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卷高考化学高考选择题实验题备考策略38(共38张)东华高级中学东华高级中学 谭鲁翡谭鲁翡全国1卷高考化学高考选择题实验题备考策略38(共38张)一、近五年全国一、近五年全国卷选择题分析及复习策略卷选择题分析及复习策略(一)近五年选择题知识点分布统计(一)近五年选择题知识点分布统计(二)近五年高考考点在各本教材中的分值分配(二)近五年高考考点在各本教材中的分值分配(三)命题整体印象(三)命题整体印象(四)近五年高频考点的命题特点(四)近五年高频考点的命题特点(五)选择题复习策略(五)选择题复习策略全国1卷高考化学高考选择题实验题备考策略38(共38张)20112011201220122013201320142014201520157 7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化学实验化学实验STSESTSE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体STSESTSE8 8同分异构同分异构体体STSESTSE有机物的结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构与性质STSESTSE阿伏伽德罗阿伏伽德罗常数常数9 9有机基本反有机基本反应类型应类型阿伏伽德罗阿伏伽德罗常数常数周期律周期律周期表周期表速率平衡速率平衡有机物的结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构与性质1010 电解质电解质( (弱弱) )同分异构同分异构体体电化学电化学周期律周期律周期表周期表化学实验化学实验1111 电化学电化学电解质电解质电解质电解质( (沉淀沉淀溶解平衡溶解平衡) )电解质电解质( (沉淀沉淀溶解平衡溶解平衡) )电化学电化学1212离子方程离子方程式正误判式正误判有机推断有机推断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体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周期律周期律周期表周期表1313周期律周期律周期表周期表周期律周期律周期表周期表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电解质电解质( (强强弱比较弱比较) )(一)近五年选择题知识点分布统计(一)近五年选择题知识点分布统计全国1卷高考化学高考选择题实验题备考策略38(共38张)2011201120122012201320132014201420152015必修必修1 16+66+66+66+66 66 66+6+6 6必修必修2 26 66 66 66 66 6选修选修4 46+66+66 66+66+66+66+66+66+6选修选修5 56+66+66+66+66+66+66 66 6化学实验化学实验6(6(必必1)1)6 66+66+66 6(二)近五年高考考点在各本教材中的分值分配(二)近五年高考考点在各本教材中的分值分配注:注:STSESTSE纳入必修纳入必修1 1全国1卷高考化学高考选择题实验题备考策略38(共38张)(三)命题整体印象(三)命题整体印象1.1.选择题没有双选,分值由选择题没有双选,分值由3636分提到分提到4242分。
考点分散,没分考点分散,没有广东卷固定有广东卷固定,记忆量、思维量、计算量都比广东卷大记忆量、思维量、计算量都比广东卷大 2.2.保持平稳,适度创新保持平稳,适度创新3.3.重视基础、突出主干,但重视基础、突出主干,但边缘化边缘化知识点也经常出其意知识点也经常出其意4.4.部分试题直接取材于课本,充分体现了部分试题直接取材于课本,充分体现了“源于教材源于教材, ,高高于教材于教材, ,理在书内理在书内, ,题在书外题在书外”的高考命题原则的高考命题原则5 5. .试题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要求利用化学知识对试题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要求利用化学知识对社会、生活现象进行解释;对于考生正确认识化学学科的社会、生活现象进行解释;对于考生正确认识化学学科的价值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价值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6.6.涉及到计算能力的考查但纯技巧性的计算几乎没有,涉及到计算能力的考查但纯技巧性的计算几乎没有,主要突出化学计算的实用主要突出化学计算的实用价值7.7.注重对图表信息的分析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的考查注重对图表信息的分析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的考查8 8. .由于由于选修四选修四为必考,与为必考,与选修四选修四相关的选择题,相关的选择题,难度较大难度较大, ,所占比重也较大。
