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设计教材内容: 篮球体前变向运球 +快速跑教师姓名: 郑振国所在单位: 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附属学校一、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根据《体育与健康》课标精神,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深化教学改革,面向全体,以人为本,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激发、培养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意识,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把教材和游戏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的提高,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互相学习、勇于拼搏、挑战自我的优良品质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的性质与功能篮球是中学生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 这项运动锻炼身体的综合效果好, 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进取的拼搏精神,是初中体育教学的内容之一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比赛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它方法简单、实用经常练习不但可以提高运球突破能力,还可以提高手控制球的能力和手脚协调配合程度, 而且是中考现场考核必考项目 篮球运球能发展奔跑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身体的灵敏性,培养勇敢、坚定、果断和自信的意志品质2、教材的技术结构及逻辑关系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篮球运球技术中的常用基本技术,动作要点主要包括起动突然、跨步转体探肩、 推放球加速。
3、教材的知识点及重难点教学重点:按拍球的部位正确,蹬转迅速,有转体探肩动作教学难点:有保护球的意识,动作连贯,线路清晰4、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教师教学用书 7-9 年级全一册教材内容:篮球曲线运球三、单元计划: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单元教学目标 共 4 课次1. 了解体前变向运球的动作要领,知道体前变向运球在篮球竞赛中的作用2. 基本掌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做到动作连贯,时机准确,并能够运用在实际教学比赛中,发展自身的灵敏性、快速反应,以及速度、力量等身体运动素质,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3. 培养自尊、自信,勇于竞争、积极进取,与同伴合作及友好相处的精神课教学内容与重点教学目标教法措施次1 .了解体前变向运球的动1. 原地左右换手运球初步学习体前变向换手作要领,认识到体前变向运2. 徒手模仿体前变向换手运1球在篮球竞赛中的作用球运球技术2 .能够完成原地体前变向3. 运球跨步体前变向换手运重点:按拍球动作正确,换手运球动作,发展灵活、球重心变化速度快机敏、反应快捷,以及速度、4. 原地运球跨步体前变向换力量等身体素质手运球1.了解体前变向运球的动作1.徒手模仿练习要领,能够说出体前变向换2.有球模仿练习手运球的关键词,认识到体3.原地运球听教师鸣笛接体改进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前变向运球在篮球活动中前变向换手过标志桶后加速的作用。
4.跑动中连续体前变向换手技术22.能够完成体前变向运球动运球过多个标志桶重点:换手与蹬转配合作,运用体前变向换手运球5.小组自主练习, 4-5 名学协调,蹬转迅速,动作技术完成消极防守下的运生为一小组,自主选择难度进连贯球推进 15 米左右的距离,行练习逐步提高体前变向换手运6.两人一组,一人消极防守,球技术的实际应用, 发展灵一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推进活、机敏、反应快捷,以及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1. 了解体前变向运球的动作1.跑动中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要领,认识到体前变向运过标志物巩固提高体前变向换手球在篮球竞赛中的作用2.跑动中连续体前变向换手3 运球技术2. 能够连续完成左右手体前运球过多个标志桶重点:运球高度低,有变向换手运球动作,逐步3.两人一组,一人消极防守,转体探肩动作和保护球提高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一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推进的意识术的实际应用,发展灵活、4.两人一组,一对一积极防机敏、反应快捷,以及速守,运用体前变向运球进行推度、力量等身体素质1.了解体前变向运球的动作1.跑动中连续体前变向换手要领,认识到体前变向运球运球过多个标志桶复习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在篮球竞赛中的作用。
