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经典驿站《人之初》一、教学目标: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响难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启发大家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三、教具准备:三字经有关材料四、课堂类型:新授课五、教学过程:(一)导入《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二)诵读新句子: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三、讲解句子,阐释概念:1、人之初,性本善:“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
[讨论: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根据同学的回答,进一步启发思考]教师小结:引出,同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接下我们,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2、性相近,习相远近”接近,类似;“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3、教之道,贵以专教”教育,学习;“贵”重要的,好的方面;“专”专这句地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心为主,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4、讲解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四、复习(3'):诵读新学的句子,齐诵已学的所有句子五、总结《子不学》一、教学目标:1、介绍三字经2、讲解三字经第一段5-8句内容3、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应该怎么做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讲解三字经第一段5-8句内容。
教学难点: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三、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四、课堂类型:新授课五、教学过程:(一)回顾三字经前四句内容,提问的方式1)上节课大家印象最深的人物?学生回答:曹操、孟子等2)上节课大家学习到了什么?学生回到:要做一个善良的人(二)讲解课文内容1、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2)小结: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2、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这两句的故事很可能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了,如果是这样,就请一个同学上前面讲,其他人补充[爱的鼓励]3、小结;深讲黄香和孔融两个故事,道出“孝悌”的原因我们如何去感恩?黄香和孔融都是后来成为大官的人,可是人们记住的不是他们成为大官,而是他们儿时的这些故事这是因为“感恩”自古就是中国人的精神内核,使我们最先要做到的三)总结《昔仲尼》一、教学目标:1、熟读三字经2、了解三字经中的名人事迹3、学习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熟读三字经教学难点:学习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三、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四、课堂类型:新授课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前面所学内容二)学习新课1、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你知道,这些句子里都讲了写谁的故事吗?告诉你吧,古时候的圣人孔子不但勤奋好学,还能不耻下问,向神童项橐请教我们现在的学生,要以古代圣贤为榜样,勉励自己勤学汉代学者路温舒,曾经用蒲草编织成席,代替纸来抄写《尚书》;丞相公孙弘曾经用刀削去竹青,抄录《春秋》他俩贫穷而无书,但好学不倦,终于功成名就今天的读书人,书本易求易得,如果不好学,简直是贻误自己的前途2、彼既仕学且勤赵普在宋太祖时任中书令,他身居宰相高位,仍然勤奋读《论语》,我们这些还在念书的小学生,难道不该以此自勉吗?3、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晋代人车胤幼年好学,因家中贫困,夜读无油点灯,便捉许多萤火虫用纱囊包好,悬在桌前取光读书孙康寒夜读书无油,便到庭前映雪光而读书二人不因贫困而废学,终成大名现在的学生多有父母资助读书,更应该刻苦勤奋汉代人朱买臣家庭贫困,但他不忘读书,上山砍柴时,边走边背诵书本。