所占比重也较大全国1卷高考化学高考选择题实验题备考策略38(共38张)(四)近五年高频考点命题特点(四)近五年高频考点命题特点1.STSE1.STSE: 取材极其灵活,能反应考生的学科素养,常取材极其灵活,能反应考生的学科素养,常涉及元素化合物知识,还有一些是被涉及元素化合物知识,还有一些是被“边缘边缘”的概念的的概念的和常识C(2013-7)(2013-7)化学无处不在化学无处不在, ,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不正确的是的是A.A.侯氏制碱法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B.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C.C.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D.D.黑火药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全国1卷高考化学高考选择题实验题备考策略38(共38张)现象或事实现象或事实解释解释A A 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油污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油污NaNa2 2COCO3 3可直接和油污反应可直接和油污反应B B 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漂白粉中的漂白粉中的CaClCaCl2 2 与空气与空气中的中的COCO2 2反应生成反应生成CaCOCaCO3 3C C施肥时,施肥时,草木灰草木灰( (有效成分为有效成分为K K2 2COCO3 3) )不能与不能与NHNH4 4ClCl混合使用混合使用K K2 2COCO3 3与与NHNH4 4ClCl反应生成氨气反应生成氨气会降低肥效会降低肥效D DFeClFeCl3 3溶液可用于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铜质印刷线路板路板制作制作FeClFeCl3 3能从含有能从含有CuCu2 2的溶液的溶液中置换出铜中置换出铜(2014-8)(2014-8)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解释正确的是( () )C全国1卷高考化学高考选择题实验题备考策略38(共38张)(2015-7)(2015-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335种,其中种,其中“强水强水”条目下写道: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性最烈,能蚀五金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这里的“强水强水”是指(是指( )A A氨水氨水 B B 硝酸硝酸 C C醋醋 D D卤水卤水B全国1卷高考化学高考选择题实验题备考策略38(共38张)(2013-13)(2013-13)下列实验中下列实验中, ,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选项选项目的目的分离方法分离方法原理原理A.A.分离溶于水中的碘分离溶于水中的碘乙醇萃取乙醇萃取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大B.B.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分液分液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不同C.C.除去除去KNOKNO3 3固体中混杂固体中混杂的的NaClNaCl重结晶重结晶NaCl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大D.D.除去丁醇中的乙醚除去丁醇中的乙醚蒸馏蒸馏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较大 2.2.化学实验:化学实验: 常与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结合考察;常与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结合考察;要求准确掌握实验原理和基本操作;关注实验中药品要求准确掌握实验原理和基本操作;关注实验中药品用量问题;重视对课本实验的考察用量问题;重视对课本实验的考察D全国1卷高考化学高考选择题实验题备考策略38(共38张)(2014-13)(2014-13)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论的是( )( )B实验结论实验结论 A A稀硫酸稀硫酸NaNa2 2S SAgNOAgNO3 3与与AgClAgCl的浊液的浊液K Kspsp(AgCl)(AgCl)K Kspsp(Ag(Ag2 2S)S)B B浓硫酸浓硫酸蔗糖蔗糖溴水溴水浓硫酸具有脱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水性、氧化性C C稀盐酸稀盐酸NaNa2 2SOSO3 3Ba(NOBa(NO3 3) )2 2溶溶液液SOSO2 2与可溶性钡与可溶性钡盐均可以生成盐均可以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D D浓硝酸浓硝酸NaNa2 2COCO3 3NaNa2 2SiOSiO3 3溶液溶液酸性:硝酸酸性:硝酸碳酸硅酸碳酸硅酸全国1卷高考化学高考选择题实验题备考策略38(共38张)实验实验现象现象结论结论A A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KSCN溶液溶液有气体生成,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溶液呈血红色稀硝酸将稀硝酸将FeFe氧氧化为化为FeFe3 3B B将铜粉加将铜粉加1.0molL1.0molL1 1FeFe2 2(SO(SO4 4) )3 3溶液中溶液中溶液变蓝、有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黑色固体出现金属铁比铜活金属铁比铜活泼泼C C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金属铝的熔点较低较低D D将将0.1molL0.1molL1 1MgSOMgSO4 4溶液滴溶液滴入入NaOH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生,再滴加0.1molL0.1molL1 1CuSOCuSO4 4溶液溶液先有白色沉淀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蓝色沉淀Cu(OH)Cu(OH)2 2的溶度的溶度积比积比Mg(OH)Mg(OH)2 2的的小小例:例:(2015-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D全国1卷高考化学高考选择题实验题备考策略38(共38张)D3.3.