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十一章蛋白质降解和氨基酸代谢蛋白质降解和氨基酸代谢1.维持组织的生长、更新和修补维持组织的生长、更新和修补2.供应能量供应能量3.必须氨基酸必须氨基酸人体人体 必须:必须:Ile,Met,val,Leu,Trp,Phe,Thr,Lys;人体半必须:人体半必须:His,Arg一、蛋白质的营养作用二、蛋白质降解的特性真核生物中蛋白质的降解有两种体系真核生物中蛋白质的降解有两种体系 溶酶体的降解机制溶酶体的降解机制不依赖不依赖ATP利用组织蛋白酶降解外源性蛋白、利用组织蛋白酶降解外源性蛋白、膜蛋白和长寿命的细胞内蛋白膜蛋白和长寿命的细胞内蛋白 依赖泛肽的降解过程依赖泛肽的降解过程依赖依赖ATP降解异常蛋白和短寿命蛋白降解异常蛋白和短寿命蛋白 76个氨基酸的小分子蛋白个氨基酸的小分子蛋白(8.5kD)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而得名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而得名 一级结构高度保守一级结构高度保守1.泛肽化泛肽化泛肽与选择性被降解蛋白质形成共价连接,泛肽与选择性被降解蛋白质形成共价连接,并使其激活并使其激活2.蛋白酶体对泛肽化蛋白质的降解蛋白酶体对泛肽化蛋白质的降解泛肽化过程泛肽化过程E1:泛肽活化酶:泛肽活化酶E2:泛肽携带蛋白:泛肽携带蛋白E3:泛肽蛋白连接酶:泛肽蛋白连接酶泛肽泛肽CO-O+HS-E1ATPAMP+PPi泛肽泛肽COS E1HS-E2HS-E1泛肽泛肽COS E2泛肽泛肽COS E1被降解被降解蛋白质蛋白质HS-E2泛肽泛肽COS E2泛肽泛肽CNH 被降解蛋白质被降解蛋白质OE3新华网2004年10月6日斯德哥尔摩讯:瑞典皇家科学院6日宣布,将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
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如基因表达、细胞增殖、炎症反应、诱如基因表达、细胞增殖、炎症反应、诱发癌瘤(促进抑癌蛋白发癌瘤(促进抑癌蛋白P53降解)降解)体内蛋白质降解参与多种生理、病理调节体内蛋白质降解参与多种生理、病理调节作用作用食物蛋白食物蛋白(胃)(胃)胃蛋白酶胃蛋白酶小肽小肽小肽(小肠)小肽(小肠)胰蛋白酶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更小短肽更小短肽二肽酶、氨肽酶二肽酶、氨肽酶、羧肽酶、羧肽酶肠壁细胞肠壁细胞肝脏肝脏血液血液组织、细胞组织、细胞短肽短肽aa 三、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氨基酸氨基酸食物蛋白食物蛋白组织蛋白组织蛋白分解分解合成合成CO2H2O+CO2酸酸醛醛胺胺脱脱氨氨合成嘌呤,嘧啶,合成嘌呤,嘧啶,激素等含氮物激素等含氮物腐败有毒物质经腐败有毒物质经肝脏的解毒后,肝脏的解毒后,排出体外排出体外氨氨其他含氮其他含氮物质物质鸟氨酸循鸟氨酸循环环Gln Asn尿素尿素-酮酸酮酸再合成氨再合成氨基酸基酸糖代谢糖代谢中间物中间物合成糖合成糖脂代谢脂代谢中间物中间物合成脂合成脂肪肪TCAH2O+CO2+ATP 脱脱氨基作用指氨基作用指氨基酸失去氨基的作用,包氨基酸失去氨基的作用,包括:括:氧化脱氧化脱氨基作用氨基作用,动、植物中普遍存在;,动、植物中普遍存在;非氧化脱非氧化脱氨基作用氨基作用,微生物中,不普遍;,微生物中,不普遍;移换脱氨基作用移换脱氨基作用 动物的脱氨主要发生在肝脏中。