2.两人一组,一人消极防守,2.能够在一对一进攻中, 运用一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推进重点:能够选择合适的3.4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推进, 逐两人一组,一对一积极防时机应用体前变向换手步提高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守,运用体前变向运球进行推运球技术技术的实际应用,发展灵进活、机敏、反应快捷,以及4. 教学比赛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四、学情分析:1、学生应有的学习基础(知识、技能、身体素质)日坛中学四惠校区对篮球兴趣较高,对篮球运球有一定的了解 按照初中《课标》要求及教材计划,学生应该基本掌握和运用一些球类运动项目的技术,篮球运动深受学生欢迎并能够在日常的游戏和比赛中运用该技术2、学生实际的学习基础(前测)对于男生来说,对篮球的练习积极性很高,九年级学生对于篮球教学有一定基础篮球提前变向运球时初中中考现场考核考核项目所有在之前的教学中一直灌输学生多接触篮球的思想在实战的练习中,学生基本能够掌握了解篮球体前变向运球的技术3、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但技术不固定,探肩动作不明显,控球能力相对较弱,线路不清晰,技术不固定,需要进一步提高动作熟练程度在教学中,要不断给予学生鼓励,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尽快达到教学要求。
4.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生心理、生理特点九年级( 1、2、3)班男生共有 11 人,他们大部分对于篮球有很高的兴趣,都愿意接触篮球但小部分学生有逆反心理,而且表现出不自信的现象练习中要多进行观察、鼓励以及及时的纠正,制定合理的运动负荷,能够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自信心,培养学生善于学习、思考以及互相帮助的精神的目的5.学生学习新知识可能遇到的问题球类运动课中学生的自律意识相对较差,课堂中强调纪律要求,不随便运球;在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自主练习中,练习中强调前后距离不跟太紧五、教学目标:认知目标: 了解体前变向运球的动作要领,认识到体前变向运球蹬转技术在篮球活动中的应用技能目标: 明确 14 次运球技术,能够完成体前变向运球中蹬转动作, 运用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完成消极防守下的运球比赛,逐步提高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的实际应用,发展灵活、机敏、反应快捷,以及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情感目标: 培养自尊、自信,勇于竞争、积极进取,与同伴合作及友好相处的精神 教学内容与课次 1 快速跑 2 篮球体前变向运球教认知目标: 了解体前变向运球的动作要领,认识到体前变向运球蹬转技术在篮球活动学中的应用目技能目标: 明确 14次运球技术,能够完成体前变向运球中蹬转动作,运用体前变向换标手运球技术完成消极防守下的运球比赛,逐步提高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的实际应用,发展灵活、机敏、反应快捷,以及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
情感目标: 培养自尊、自信,勇于竞争、积极进取,与同伴合作及友好相处的精神部教学内容次时组织教法与要求分数间一、课堂常规1队形:四列横队开1、集合整队,报集合队形:始告人数3部2、师生问好1分分3、宣布本节课教钟要求:明确目标,主动学习,安全第一,互帮互学学内容1要求:动作整齐,口号洪亮4、安排见习生见习生做力所能及活动5、安静心率测量组长记录安静心率1、慢跑41、队形:一路纵队心率测试分要求: 1、队伍整齐,节奏一致钟2、组长记录组内心率2、讲解脉搏测试2、基本组织:队形散开方法及最大负荷3测试分最大负荷测试:钟220- 年龄 X 95%准教师讲解耐久跑备落地脚型教法:教师讲解脉搏测试方法,及最大负荷测试方法;部要求:认真听讲,牢记动作分3、徒手操3、队形:1)踝腕运动2)扩胸振臂43)腰部运动*34)体前屈8分5)正压腿钟教法:教师讲解练习方法,并示范要求: 1 、队形充分散开2、安全动作幅度大,充分活动各关节34 教法:教师讲解练习方法,并示范4、课课练:1)俯卧撑要求: 1 、队形半面右转10 X 3 组2、慢下快起立腰一、组织:一、快速跑200 X 3 组 32快速跑的途中跑动分基作方法:在途中跑钟本时,头应正对前方,部眼平视,上体正直分或稍前倾,摆臂以27 肩关节为轴,并有分助于加快两腿动作频率和加大步幅。
10重点:大腿高抬充分分钟难点:蹬摆协调配合1、教法:教师讲解注意事项要求:全速跑,腿高抬,动作标准,减速时脚落地要轻2、教法:间歇 1 分钟,教师记录脉搏要求:调整呼吸,记录脉搏次数易犯错误:上体过于前倾或后仰,大腿不积极充分高抬纠正方法:原地高抬腿,原地摆腿练习脉搏测试二、篮球体前变向运球 14 次运球技术变向重心低转体探肩蹬跨迅速1、 教师展 示球星图片,引入课程;预留作业,搜索“脚踝破坏者”2、 联系实 战讲解 体 前 变 向运球技术;3、曲线运球体会一次运球过一个障碍,注意重心降低 蹬转迅速,转身探肩重点:蹬转迅速、踏地扎实难点,蹬转后衔接8分钟5分钟二、组织→ ● ● ● ● ●xxxxx● ● ● ● ●→ ● ● ● ● ●Xxxxx● ● ● ● ●1、教法:1.教师展示图片;2.提问学生,蹬地不实的影响要求 |:1. 仔细观察图片2. 认真思考,回答问题2、教法:1.教师示范运球,学生消极防守要求:1.仔细观察教师动作,记住动作要点3、教法:1.教师示范 14 次运球2.学生分二组进行练习要求:1.认真观察教师动作2.练习认真,注意蹬转脉搏测试 组长记录心率结 一、集合整队束2 练习队形:四列横队分部分拉伸练习钟三、小结:评价学生完成本课情况,以鼓励为主,提高学生自信心四、收还器材场 篮球场一块地 Pad、心率表器 运球障碍物材 篮球 12 个1、充分活动各关安 节全 2、丢球及时捡球措施 3、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要求:1. 集合快、静、齐2. 认真练习达到放松目的,勇于展示积极进取。
3. 教师总结认真听器材摆放整齐、到位预计生理负荷练习密度: 50% 预计心率: 145 次/ min课 1、 篮球选项面积过于普遍应根据学生不同特点选择不同项目后 2、 篮球运球技术不固定小 3、 准备活动时,学生跑步动作,快速跑缓冲阶段脚落地过重结4、 排球建议肥胖同学尝试,激发学生排球兴趣年级 九年级 上课时间 2017 年 10 月 3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