有机化学:有机化学: 考察思维有序性,重视同分异构体的考考察思维有序性,重视同分异构体的考察察, ,记忆某些常见化学式的异构体种数利于快速解题;记忆某些常见化学式的异构体种数利于快速解题;结构、性质、反应类型等的考察均有体现;难度向结构、性质、反应类型等的考察均有体现;难度向必修范畴靠拢。
必修范畴靠拢2013-122013-12)(2014-72014-7)7 7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A A戊烯戊烯 B B戊醇戊醇 C C戊烷戊烷 D D乙酸乙酯乙酸乙酯CC全国1卷高考化学高考选择题实验题备考策略38(共38张)(2011-9)下列反应中,属于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取代反应的是的是CH3CH=CH2+Br2 CH3CHBrCH2Br CH3CH2OH CH2=CH2+H2O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C6H6+HNO3 C6H5NO2+H2OA. B. C. D.B全国1卷高考化学高考选择题实验题备考策略38(共38张)(2015-92015-9) (2013-82013-8)CA全国1卷高考化学高考选择题实验题备考策略38(共38张)(2011-13)(2011-13)短周期短周期元素元素W W、X X、Y Y和和Z 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素W W是制备一种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X 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是内层电子数的2 2倍,元素倍,元素Y Y是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Z 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 2倍。
下列说法错误的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是 A. A. 元素元素W W、X X的氯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的氯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8 8电子的稳定结构电子的稳定结构 B. B. 元素元素X X与氢形成的原子比为与氢形成的原子比为1 1:1 1的化合物有很多种的化合物有很多种 C. C. 元素元素Y Y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 D. D. 元素元素Z Z可与元素可与元素X X形成共价化合物形成共价化合物XZXZ2 2A4.4.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 考察考察短周期短周期元素原子结构、元素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其递变规律;可能需要元素性质及其递变规律;可能需要较较“边缘边缘”的知识的知识辅助辅助推断,能反应考生的推断,能反应考生的知识是否全面知识是否全面全国1卷高考化学高考选择题实验题备考策略38(共38张)(2012-13)(2012-13)短周期短周期元素元素W W、X X、Y Y、Z 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其中W 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 X、Y Y、Z 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
子数相同X 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 Y的单质而的单质而Z Z不能形成双原于分子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不能形成双原于分子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是 A A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W X Y ZW X Y XWX B B阴离子的还原性:阴离子的还原性:WZWZ C C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YZ D DX X与与Y Y不能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不能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B全国1卷高考化学高考选择题实验题备考策略38(共38张)5.5.