动物的脱氨主要发生在肝脏中一、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脱氨基作用 1.氧化脱氨基作用氧化脱氨基作用 由氨基酸氧化酶由氨基酸氧化酶(oxidase)催化,该酶催化,该酶是一种黄素蛋白是一种黄素蛋白:1L-aa oxidase,分布不广、活力低,分布不广、活力低,一类以一类以FAD为辅基、另一类以为辅基、另一类以FMN为辅基(人为辅基(人和动物)和动物)2D-aa oxidase,以以FAD为辅基,分布为辅基,分布广,但作用不大广,但作用不大3 氧 化 专 一 氧 化 专 一 a a 的 酶如:如:D-A s p oxidase,Gly Oxidase,L-Glu dHEGly OxidaseGly+1/2O2Glyoxylate(乙醛酸)(乙醛酸)+NH3D-Asp Oxidase D-Asp+1/2O2Oxaloacetate(草(草酰乙酸)酰乙酸)+NH3 L-Glu dHE分布广,活力强分布广,活力强还原脱氨基作用还原脱氨基作用 水解脱氨基作用水解脱氨基作用 脱水脱氨基作用脱水脱氨基作用 脱巯基脱氨基作用脱巯基脱氨基作用 氧化还原脱氨基作用氧化还原脱氨基作用2、非氧化脱氨基作用、非氧化脱氨基作用水解脱氨基作用水解脱氨基作用还原脱氨基作用还原脱氨基作用 转氨酶催化一个转氨酶催化一个L-aa的的-NH2转转移到一个移到一个-酮酸上酮酸上使之变成相应的使之变成相应的-aa,自身转变为相,自身转变为相应的应的-酮酸。
酮酸转氨酶均以磷酸转氨酶均以磷酸吡哆醛为辅基吡哆醛为辅基Lys,Arg,Thr,Pro不能通过不能通过转氨酶转氨转氨酶转氨氨基酸脱氨通过转氨作用和氨基酸脱氨通过转氨作用和L-Glu dHE催化的催化的Glu氧化脱氨作用联合完成弥补氧化脱氨作用联合完成弥补L-aa oxidase分布分布少、活力低的缺陷这种作用方式广泛存在,但并少、活力低的缺陷这种作用方式广泛存在,但并不是所有组织细胞的主要脱氨方式不是所有组织细胞的主要脱氨方式次黄嘌呤核苷一磷酸次黄嘌呤核苷一磷酸(IMP)与与Asp形成腺苷形成腺苷酸代琥珀酸酸代琥珀酸(adenylsuccinate),再经裂合酶,再经裂合酶分解为分解为AMP和延胡索酸,和延胡索酸,AMP水解产生游离水解产生游离NH3和和IMP骨骼肌、心肌、肝脏及脑中主要的脱氨方式骨骼肌、心肌、肝脏及脑中主要的脱氨方式脱羧酶(脱羧酶(DecarboxylaseDecarboxylase)催化)催化aaaa生成相应生成相应的一级胺,放出的一级胺,放出COCO2 2,反应需要磷酸吡哆醛,作用,反应需要磷酸吡哆醛,作用专一性很高,一般一种氨基酸只有一种脱羧酶,专一性很高,一般一种氨基酸只有一种脱羧酶,且只对且只对L-L-型氨基酸起作用。
只有型氨基酸起作用只有HisHis脱羧酶不需要脱羧酶不需要辅酶HisHishistaminehistamine(组胺:降血压、刺激胃酸(组胺:降血压、刺激胃酸分泌)分泌)TyrTyrtyramine(tyramine(酪胺:升高血压)酪胺:升高血压)GluGlu-氨基丁酸(神经介质)氨基丁酸(神经介质)人体人体10-15%的能量来自于氨基的能量来自于氨基酸的氧化分解,氨基酸的碳架以酸的氧化分解,氨基酸的碳架以5种种产物形式进入产物形式进入TCA彻底氧化为彻底氧化为H2O和和CO2、还可以异生为糖或生酮还可以异生为糖或生酮氨是机体正常代谢产物,具有毒性氨是机体正常代谢产物,具有毒性体内的氨主要在肝合成尿素而解毒体内的氨主要在肝合成尿素而解毒正常人血氨浓度一般不超过正常人血氨浓度一般不超过 0.6mol/L第三节第三节 氨氨 的的 代代 谢谢一、血氨的来源与去路一、血氨的来源与去路1.1.