对骨料的碱-硅酸反应膨胀率进行测定细骨料的碱活性应首先采用岩相法对骨料的矿物组成和类型进行检验,然后采用砂浆棒法进行检验,细骨料的砂浆棒膨胀率应小于0.10%,否则应采取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技术措施砂的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下表的要求:项 目质量指标(≥C50)含泥量(%)≤2.0泥块含量(%)≤0.5云母含量(%)≤0.5轻物质含量(%)≤0.5氯离子含量(%)≤0.02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折算成SO3)(%)≤0.5有机物含量(用比色法试验)颜色应不深于标准色,如深于标准色,则应按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进行强度对比试验,抗压强度比不应低于0.95六、粗集料检验检验频次:对任何新选货源或使用同厂家、同品种、同规格达一年者进行全面检验;每批不大于600t或400m3同厂家、同品种细集料进行一次抽验。

检测项目:全面检验为颗粒级配、岩石抗压强度、吸水率、紧密空隙率、压碎指标、坚固性、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碱活性共计11项指标;抽验为颗粒级配、压碎指标、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共计5项指标检测评定依据:《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1992;《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 (岩相法)》 TB/T2922.1-1998;《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快速砂浆棒法》 TB/T2922.5-2002;《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 (岩石柱法)》 TB/T2922.4-1998主要试验仪器:石子筛、电子静水天平、压力试验机、针片状规准仪等检验方法:颗粒级配、岩石抗压强度、吸水率、紧密空隙率、压碎指标、坚固性、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按JGJ53-1992进行碱活性首先采用TB/T2922.1-1998对骨料的矿物组成和碱活性矿物类型进行检验,若骨料含有碱-碳酸反应活性矿物,则采用TB/T2922.4-1998对骨料的碱-碳酸反应膨胀率进行试验;若骨料含有碱-硅酸反应活性矿物,则采用TB/T2922.5-2002对骨料的碱-硅酸反应膨胀率进行试验。

粗骨料的碱活性应首先采用岩相法检验, 若骨料含有碱-硅酸反应活性矿物,其砂浆棒膨胀率应小于0.10%,否则应采取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技术措施不得使用具有碱-碳酸反应活性的骨料粗骨料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下表的要求:项 目质量指标(≥C50)含泥量(%)≤0.5泥块含量(%)≤0.25针、片状颗粒总含量(%)≤8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折算成SO3)(%)≤0.5七、外加剂检验检验频次:对任何新选货源或使用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产品达6个月者进行全面检验;每批不大于50t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混凝土外加剂进行一次抽验检测项目:全面检验为匀质性指标、减水率、坍落度保留值、常压泌水率比、压力泌水率比、含气量、抗压强度比、对钢筋的锈蚀作用、抗冻性、氯离子渗透电量、碱-硅酸盐反应抑制效能、收缩率比共计12项指标;抽验为减水率、常压泌水率比、含气量、抗压强度比共计4项指标检测评定依据:《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 8077-2000;《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1997;《混凝土泵送剂》JC 473-2001主要试验仪器:压力泌水仪、混凝土搅拌机、压力试验机、含气量测定仪、天平等。

检验方法:氯离子含量、碱含量按GB/T 8077-2000进行;减水率、含气量、抗压强度比、常压泌水率比、对钢筋的锈蚀作用、收缩率比按GB 8076-1997进行;坍落度保留值、压力泌水率比按JC 473-2001进行技术要求:外加剂的性能应满足下表的要求序号项目指标1氯离子含量,%≤0.22碱含量(Na2O+0.658K2O)%≤10.03减水率,%≥204含气量,%≥3.0用于配制非抗冻混凝土5坍落度保留值,mm30min≥180用于泵送混凝土时60min≥150用于泵送混凝土时6常压泌水率比,%≤207压力泌水率比,%≤90用于泵送混凝土时8抗压强度比,%3d≥1307d≥12528d≥1209对钢筋锈蚀作用无锈蚀10收缩率比,%≤135八、钢绞线检验检验频次:每批不大于30t同厂家、同品种、同规格、同批号钢绞线检测项目:破断负荷、屈服负荷、弹性模量、极限伸长率、松弛率(新选厂家时)主要试验仪器:100t万能材料试验机、蝶式引伸仪检测评定依据:《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检验方法(1)拉伸试验a、破断负荷(最大力):整根钢绞线的最大力试验按GB/T228的规定进行。

