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学习是一个坚持不懈的过程,走走停停便难有成就接下来WTT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生物必修二知识点,供大家学习和参考,有所帮助生物必修二知识点1、别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交融;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别离,别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别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别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3、两条遗传根本规律的精华是:遗传的不是性状的本身,而是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4、孟德尔成功的原因:正确的选用实验材料;现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性状的遗传;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展分析^p ;基于对大量数据的分析^p 而提出假说,再设计新的实验来验证5、孟德尔对别离现象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说: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生物体再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别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6、减数_进展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时进展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_在减数_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_次。
减数_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7、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大小一般一样,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染色体同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联会后的每对同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8、减数_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_9、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10、基因别离的本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_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染色体的分开而别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1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本质是:位于非同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别离和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_程中,在同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别离的同时,非同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12、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它们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13、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数生物(如HIV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4、DNA分子双螺旋构造的主要特点: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构造;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根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
15、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那么16、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根本条件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构造,为复制提供了准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可以准确地进展17、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18、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断19、RNA是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称为转录20、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就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这一过程叫做翻译2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22、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构造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3、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相作用,这种互相作用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精细的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24、中心法那么描绘了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主要内容是: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传递到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DNA或RNA25、修改后的中心法那么增加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从RNA流向DNA这两条途径26、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的,有的基因可以决定或影响多种性状一般来说,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27、DNA分子发生碱基对的交换、增添、缺失,进而引起的基因构造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28、由于自然界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很多,基因突变还可以自发产生,因此,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29、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30、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二)31、基因突变可能破坏生物体与现有环境的协调关系,而对生物有害,也可能使生物产生新的性状,适应改变的环境,获得新的生存空间,还有些基因突变既无害也无益32、基因突变的意义: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33、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展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34、染色体构造的改变,都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35、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有不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一个染色体组。
