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路基施工技术要点软土地基在我国有十分广泛的分布,特别是在路基工程建设之中,通常会 出现多种因为软土地基导致的质量问题,基于此,本文论述了路基工程在软土地 基施工之中的主要技术标签: 路基工程;软土地基;技术软土地基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江、沿海等水系密集区域,这些地区也是我国经 济和社会发展较快的地区,因此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量非常大,公路建设的施工常 年开展于上述区域我国软土地基中含水量大,土质以淤积的泥炭、粉土和黏土 为主,具有很强的蠕动性、可塑性与触变性,没有经过处理的软土地基上进行路 基工程,建设往往会出现地基稳定度差、沉降效应明显,容易造成路基工程的裂 缝、下沉、松散等问题,既影响了路基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又制约了路基工 程对于交通运输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作用,是路基工程施工企业应该高度重视的问 题进行软土地基的路基工程施工应该根据地基的特点,对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进 行有效整合和重构,以技术为中心,探寻路基工程在软土地基施工的技术要点 要全面提高路基工程在软土地基上的施工质量,做好实际的技术应用和具体问题 的研究工作,对路基工程在软土地基施工的现状和技术难点加强分析,确定路基 工程在软土地基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找到提高路基工程在软土地基施工 的技术关键和要点,在操作的层面上推进路基软土施工的技术化进程。
1、软土地基特点及危害软土即是饱和性的粘土,这种土质不仅透水性较差、含水量较高,承载力较 小,处于软塑状态与流塑状态之间而软土地基通常都是由粘土和粉土等细微颗 粒含量较多的松散砂、有机质土、泥炭及松软土等土层构成所以作为软土地基 不仅强度较低、而且容易变形、不容易发生固结所以在软土地基上进行施工, 由于土质中含水量较大,所以达不到压实要求和施工所要求的技术标准这样当 路基工程在软土地基上进行施工时,即使发生一些浅层降水都可以导致建筑物出 现沉降和开裂的情况,从而导致地面发生大面积的沉降;当地面沉降发生的面积 较大时,则会导致地面上的建筑发生功能上的受损;由于软土载荷厚薄不均,所 以所发生的沉降也会不均匀;由于载荷差异性过大,所以会导致一些相邻的建筑 物发生倾斜的情况2、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不是所有软的地基都要处理,首先考虑不处理的可能性,如果必须处理,则 首先选择浅层置换处理,若不可行,则考虑深层处理,地基浅层处理是相对于深 层排水固结及复合地基而言,指对路床处理深度一般小于 5.0m 的软地基,通过 表面单一或综合处理方式,达到提高地基抗剪强度和压缩模量的目的,在上部荷 载作用下,确保路基稳定和减小变形,满足工程沉降要求的处理方式,具体包括 硬壳层的处理及加固,排水垫层,置换垫层及浅层复合地基等处理方式。
2.1 夯实法不管是工民建还是路基的修建中,夯实法都是施工中最常用的 简易处理方法,特备是在处理碎石土、砂土、粉土、低饱和粘性土、杂填土等软 土地基软土地基通过这种方法的处理,可使填土或地基表层疏松土的孔隙体积 减小,密实度提高,从而降低土的压缩性,提高其抗剪强度和承载力目前我国 常用的有机械碾压、振动压实和重锤夯实,以及 20世纪 70 年代发展起来的强夯 法机械碾压法是利用压路机、羊足碾、平碾、振动碾等碾压机械将地基土压实 振动碾压法是通过在地基表面施加振动把浅层松散土振实的方法重锤夯实法是 利用起重机械将夯锤提到一定高度后,使锤自由落下并重复夯击以加固地基的方 法强夯法与重锤夯实法在表面上看起来没有大的区别只是前者锤重和重锤起吊 高度更大强夯法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地基施加一个巨大的冲击能量,这种突 然释放的巨大能量转化为各种振动波向土中传播,破坏了土的结构,达到强制性 夯实的目的强夯法有严格的土质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处理素填土、杂填土、 砂土、低饱和度粘土、粉土和黄土地基2.2 化学方法加固该方法是一种较好的加固途径,主要应用于路基施工中 软土层中其首先需在软土地基中布设适量的电极杆,然后接通电源,使得直流 电流能够导入到土层中,促使其中的水排走,以达到对土壤加固的目的。
