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间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课内外比较阅读语段一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选自《精卫填海》语段二夸父逐日①夸父与日逐走②,入日③渴④,欲得饮⑤,饮于河、渭(wèi)⑥;河、渭不足,北饮大泽⑦未至⑧,道渴而死⑨弃⑩其杖,化为邓(dèng)林B11注释:①本文选自《山海经》夸父:神话传说中善于奔跑的巨人②逐走:追赶,赛跑③入日:赶到太阳落山的地方④渴:他感到口渴⑤饮:喝⑥河、渭:黄河与渭河⑦大泽:大湖⑧未至:没有赶到⑨道渴而死:半路上因口渴而死去⑩弃:遗弃B11邓林:桃林[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故为精卫为:①化为( ) ②因为( )(2)夸父与日逐走逐走:①走路( ) ②赛跑( )(3)河、渭不足河:①河流( ) ②黄河( )(4)道渴而死道:①路途中( ) ②道理( )[2]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2)河、渭不足,北饮大泽[3]从《夸父逐日》中,你看到了夸父哪些优秀品质呢?选择恰当的评价打上√。
1)目标远大( ) (2)气魄非凡( )(3)不自量力( ) (4)追求光明( )(5)意志坚强( ) (6)决心坚定( )[4]比较两个故事,完成填空《精卫填海》和《夸父逐日》都是中国古代________故事,我觉得《精卫填海》中想象最丰富的情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夸父逐日》中想象很奇特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5]比较两个故事,选一选1)这两个故事都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_____)的愿望多选)①探索自然 ②征服自然③坚韧不拔 ④爱好和平(2)后来人们常用“精卫填海”来比喻(____);用“夸父逐日”来比喻(____)①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②按既定的目标坚忍不拔地奋斗到底2. 阅读短文猫斗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①久之②,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③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注释:①两不相下:不相上下 ②久之:过了很长时间 ③逐:追[1]根据短文内容,在( )里写出带点词语意思1)耸毛竖尾2)白猫走入室[2]哪只猫输了?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抄写在下面3. 阅读与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昔者,共工与颛顼(zhuān xū)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注释)①选自《淮南子·天文训》②共工;相传是炎帝的后裔,西北的洪水之神③颛顼:相传是黄帝的后裔④维;绳子⑤绝;断⑥焉;这,这里⑦潦:路上的流水、积水[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共工与颛顼争夺天帝之位,颛顼失败了2)不周山把支撑着天的柱子撞折了3)因为天倾向西北,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向移动了4)因为大地向东南方向塌陷,所以江河积水泥沙都朝东南方向流去了[2]共工触山反映了古代人民( )的愿望A.争做帝王 B.探索自然、征服自然 C.改变宇宙 D.改变土地[3]下列对共工的看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有改造山河的大无畏精神 B.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C.具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D.有勇无谋,性格暴躁,偏激任性,破坏环境[4]在我读过的神话故事里也有像共工那样个性鲜明的人物,如《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5]你赞成共工触山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练习。
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①,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②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注释:①筑:修补 ②父:指老人[1]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智其子(________)A.智慧 B.认为……聪明 C.理智(2)大亡其财(________)A.丢失 B.死亡 C.没有[2]翻译“其家甚智其子”,并说明这样说的原因[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课内阅读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________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湖水________,湖底石块________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________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1]把原文补充完整[2]照样子,写词语一座座雪峰 一幅幅________ 一道道________[3]选文主要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种景物,这些景物各自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横线①”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用________来比喻________,写出了________[5]瀑布是怎样形成的?用“横线②”标出文中的语句[6]这些湖泊为什么叫做“五花海”“五彩池”?用“ ”在文中标出来[7]九寨沟这么美,请你用一句简短的话来宣传它6. 小古文阅读勿贪多瓶中有果儿伸手入瓶,取之满握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母曰:“汝①勿贪多,则拳可出矣②注释)①汝(rǔ):你②矣(yǐ):了[1]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瓶中/有果B.儿/伸手/入瓶,取之/满握C.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D.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2]“取之满握”中的“之”指的是( )A.瓶子 B.瓶中的果子 C.瓶口 D.拳头[3]对“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你不要贪多,少拿几个果子,手就可以出来了B.我不要那么多,你握紧拳头就可以出来了[4]这篇小古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阅读理解陪 客钮儿在家,有客访其父父适他往儿邀客入,请客上座,己在下位陪之客有问,则谨答之。