血氨的来源血氨的来源 氨基酸脱氨基作用产生的氨是血氨主要来源氨基酸脱氨基作用产生的氨是血氨主要来源,胺类的分解也可以产生氨胺类的分解也可以产生氨 RCH2NH2RCHO +NH3胺氧化酶胺氧化酶 肠道吸收的氨肠道吸收的氨 氨基酸在肠道细菌作用下产生的氨氨基酸在肠道细菌作用下产生的氨尿素经肠道细菌尿素酶水解产生的氨尿素经肠道细菌尿素酶水解产生的氨 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氨主要来自谷氨酰胺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氨主要来自谷氨酰胺 谷氨酰胺谷氨酰胺谷氨酸谷氨酸 +NH3谷氨酰胺酶谷氨酰胺酶 2.血氨的去路血氨的去路 在肝内合成尿素,这是最主要的去路在肝内合成尿素,这是最主要的去路 合成非必需氨基酸及其它含氮化合物合成非必需氨基酸及其它含氮化合物 合成谷氨酰胺合成谷氨酰胺 谷氨酸谷氨酸 +NH3谷氨酰胺谷氨酰胺 谷氨酰胺合成谷氨酰胺合成 酶酶ATPADP+Pi 肾小管泌氨肾小管泌氨分泌的分泌的NH3在酸性条件下生成在酸性条件下生成NH4+,随尿排出。
随尿排出1.谷氨酰胺的运氨作用谷氨酰胺的运氨作用 反应过程反应过程谷氨酸谷氨酸 +NH3谷氨酰胺谷氨酰胺 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酰胺合成酶 ATPADP+Pi谷氨酰胺酶谷氨酰胺酶在脑、肌肉合成谷氨酰胺,运输到肝和肾在脑、肌肉合成谷氨酰胺,运输到肝和肾后再分解为氨和谷氨酸,从而进行解毒后再分解为氨和谷氨酸,从而进行解毒生理意义生理意义谷氨酰胺是氨的解毒产物,也是氨的储谷氨酰胺是氨的解毒产物,也是氨的储存及运输形式存及运输形式二、氨的转运二、氨的转运2.丙氨酸丙氨酸-葡萄糖循环葡萄糖循环反应过程反应过程生理意义生理意义 肌肉中氨以无毒的丙氨酸形式运输到肝肌肉中氨以无毒的丙氨酸形式运输到肝肝为肌肉提供葡萄糖肝为肌肉提供葡萄糖丙丙氨氨酸酸葡葡萄萄糖糖 肌肉肌肉蛋白质蛋白质氨基酸氨基酸 NH3谷氨谷氨 酸酸-酮戊酮戊 二酸二酸丙酮酸丙酮酸 糖酵解途径糖酵解途径肌肌 肉肉丙丙氨氨酸酸血液血液丙氨酸丙氨酸葡萄糖葡萄糖-酮戊二酸酮戊二酸谷氨酸谷氨酸 丙酮丙酮 酸酸NH3尿尿 素素尿素循环尿素循环糖糖异异生生肝肝 丙氨酸丙氨酸-葡萄糖循环葡萄糖循环 葡葡萄萄糖糖 三、尿素的生成三、尿素的生成(一)生成部位(一)生成部位主要在主要在肝细胞肝细胞的线粒体及胞液中。
的线粒体及胞液中二)生成过程(二)生成过程尿素生成的过程由尿素生成的过程由Hans Krebs 和和Kurt Henseleit 提出,称为提出,称为鸟氨酸循环鸟氨酸循环又称又称尿素循环尿素循环或或Krebs-Henseleit循环循环首先鸟氨酸与氨及首先鸟氨酸与氨及CO2结合生成瓜氨结合生成瓜氨酸;第二,瓜氨酸再接受酸;第二,瓜氨酸再接受1 1分子氨而生成精氨酸;第三,分子氨而生成精氨酸;第三,精氨酸水解产生尿素,并重新生成鸟氨酸接着,鸟精氨酸水解产生尿素,并重新生成鸟氨酸接着,鸟氨酸参与新一轮循环氨酸参与新一轮循环1.氨基甲酰磷酸的合成氨基甲酰磷酸的合成 CO2+NH3+H2O+2ATP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N-乙酰谷氨酸乙酰谷氨酸,Mg2+)COH2NO PO32-+2ADP+Pi氨基甲酰磷酸氨基甲酰磷酸反应粒体中进行反应粒体中进行2.瓜氨酸的合成瓜氨酸的合成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 H3PO4+氨基甲酰磷酸氨基甲酰磷酸NH2(CH2)3CHCOOHNH2鸟鸟氨氨酸酸NH2(CH2)3CHCOOHNH2鸟鸟氨氨酸酸NH2COOPO32-NH2COOPO32-NHCHCOOHNH2NH2CO瓜瓜氨氨酸酸(CH2)3由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由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OCT)催化,催化,OCT常常与与CPS-构成复合体。
