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各项都是正数的等比数列{an},公比q1,a5,a7,a8成等差数列,则公比q= 2. 已知等差数列{an},公差d0,a1,a5,a17成等比数列,则= 3. 已知数列{an}满足Sn=1+,则an= 4.已知二次函数f(x)=n(n+1)x2-(2n+1)x+1,当n=1,2,…,12时,这些函数的图像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长度之和为 7.一种堆垛方式,最高一层2个物品,第二层6个物品,第三层12个物品,第四层20个物品,第五层30个物品,…,当堆到第n层时的物品的个数为 8.已知数列1,1,2,…,它的各项由一个等比数列与一个首项为0的等差数列的对应项相加而得到,则该数列前10项之和为 9.在2和30之间插入两个正数,使前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后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则插入的这两个数的等比中项为 10.已知整数对的序列如下:(1,1),(1,2),(2,1),(1,3),(2,2),(3,1),(1,4),(2,3),(3,2),(4,1),(1,5),(2,4),……,则第60个数对为 11.设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是Sn,若a5=20-a16,则S20=___________.12.若{an}是等比数列,a4· a7= -512,a3+ a8=124,且公比q为整数,则a10等于___________.13.在数列{an}中,a1=1,当n≥2时,a1 a2… an=n2恒成立,则a3+ a5=__________.14.设{an}是首项为1的正项数列,且(n+1)-na+an+1 an=0(n=1,2,3,…),则它的通项公式是an=___________.1.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3n+2n+(2n-1),求前n项和。
2.已知数列{an}是公差d不为零的等差数列,数列{abn}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 b1=1,b2=10,b3=46,,求公比q及bn4. 已知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与等比数列{bn}的公比相等,且都等于d(d>0,d1),a1=b1 ,a3=3b3,a5=5b5,求an,bn5. 有四个数,其中前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其积为216,后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其和为36,求这四个数5.已知等差数列{an}中,a1+a4+a7 =15,a2 a4 a6=45,求{an}的通项公式.6已知数列满足,求数列的通项公式7已知数列满足,求数列的通项公式8已知数列满足,求的通项公式9已知数列满足,,求10:已知, ,求11在数列中,若,则该数列的通项常见的数列的前n项和:, 1+3+5+……+(2n-1)=,等.,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裂项方法:(1),特别地当时,(2),特别地当时2.设,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 6 的前n项和为_________3.设m=1×2+2×3+3×4+…+(n-1)·n,则m等于 4求和: 设是等差数列,是各项都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且,,(Ⅰ)求,的通项公式;(Ⅱ)求数列的前n项和. 练习2已知数列的前n项之和为,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已知曲线:,数列的首项,且当时,点恒在曲线上,数列满足.(1)证明:数列是等差数列;(2)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3、已知数列中,,令.(1)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2)求数列的通项.如数列中,,则 ;、首项是,从第10项开始比1大的等差数列的公差的取值范围是1)已知角的终边经过点P(5,-12),则的值为__。
2)设是第三、四象限角,,则的取值范围是(3)函数的定义域是_______(4)若,则的大小关系为(5)函数的值的符号为____(6)若,则使成立的的取值范围是____(7)已知,则=___;=____(8)已知,则等于(9)命题P:,命题Q:,则P是Q的 A、充要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已知,那么的值为____(1)已知,,那么的值是_____(2)设中,,,则此三角形是____三角形(1)已知A、B为锐角,且满足,则=_____(2)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____(1)若方程有实数解,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2)当函数取得最大值时,的值是______(3)如果是奇函数,则= (2)函数()的值域是____(3)若,则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_(1)若,则=___(1)函数的奇偶性是______(2) 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____(3)函数的图象的对称中心和对称轴分别是_______、_______(2) 要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把函数的图象向___平移____个单位(4)若函数的图象与直线有且仅有四个不同的交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4)对于函数给出下列结论:①图象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②图象关于直线成轴对称;③图象可由函数的图像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④图像向左平移个单位,即得到函数的图像。
其中正确结论是_______(2)在中,A>B是成立的_____条件(3)在中, ,则=_____(4)在中,分别是角A、B、C所对的边,若,则=____(5)在中,若其面积,则=____(7)在△ABC中,a、b、c是角A、B、C的对边,= ,的最大值为 (6)在中,,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则外接圆的直径是_______(9)设O是锐角三角形ABC的外心,若,且的面积满足关系式,求((2)中,,则=_______(1)若,且、是方程的两根,则求的值______的值为( )A. B. C. D.2、把函数()的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得到的图象所表示的函数是( )(A), (B),(C), (D),3、函数y=1+cosx的图象 (A)关于x轴对称(B)关于y轴对称 (C)关于原点对称(D)关于直线x=对称4、若动直线与函数和的图像分别交于两点,则的最大值为( )A.1 B. C. D.25、若,,,则的值等于(A) (B) (C) (D)6、若,则 .7、cos43°cos77°+sin43°cos167°的值为 8、已知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 9、函数的图象为,如下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①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②图象关于点对称;③函数在区间内是增函数;④由的图角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图象.10、已知,且在区间有最小值,无最大值,则=__________. 二、解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11、已知函数(其中)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中,相邻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为,且图象上一个最低点为.(Ⅰ)求的解析式;(Ⅱ)当,求的值域. 12、已知函数()的最小值正周期是.(Ⅰ)求的值;(Ⅱ)求函数的最大值,并且求使取得最大值的的集合.13、设函数f(x)=cos2cos+sinrcosx+a(其中>0,aR),且f(x)的图象在y轴右侧的第一个高点的横坐标为.(Ⅰ)求ω的值;(Ⅱ)如果f(x)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求a的值1.设,则有 ( )A. B. C. D. 2.已知,则 ( )A. B. C. D.3.若函数,则下列等式恒成立的是( )A. B. C. D.4.已知, 则 ( )A. B. C. D.5.已知,则 ( )A.0 B.2 C. D.6.已知等腰ABC的腰为底的2倍,则顶角A的正切值为 ( )A. B. C. D. 7.设且 则的范围是( ) A. B. C. D.8.设函数,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 B. C. D.9.化简的结果为 ( )A. B. C. D.10.ABC中,已知,则ABC的形状为( )A.正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11.函数R部分图象如图,则函数的表达式为( ) A. B.C. D. 12.将函数图象上的所有点的横纵坐标都伸长到原来的2倍,再按向量(说明:先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平移后得到的图象与的图象重合,则函数的解析式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13.已知,其单调递增区间为 .14.已知 则 .15.已知均为锐角,,则的大小为 .16. 给出下列五个命题,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为 (1)函数的相位是,初相是;(2)函数上单调递增;(3)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4)函数的最小值为4;(5)函数的一个对称中心为(π,0).17. 求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8. 求函数的定义域、最小正周期及单调增区间.19. 设函数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是直线,(1) 求;(2) 求函数的单调增区间;(3) 画出函数在区间[0,]上的图象.20. 在△ABC中,A(cosθ,sinθ)、B(1,0)、C(0,1)((1)用θ表示△ABC的面积S(θ);(2)求△ABC面积的最大值;(3)函数y=S(θ)的图象可由函数y=sinθ的图象经过怎样变换得到.21.求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和值域.22.已知A、B、C是ABC的三个内角,设,(1)证明:;(2)若A=600,求的最小值已知函数.(Ⅰ)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Ⅱ)求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如图,函数的图象与轴相交于点,且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1)求和的值;(2)已知点,点是该函数图象上一点,点是的中点,当,时,求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