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史·来护儿传注释答案解析译文

沈***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43.50KB
约10页
文档ID:94792939
北史·来护儿传注释答案解析译文_第1页
1/10

文言文阅读〔19分〕来护儿,字崇善,未识〔不记事儿的时候〕而孤〔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养于世母〔世父的妻子,相当于伯母世父:大伯父,后用为伯父的通称"尔雅·释亲":“父子晜弟,先生为世父,后生为叔父〞晜:kūn,古同“昆〞,兄〕吴氏吴氏提携〔字面意思为“牵扶,携带〞,这里指“照顾,扶持〞〕鞠养〔jū yǎng,抚养,养育,供养,赡养〕,甚有慈训〔母或父的教导〕幼儿卓荦〔zhuó luò,卓越,突出,超绝出众〕,初读"诗"〔指"诗经"〕,舍书叹曰:“大丈夫在世,会〔应当,一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群辈惊其言而壮其志〔认为他志向远大壮:大,这里是意动用法,“以……为壮〞〕及长,雄略〔雄才大概〕秀出〔美好特出〕,志气〔志向气量〕英〔才能出众〕远〔高远,远大〕会〔适逢,恰逢,正赶上〕周师〔周朝军队这里的“周朝〞指的是南北朝时期的“北周〞〕定**,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yì,疆界,边境〕,数〔shuò,屡次,经常〕见军旅〔军队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有伍、什、行、卒、旅、师、军等四千人成一军在我国古代军队中,五人为一伍;二伍为一什;五伍为一两,或称一行;五两为一卒,也说百人为卒;五卒为一旅,即五百人;五旅为一师,即两千五百人;五师为一军,也说四千人为一军〕,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

及开皇〔隋文帝杨坚的年号,用此年号20年〕初,宇文忻〔*īn,同“欣〞,开导,启发〕等镇广陵,平〔平定〕〔指南北朝时期的陈朝〕之役,护儿有功焉,进位上开府,赏物〔这里指“缣帛〞〕一千段仁寿〔隋文帝杨坚的年号,也是他的最后一个年号,用此年号4年〕初,迁瀛〔yíng〕洲刺史〔职官汉初,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汉武帝元封五年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刺史巡行郡县,分全国为十三州,各州置刺史一人刺史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监察制度,对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视和控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隋文帝撤销郡,州长官除雍州牧外,均为刺名炀帝改州为郡,改刺史为太守〕,以善政闻,频见〔被〕劳勉〔慰劳勉励〕炀帝嗣位〔继承君位〕,被追入朝,百姓攀恋〔攀住车马,不胜依恋常用于表示对良吏的眷恋〕,累日〔连续几天〕不能出境,诣阙〔赴朝堂诣:yì,到,旧时特指到尊长那里去阙:què,本义为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皇帝居处,借指朝廷〕上书致请者,前后数百人帝谓曰:“昔国步〔指国家的命运,亦指国土〕未康〔安宁,安定〕,卿为名将,今天下无事,又为良二千石〔汉郡守俸禄为两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这里用以指郡守〕,可谓兼美〔兼得其美,指文武兼具〕矣。

〞大业〔隋炀帝的年号,用此年号14年〕六年,车驾〔帝王所乘的车,亦用为帝王的代称这里指隋炀帝〕幸〔指封建帝王到达*地〕江都,谓护儿曰:“衣锦昼游〔yì jǐn zhòu yóu衣:穿白天身着华贵官服,使人看见旧时比喻富贵后还乡,向乡亲们夸耀〕,古人所重〔看重,重视〕,卿〔古代对人敬称,自中国唐代开场,君主称臣民为卿〕今是也〞乃赐物两千段,并牛酒,令谒〔yè,拜见〕先人墓,宴〔宴请〕乡里父老仍令三品已〔古同“以〞〕上并集其宅,酣饮尽日〔终日,整天〕,朝野〔指朝廷和民间〕荣〔意动用法,“以……为荣〞〕之十二年,驾幸江都,护儿谏曰:“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zīyuàn ,嗟叹怨恨〕车驾游幸〔指帝王或后妃出游〕,深恐非宜伏愿〔俯伏的希望,为表示愿望的敬辞多作奏疏用语〕驻驾**,与时休息陛下今幸江都,是臣衣锦之地,臣荷恩〔hèēn蒙受恩惠〕深重,不敢专为身〔本人,自己〕谋〞帝闻之,厉色〔严厉的脸色,怒容〕而起,数日不得见后怒解〔缓解,除去〕,方被引入,谓曰:“公意乃尔〔如此〕,朕复〔又,还〕何望〔指望〕!〞护儿因不敢言及宇文化及构逆〔造反,发动叛乱〕,深〔很,非常〕忌〔忌恨〕之〔指来护儿〕是日〔那天〕旦〔早晨〕将朝〔上朝〕,见〔被〕执〔捉拿〕。