36、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叫单倍体(例:雄蜂)37、二倍体和多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38、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低温处理等目前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39、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但是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常用花药(花粉)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得单倍体植株40、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41、遗传病监测(如:遗传咨询、产前诊断等)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预防遗传病产生和开展42、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在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43、诱变育种就是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_硫酸二乙酯)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用这种方法的优点:进步突变率,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大幅度改进某些性状缺点:盲目性44、基因工程,又叫做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通俗的说,就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在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45、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前提)、生存斗争(手段或动力)、遗传变异(根底)、适者生存(结果)46、进化理论的开展:从性状程度到基因程度;从以生物个体为单位到以种群为单位47、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48、一个种群全部个体所含有全部基因,叫做种群的基因库49、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50、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56、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互相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开展,这就是共同进化57、注意遗传系谱图的中显隐性的判断方法:无中生有是隐性,有中生无是显性58、假如是隐性病,而有父正女病,那么可判断此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假如是显性病,而有父病女正,那么可判断此病为常染色体遗传59、可遗传变异是指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而造成的变异,不一定可以遗传给下代(注意和遗传给下一代的变异相区别)60、三代以内的近亲是指从自己算起,向上推三代和向下推三代的同而生的亲属其中直系亲属是指自己和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其他的为旁系,注意亲兄弟姐妹也为旁系生物必修二的学习方法1.通过复习旧知识的方式导入新课。
从旧知识导入新知识,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明确探究的目的,是生物教学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教学过程中,讲授新课之前,从新旧知识的联络中,抓住新旧知识的不同点,对旧知识加以概括,提出即将研究的问题,这样既促进了旧知识的稳固,又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的、任务和重点,而且也能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好奇心,产生积极寻找问题答案的强烈愿望这种方法能使学生掌握问题的本质,给学生学习新知识打好根底如在讲“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一节时,通过复习茎的构造以及韧皮部、木质部的构成导入新课,为学习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作铺垫2.利用直观演示,让学生从观察实物和教具的方式导入新课采用直观教学,可以使抽象的知识详细化、形象化,为学生架起由形象向抽象过渡的桥梁老师假设在教学中运用实物、标本、挂图、模型等直观教具导入新课,可以使学生通过视觉心领神会,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活泼课堂气氛如在讲授骨的构造时,先发给学生纵剖的长骨,让学生观察,在观察时,老师提出观察的重点,提出考虑的问题:骨端和骨中部的构造是否一样?长骨骨质的外面有什么样的构造?这种构造存在的部位如何?骨髓腔中有些什么物质?这种导入方法,在让学生观察实物的过程中,既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又突出了重点,很自然地为讲解新课《长骨构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利用实验操作的方法导入新课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自然科学在新教材中把强化实验、通过实验手段探究知识,培养才能提到重要位置新教材中的实验探究穿插在正式课文之中,是课本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局部利用实验操作的方法导入新课,能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思维才能,使学生通过分析^p 问题,探究规律既长了知识,又学到了技能同时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既动脑又动手,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使课堂气氛活泼,学消费生浓重的学习兴趣如在上“根对水分的吸收”时,就运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这个实验引入新课,在课前让学生自己用萝卜进展实验,上课时让学生讲述自己观察的现象,并说明两个萝卜条为什么一个更加硬挺,另一个却软缩了利用这一实验,就很容易引入新课“根对水分的吸收”4.从消费实验和生活中的一个实际问题出发导入新课,启发学生懂得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或自身的生理现象导入新课,能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和实用感,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讲到“叶片的构造”时,把学生带到室外去,叫他们轻摇小树,注意观察叶子的下落情况,重复几次后,把他们带回教室,问小学生“叶片下落时,是正面向下,还是反面向下?”学生齐声答“正面”。
老师问,这是为什么呢?稍停后,接着说,这与我们今天学习的“叶片的构造”有关,就这样很自然地转入新课再如讲授心脏和血管的生理功能时就要讲到心率、心动周期等有关知识,就可以从实际问题导入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用右手手指轻按左手腕桡骨头尺侧,摸到脉搏后,说明这是桡动脉,它的搏动和心脏的跳动是一致的让学生数一数自己脉搏跳动的次数,半分钟后停顿,统计每分钟80次的人数,每分钟70—79次的人数,60—69次的人数,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大家都静坐在教室里,而每个人的脉搏次数却不完全一样呢?心脏在人的一生中都在不停的跳动为什么不会疲劳呢?……从而导入新课再如讲述“植物的营养繁殖”,通过理解不少学生对果树嫁接有一点感性知识,据此可以设问:“要使一棵苹果树上既结出国光苹果,又结出富士苹果两种果实,应采取什么方法?”学生顿时情绪激昂,跃跃欲试,齐答“嫁接!”接着问:“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对此答复不上来,我们这节课就来解决这个问题生物必修二的学习技巧(一)课前预习预习是学生上课前的自学,是学生学习的预备同学们坚持经常课前预习,不仅使自己对即将上的新课有个概括的理解,而且能对自己在新课中必须重点掌握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进步了同学们的自学才能。
二)上新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能否上好课,老师的教是一方面,学生的学是更重要的方面,因此同学们要掌握听课的方法为此,同学们在上生物课时要做好以下几点:(1)注意听,认真记注意听不仅仅是要求同学们集中精力,更重要的是听课要听思路,注意听老师是如何引人新课,怎样展开讲解的,最后又是怎样归纳小结的特别要注意理解老师在讲课中反复强调的重点和难点,并在不影响听课的前提下记些要点2)多动手、多观察生物课L,老师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常常利用实物、标本、模型、挂图、课件等直观手段进展教学有时老师还领学生做些探究性实验,同学们应在老师指导下多动手细观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对现象和过程进展比拟、分析^p ,这样不但进步了自己的实验技能,同时培养了自己的科研素质,同时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3)勤考虑、多提问上课前同学们应对老师讲的每个问题都要认真地进展考虑,尤其要重视老师的提问,不管提问谁,都必须把自己置于“主人”的位置上来,敏捷地考虑这个问题我是怎样想的?特别是同学们在听课中但凡自己不懂的或发现的新问题都要虚心向老师请教,决不能不懂装懂生物必修二知识点【全文END】第 12 页 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