电解质:电解质: 定性与定量结合;图像图表结合;要定性与定量结合;图像图表结合;要求原理清楚、思维严密、计算准确求原理清楚、思维严密、计算准确C (2013-11(2013-11) )己知某溶液中含有己知某溶液中含有C1C1- -, Br, Br- -和和CrOCrO4 42-2-,浓度,浓度均均0.010mo1L0.010mo1L- -,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molL0.010molL-1-1的的AgNOAgNO3 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淀的先后顺序为 ACl、Br、CrO42 BCrO42、Br、Cl CBr、Cl、CrO42 DBr、CrO42、Cl全国1卷高考化学高考选择题实验题备考策略38(共38张)A(2014-11)(2014-11)溴酸银(溴酸银(AgBrOAgBrO3 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说法错误的是图所示,说法错误的是 A A溴酸银的溶解是放热过程溴酸银的溶解是放热过程 B B温度升高时溴酸银溶解速度加快温度升高时溴酸银溶解速度加快 C.60 C.60 时溴酸银的时溴酸银的K Kspsp约等于约等于6 610104 4 D D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 重结晶方法提纯重结晶方法提纯 C C项,对计算要项,对计算要求超高求超高全国1卷高考化学高考选择题实验题备考策略38(共38张) (2015-13(2015-13) )浓度均为浓度均为0.10mol/L0.10mol/L、体积均为、体积均为V V0 0的的MOHMOH和和ROHROH溶液,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 V,pHpH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的是A AMOHMOH的碱性强于的碱性强于ROHROH的碱性的碱性B BROHROH的电离程度:的电离程度:b b点大于点大于a a点点C 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 c(OH-)c(OH-)相等相等D D当当 =2=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时,若两溶液同时升 高温度,则高温度,则c(Mc(M+ +)/c(R)/c(R+ +) )增大增大0lgVVD全国1卷高考化学高考选择题实验题备考策略38(共38张)(五)选择题复习策略(五)选择题复习策略1.1.安排时间让学生将几本化学教材通读,尤其是平时安排时间让学生将几本化学教材通读,尤其是平时容易忽视的一些地方更应着重理解。
容易忽视的一些地方更应着重理解2.2.加强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方程式及其实验相关知识加强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方程式及其实验相关知识的反复记忆,以便高考时能快速、准确的提取基础知识的反复记忆,以便高考时能快速、准确的提取基础知识进行应用进行应用 3.3.重视图像、图表类选择题的训练重视图像、图表类选择题的训练4.4.复习完元素化合物后,可增加选择题的定时训练、提复习完元素化合物后,可增加选择题的定时训练、提高做选择题的速度、技巧、增强应考自信心高做选择题的速度、技巧、增强应考自信心全国1卷高考化学高考选择题实验题备考策略38(共38张)二、近五年全国二、近五年全国卷实验大题分析及复习策略卷实验大题分析及复习策略(一)近五年实验题整体分析(一)近五年实验题整体分析(二)具体分析(二)具体分析(三)实验题复习策略(三)实验题复习策略全国1卷高考化学高考选择题实验题备考策略38(共38张)(一)近五年实验题整体分析(一)近五年实验题整体分析2011201120122012201320132014201420152015实验内容实验内容制备制备CaHCaH2 2实验室实验室合合成成溴苯溴苯实验室合实验室合成环己烯成环己烯实验室制备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乙酸异戊酯草酸的性草酸的性质质与与探究探究分值分值15151414131313131414总空数总空数6 67 79 910108 8题目大概题目大概文字量文字量360360380380490490530530330330答案大约答案大约文字量文字量9090202020205050150150以一般人以一般人200200字字/ /分钟阅读速度,分钟阅读速度,4040字字/ /分钟书写速度,分钟书写速度,再加思考时间,完成本题一般需要再加思考时间,完成本题一般需要6-86-8分钟分钟全国1卷高考化学高考选择题实验题备考策略38(共38张)(二)具体分析(二)具体分析 1. 1.从知识载体看从知识载体看:12-1512-15连续四年的实验题全部都是对有机连续四年的实验题全部都是对有机实验的考查,再往前几年的高考,基本上又是考查无机实实验的考查,再往前几年的高考,基本上又是考查无机实验。
从大题还有一道无机综合题看,有机知识载体使整套卷验从大题还有一道无机综合题看,有机知识载体使整套卷结构更为合理,但是不利于未选结构更为合理,但是不利于未选选修选修5 5的同学得分的同学得分 2. 2.从考察从考察内容看:内容看:重点考查实验仪器装置、实验步骤的表重点考查实验仪器装置、实验步骤的表述、实验现象的分析、实验数据处理、对实验方案的评价、述、实验现象的分析、实验数据处理、对实验方案的评价、改进、以及探究方案的设计等,综合考查学生利用化学基本改进、以及探究方案的设计等,综合考查学生利用化学基本概念、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化学概念、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化学问题能力问题能力 3. 3.无论是无机实验还是有机实验,化学实验内容的考察基无论是无机实验还是有机实验,化学实验内容的考察基本遵循如下规律:本遵循如下规律: 相关知识储备相关知识储备领会实验目的领会实验目的思考实验原理思考实验原理分析实验分析实验装置装置回答过程中的问题回答过程中的问题问题升华问题升华 各步骤考察方式充分体现了各步骤考察方式充分体现了考纲考纲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全国1卷高考化学高考选择题实验题备考策略38(共38张) 相关知识储备:相关知识储备:考察考察“1.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力”,有利于原理的理解和后续问题的解决。