护儿曰:“陛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执矣〞护儿叹曰:“吾备位〔居官的自谦之词谓愧居其位,不过聊以充数〕大臣,荷〔hè蒙受〕国重任,不能肃清凶逆〔指凶恶悖逆的人〕,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犹黄泉之下,地下〕,知复何言!〞乃遇害护儿重〔看重〕然诺〔指许诺,信用〕,敦〔注重,重视〕交契〔情谊,交情〕,廉〔不贪污〕于财利,不事〔经营〕产业至于行军用兵,特多谋算,每览兵法,曰:“此亦岂〔难道〕异人意〔想法〕也!〞善抚〔fǔ,慰问,安抚〕士卒,局部〔裁决,处理,处分〕严明,故咸得其死力〔指能得到他人不顾性命地为之尽忠竭力,形容非常得人心死力:拚死之力〕 〔节选自"北史·卷七十六·列传第六十四·来护儿传"〕4.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会周师定**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B.会周师定**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C.会周师定**/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D.会周师定**/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答案】D【考点】此题考察文言断句的能力。

解析】A项“会周师定**所〞应在“〞后断开;“数见军旅护儿〞应在“军旅〞后断开B项“会周师定**所〞应在“〞后断开C项“数见军旅护儿〞应在“军旅〞后断开5.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讲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B.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答案】C【考点】此题考察把握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解析】封建王朝通常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而非“长子继承制〞6.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一项为哪一项〔3分〕A.来护儿少有大志,成年后秀拔于群他自幼而孤,得到吴氏教导,立下为国杀敌、求取功名的志向;长大以后,更是雄略超群,志气英发B.来护儿推行善政,深受百姓拥戴在瀛州刺史任上,他声名远闻,屡受嘉奖;炀帝时,百姓舍不得他回朝廷任职,上书请愿者达数百人C.来护儿直言劝谏,后被奸人杀害他谏请炀帝停驾**,不再远游江都,引发炀帝大怒,以致宇文化及杀害他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

D.来护儿廉于财利,用兵极有谋略他信守承诺,注重友情,轻视钱财,不置产业;善待士卒,处事严明,谋略多合兵法,部属争相尽力答案】C【考点】此题考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析】“引发炀帝大怒,以致宇文化及杀害他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错,原文意思是宇文化谋反,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捉住,来护儿被捉后也遇害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译文:【答案】〔5分〕陛下兴起战事,易于引起百姓叹息怨恨如今又要外出巡游,我很担忧不适宜考点】此题考察对文言文的翻译和现代汉语的表达的能力解析】译出大意给2分;“军旅〞“咨怨〞“游幸〞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译文:【答案】〔5分〕不能去除凶恶悖逆之人,终致朝廷落到如此地步,我只能抱憾于黄泉之下,还能再说什么呢!【解析】译出大意给2分;“凶逆〞“王室〞“泉壤〞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考点】此题考察对文言文的翻译和现代汉语的表达的能力参考译文】 来护儿,字崇善不记事儿时就成了孤儿,被伯母吴氏抚养吴氏照顾养育,给予他很多慈母般的教导他从小就卓越不群,刚开场读"诗经",放下书卷感慨道:“大丈夫在世上,一定要为国家消灭贼寇来博取官职名位!〞同伴们都惊讶于他的言辞,认为他的志向气概非常豪壮。