如试样在夹头内和距钳口2倍钢绞线公称直径内断裂达不到标准性能要求时,试验无效计算抗拉强度时取钢绞线的参考截面积值b、屈服负荷(规定非比例延伸力):钢绞线规定非比例延伸力采用引伸计标距的非比例延伸达到原始标距0.2%时所受的力(),也可以测定规定总延伸达到原始标距1%的力(),其值符合标准规定的()时合格c、极限伸长率(最大力总伸长率):最大力总伸长率的测定按GB/T228的规定进行预加负荷对试样产生的伸长率应加在总伸长内d、弹性模量:采用蝶式引伸仪测定,在钢绞线的弹性范围内,分级加载(20kN),测读千分表的变形值,从而计算钢绞线的弹性模量2)松弛率:委外检测钢绞线的力学性能应满足下表的要求:钢绞线结构钢绞线公称直径/mm抗拉强度≥破断负荷≥屈服负荷≥极限总伸长率/%≥弹性模量1×715.2018602602343.5195±10九、锚具检验检验频次:每批不大于1000套同厂家、同品种、同规格、同批号锚具检测项目:外观、硬度、锚固效率系数、极限拉力总应变、锚口摩阻、喇叭口摩阻检测评定依据:《预应力混凝土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0)检验方法:外观检查每批抽检10%且不少于10套,从每批中抽10%的锚具检查外观质量和外形尺寸并按产品技术条件确定是否合格,当有一套表面有裂纹时,则本批应逐套检查,合格才能进入后续检验组批。

硬度试验每批抽检5%且不少于5套,按产品设计规定的表面位置和硬度范围做硬度检验,有一个零件不合格时,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零件重做检验;仍有一件不合格时,则应对本批产品逐个检验,合格者方可进入后续检验组批委外检测,其余指标委外检测十、混凝土试验混凝土应根据强度等级、耐久性要求、原材料品质以及施工工艺等进行配合比设计依据《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和《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进行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和易性、凝结时间测定、砼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等试验梁体混凝土及桥面保护层混凝土确定配合比之后须送检4项(抗碱骨料反应、抗冻融循环、抗(水)渗性、抗氯离子渗透性)耐久性试验批量生产中,预制梁每20000m3做一次耐久性试验,桥面保护层混凝土每1500m3做一次耐久性试验现场混凝土取样时随机从箱梁底板、腹板及顶板处分别取样制作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试件,各部位混凝土试件初张/终张各一组,顶板另备一组,均为同条件养护;28d标养试件各5组(标准差未知法评定时)或4组(标准差已知法评定时),弹性模量试件各部位各2组,其中一组为28d标养,一组为终张拉弹模,随梁养护。

1、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1)试件制备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以边长150mm的正方体为标准试件,其集料最大粒径为25mm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应同龄期者为一组,每组为3个同条件制作和养护的混凝土试块2)仪器设备压力机或万能试验机:上下压板平整并足够刚度,可以均匀地连续加荷卸荷,可以保持固定荷载,开机停机均灵活自如,能够满足试件破型吨位要求球座:钢质坚硬,面部平整度要求在100mm距离内高低差值不超过0.05mm,球面及球窝粗糙度Ra=0.32µm,研磨、转动灵活不应在大球座上作小试件破型球座最好放置在试件顶面(特别是棱柱试件),并凸面朝上,当试件均匀受力后,一般不宜再敲动球座试模:为铸铁或钢制成,内表面刨光磨光(粗糙Ra=0.25µm),平整度同球座规定,可以拆卸擦洗,内部尺寸允许偏差为:棱边长度不超过1mm,直角则不超过0.5°试模尺寸表试件名称标准尺寸(mm)抗压强度试件150×150×150轴心抗压强度试件150×150×300抗压弹性模量试件150×150×300(3)试验步骤取出试件,先检查其尺寸及形状,相对两面应平行,表面倾斜偏差不得超过0.5mm量出棱边长度,精确至1mm试件受力截面积按其与压力机上下接触面的平均值计算。