隋代人李密少年好学,把未读完的《汉书》挂在牛角上,边放牧边阅读两人勤劳而苦学,最后终成为有用之材三)总结《师生》一、教学目标:1、熟练朗读背诵课文2、知道学生要尊敬老师3、了解课文中的名人故事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熟练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知道学生要尊敬老师三、教具准备:幼学琼林的资料四、课堂类型:新授课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是怎样尊敬老师的?(二)学习新课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2、学生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3、指名学生读短文,齐读、分组读4、解释短文的意思冰是由水生成,但是比水还要寒冷;青色出于靛蓝,但是比靛蓝的颜色还要深学生称赞老师的教诲,可以比喻为如同坐在春风里沐浴一样;学生感谢老师的培育,可以比喻为如同仰面承受时雨的滋润一般三)学生讨论:你们应该怎样尊敬老师吗?(四)总结《花木》一、教学目标:1、熟练朗读背诵古诗文2、了解各种花的花语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古诗文教学难点:了解各种花的花语三、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四、课堂类型:新授课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植物在供给人类氧气、食物的同时,还是我们精神世界里的朋友让我们去了解生活中的花草吧!二、教学新课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3、指名学生读短文,齐读、分组读4、解释短文的意思莲花被称为花中君子,海棠被看作化中神仙,牡丹国色天香,雍容华贵;梅花冰肌玉骨,傲然清奇兰花清香无比,菊花高雅不俗竹子被誉为有气节的君子,松树被比作傲然不媚的大臣萱草能使人忘记忧愁,屈轶草能分辨奸佞小人三、总结让我们去认识花草,做他们的朋友吧!四、拓展你还知道那些花的名称?到课外书或网上查一查,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精卫填海》一、教学目标:1、熟练朗读背诵古诗文读出精卫的勇敢坚定和大海愤怒的语气;2、使学生初步懂得什么是勇敢,知道精卫的行为就是勇敢的行为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熟练朗读背诵古诗文教学难点:知道怎样的行为是勇敢的行为三、教具准备:挂图、头饰四、课堂类型:新授课五、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图上画着什么吧!(出示挂图:一只小鸟在辽阔的大海上投石子,扔树枝)2、师:谁能来说说图中画了什么呢?(生:一只小鸟嘴里叼着树枝,准备把它扔到海里)师: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精卫填海》这篇课文,从中找出答案吧![板书课题:精卫填海]二、学习新课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3、指名学生读短文,齐读、分组读4、解释短文的意思看你们读得真好,现在老师有很多的问题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帮帮我?只有认真看书、勇敢的孩子才能找到一个又一个的答案问答方式导读,不添字不漏字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次,是谁到海上游玩,不幸被淹死了?后来她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小鸟,名字叫做--(精卫)精卫天天从西山衔来什么和什么,投进大海里?(小石子和小树枝)你们真勇敢,这么多的问题都难不倒你们,从刚才你们的回答,(指板书)我们知道了炎帝的小女儿去海上游玩不幸被淹死了变成了一直美丽的小鸟,名叫精卫精卫天天从西山衔来……和……投进大海里?(石子和树枝)5、师结:同学们既欣赏精卫的善良勇敢,又欣赏大海的美丽,如果你是勇敢的精卫,运用21世纪小学生的智慧,你会怎样减少洪水的发生呢?(生发言)三、总结:大家为精卫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精卫一定很感谢大家,让我们学习精卫的勇敢善良,一起来保护地球,减少灾害的发生最后,让我们再一起把这篇课文读一遍《大禹治水》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三、教具准备:大禹的资料四、课堂类型:新授课五、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谈话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传说,课文中的主人公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2.板书课题,指名读3.简介大禹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是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二、学习新课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2、学生自读短文,注意读准字音3、指名学生读短文,齐读、分组读4、解释短文的意思洪水如此凶猛,造成了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大禹要带领老百姓开山挖河,完成引水入海的浩大工程,大禹吃尽了“千辛万苦”,三、总结大禹一心为百姓造福,受到了百姓的爱戴第二单元名人长廊孔子《万世师表》一、教学目标:1、了解孔子生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2、熟练朗读课文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熟练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对孔子生平进行了解三、教具准备:孔子的资料四、课堂类型:新授课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孔子吗?二、学习新课:1、教师阅读《万世师表》,学生想一想这段文章的意思。