如,有利于原理的理解和后续问题的解决如20122012年年溴苯溴苯( (苯苯) )的提纯方法的选择,依据的是题干的表格数据;的提纯方法的选择,依据的是题干的表格数据; 20152015年年装置装置B B的主要作用是的主要作用是“冷凝草酸,避免草酸干扰二氧化碳的检冷凝草酸,避免草酸干扰二氧化碳的检验验”,答案的得出源于题干,答案的得出源于题干“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而其钙盐难溶于水草酸晶体钙盐难溶于水草酸晶体(H(H2 2C C2 2O O4 42H2H2 2O)O)无色,熔点为无色,熔点为101101,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170以上分解以上分解的题干信息的题干信息 实验原理:实验原理:考察考察“2.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能力” ” 考察方程式书写、产物、副产物分析、现象描述、考察方程式书写、产物、副产物分析、现象描述、装装置作用、操作目的分析等如置作用、操作目的分析等如20142014年年“在洗涤操作中,第一在洗涤操作中,第一次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水洗的主要目的” ” “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的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的”、 “本实验本实验中加入中加入过量乙酸的目的过量乙酸的目的” ” “实验中加入少量无水实验中加入少量无水MgSOMgSO4 4的目的的目的” ” ,都是都是在考实验原理。
在考实验原理20112012201320142015原理考察空数与总空数比原理考察空数与总空数比2/64/72/94/105/8全国1卷高考化学高考选择题实验题备考策略38(共38张) 分析实验装置:分析实验装置:考察考察“3.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 如仪器的名称器的名称(2013(2013、2014) 2014) 、用途、用途(2013) (2013) 、操作规范、操作规范 (2011(2011、20132013、2014) 2014) ,都属于基本实验能力的考察;,都属于基本实验能力的考察; 仪器选择仪器选择 (2012(2012、20132013、2014)2014) 、安装与连接、安装与连接(2011(2011、2015)2015)对能力要求对能力要求又高一些又高一些 回答过程中的问题回答过程中的问题问题升华:问题升华:除去以上知识的考察,除去以上知识的考察,还考察还考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化学问题解释、论证一些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的能力 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数据处理(2013(2013、2014)2014) 、对实验方案的评价、对实验方案的评价(2011)(2011) 、改进、以及探、改进、以及探究方案的设计究方案的设计(2011(2011、2015)2015) 。
20112012201320142015仪器考察空数仪器考察空数与总空比与总空比2/61/75/93/101/8全国1卷高考化学高考选择题实验题备考策略38(共38张) 4. 4.从试题难度看从试题难度看:作为第一道大题实验题:作为第一道大题实验题较多以课本知较多以课本知识为切入点,识为切入点,主要考察高中化学中那些最基本、最核心的主要考察高中化学中那些最基本、最核心的学科内涵和本义命题,与广东实验题相比,对实验原理、学科内涵和本义命题,与广东实验题相比,对实验原理、基本仪器、基本操作等记忆、理解的要求高了,对实验设基本仪器、基本操作等记忆、理解的要求高了,对实验设计、实验探究能力要求降低了,学生容易上手,在全卷中计、实验探究能力要求降低了,学生容易上手,在全卷中难度相对较低但是需注意难度相对较低但是需注意20152015年风格有所改变,重视探年风格有所改变,重视探究实验的考察,有必要加强研究究实验的考察,有必要加强研究5.5.试题试题基本取材于课本基本取材于课本,充分体现了源于教材,充分体现了源于教材, ,高于教材高于教材全国1卷高考化学高考选择题实验题备考策略38(共38张)2011制备制备CaH2教材探源教材探源全国1卷高考化学高考选择题实验题备考策略38(共38张)2012实验室实验室合成合成溴苯溴苯教材探源教材探源全国1卷高考化学高考选择题实验题备考策略38(共38张)2013实验室合成环己烯实验室合成环己烯教材探源教材探源+H2O全国1卷高考化学高考选择题实验题备考策略38(共38张)2014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教材探源教材探源烃的含氧衍生物章图烃的含氧衍生物章图全国1卷高考化学高考选择题实验题备考策略38(共38张)20152015草酸的性质草酸的性质与与探究探究教材探源教材探源全国1卷高考化学高考选择题实验题备考策略38(共38张)(2015(2015课标全国课标全国-26)-26)(1414分)草酸(乙二酸)存在于分)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自然界的植物中,其K K1 1=5.4=5.410102 2,K K2 2=5.4=5.410105 5。