在破型前,保持试件原有湿度,在试验时擦干试件,称出其质量以成型时侧面为上下受压面,试件妥放在球座上,球座置于压力机中心,几何对中(指试件或球座偏离机台中心在5mm以内,下同)以0.5~0.8MPa/s的加荷速度,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应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下破坏极限荷载4)试验结果计算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R按下式计算:        R=P/A式中R--混凝土抗压强度(MPa);P――极限荷载(N);A――受压面积(mm2)以3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如任一个测值与中值的差值超过中值的15%时,则取中值为测定值,如有两个测值与中值的差值均超过上述规定时,则该组试验结果无效结果计算精确至0.1MPa5)配合比设计混凝土试件成型将拌和机、振动器、磅砰、铲、坍落筒等设备仪器擦洗干净,校验准确,配备齐全,备齐原料在试模内壁涂抹一薄层矿物油脂,试模接缝处,先用油粘土或硬黄油涂抹,避免漏浆使用拌和机前,应先用少量砂浆进行涮膛,再刮出涮膛砂浆,以避免正式拌和混凝土时,水泥砂浆粘筒壁的损失涮膛砂浆的水灰比及砂灰比,与正式的混凝土配合比同按规定称好各种原材料,往拌和机内顺序加入石子、砂、水泥。

开动拌和机马达,将材料拌和均匀,在拌和过程中将水徐徐加入,全部加料时间不宜超过2分钟水全部加入后,继续拌和约2分钟,而后将拌和物化倾出在铁板上,再经人工翻拌1~2分钟,务使拌和物均匀一致 试验室拌制的混凝土应在拌制后尽量短的时间内成型,一般不宜超过15min可根据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确定混凝土的成型方法,坍落度小大于70mm的混凝土宜用振动成型;大于70mm的宜用捣棒人工捣实;(检验现浇混凝土或预制构件的混凝土,试件成型方法宜与实际采用的方法相同)混凝土拌合物应分两层装入模内,每层的装料厚度大致相等,插捣应按螺旋方向从边缘向中心均匀地进行插捣底层时,捣捧到达模底,插捣上层时,捣棒插入该层底面下20~30 mm处插捣时捣棒应保持垂直,不得倾斜然后用抹刀沿试模内壁插抹数次7)养护试件成型后,用湿布覆盖表面(或其他保持湿度办法),在室温(20±2)℃,相对湿度大于50%的情况下,静放1~2昼夜,然后拆模并作第一次外观检查、编号将完好试件标准养护至试验时止,标准养护室温度(20±2)℃,相对湿度在95%以上,试件宜放在铁架或木架上,间距至少10~20mm,并避免用水直接冲淋至试验龄期时,自养护室取出试件,并继续保持其湿度不变。

如试件与构件同条件养护,亦应尽量保持与构件相同干湿状态进行试验当须结合施工情况时,试件成型与养护允许与实际情况同,但应在报告中说明2、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试件尺寸为150×150×300(mm)1)仪器与设备压力机、微变形测量仪(2)试验方法:按《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进行,(3)弹性模量试验结果计算及确定按下列方法进行:Fa ——1/3轴心抗压强度时的荷载(N);F0——0.5MPa时的初始荷载(N) ;A——试件承压面积(mm2);L测量标距;△n=εa-ε0,为最后一次从F0加荷至Fa时试件两侧变形变化的平均值(mm);计算精确至100MPa;弹性模量按3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数计算如果其中有一个试件的轴心抗压强度值与用以确定检验控制荷载的轴心抗压强度值差超过后者的20%时,则弹性模量按另两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如两个试件超过上述规定时,则此次试验无效3、混凝土耐久性试验(1)混凝土抗裂性试验通过考察受约束的混凝土圆环试件在规定的养护条件下的开裂趋势来评价混凝土的抗裂性也可用于评价影响混凝土开裂趋势的各种变量,如不同的水泥品种、掺合料、外加剂及其掺量和水灰比(水胶比)等也可以评价混凝土开裂的因素,如养护时间、养护方法、蒸发速率和温度。