2、学生练习读,并读一读解释3、教师结合《万世师表》,介绍一下孔子的成就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山东曲阜人,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从十岁开始发愤学习,长大后游说各国,修学从政,晚年致力于教育,深受世人的尊崇和爱戴,被誉为“至圣先师”和“万世师表”4、学生再度课文,理解课文意思5、听孔子故事,你认为孔子是个怎样的人?三、课后拓展:搜集孔子的故事《为人处事的准则——孔子语录》一、教学目标:1、阅读并领会孔子语录2、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阅读并领会孔子语录教学难点: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三、教具准备:孔子语录四、课堂类型:新授课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他有很多的至理名言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二、学习新课1、学生练习阅读四句孔子名言2、解释名言的意思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解释: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才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后落叶的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解释:聪明而好学,不以向地位、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解释: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站得住;自己要想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帮助别人事事行得通。
三、总结《孟子》一、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孟子的生平及主要事迹二、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阅读并领会孟子语录教学难点: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三、教具准备:孟子有关资料四、课堂类型:新授课五、教学过程:一、阅读人物剪影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欣赏孟子格言,体会孟子的性格特点二、温馨点击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孟子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三、活动广角1、与同组的同学说说孟子是怎样上当的?2、有感情的朗读孟子格言!3、你还知道他的哪些作品?四、成长阶梯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晏子》一、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晏子的生平及主要事迹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阅读并领会晏子语录教学难点: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三、教具准备:晏子语录四、课堂类型:新授课五、教学过程:一、阅读人物剪影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欣赏晏子《晏子春秋》,体会晏子的性格特点二、温馨点击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晏子甫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三、活动广角1、与同组的同学说说晏子是怎样重视诗歌语言的?2、有感情的朗读《晏子春秋》3、了解杜甫草堂4、查阅资料,了解晏子诗歌的主要特点四、成长阶梯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孔融》一、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孔融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阅读并领会孔融语录教学难点: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三、教具准备:孔融资料四、课堂类型:新授课五、教学过程:一、阅读人物剪影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欣赏孔融的品质,体会孔融的性格特点二、温馨点击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孔融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三、活动广角1、与同组的同学说说孔融是怎样重视诗歌语言的?4、查阅资料,了解孔融的主要特点四、成长阶梯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第三单元名胜佳境黄河《黄河胜景》一、教学目标:1.熟读《浪淘沙九首》(其一),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2.了解作者、作品、朝代3.了解黄河名胜4.背诵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熟读成诵教学措施:自读自悟三、教具准备:黄河图片资料四、课堂类型:新授课五、教学过程:1.导入黄河被称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让我们一起走近黄河,了解我们的母亲河吧!2.师范读《浪淘沙九首》(其一)3.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读通顺、流利4.检查自读情况5.结合译文,看懂这首诗了吗?6.读“温馨点击”,了解有关黄河的一些知识7.熟读成诵8.拓展:欣赏两幅黄河名胜,课下查出它们的名字9.课堂总结:谈谈你的收获。
