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

xt****7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26.50KB
约10页
文档ID:5975606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doc_第1页
1/10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1. (7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1)映阶碧草自春色,________杜甫《蜀相》) (2)________,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3)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陶渊明《桃花源记》) (4)八月湖水平,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小石潭记》与《与朱元思书》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相似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6)《关雎》表达了一个男子对一位女子的思慕、爱恋之情,其中被我们常用来形容美貌女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7)同窗好友将要跟随父母去外省就读,你在他的留言本上写下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来作为赠别留念,以示万水千山隔不断真挚友谊 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2. (17分)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交代了作者的游踪B .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出了作者为“石潭”命名的缘由及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C .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态D . 第①②段分别写了作者发现游潭之乐和观鱼之乐3)第④段画线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并说说作者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 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1分)3. (11分)阅读下列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分别解释“临”与“澹澹”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的手法和内容作简要分析 四、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31分)4. (31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冰湖(陈彦斌)“爹,遛网吧?”儿子猫腰拎起大网漂子,扔到船上刚遛了几下就喊起:“大鱼!爹,上了一条大的!”“慢点儿,慢着点儿,别拽跑了!”他一别船桨,渔船贴过去,渔网紧挨在船的右舷边‚大鱼一见亮,吓得惊慌乱挣,宽宽的鱼尾巴击打得湖水四溅他掂起抄罗子探过身去,连鱼带网一起抄到船上爹,咱们掏到白鱼窝子啦儿子说着,又把一条二三斤重的白鱼从网上摘下,扔进舱里ƒ“打完这次鱼,回去,你就去上学,啊!”他看着儿子说不!”儿子一直没回头,还在遛着网,“我和你一起打鱼我揍你……没出息的小兔崽子!”④下午的时候,一小团乌云从湖西面升起,越集越密,阴沉沉地移过来他忙招呼儿子起网他们刚把渔网拽到船上,铅灰色的乌云已低低地覆盖住了整个天空,整个湖面都陷入阴沉沉的风雪中翻起的湖浪骤然变得浑黄,像煮开锅的小米粥,变得稠糊糊的气温骤降,湖水拍溅在船帮上,立刻结成了冰,渔船变得沉重起来。

⑤不好!他心里暗暗叫了一声,使劲儿地扳起桨往回划可风浪太大了,他拼尽了全力,还是顶不动渔船上下颠簸着,四周涌动的大浪,一个接一个扑向船舷他不敢再硬顶着风划船了,便把两只船桨深深地插在水里,任凭风浪带着渔船往东南方向漂去⑥大雪是后半夜停的,风浪也渐渐小下来在风雪里挣扎了几个小时的爷儿俩累得话都懒得说了,脑子里一阵阵地犯糊涂,麻木的手也痛得发痒他真想躺在儿子身边睡一会儿,却不敢这么冷的天,湖随时都会封上⑦天快亮的时候,一阵可怕的寂静从四周围拢过来,涌动着的浪几乎瞬间就凝住了,滑行的渔船也冻结在冰里船浆抵在光滑的冰面上,打着滑拢到船尾,船仍是一动没动不好,封湖了,封湖了!他拿起船桨,疯狂地砸着冰儿子被砸冰声惊醒,昏昏沉沉地爬起,拿起另一只桨砸下去冰冻得还不太厚,一桨下去,冰碎了渔船挤进窄窄的冰缝,一点点挤过去,船身被锋利的冰碴儿刮得“沙沙”响⑧他疯狂地砸着冰,儿子再把大冰块砸碎,渔船这才能前进一点儿儿子没砸几下,“扑通”一声倒在舱里,挣扎几下没起来他探手摸摸儿子的头,滚烫!可他已顾不上儿子了,只是更狠劲儿地抡着船桨,朝冰砸下去⑨中午的时候,一条线般的暗影出现在远远的天边此刻,他的棉衣棉裤已被汗浸透了,黏黏地贴在身上。

