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报告进入大学的第一次测量实训终于在大家的期盼中来了,因为 大家都想抓紧实训的时间好好休息一下,可是,现实是如此的残 酷!开始老师让我们先从理论 下手,介绍了水准仪和经纬仪的 构成以及它的使用方法,我们都很认真的记载着老师所讲的重点, 在学习中,我知道了测量人员是工程建设的开路先锋,是确保工 程 质量的“千里眼〞,我为能成为测量人而感到自豪!老师还说 了,让我们好好保护仪器!我们知道了 :人在仪器在,人亡仪器 也不能亡!可是让人疑惑的是老师总让我们做好“军训〞的打算, 有那么辛苦吗?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实践来验证理论,理论指导实践, 深入施工工地现场,多看,多与工人等交流,并用心工作才能将 安全工作做好基本明确施工单位技术员的职责范围,熟悉与掌 握技术员的各项工作要领,把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的与实际 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施工技术、施 工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很快我就见到了传说中的水准仪,它长得真的很不咋的,可 是在老师的介绍下,我知道了它是一个很有内涵的仪器!千万不 能小看它!但是还好的就是它的螺栓比较少,所以我还能接受! 可是调节经纬仪的过程就比较复杂了,螺旋比较多,测量时仪器 不停的转动,脑袋就晕了,对准后就不知螺旋在哪了,只能瞎 摸。
但有句话叫“熟能生巧〞,这句话一点不假,在实训中,这 个成语就得到验证,尽管开始是有点生疏,但经过一圈测量,想 不熟也挺难的,而且速度也不断的提高下面就来谈谈具体的!我是第一批在校内测量经纬仪的!它 的螺栓比水准仪多多了!弄得我头晕眼花的!没办 法!我必须要 坚持下去!第一个下午,我们全组组员就遇到大麻烦了!因为经纬 仪的调整要三个地方全部调好,可是我们老是没办法让它们全都 统一,老是这儿调好了,那儿的气泡又跑了!我们组是第八组, 组员有6个,而别的组是5个人,所以我们要比别的组要更抓紧 时间,可是当第九组已经测六个点时,我们组还压根没挪 窝, 可是越急越不知道该怎么办!后来在别的组来了一个同学,我们 连忙请教他!1. 先要让三脚架的中心大约和地面的点进行对齐与烟大师生的座谈中我明白土木是一个讲概念的专业,学土 木的人要有大的胸怀去思考去做事大学四年是培养自己性格与 人格关键的四年,在大学里要找到自己的定位,朝着已定目标努 力向前,把以后需要工作的自己变成工作需要的目前来说我的 短期目标便是考研,将为之不懈努力从座谈中也明白了与烟大 学长的差距,他们对于学习和工作认真的态度和在听众面前清晰 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都是值得我学习的。
1)经纬仪架在控制点上,用脚螺旋进行对中,再伸缩架腿 调节圆水准气泡居中,然后调节脚螺旋使得水准管气泡也居中 通过对中器观察是否对中,否则反复调平实习是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的过程,那么建筑工程师的实习 报告怎么写?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家教,这是一个良心活,我的心告诉我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不能半途而废,当整个人烦躁的无法控制的时候想想自己刚开始 时给解师傅解阿姨的承诺,那么多的人在场作证,扪心自问,你 还敢放弃吗,你还敢退缩吗?他们每一个人都那么热情,作为一 名普通的大学生的我在他们面前受到了从来没受过的尊重,甚至 可以这么说他们把我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对待,想一想,在这世上 除了自己的父母亲人对自己这么好外还能有几个人对自己好呢2. 调节气泡让它处于圆水准器的中间部分3. 再次调节对中,但是这次是要通过调节经纬仪的整个部位 进行对中4. 进行精平调试,调节长水准器的水泡,使它处于长水准器的中间这样“对中〞和“初平〞就完成了,过程很是复杂,但经过 他的指点,我们还是终于调好了仪器!那种兴奋好像已经完成所 有测量似的!这对于我们的组员那是一个质的飞跃啊!在测量的 时候,一切顺利!终于,我们成功的从第一个点挪到了第二个点! 全组的人都要激动死了 !第二个星期就在校外进行水准仪的测量了!听第一批在校 外测量的室友说那条路线特别经典!有两个特大号的垃圾场,而 且因为温度已经达到30度的基础上,那气 味,你不捂着嘴,压 根不要呼吸了!可当我们真的走到那条路上时,我们发现根本不 是那么一回事,不是两个垃圾场,是四个!其中有两个小的!可是, 那气味一点 也不比大的垃圾场逊色!而且因为我们组运气好的 缘故,正好有位大妈正在给她的蔬菜施肥!所以我们测完一天后, 身上那味道,浓的找不到词语来形容!下面转入 正题!水准仪的 使用是很简单的,我们在室外没多久就可以运用自如了,但是一 开始的水准仪初平还是很麻烦,为了能使小气泡大约在中间,只 能通过不停的伸缩三脚架要进行调试,很是麻烦,只要动作一 那么不小心,那就得“重调〞。
第五天的控制点坐标计算和展绘工作,前面三天的测量我们 历经辛苦,一边测量,一边记录、计算、检查、校对误差,最终很 好地控制了误差,因此利用老师给出了 B9点的三维坐标,很快 地完成了坐标计算和展绘的工作!工程管理涉及面太广,不容易面面俱到,很容易顾此失彼或 有失轻重;再次,工程管理涉及“经验〞因素多,不便形成统一 的规定其实,仔细想想,这为期两个星期的实训并不是只有辛苦, 还是有很多的快乐的!总结一下!痛并快乐着!我想这次实训也许 在几十年后会成为我对大一唯一的印象了吧!在这次实训中,我 学到了很多,不只是专业上的知识,还有团队精神和仔细认真的 做事态度!收获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