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杜十娘为何怒沉百宝箱

ba****u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32KB
约8页
文档ID:171327950
杜十娘为何怒沉百宝箱_第1页
1/8

杜十娘为何怒沉百宝箱——对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心理解读摘 要:几千年以来,关于杜十娘为何怒沉百宝箱的原因,众说纷纭主要有四 种说法,对封建礼教和大家长制度的反抗、对爱情的绝望、女性意识的觉醒、对 李甲和孙富的报复本文对四种观点一一做出辩驳,虽然这四种原因对杜十娘的 死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是最主要的在面对种种选择之后,死便成了她唯一的 选择,而对于她的死亡以及悲剧的成因,杜十娘本身要承担最主要的责任 关键词:杜十娘,死因,悲剧《杜十娘沉沉百宝箱》描写了一个中国古代典型的书生与妓女的爱情悲剧 明朝万历年间,出身青楼的杜十娘久有从良之志,看中了太学生李甲作为依托, 历经劫难赎身成功不料在跟随李甲归家途中巧遇盐商孙富贪其美貌,李甲胆小 怕事,听信谗言将其出卖,从而导致了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惨剧这样一个女子 作者更是给了她“千古女侠”的称呼,而后人对于杜十娘为何怒沉百宝箱的原因 也一直迷惑不解纵观全文,作者对杜十娘与李甲等人的出身都作了详细的交待,“浑身雅艳, 遍体娇香,两弯眉画远山青,一对眼明秋水润脸如莲萼,分明卓氏文君;唇似 樱桃,何减白家樊素[1]标准的美女配备,而这样的美女又是青楼名妓,必定 是人人都趋之若鹜。

这也从客观上对她的性格造成了影响杜十娘从业七年,可 若说她的出身说起,曾也是清白人家的好儿女而李甲看着风光无限,若刨根问 底,不过也是靠着钱财纳粟入监的太学生罢了两个生活环境迥然的人所产生的 不同性格必然会在生活中反映出来也就是说两个所生活在完全不同世界中的 人,必然会有很大的差异任何一种特殊性格都是特殊生活环境的产物” [2],就如祥林嫂、孔乙己 等,杜十娘和他们一样都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他们身上的性格实质上是他 们所生活的微型社会的一个缩影,而在生活中那些很不确定的因素也就在他们的 身上得到了一种集中的体现,所有的不确定导致了他们性格的缺陷,而这种缺陷 在遇到某些事情的时候就会被无限的放大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他们的这种有缺 陷的性格对生活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而在杜十娘的故事之中,她的悲剧恰恰是 从李甲没有银钱开始的,从这里开始她的性格与心理便非常细致被刻画出来首先,,“杜十娘被骂,耐性不住” [1],作为一个恩客只是被说两句,杜十 娘便再也无法隐忍急急忙忙为李甲开脱一般来说,妓女与作为青楼最高首脑的 老鸨间的对话,必然是毕恭毕敬的,更别说是这种类似于教导类的训话而杜十 娘对于老鸨的训话显然并不想听,而对于她这样急于出口的原因有两个,其一便 是自己作为青楼的头牌、摇钱树有着很高的身价与地位;其二就是对自己眼光的 一种肯定,实质上也是一种自大的表现。

自己经过精挑细选的人必然是一等一的 好在这里,对于妈妈的一番话,她却又计上心来,可见这个女人对时机的把握 非常好一步一步引得老鸨落入自己的圈套之中老身年五十一岁了,又奉十 斋,怎敢说谎” [1],作为一棵摇钱树,成功的用三百两银子便为自己赎身从 这一刻开始,杜十娘此后所有的行为动作皆是为其以后的从良之路做铺垫,实质 上对于从良这件事,也是她单方面的主导,李甲从始至终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其次,在李甲连日凑钱却不能凑得一分时在此情境之下,他无法面对杜十娘, 几日不见杜十娘便焦急万分教小厮去找李甲,倒不是李甲这个人到底有多好,而 是李甲这个人是她从良路上的一个希望李甲此人还在,杜十娘从良的路就还在; 若李甲就此知难而退,那么杜十娘也就死心了可惜的是,李甲这个忘却不了杜 十娘的美色,便也心甘情愿的跳入杜十娘的圈套之中,任其利用在筹金不够使 时,又使计自掏腰包凑钱为防老鸨反悔,又以“倘若妈妈失信不许,郎君持银 去,儿即刻自尽” [1]来威胁老鸨纵观全文,一百五十两、二十两、计数整五 十两,对李甲这样一个身无分文的人来说银钱便是全部的希望在他每次陷入绝 望之时就恰巧有这样的“希望”出现来拯救他,未免不叫人怀疑。