硅化加 固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金属灌注管(带孔)进行的首先把硅酸钠溶液或者是 先后把硅酸钠与氯化钙打入到土中该方法能够达到的加固半径和灌注时间、土 的渗透系数、溶液的粘滞度以及灌注压力等息息相关,一般可利用单孔灌注试验 进行确定2.3 地基沉降处理技术软土地基沉降是软土地基工程施工期常见的问题, 也是对路基工程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破坏力很强的因素在路基 工程的施工阶段,相关单位可结合软土地基的实际情况,通过填补、铺垫管桩和 石灰等工艺对软土地基沉降现象做出相应处理在运用石灰工艺时,相关的工作 人员必须依照标准流程进行施工先彻底清除坑内积水,然后向坑中填入生石灰, 深度为坑深的 1/3,再展开回填碾压全部过程结束后,才能确保软土地基不同 层面结构间的紧密,可增强软土地基的抗震、抗裂功能2.4 预压法预压法是利用地基排水固结的特性,通过施加预加载荷,并增 设各种排水条件,以加速饱和软粘土固结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饱和软粘土地基 在载荷作用下,孔隙中的水被慢慢排出,孔隙体积慢慢减小,地基发生固结变形, 同时,随着超孔隙水压力逐渐消散,有效应力逐渐提高,地基土的强度逐渐提高 这种方法已经经过长期的时间考验,至今仍被普遍采用,其主要特点是理论成熟, 施工设备简单,费用低.如砂井排水法,对于盛产砂料的地区,当是首选方案。
预压法包括堆载预压法、砂井堆载预压法、塑料排水板法以及真空预压法堆载 预压法此处不再赘述预压法在处理淤泥、淤泥质土及冲填土等其他饱和软粘土 中占有统治地位,但对于渗透性极低的泥炭土,必须慎重对待另外,大量的实 测资料还表明,预压法的有效处理深度约为12—15m,超过这一深度,孔晾水压 力消散相当困难和缓慢,所以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大型高层大楼的软土深层地基 的加固,故设计时应加以考虑2.5 爆破和抛石排淤法爆破和抛石排淤属于新型的加固处理方式爆破加 固技术是炸药爆炸之后,利用其张力使泥沼软土地基结构得到改善,排除掉松散 的土壤和淤泥土质,再用强度比较高的材料进行填充爆破加固技术对操作有很 严格的要求,操作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并且成本较高,还有一定危险性, 如果操作不当,则就会使得施工环境造成十分严重污染抛石加固技术则是把大 片石料抛出,使用产生的挤压力进行排淤,其同爆破加固技术相比在操作上较为 便捷,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在道路基梁软土积水洼地地基处理中被广泛使用3、结语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针对不同的软弱土质条件,我国已经发展了多种地 基处理方法,但是各种加固方法仍然存在一此局限性,加上设计、施工、监管单 位的失误,使得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差强人意,这就需要广大岩土工作者,结合 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实际条件,恰当的选择和灵活使用各种软土地基加固 处理方法,减少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切实保证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1] 李常琎,吴岸,戴佳清•浅析路基软土地基施工的新技术J].科技创业家, 2014, 04:9.[2] 吴顺.谈路基工程项目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要点 [J] .山西建筑, 2013, 05:53-55.⑶刘亮霞,徐敏.有关路基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 刊), 2012, 12:296-297.⑷閏青.路基软土地基施工的技术探讨[J].科技资讯,2012, 15: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