构成复合体反应粒体中进行,反应粒体中进行,瓜氨酸生成后进入胞液瓜氨酸生成后进入胞液3.精氨酸的合成精氨酸的合成反应在反应在胞液胞液中进行精氨琥珀酸合成精氨琥珀酸合成 酶酶ATPAMP+PPiH2OMg2+天冬氨酸天冬氨酸 精氨琥珀酸精氨琥珀酸 NHCHCOOHNH2NH2CO瓜瓜氨氨酸酸(CH2)3COOHCHH2NCH2COOHNH(CH2)3CHCOOHNH2NH2CNCOOHCHCH2COOH精氨酸精氨酸延胡索酸延胡索酸精氨酸代琥精氨酸代琥珀酸裂解酶珀酸裂解酶精氨琥珀酸精氨琥珀酸COOHCHCHHOOC+NH(CH2)3CHCOOHNH2NH2CNHNH(CH2)3CHCOOHNH2NH2CNCOOHCHCH2COOHNH(CH2)3CHCOOHNH2NH2CNCOOHCHCH2COOH4.精氨酸水解生成尿素精氨酸水解生成尿素反应在胞液中进行反应在胞液中进行尿素尿素鸟氨酸鸟氨酸精氨酸精氨酸鸟鸟氨氨酸酸循循环环2ADP+PiCO2+NH3+H2O氨基甲酰磷酸氨基甲酰磷酸2ATPN-乙酰谷氨酸乙酰谷氨酸 Pi鸟氨酸鸟氨酸 瓜氨酸瓜氨酸精氨精氨 酸酸延胡索酸延胡索酸氨基酸氨基酸草酰乙酸草酰乙酸苹果酸苹果酸-酮戊酮戊 二酸二酸谷氨酸谷氨酸-丙丙酮酸酮酸精氨精氨 琥珀酸琥珀酸瓜氨酸瓜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ATPAMP+PPi鸟氨酸鸟氨酸尿尿 素素线粒体线粒体胞胞 液液(三)反应小结(三)反应小结原料:原料:2 分子氨,一个来自于游离氨,另一个分子氨,一个来自于游离氨,另一个来自天冬氨酸。
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各种氨来自天冬氨酸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各种氨基酸)基酸)过程:先粒体中进行,再在胞液中进行过程:先粒体中进行,再在胞液中进行耗能:耗能:3 个个ATP,4 个高能磷酸键个高能磷酸键第四节第四节 氨基酸与一碳单位氨基酸与一碳单位 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含有一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含有一个碳原子的有机基团,称为个碳原子的有机基团,称为一碳单位一碳单位-CH=NH 亚氨甲基亚氨甲基-CHO 甲酰基甲酰基-CH=甲炔基甲炔基-CH2-甲烯基甲烯基-CH3 甲基甲基一碳单位包括:一碳单位包括:四氢叶酸是一碳单位的载体四氢叶酸是一碳单位的载体 FH4的生成的生成FFH2FH4FH2还原酶还原酶FH2还原酶还原酶NADPH+H+NADP+NADPH+H+NADP+FH4携带一碳单位的形式携带一碳单位的形式 (一碳单位通常是结合在一碳单位通常是结合在FH4分子的分子的N5、N10位上)位上)N5CH3FH4N5、N10CH2FH4N5、N10=CHFH4N10CHOFH4N5CH=NHFH4一碳单位主要来源于氨基酸代谢一碳单位主要来源于氨基酸代谢丝氨丝氨 酸酸 N5,N10CH2FH4甘氨甘氨 酸酸 