等到长大,他的雄才大概优秀出众,志向和气量出色远大适逢北周的军队平定**,来护儿所住的白土村,地处战场,来护儿屡次看到战事,常常感慨,有建功立业的志向开皇初年,宇文忻等人镇守广陵平定南朝陈国的战役中,来护儿有功绩,被提升为上开府,朝廷赏赐他杂色布帛一千段仁寿初年,升迁为瀛洲刺史,凭借良好的政绩闻名,常常受到隋文帝的慰问勉励隋炀帝继承皇位,来护儿被催促入朝为官,百姓攀住车马,不胜依恋,连日不能走出瀛洲的边界,前往朝廷上书挽留的人,先后有数百个隋炀帝对他说:“先前国家没有安定的时候,你是优秀的将领;现在天下没有战事了,你又成为优秀的地方官可以称得上文武兼具了!〞大业六年,隋炀帝的车驾巡幸江都,对来护儿说:“穿着锦衣在白天出行,〔衣锦还乡〕是古人所看重的,你如今正是这样啊!〞于是赏赐他杂色布帛两千段,连同牛肉美酒,让他拜谒先人的陵墓,宴请家乡父老乡亲还让三品以上的官员共同聚集在他的宅邸,畅饮整日,朝廷和民间都觉得他非常荣耀大业十二年,车驾又巡幸江都,来护儿进谏说:“陛下兴起战事,易于引起百姓叹息怨恨,如今又要外出巡游,我很担忧不适宜希望您能在**停驻车驾,给百姓休养生息的时间陛下如今巡幸江都,是我衣锦还乡的地方,我蒙受皇恩深厚,不敢只为自己考虑。

〞隋炀帝听了他的话,满面怒容地起身离去,来护儿一连几天不能觐见,后来隋炀帝怒气平息,来护儿才被召入,隋炀帝对他说:“你的心思都如此,我还有什么期望!〞来护儿因而不敢再进言了等到宇文化及发动叛乱,非常憎恨来护儿这天早晨来护儿将要上朝时,被宇文化及捉拿来护儿说:“陛下现在在哪里.〞侍卫们说:“如今已经被抓住了〞来护儿叹息说:“我充当大臣,担负着国家的重任,不能去除凶恶悖逆之人,终致朝廷落到如此地步,我只能抱憾于黄泉之下,还能再说什么呢.〞于是遇害来护儿重信用,讲交情,对钱财很清廉,不经营产业在行军用兵方面,他特别善于谋划盘算,每当他阅读兵法时,就说:“这难道也是异人的想法.〞善于安抚士兵,处分严明,因此得到全体将士竭尽全力的效忠考试版】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吴氏提携鞠养,甚有慈训幼儿卓荦,初读"诗",舍书叹曰:“大丈夫在世,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群辈惊其言而壮其志及长,雄略秀出,志气英远会周师定**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进位上开府,赏物一千段。

仁寿初,迁瀛洲刺史,以善政闻,频见劳勉炀帝嗣位,被追入朝,百姓攀恋,累日不能出境,诣阙上书致请者,前后数百人帝谓曰:“昔国步未康,卿为名将,今天下无事,又为良二千石,可谓兼美矣〞大业六年,车驾幸江都,谓护儿曰:“衣锦昼游,古人所重,卿今是也〞乃赐物两千段,并牛酒,令谒先人墓,宴乡里父老仍令三品已上并集其宅,酣饮尽日,朝野荣之十二年,驾幸江都,护儿谏曰:“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伏愿驻驾**,与时休息陛下今幸江都,是臣衣锦之地,臣荷恩深重,不敢专为身谋〞帝闻之,厉色而起,数日不得见后怒解,方被引入,谓曰:“公意乃尔,朕复何望!〞护儿因不敢言及宇文化及构逆,深忌之是日旦将朝,见执护儿曰:“陛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执矣〞护儿叹曰:“吾备位大臣,荷国重任,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乃遇害护儿重然诺,敦交契,廉于财利,不事产业至于行军用兵,特多谋算,每览兵法,曰:“此亦岂异人意也!〞善抚士卒,局部严明,故咸得其死力 〔节选自"北史·来护儿传"〕4.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会周师定**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B.会周师定**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C.会周师定**/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D.会周师定**/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5.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讲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6.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一项为哪一项〔3分〕A.来护儿少有大志,成年后秀拔于群他自幼而孤,得到吴氏教导,立下为国杀敌、求取功名的志向;长大以后,更是雄略超群,志气英发B.来护儿推行善政,深受百姓拥戴在瀛州刺史任上,他声名远闻,屡受嘉奖;炀帝时,百姓舍不得他回朝廷任职,上书请愿者达数百人C.来护儿直言劝谏,后被奸人杀害他谏请炀帝停驾**,不再远游江都,引发炀帝大怒,以致宇文化及杀害他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D.来护儿廉于财利,用兵极有谋略他信守承诺,注重友情,轻视钱财,不置产业;善待士卒,处事严明,谋略多合兵法,部属争相尽力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译文:〔2〕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译文:. z.。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