正如张锦池所 言“杜十娘只是在紧急关头略施一二碎银,是正确的” [3]最起码在怒沉百宝 箱之前换得了李甲对自己的不离不弃,感恩戴德综上所述,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杜十娘性格中心高气傲,工于心计的一面 一心一意为自己的从良做打算,明有百宝箱却不说,而对于所走的每一步都有自 己的打算可惜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撇开这些不说,单就说她努 力从良可以看出她非常努力的想回归平凡生活夫妇之间,死生相共,有事尽 可商量,万勿讳也” [1],此时的杜十娘把自己与李甲当作了夫妻,不料明珠美玉投于盲人那么,为什么在杜十娘的身上会产生这么多矛盾的性格呢?归根结底是因为 她的职业:妓女杜十娘自小被卖进青楼,颠沛流离,卖身卖笑七年还遇上了一 个贪财无义的老鸨,尝尽了人间冷暖杜十娘一直生活在一种非常不安定的环境 之中,所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缺乏安全感所以她渴望安定生活的愿望便在日积 月累中变得非常的迫切,这种渴求达不到时候也就成了她生活中的执念在这种 执念之下的她选择了李甲纵观历朝历代的名妓,不论是艳惊四座的秦淮八艳还 是霍小玉、李娃她们无一不把从良当做一件美事在《卖油郎独占花魁》(《醒 世恒言》第三卷)中的老鸨刘四妈就说过“从良是个有志气的事”,所以可以看 出在古代只要进了青楼开始,从良便被算作了一件头等大事提上了日程。

在这种 念头的影响之下,杜十娘身上所发生的一切也就不足为奇了,如果往深了说,他 的性格也体现了杜十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杜十娘好不容易从良成功了,那他为什么要怒沉百宝箱呢?关于杜十娘为何要怒沉百宝箱的原因,前人已有的观点大约有四种: 其一便是最为通俗的一种,对封建制度的反抗在古代的文人与妓女的爱情故事之中,如若出现悲剧,大多都喜欢用反抗封 建来解释但实质上杜十娘生活在一个拥有根深蒂固封建思想的社会之中,即使 在明代资本主义开始萌芽,金钱在社会之中已经变得举足轻重,但植根于杜十娘 心中的从良观念尚未改变在文中,李甲非常的惧怕布政老爷,“奈何公子惧怕 老爷不敢应承”、“所虑者老父性严,尚费踌躇耳” [1],李布政此人虽没有在文 中出现,但是他封建大家长制的威严随处可见正是因为这点,便把好多人关注 点放在了此处,因为门第观念的影响,使得杜十娘望而却步,沉入江中但通过 分析孙富与李甲的对话可以发现,孙富对布政老爷不认可儿子携妓而归的做法进 行了一番分析,而在这番分析之后李甲便已经“茅塞顿开”,到后来杜十娘在跳 江之前李甲“又羞又苦,且悔且泣,方欲向十娘谢罪” [1]与前文杜十娘对金 钱的种种安排与设计,不难得出结论。

其实,百宝箱这件礼物是可以让步政老爷 接受杜十娘的薛海燕认为“在明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金钱在实际生活中 的地位日益提高,传统的价值观念开始巨大转变”在此时的社会之中,金钱的 力量已经打败了大家长制,李甲“一连奔走三日,分毫无获” [1],当时社会正 处在一种说着钱便无缘的状态之中在它的冲击之下,等级观念也在悄悄的发生 改变由此可见,杜十娘的死并非对封建的一种反抗,因为杜十娘本身就代表了一 种不可剔除的封建思想其二,便是对爱情的绝望杜十娘在瓜州渡口的一投,是因为李甲的负心将 其出卖给了孙富,对于自己亲手挑选的爱情失败,她的从良希望也破灭了,所以 她选择去死关于这个观点,最关键的的地方在于李甲与杜十娘之间真的有爱情吗?实质 上李甲对于杜十娘有的更多的是美色与肉体上的迷恋,杜十娘对于李甲只不过是 她所认为的一种合适首先,杜十娘才貌双全,为京中名妓,自然有无数的公子王孙捧着如若不然, 她的百宝箱中的宝物又是从何而来?“十娘见鸨儿贪财无义,久有从良之志”[1], 可以说,杜十娘一直在她的客人之中寻找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而李甲就是在 这样的比较之中产生的她虽然被老鸨压着,但她作为一棵摇钱树,一直处于一 个主导地位,所以在从良这件事上,她事无俱细。