N5,N10CH2FH4组氨组氨 酸酸 N5CH=NHFH4色氨色氨 酸酸 N10CHOFH4一碳单位与氨基酸代谢一碳单位与氨基酸代谢一碳单位的相互转变一碳单位的生理功能一碳单位的生理功能作为合成嘌呤和嘧啶的原料作为合成嘌呤和嘧啶的原料把氨基酸代谢和核酸代谢联系起来把氨基酸代谢和核酸代谢联系起来参与体内的甲基化反应参与体内的甲基化反应N5-CH3-FH4 SAM 甲基化反应甲基化反应 三、含硫氨基酸的代谢三、含硫氨基酸的代谢CH2SHCHNH2COOHCH2SHCHNH2COOH胱氨酸胱氨酸甲硫氨酸甲硫氨酸半胱氨酸半胱氨酸 含硫氨基酸含硫氨基酸CH2CHNH2COOHCH2CHNH2COOHSSCH2CHNH2COOHCH2CHNH2COOHSSSCH3CH2CHNH2COOHCH2SCH3CH2CHNH2COOHCH2(一)甲硫氨酸的代谢(一)甲硫氨酸的代谢1.甲硫氨酸与转甲基作用甲硫氨酸与转甲基作用腺苷转移酶腺苷转移酶PPi+Pi+甲硫氨酸甲硫氨酸ATPS腺苷甲硫氨酸腺苷甲硫氨酸(SAM)甲基转移酶甲基转移酶RHRHCH3 腺苷腺苷SAMS腺苷同型腺苷同型半胱氨酸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SAM为体内甲基的直接供体为体内甲基的直接供体 VitB12缺乏缺乏 FH4不能再生不能再生 一碳单位转运障碍一碳单位转运障碍 核酸合成障碍核酸合成障碍 细胞分裂障碍细胞分裂障碍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甲硫氨酸循环的生理意义:甲硫氨酸循环的生理意义:提供甲基,以参与甲基化反应。
提供甲基,以参与甲基化反应甲硫氨酸甲硫氨酸S-腺苷同型腺苷同型 半胱氨酸半胱氨酸S-腺苷甲硫氨酸腺苷甲硫氨酸同型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FH4N5CH3FH4N5CH3FH4 转甲基酶转甲基酶(VitB12)H2O腺苷腺苷RHATPPPi+PiRH-CH3(二)半胱氨酸与胱氨酸的代谢(二)半胱氨酸与胱氨酸的代谢1.半胱氨酸与胱氨酸的互变半胱氨酸与胱氨酸的互变-2H+2HCH2SHCHNH2COOHCH2CHNH2COOHCH2CHNH2COOHSS22.硫酸根的代谢硫酸根的代谢含硫氨基酸分解可产生硫酸根,半胱氨酸含硫氨基酸分解可产生硫酸根,半胱氨酸是主要来源是主要来源SO42-+ATPAMP-SO3-(腺苷腺苷-5-磷酸硫酸磷酸硫酸)3-PO3H2-AMP-SO3-(3-磷酸腺苷磷酸腺苷-5-磷酸硫酸,磷酸硫酸,PAPS)PAPS为活性硫酸,为活性硫酸,是体内硫酸基的供体是体内硫酸基的供体 四、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四、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芳香族氨基芳香族氨基 酸酸 苯丙氨酸苯丙氨酸 酪氨酪氨 酸酸 色氨酸色氨酸(一)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的代谢(一)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的代谢苯丙氨酸苯丙氨酸 +O2酪氨酸酪氨酸 +H2O苯丙氨酸羟化苯丙氨酸羟化 酶酶四氢生物蝶呤四氢生物蝶呤二氢生物蝶呤二氢生物蝶呤NADPH+H+NADP+此反应为苯丙氨酸的主要代谢途径。