客去,儿送至门外及父归,以客所言,告之于父[1]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父适他往 )A.合适 B.恰好 C.舒适[2]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读了文章后,你有什么感想?________________8.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阮裕焚车阮光禄①在剡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注释] ①阮(ruǎn)光禄:即阮裕,他曾做过金紫光禄大夫,所以人们称他为阮光禄②剡(shàn):地名,在今浙江嵊州[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阮后闻之:___________ 遂焚之:___________[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下列句子的意思1)借者无不皆给2)意欲借而不敢言[3]这个故事表现了阮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9. 阅读理解 学 奕①弈秋②,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③二人弈,其④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⑤将至,思援弓缴⑥而射之⑦虽与之俱⑧学,弗若之矣为⑨是⑩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注释]①奕:下棋本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上》 ②秋:是人名因为棋下得好,所以叫他奕秋。
③诲:教,教导 ④其:其中 ⑤鸿鹄:天鹅 ⑥缴:系在箭上的丝绳,射鸟用 ⑦之:这里指代鸿鹄 ⑧俱:一起 ⑨为:同“谓”,认为 ⑩是:这个人1.对照注释,逐字逐句理解文段的意思2.奕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 ,另一个 ,结果 3.“奕秋诲二人”,为什么他们的学习效果完全不同?请写出自己的看法10. 小古文阅读,完成小题郑人买履(lǚ)郑人有欲买履①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②至之③市,而忘操④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⑤归取之及⑥反,市罢,遂⑦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⑧信度,无⑨自信也注释:①履:鞋②坐:同“座”,座位③之:到……去④操:拿,携带⑤反:同“返”,返回⑥及:到,等到⑦遂:终于⑧宁:宁可⑨无:不[1]给下面的“度”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A.指量好的尺码 B.量长短1)“先自度其足”中“度”意思是(__________)(2)“吾忘持度”中“度”意思是(__________)[2]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写写下面这句话的大概意思原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什么样的人?大胆的写一写。
11. 阅读理解莫扎特“解套”大作曲家莫扎特还是海顿的学生时,曾和老师打过一次赌莫扎特说,他能写出一段曲子,老师准弹不了世界上竟会有这种怪事?在音乐殿堂奋斗了多年且早已功成名就的海顿岂能轻易相信见老师疑惑不解的样子,莫扎特竟真的伏案疾书起来,很快便将一段曲谱交给了老师海顿未及细看便满不在乎地坐在钢琴前弹奏起来仅一会儿的工夫,海顿就弹不下去了,于是他惊呼起来:“这是什么呀?我两手分别弹响钢琴两端时,怎么会有一个音符出现在键盘中间位置呢?”接下来海顿以他那精湛的技巧又试弹了几次,还是不成,最后无可奈何地说:“真是活见鬼了,看样子任何人也弹奏不了这样的曲子显然,海顿这里讲的“任何人”其中也包括莫扎特莫非莫扎特也钻进了自己设计的“套子”中?且慢,让我们沉住气,仔细看看莫扎特是如何“解套”的吧——只见莫扎特接过乐谱,微笑着坐在琴凳上,胸有成竹地弹奏起来海顿也屏住呼吸,留神观看他的学生究竟会怎样去弹奏那个需要“第三只手”才能弹出来的音符令老师大为惊喜的是,当遇到那个特别的音符时,莫扎特不慌不忙地向前弯下身子,用鼻子点弹而就海顿禁不住对自己的高徒赞叹不已莫扎特的这一轶闻饶有趣味.尽管在公开演奏场合他从未表演过用鼻子去弹钢琴,但这次打赌所表现出来的变通思维,在他的不朽作品中处处闪光。
世界上没有不能弹奏的曲子这应当是创新学推崇的一条座右铭变不可能为可能,这也是创造型人才应具备的一种潜质是的,从创新学的角度讲,没有不能实现的事情[1]多音字注音,并组词屏______ ( ) ______ ( )曾______ ( ) ______ ( )[2]填上合适的词语钻进( ) 表演( ) 变通( )疑惑的( ) 精湛的( ) 不朽的( )[3]摘抄文中的成语,并用其中的一个造句[4]把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怎么会有一个音符出现在键盘中间位置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文中创新学推崇的一条座右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课文直通车精卫填海炎帝( )之少( )女,名曰( )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 )而不返( ),故为卫精,常衔( )西山之木石,以堙( )于东海[1]本文选自《__________》 [2]给文中加点字注音[3]解释句子加点字以及句子的意思1)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卫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4]人们通常在什么情况下赞扬精卫填海的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 课内阅读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1]本文选自__________[2]解释词语少女:_________ 故:__________ 溺:__________[3]翻译画横线的句子[4]精卫的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写上两个14.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囊萤夜读胤恭勤不倦,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1]根据原文内容在横线上填空[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家贫:___________ 萤:___________[3]“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这句话用现代的话说,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5. 阅读古文,完成练习楚人有鬻(yù)盾①与矛者,誉②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③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④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⑤应⑥也夫⑦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注释)①盾:盾牌,古代作战时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箭的武器②誉:赞誉,夸耀③陷:穿透、刺穿④或:有人⑤弗能:不能⑥应:回答⑦夫:用在首句,引起议论[1]下列句子中的“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以子之矛 B.陷子之盾 C.不陷之矛 D.吾矛之利[2]翻译句子1)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则寓言中隐含着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4]对这则寓言揭示的道理描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世上没有牢不可破的盾,也没有无坚不摧的矛B.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C.说话不要说得太满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