其次便是李甲这个人,他是官 二代又是长子,纳粟入监,已有小小的前程更何况在一年的相处之中,杜十娘 对于李甲的性格已经有了非常清楚的了解李甲没有独立的经济基础,养尊处优 的生活又造就了他的懦弱,事事喜欢依赖别人,在危机时刻杜十娘又总能对他伸 出援手李甲的性格在表面上却给人一种忠厚老实的印象,于是在那些常人身上 的缺点在杜十娘眼里便成了优点于是她为自己找到了这个并且由她主导的归 宿由此可以看出杜十娘与李甲之间是并不存在爱情的,更多的是一种相互之间 的一种欲望在作祟,所有的行为也都是在欲望的指导之下进行的,也就不存在爱 情绝望这一说了其三便是在对爱情绝望之后,所衍生出的新意识,也是在当时的社会所没有 的:女性意识的觉醒首先要说的是杜十娘所处的一个环境 这个时代,理学盛行,理学所鼓吹 的“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对女子有了种种要求到 杜十娘的明代,‘贞节观念宗教化了',政府对奖励贞节最力,甚至名文规定,家 有贞节者,可‘除免本家差役'” [4],可见在当时社会之中,贞节对妇女的影响 是非常大的这种普通妇女的贞节观在妓女身上所体现出的就是决心将自己的爱 情给一个人《钱舍人题诗燕子楼》(《警世通言》第十卷)中妓女关盼盼,她的 情人张建封死后,她焚香指天发誓说:“妾妇人,无他计报尚书恩德,请落发为 尼,诵佛经祝公冥福,尽此一世,誓不再嫁。

由此可知,在明朝,贞节观对妇 女来说举足轻重这样的社会风尚,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妓院而杜十娘正是受 了这种影响,于是决心将自己托付给李甲而在女性意识之中,是指女性对自身存在的价值的醒悟和对男性权力的质疑 和颠覆读了文章可以发现,在贞节观念控制之下的杜十娘处处维护李甲,她并 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自己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她仍然在寻找一个归宿在赎身 成功之后实际上她已经自由了,可在此时,她却为自己作为一个男人的从属品而 高兴从她的死亡方式上看自缢含有强烈的展示倾向,选择投水,从精神上 说是最委屈的一种选择,拒绝自身被瞻仰,拒绝展示,在思想或肉体上认为自己 不洁才会选择投水” [5]可以看出,她被传统思想的束缚与女性意识觉醒说从 根本上就是相悖的,也就不存在意识觉醒这一说法其四,通过一死来达到报复李甲与孙富的目的从结尾处看,杜十娘盛装打扮,又拿出百宝箱中的宝物开始扔在这里“十 娘又欲投之于江”、“李甲不觉大悔,抱持十娘恸哭,那孙富也来劝解” [1],可 见这个时候李孙二人见到百宝箱已经后悔,此时的杜十娘“推开公子在一边,向 孙富骂道”在发生争执的一系列过程中,并未对出卖她的李甲骂的过分仍然一 声郎君接着一声郎君的说着,未曾有多大的改变。

我们可以看出杜十娘的死亡是 临时起意的,而在她死之前按照杜十娘的计划,他们会顺利的回到浙江,利用百 宝箱打动李布政便已功德圆满了,不料,确出现了孙富搅了局如若一个真正想 死的人,她是不会发生这么多行为的,而杜十娘之所以这么做,就是要引起群众 的围观,利用道德的枷锁来压制李孙二人,她的一番话所产生效果就是“当旁观 之人,皆咬牙切齿,争欲拳殴李甲和那孙富” [1],显然效果不错,群众肯定她的 “高风亮节”从一次看热闹变为了一场声讨此刻,群众早已忘记了她低贱的 身份,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从另一方面考虑,她扔完百宝箱后,她又该何去何 从,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所以说,乍一看上去,她的死表面上报复二人,实质上却另有所图通过对杜十娘的了解,可以发现她的死是顺其自然的一种选择,也是对自己 最为有利的一种选择首先,杜十娘在从良与继续为妓之间选择了对自己更为有利的从良,避免了 在年老色衰之后被抛弃的命运在众多的客人之中选择了李甲开始,她面对的是 一个又一个的选择在跟了李甲之后又有两种状况,如若成功便成就了一段佳话, 可她确没有成功,此时就出现了三种状况:第一便是孙富,李甲将其卖于孙富后,会发生的两种情况孙富此人与李甲 相比,能够做的了主,财力雄厚与李甲相同的是“二人都是过来之人,志同道合”[1] ,杜十娘跟了孙富,同样摆脱不了被厌弃之后的再次出卖,这时候的杜十娘也 就回归了原本的职业,与从良之前也就没有了任何的区别。