① 试件制备试件试模包括内环、外环和底座浇筑成型的试件尺寸为:内径305mm,外径为425mm,高100mm每组圆环试件至少浇筑3个搅拌混凝土前,宜剔除粗骨料中大于20mm的颗粒按规定配合比配制、搅拌混凝土经振动成型后养护一段时间,撤除外模,将试件连同模具内环一起移入养护室或置于规定温度、湿度的环境② 试验 监测试件出现开裂的时间,定时观测试件顶面和外侧面的开裂情况和裂纹宽度③ 试件抗裂性能的评价准则应为:混凝土抗裂性能以试件侧面的开裂程度进行判定试件侧面裂纹宽度越小,开裂出现的时间越晚,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越好2)混凝土电通量试验通过测定混凝土在直流恒电压作用下通过的电量来评价不同原材料和配合比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性能,也可以用来评价混凝土的密实性试件尺寸:直径(95~102)mm,厚度(51±3)mm的素混凝土芯样试验设备及材料:直流稳压电源,可输出60v直流电压,精度±0.1V;带有注液孔的塑料或有机玻璃试验槽;20目铜网;数字式直流表,量程20A,精度±1.0%;真空泵,真空度可达133Pa以下;真空干糙器内径不小于250mm试验材料:用分析纯试剂配制的3.0%氯化钠溶液,0.3mol/L氢氧化钠液。

试验方法按混凝土的电通量快速测试方法ASTMC1202-2002进行计算结果绘制电流与时间的关系图将各点数据以光滑曲线连接起来,对曲线做面积积分,或按梯形法进行面积积分,即可得到试验6h通过的电量取同组3个试件通过的电量的平均值,作为该试件的电通量当3个试件中有1个超过平均值的15%时,取另外2个试件的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电通量当3个试件中有2个超过平均值的155时,该次试验无效第五章 主要试验仪器操作规程一、水泥净浆搅拌机1、 用前应检查电源是否完备,空载运行检查自动控制程序是否慢速120±3S,停拌15S,快速120±3S,搅拌叶片与锅底,锅壁的间隙是否符合2±1mm,确认正确方可使用2、使用前或更换水泥品种时先用湿布将搅拌锅和叶片及使用工具等擦一遍,将称好的水加入锅内,然后加入称好的500g水泥,慢速搅拌120S,停15S接着快速搅拌120S停机,立即将拌好的净浆入模,测定标准稠度3、 试验结束后,切断电源,将仪器、工具和场地清理干净,保持整洁二、水泥胶砂振实台操作规程1、试机前的准备(1)将突头护套取下(2)将仪器可靠接地,连接控制器与主机之间的电缆(3)将控制器红色键置于断电位置,黑色键置于清零位置2、操作(1)抬起台盘使凸轮转动,不触及随动轮(2)将控制器插入220V电源座,按下红色键,控制器通电,数字显示00,再按下黑色键,台盘开始上下跳动,控制器数字显示振动次数,振动60次,自动停机再按黑色键,数字显示清00,为下次工作做好准备。

三、抗折试验机1、试验前接通电源,检查自动停止开关是否灵敏,否则应调正常2、调好零点,调节时按下游动砝码上的按钮,推动游动砝码向左移,使砝码对准标尺零线,如不重合,调节触头螺丝至重合,调零点时主杠杆应处于水平状态3、锁紧大小平衡砣,以免使用过程中由于震动而破坏调整好的平衡,每次试验时应检查零点4、试件放置时应擦去试件表面的附着的水分和砂粒,清除夹具上圆柱表面粘着的杂物,试件侧放抗折机夹具内,对好指角指析板,拧紧夹具下手轮,使试件与圆柱接触,在试件折断时处于平衡状态5、按动启动按钮,自动加荷(加荷时随时观察加荷数量)至试件断裂后,加荷停止,记录此时数据6、试验完毕,游动砝码恢复到零位,清扫干净,保持整洁四、烘箱操作规程1、接上电源后,即可开启2组加热开关,再将控温器旋钮由“0位顺时针方向旋至“100”指数处,指示灯发亮作指示鼓风机可同时工作2、当温度升到所需工作温度时即将控温器旋钮逆时针方向旋回,旋至指示灯熄灭反复调整至恒温3、恒温时,可关闭1组加热开关,只留1组加热器工作,以免功率过大,影响恒温灵敏度4、欲观察工作室试品情况,可开启箱门,借箱内一玻璃门观察但箱门以不常开启为宜,以免影响恒温,并且当温度升到300℃时,开启箱门可能会使玻璃门急骤冷却而破裂。