《黄河号子》一、教学目标:1.把《黄河船工号子》(一)(二)读通顺2.结合课文把它读懂3.了解历史名人诸葛亮、周瑜4.熟读成诵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熟读成诵教学措施:自读自悟为主,老师点拨为辅三、教具准备:黄河图片资料四、课堂类型:新授课五、教学过程:1.师简介“黄河号子”的形成2.范读诗歌(一)(二)3.生试读4.指名读,看读通顺、读正确了吗?5.结合译文,理解大意6.欣赏温馨点击,积累知识7.查资料①你还查阅到还有哪些黄河号子吗?②哪几组黄河大桥在山东境内?8熟读成诵并适当检查9.课堂总结:学生谈收获《黄河精神》一、教学目标:1.结合图画,把《公元渡河》读正确、读流利;2.结合译文理解诗句意思;3.了解“龙门”的传说;4.熟读成诵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内容,熟读成诵教学措施:自读自悟三、教具准备:黄河图片资料四、课堂类型:新授课五、教学过程:1.导入“龙门”的传说,生自读P542.师范读《公元渡河》3.生试读4.检查学生读的效果5.结合译文,理解诗歌大意6.欣赏温馨点击,积累知识7.学生读——背8.课堂总结:谈收获9.作业:《黄河颂歌》一、教学目标:1.欣赏五句黄河赞美诗,了解其作者、朝代;2.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3.积累黄河文化;4.熟读成诵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增加对母亲河的认识。
教学难点:了解诗句,熟读成诵,自读自悟三、教具准备:黄河图片资料四、课堂类型:新授课五、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诗是描写黄河景色的?指生交流2.自读P55给出的五句诗,了解作者及出处3.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大意4.检查学生读的情况5.再读诗句——背诵6.检查学生背诵情况7.当堂检测:现在我们的母亲河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请假设一则公益广告,呼吁保护母亲河8.作业:五岳独尊——泰山《泰山美景》一、教学目标:1.了解泰山的景象,欣赏祖国山河之美2.背诵杜甫《望岳》3.了解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积累中华民族精华、财富4.积累泰山文化情感目标:理解诗句,熟读成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积累中华文化之情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增加对泰山的认识教学难点:了解诗句,熟读成诵,自读自悟三、教具准备:泰山图片资料四、课堂类型:新授课五、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还记得杜甫的诗《望岳》吗?哪位同学能背诵?2.结合课文,理解诗句大意3.欣赏泰山美景,了解泰山的古迹名胜4.再读诗句——背诵5.温馨点击,了解山东名胜的精华“一山一水一圣人”6.读读这首赞美泰山美景的古诗《泰山石》7.当堂检测同桌之间互背《望岳》,如果背过了,就在你的成长袋里画一颗背诵星吧!8.作业:泰山有很多古迹名胜,比如玉皇顶、经石峪、孔子登临处、普照寺等,去搜集有关图片,办一个泰山景点图片展吧!《泰山日出》一、教学目标:1.熟读《登泰山日观峰》,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2.根据诗文、图片,欣赏泰山日出的美丽。
3.了解和背诵更多描写泰山日出的诗文,体会诗文中的意境4.能用自己的话谈谈日出的过程,并说说自己的感受二、教学重难点:欣赏古往今来泰山日出的赞歌,领悟中华文化意蕴及感受泰山观日出之美三、教学措施:结合图文来欣赏、领悟四、教具准备:泰山图片资料五、课堂类型:新授课六、教学过程:1.师出示泰山日出的图景2.范读《登泰山日观峰》,结合译文,领略意境3.学生交流更多关于泰山日出的诗句4.温馨点击,积累知识5.当堂检测:学习《登泰山记》,对照图片写写日出的过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登山抒怀》一、教学目标:1.熟读《登泰山》【明】杨继盛,结合译文,领略登山抒怀,欲小天下之气势2.理解登泰山而抒怀的诗句,并从中感受登山之情怀3.了解泰山石刻的由来并欣赏其诗句4.树立正确的旅游观,看护游点景物,做文明公民二、教学重难点:欣赏古往今来泰山日出的赞歌,领悟中华文化意蕴及感受泰山观日出之美三、教具准备:泰山图片资料四、课堂类型:新授课五、教学措施:讨论交流、自读自悟六、教学过程:1.自读自悟《登泰山》,结合译文、图片,领略“一览众山小”的志向和诗人的抒怀感慨2.领读其他登泰山而抒怀的诗词3.师讲解泰山石刻的由来,石刻遂成为泰山的一大特色。
4.当堂检测:现在好多人登山后,模仿古人在各个景点刻字,比如“某某到此一游”等等,他们的做法对吗?请同学们讨论一下5.奖励:在与同学的讨论中你表现怎样?如果你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就在成长袋里画一颗思想星《泰山典故》一、教学目标:1.熟读《泰山》李梦阳,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2.根据诗文、图片,欣赏泰山的美丽3.了解和背诵更多描写泰山的诗文,体会诗文中的意境4.能用自己的话讲讲泰山的典故,并说说自己的感受二、教学重难点:欣赏古往今来泰山的诗句及典故,领悟中华文化意蕴三、教具准备:泰山典故资料四、课堂类型:新授课五、教学措施:结合图文来欣赏、领悟六、教学过程:1.师出示帝王、文人来泰山朝拜的图景2.范读《泰山》,结合译文,领略意境3.学生交流更多关于泰山的诗句4.温馨点击,积累知识5.活动广角:了解关于泰山的典故当堂检测:学习《泰山》,说说泰山的典故并谈谈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