所以,这条路显然是 不可以选的第二种,李甲看到百宝箱时已经后悔,而杜十娘在此时见好就收,李甲悔过 携其归家后必然会引起一场轩然大波李布政因为这个百宝箱接受了杜十娘,但 因为她的身份与地位,只能作为一名小妾而在百宝箱用尽之后,她这个人便会 被遗忘于角落中,孤独终老又或者说,李布政并未对百宝箱动心,而李甲惧于 老父的威严,将其赶出家门,一个习惯了奢侈生活又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最终也 只能沦落风尘,重操就业显然,这也是一条行不通的路,所以在孙富的劝解, 李甲大悔时他仍然说道“我死而有知,必当诉之神明” [1],可见这时的杜十娘 已经决定去死第三种情况,便是她选择死亡后,对死亡方式的选择死的方式不同,所产 生的效果不同,杜十娘的死也是这样同样是死亡,她可以默默无闻的去死,也 可以声名大噪的去死,而杜十娘选择了怒沉百宝箱,成就了经典的一跳从此在 瓜州渡口,便又多了一位奇女子杜十娘的这一跳,做到了一石二鸟首先,为 自己奠定非常高的地位把对妓女的唾骂转变为对一位贞节烈妇的褒扬,多么光 辉高大的形象,做到了质的飞越其次,形成了世人在道德理论上对于妓女的同 情让世人了解到在青楼之中也有像杜十娘这样正义、刚烈、有情有义的女子, 同时也展示了作为一个名妓她的财力,形成了更加深远的影响,便是对妓女的从 良奠定了良好的口碑。

通过故事的发展看,对于杜十娘的种种选择,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出,死是杜 十娘唯一的选择她的死所表达出的形式远远要大于内在所要传达的东西,同时 也看出明朝妇女思想转变《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说,是“存在于作家思想中的民主 意识,促使他为下层女性立言” [6] ,而妓女作为下层女性中最为卑贱的一种职 业,在这个故事中,所有杜十娘的行为都是作者赋予的,作者有意通过这样一个 悲剧来塑造女性,提高女性的地位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这一系列矛盾来看,有好多的参与人物,奉十斋却逼 良为娼的老鸨,对其赞赏有加的柳遇春,挑拨离间的孙富他们每个人在杜十娘 的从良之路上起到了各种各样的作用柳遇春推动了矛盾的发展,孙富的出现彻 底激化了矛盾,他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使故事的发展达到了白热化 在故事结尾的控诉之中,她怨天怨地,却至始至终都没有提起过自己又该在这个 故事中承担什么责任确实,杜十娘身上会出现这个悲剧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当生存不能够进行下去的时候就只有灭亡对于悲剧的成因,她更多的是在别人 的身上去找原因,却忽略了自身的作用才是引发悲剧的最主要原因杜十娘悲就 悲在她的“运筹帷幄”,这才是最主要的问题。

在瓜州渡口,三更半夜弹琴,唱 歌,抛头露面,这时的杜十娘已经从良,可是在她的所作所为中却没有良家妇女 的模样试问,在那个时代除了烟花女子别的良家妇女是不会这么做的从杜十 娘此处的行径可以看出所谓的“妾久疏谈笑,亦有此心,郎君言及足见同志耳” [1]只不过是她忘不了青楼繁华的一种掩饰,在李甲“恩卿妙音,六院推首”[1] 的推崇之下早就忘乎所以,她的身份并非花魁确实,杜十娘享受了七年的繁华 生活,不止在此刻,就算以后跟着李甲回归了平凡生活,在她的心底和思想上也 不能够真正的回归于平静,这些浮华与繁荣让她一辈子都让她铭记所以,就算 去死她也要将她的财产一一展示后才去死在这里不得不说,她的展示带着一股 炫耀的意味,也许这才是她所要表达的最重要的部分才是俗话说“不怕贼偷, 就怕贼惦记”,于是,抛头露面的的杜十娘便被孙富惦记了此歌者必非良家” [1],也怪不得孙富从中使诈,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只能说杜十娘行为太过于放肆,所以才给了有心人可乘之机,出现后来的结果就不可避免了从杜十娘的从良之路开始,在那么多人中她选择了李甲,宝箱也是自己藏起来的,卖给孙富他也同意了,并没有别人逼她,只能说咎由自取总而言之,在对妇女思想极为束缚的明代,杜十娘作为一名妓女却能够勇敢 的对自己的谋出路,还是很值得鼓励的。

虽然她以失败告终,但也在历史长河中 做到了千古留名参考文献:[1]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 张中 . 论杜十娘 [J]. 明清小说研究, 1994.[3] 张锦池•一样烟花两样命,古今谁与说真情[M].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2000[4] 李奉戬.明清小说中的妓女与爱情贞节[J].明清小说研究,2005(2).[5] 郭灿金•杜十娘:泡沫爱情的杰出代表[J].中州今古,2004(2).[6] 吴艳玲.可怜一片无暇玉一一关于杜十娘悲剧根源再讨论[J].中国文学研究, 2004( 3)。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