五、砼震动台操作规程1、试验前应先检查各种部位(紧固件、皮带、叫源等)是否来回正常2、震动台不得超载(250公斤),试模必须放置台面中心线相对称部位,使负荷平衡3、震动时,按规定将试模内砼震平翻浆为止,震动过种中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查明原历4、震动台要经常保养、检修、以保持设备完好状态六、水泥细度负压筛析仪操作规程1、首先检查仪器是否正常2、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检查是否密封,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至4000~6000Pa范围3、将称好的试样,置于洁净的负压筛上中,盖上筛盖,放在筛座上,接通电源,按所需筛分时间开启开关,筛析仪开始工作;自动停机后,将试验筛内的筛余物称量就可得出筛分测试结果4、当工作负压小于4000Pa时,应清理吸尘器内水泥,使负压恢复正常七、100吨万能材料试验机操作规程1、接好电源线线,按电源按钮,指示灯亮2、根据试样规格选用量程,在摆杆上挂上或取下砣,必要时调整缓冲手轮3、根据试样形状及尺寸,氢相应的钳口装入上下钳口座内4、开动油泵拧开送油阀使台板上升约10mm,然后关闭送油阀如果台板已在升起位置,则不必先开动送油泵送油,仅将送油阀关好即可5、将试样的一端夹于上钳口中。

6、开动油泵调整指针对准度盘零点7、启动升降电机调整拉伸试验空间,将试样垂直加好8、按实验要求的加力速度,缓慢拧开送油阀进行加力试验试样断裂后关闭送油阀,如下一组试验间隔较长时间,还应停止油泵工作9、打开回油阀卸力后,将从动针拨回零点10、取下断裂后的试样11、关闭电源,清扫卫生八、强制式单卧轴混凝土搅拌机操作规程1、起动前首先检查旋转部分与料筒是否有刮碰现象,如有相碰现象,应及时调整2、减速箱应注入机油后方能使用,卸料蜗轮付及滑动轴承处注入机油3、清理料筒内的杂物 4、启动后发现动转方向不符合要求时,应切断电源,将导线的任意两根线互换位置再重新起动5、将混凝土拌合物装入筒内,合上筒盖6、根据搅拌时间调整时间继电器的定时,注意在断电情况下调整7、按动启动按钮,主轴便带动搅拌铲运转8、到达调定时间后自动停车9、卸料时先停机,然后将料筒体位限置手柄松开,再旋转手轮,由蜗轮付带动料筒旋转到便于出料的位置,停止转动,然后启动机器使主轴运转方可排出物料,直至将料排净停上主轴动转转手柄使料筒复位10、清洗料筒,将水倒入料筒内使主轴运转,将料筒和铲片清洗干净或用砂子清洗也可九、TYE-2000型压力试验机操作规程1、试验前应先检查试验机是否完好,油箱内的油是否充足,润滑部位是否有油,电器限位开关是否灵敏,确认处于正常状态后,方可使用。

2、接通电源,拨开开关,然后将试件放在压板中间位置,启动电机,关闭回油阀,逆时针方向旋转送油阀,使活塞逐渐上升当试件未接触到上压板时,可调节速度阀快速上升以节约试验时间,待与上压板1~2mm时,根据加荷速度适当调节速度阀进行加荷3、试验时应连续均匀的加荷,砼强度等级低于C30时,加荷速度取0.3~0.5MPa/S;砼强度等级高于或等于C30时,加荷速度取0.5~0.8 MPa/S,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停止调节送油阀,直到试件破坏,读取破坏荷载值,做好原始记录4、试验过种中,如有异常声音,应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重新开机试验5、试验完毕后,关闭开关及电源,机器恢复原始状态,将机器及工作场地清扫干净十、JJ-5型水泥胶砂搅拌机操作规程1、接通电源,红色指示灯亮表示电源已接通,程控器码管显示为0,砂罐内装入1350g标准砂,搅拌锅中装入水225g,水泥450g,将搅拌锅装入支座定位孔中,顺时针转动锅至锁紧,再扳动手柄使搅拌锅向上移动处于搅拌定位位置2、将钮子开关拨至自动位置按下程控器按钮,即自动完成:低速30秒——再低速30秒(同时自动加砂结束)——高速30秒——停90秒——高速60秒——停止转动的工作程 序。

整个过程240秒±1秒,然后扳动手柄使搅拌锅向下移,逆时针转搅拌锅至松开位置,取下搅拌锅十一、标准恒温恒湿养护箱操作规程1、根据产品说明,首先将养护箱安放在离热源远些的地方,然后接通水管9(即箱后面的电磁。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