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复习资料 原理名称原理内容方法论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A,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B,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C,科学理论对实践活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首先要重视参加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发展真理性认识重视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地历史地统一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人们既要坚持真理又要发展真理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发展变化的物质世界,认识的主体人类是世代延续的,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再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他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其他相关知识点:1.实践的含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2.实践的特征: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3.真理的含义:标志着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4.真理的特点: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使用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论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5.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客观性6.认识的特点:反复性、条件性(主体、客体)、上升性和无限性条件性:从认识的主体看:人们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因素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变化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往往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仅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由于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辩证唯物论”复习资料 原理名称原理内容方法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人脑中的反映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能动作用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能正确反映客观规律)意识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2、人能能动地改造世界(反作用于物质)A.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发展);B.对人体生理活动有调控作用(积极、消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要从全面的,发展变化的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反对从主观出发) 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规律客观性、普遍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规律性客观性与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
按照客观规律来办事,一旦违背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遵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规律具有客观性,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遵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遵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其他相关知识点:1. 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3.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4.规律的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5.意识的概念:从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生理基础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