草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草酸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草酸晶体晶体(H(H2 2C C2 2O O4 42H2H2 2O)O)无色,熔点为无色,熔点为101101,易溶于水,受,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热脱水、升华,170170以上分解回答下列问题:以上分解回答下列问题:(1 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酸晶体的分解产物装置装置C C中可观察到的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现象是_,由此可,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产物中有_装置装置B B的主要作用的主要作用是是_20152015实验题分析实验题分析全国1卷高考化学高考选择题实验题备考策略38(共38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 A、B B、 装置装置H H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是是_ 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COCO的现象是的现象是 3 3)设计实验证明:)设计实验证明: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 草酸为二元酸草酸为二元酸 (2 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中还有)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中还有COCO,为,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 A、B B和下图所示的和下图所示的部分装置部分装置( (可以重复选用可以重复选用) )进行实验。
进行实验全国1卷高考化学高考选择题实验题备考策略38(共38张) 本题与前几年实验题相比,知识背景虽然是本题与前几年实验题相比,知识背景虽然是有机,但是考察内容已没有明显的有机知识特有机,但是考察内容已没有明显的有机知识特点,可以说各模块考点都有体现,更加注重考点,可以说各模块考点都有体现,更加注重考察学生读取信息能力,对实验原理的理解能力,察学生读取信息能力,对实验原理的理解能力,仪器装置选择、设计能力及综合设计能力对仪器装置选择、设计能力及综合设计能力对能力要求明显高于往年,对没有选学选修五能力要求明显高于往年,对没有选学选修五的同学更加公平的同学更加公平全国1卷高考化学高考选择题实验题备考策略38(共38张)(三)实验部分复习策略(三)实验部分复习策略 1.1.一轮化学实验的复习不一定要独立进行一轮化学实验的复习不一定要独立进行在元素化合物在元素化合物复习、化学反应原理复习、有机化学复习过程中结合教材及复习、化学反应原理复习、有机化学复习过程中结合教材及时强化时强化实验仪器装置识别、选用、规范操作,实验原理的分实验仪器装置识别、选用、规范操作,实验原理的分析,实验步骤的规范表述,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分析,讲析,实验步骤的规范表述,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分析,讲述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引导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优述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引导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优化、进行探究方案的设计等,在循序渐进中培养学生的化学化、进行探究方案的设计等,在循序渐进中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方面的素养,以不变应万变。
实验方面的素养,以不变应万变 2. 2.回归课本回归课本:高考化学实验题题源在教材教材是根本,高考化学实验题题源在教材教材是根本,一轮复习多回归课本,从定性到定量、从原理到仪器等不同一轮复习多回归课本,从定性到定量、从原理到仪器等不同角度对必修角度对必修1.21.2和选修和选修4 4、5 5每个课本实验再提升每个课本实验再提升 3.3.重视课本实验素材和科学探究及章图功能的挖掘重视课本实验素材和科学探究及章图功能的挖掘 4. 4.一轮复习基本完成时,可以进行实验专题复习,对前一轮复习基本完成时,可以进行实验专题复习,对前面分散的实验知识归纳整理、总结提升面分散的实验知识归纳整理、总结提升全国1卷高考化学高考选择题实验题备考策略38(共38张)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谢谢!谢谢! 借用道德经中一句话借用道德经中一句话: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希望我们在化学教学中从希望我们在化学教学中从“易易”处着手,从处着手,从“细细”处着眼,最终决胜高考!处着眼,最终决胜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