此反应为苯丙氨酸的主要代谢途径1.儿茶酚胺与黑色素的合成儿茶酚胺与黑色素的合成限速酶,受终产物限速酶,受终产物的反馈调节的反馈调节一种神经递质,一种神经递质,Parkinson病患者病患者多巴胺生成减少多巴胺生成减少l在黑色素细胞中,酪氨酸可经在黑色素细胞中,酪氨酸可经酪氨酸酶酪氨酸酶等等催化合成黑色素催化合成黑色素l人体缺乏人体缺乏酪氨酸酶酪氨酸酶,黑色素合成障碍,皮,黑色素合成障碍,皮肤、毛发等发白,称为肤、毛发等发白,称为白化病2.酪氨酸的分解代谢酪氨酸的分解代谢 体内代谢尿黑酸的酶先天缺陷时,尿黑酸分解体内代谢尿黑酸的酶先天缺陷时,尿黑酸分解受阻,可出现尿黑酸症受阻,可出现尿黑酸症3.苯酮酸尿症苯酮酸尿症(PKU)体内苯丙氨酸羟化酶缺陷,苯丙氨酸不能正常体内苯丙氨酸羟化酶缺陷,苯丙氨酸不能正常转变为酪氨酸,苯丙氨酸经转氨基作用生成苯丙酮转变为酪氨酸,苯丙氨酸经转氨基作用生成苯丙酮酸、苯乙酸等,并从尿中排出的一种遗传代谢病酸、苯乙酸等,并从尿中排出的一种遗传代谢病二)色氨酸代谢(二)色氨酸代谢色氨色氨 酸酸5-羟色羟色 胺胺一碳单位一碳单位 丙酮酸丙酮酸 +乙酰乙酰乙酰乙酰CoA维生素维生素 PP 五、支链氨基酸的代谢五、支链氨基酸的代谢支链氨基支链氨基 酸酸亮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异亮氨酸 缬氨酸缬氨酸CH3CHCH2CHNH2COOHCH3CH3CHCH2CHNH2COOHCH3CH3CHCHNH2COOHCH3CH3CHCHNH2COOHCH3CH3CHCH2CHNH2COOHCH3CH3CHCH2CHNH2COOHCH3 氨基酸的重要含氮衍生物氨基酸的重要含氮衍生物化合物化合物生理功能生理功能氨基酸前体氨基酸前体嘌呤碱嘌呤碱嘧啶碱嘧啶碱卟啉化合物卟啉化合物肌酸、磷酸肌酸肌酸、磷酸肌酸尼克酸尼克酸儿茶酚胺儿茶酚胺甲状腺素甲状腺素黑色素黑色素5-羟色胺羟色胺组胺组胺-氨基丁酸氨基丁酸精胺、精脒精胺、精脒含氮碱基、核酸成分含氮碱基、核酸成分含氮碱基、核酸成分含氮碱基、核酸成分血红素、细胞色素血红素、细胞色素能量储存能量储存维生素维生素神经递质、激素神经递质、激素激素激素皮肤色素皮肤色素血管收缩剂、神经递质血管收缩剂、神经递质血管舒张剂血管舒张剂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细胞增殖促进剂细胞增殖促进剂Asp、Gln、GlyAspGlyGly、Arg、MetTrpTyr、PheTyrTyr、PheTrpHisGluArg、Met一氧化氮(一氧化氮(NO)细胞信号转导分子细胞信号转导分子Arg+NO+O2COOHCHNH2(CH2)3NHCNHNH2NADPH+H+NADP+COOHCHNH2(CH2)3NHCONH2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合酶(NOS)精氨酸精氨酸瓜氨酸瓜氨酸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主要表现在三者的代谢中间产物的相互转变。
主要表现在三者的代谢中间产物的相互转变一、蛋白质和糖代谢的关系一、蛋白质和糖代谢的关系1 1、蛋白质可以转变为糖、蛋白质可以转变为糖2 2、糖可以合成非必须氨基酸、糖可以合成非必须氨基酸二、蛋白质与脂代谢的关系二、蛋白质与脂代谢的关系1 1、蛋白质可以转化成脂肪、固醇和磷脂;、蛋白质可以转化成脂肪、固醇和磷脂;2 2、脂肪几乎不能合成蛋白质;、脂肪几乎不能合成蛋白质;总之,蛋白质可以转化为糖和脂,而糖只能合成非必总之,蛋白质可以转化为糖和脂,而糖只能合成非必须须aa,不能合成蛋白质,脂肪几乎不能合成蛋白质不能合成蛋白质,脂肪几乎不能合成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