他瘫坐在船舱里,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双手的虎口也震裂了,渗出的血结成了紫黑色的血痂他几乎再也举不动那支松木船桨了,只想就这么躺着,好好喘息一会儿可当他看见蜷缩在舱里浑身瑟缩、脸色发青的儿子,又站了起来,举起船桨⑩“咔嚓”一声,桨断了桨头甩在冰上,滑出好远才停下来,孤零零地躺在冰面上他凶狠地骂一句,看着手里攥着的那半截已经没有用了的船桨,把它甩了出去他直起腰来朝湖岸那边看去,隐隐约约看得出是村子附近那片柳树林他默默地朝那边望了一会儿,扶着船帮把一只脚跨到船外,随着“咔嚓”的冰裂声,冰塌陷了,他下到水里他一只手紧紧抓住船,拖在身后,向湖岸的方向扑去⑪“爹,你怎么啦?”儿子被冰碎声惊醒,挣扎着爬到船边,看到水里游动的爹,一下抓住他的手,哭喊着往上拽,“爹,你上来,上来呀,爹!”“放开手,爹……爹送你……回去……上学!”他的左手紧紧抓住船头板,右手努力地向前扒着冰,两条腿也在身后使劲儿地蹬着,整个身子扑向前面的冰,压下去,冰碎了,把船拉过去,身子再向前挪,又压在冰上……儿子感觉到爹的手在不停地哆嗦,过电般地传到自己的身上儿子越发哆嗦了,可他还是用力地点了点头⑫湖岸那边有船过来了他的眼前变得模糊起来,但是,手指却像是五根铁钉,死死地抠进船板里……(选自《金奖小小说》,有删节)(1)请根据文章内容和下面的提示,将小说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父子俩遛网打鱼→________→砸冰行船→________→看到希望(2)试分析第⑦段画线句环境描写的作用3)第⑪段画线句的语言极富表现力,请简要分析他的左手紧紧抓住船头板,右手努力地向前扒着冰,两条腿也在身后使劲儿地蹬着,整个身子扑向前面的冰,压下去,冰碎了,把船拉过去,身子再向前挪,又压在冰上…(4)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答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1分)5. (11分)名著阅读 (1)《儒林外史》刻画了特定时代各个不同阶层的众生相,其中各有典型人物,请按要求写出典型人物 ①腐儒的典型——________②贪官污吏的典型——________③八股迷的典型——________④正面典型——________(2)《儒林外史》以讽刺艺术见长,描形画骨,手法多样,用了以下哪些讽刺手法( )(可多选) A . 运用白描进行讽刺B . 运用夸张手法进行讽刺C . 设置矛盾冲突进行讽刺D . 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讽刺六、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8分)6. (12分)(2011•枣庄)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抓在地上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 从半空撺将下来。

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了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了霹雳,振得那山岗也动,把这铁棒也似的虎尾,倒竖起来,只一 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一半在手里那大虫po xio着,性发起来,翻身只一扑,扑将来1)给材料中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po xio撺簌________(2)选文中,一些动词用得特别好,从下面所给的词语中选择合适的填入空缺处劈、剪、软、扑、搭、狠)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3)给这段材料加一个合适的小标题:________4)上面材料出自我国四大古典名着之一的《________》,小说中塑造了108个英雄好汉形象,其中武松这个人物的形象特点是________ , 他的绰号是________。

请再举出一个英雄人物的绰号和姓名:________7. (6分)学校举行“悦读文化周”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红楼梦》第四十回中,刘姥姥二进贾府,受到款待,家席上,“凤姐手里本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二镶银箸,按席摆下”,“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刘姥姥”同学们发现“筷子”的称呼有变化,于是做了一番探究,以下是同学们的两个发现:一是称呼的变迁筷子”最早称为“箸”,因“笔”与“住”、“蛀”同音,江浙皖一带的船民担心船被停住、被蛀,于是反其意称“箸”为“快儿”又因为大多数“快儿”是用竹子所做,于是在“快”字上加了竹字头,成为“筷子”二是筷子的形状、构成、长度很有文化内涵筷子一头圆,象征天,一头方,象征地,对应天圆地方——这是古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是为“天地人”三才之象——这是古人对人和世界的关系理解中国人遊守太极和阴阳的理念,认为万事万物都由两个对立面组成,阴阳结合成对出现,意味着完美的结果所以,有人开玩笑说,在餐厅里呼唤服务生“拿一双筷子吧”,那肯定是中国人;如果说“拿两根筷子吧”,那一定是外国人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寓意为①________________这是古人对生活的朴素理解,也是生活的智慧。

1)在横线处填上你的理解 (2)“箸”和“筷”都属于哪种造字法?( ) A . 会意B . 象形C . 指事D . 形声(3)对“箸”到“筷”的称呼变化,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8. (5分)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以下是小华同学写给学校“心理咨询室”信中所倾诉的烦恼:我是一个怕羞的学生,从小到大都不爱跟老师交流,不爱向老师问问题小学时我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老师比较看重我,会主动问我有没有问题;到了初中,我发现我什么都不是,曾经老师眼里的好学生似乎成了学渣爸妈要我多向老师问问,但我不敢问;现在我即使想问也不知如何去问了这诚如何是好?题目一:请你以“知心朋友”的身份,给小华同学回一封信,劝导他重新振作起来要求:①可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信息题目二:小华同学的烦恼具有代表性,为此,班主任准备组织一次演讲比赛,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这类心理问题,鼓励同学们勤问好学,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演讲稿要求:①可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信息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1-1、1-2、1-3、1-4、1-5、1-6、1-7、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2-1、2-2、2-3、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1分)3-1、3-2、四、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31分)4-1、4-2、4-3、4-4、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1分)5-1、5-2、六、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8分)6-1、6-2、6-3、6-4、7-1、7-2、7-3、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8-1、。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